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韶关市旅游
韶关市景点介绍
西莲佛寺
西莲佛寺位于西莲山山腹,距今有近四百年的历史。这里有海拨1000米以上的高山草原、达摩头像石、白玉蟾炼丹泉等独特景观,自然生态资源和民俗文化资源丰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丰森林温泉
新丰森林温泉位于105国道旁的新丰江畔,距新丰县城8公里。温泉水含氟、钾、钠、镁、硫等10多种微量元素,对治疗各种皮肤病、关节炎及消化系统疾病有较好的疗效,属硫磺泉水,常年水温45—49℃,储量2250-3000m3/d,温泉旁有秀丽的新丰江和古老的客家围屋——儒林第。这里景色优美,空气清新,青山绿水,民风淳朴,风情浓郁。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
九栋十八井大宅院位于马头镇潭石村,始建于清康照初年(1660年),至嘉庆六年(1818年)竣工,历时158年,承建的工匠祖孙整整四代人。大宅院建筑模式按原设计为九栋正方直进后楼,因第四栋规划用地原业主不肯转让给温氏0,故建成横三栋、纵三栋,名谓九栋。每三栋各有六口天井,共为十八井。建筑用地共70多亩。墙体楼阁均使用火砖到顶。屋心房间部分采用卵石用石灰沙浆砌筑,亦有部分用泥砖砌墙。天井,檐阶用长石条嵌镶。大厅堂使用青石柱文撑着木质支架。中栋大厅三栋为主建典范,金字木架均雕龙描凤;前栋两个厢房,用屏风板4块代墙,每块屏风皆刻有山水、花鸟、人物浮雕。可惜于20
铁龙宫
千百年来,关于“龙仙”的传说故事,其实就暗示世人:翁源境内的地名之所以冠之以龙、仙、翁的特别多,这绝不是一种偶然现象。民间里传说翁江之水源于龙川之流,看来不是“空穴来风”,《韶州府志》和《翁源县志》都把这传说载进去,必有一定的事实根据。随着铁龙之“龙宫”被叩开,人们开始相信千百年来的传说故事不都是虚构的。1985年,翁源县政府邀请二0九地质工程、暨南大学历史教授、省博物馆考古队、珠影摄影师及香港《大公报》记者组成一个专业探测、探险、考古、摄制等多功能小组对铁龙镇的“水龙宫”进行全面考察、录像。结果获得惊人的发现:在目前未经过任何人工挖掘、开凿之前,行人或
周陂白面仙岩
白面仙岩位于周坡镇西南部约五华里的藤山垌口,高数百米,壁上一块白面石数十里之外可见。岩山呈圆状,洞口挨近山顶。据县志载:藤山白面仙岩,昔有仙人炼丹于此,其丹灶遗迹至今仍存。此岩洞历来为释道两家僧人道士之居所,富丽堂皇。岩中既雕刻有十八罗汉,又塑有张飞、关公、观音娘娘的塑像。
梅岩
在翁源县新江镇有个奇伟壮观的石灰岩溶洞—梅岩,它是因为宋代进士梅鼎臣,梅佐父子俩在这里居住和在岩洞内潜心读书而得名。梅岩洞内山清水秀,当年梅鼎臣父子俩在岩洞下建有居室曰:“梅村公馆”,馆门挂有“天地同流”横匾。明代知县朱景运改题匾曰:“阅水阅人”,现公馆已废,京珠高速公路从遗址前直铺而过。梅岩洞总面积27000多平方米,洞内有河流长20多公里及面积达1100多平方米,可容纳数千人的大厅;洞内有石乳、石柱、石幔、石树、石花等奇异景观。据记载,宋天圣二年(公元1024年),梅鼎臣与北宋工部尚书、集贤院大学士、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余靖同中进士。出任于宋仁宗庆
书堂石遗址
“书堂石遗址”位于翁源县三华乡翁江河中心韶关市翁源县龙仙镇三华村,是唐代文化遗址,筑于江中心一个小岛之上,形状极似一艘在激流中逆水而上的航船。岛上岩层重叠,山石嵯峨,书堂石室倚岩而筑,岩墙交错,浑然一体。现虽已残墙断壁,但其结构奇特,古朴天然,傲然屹立,尉为奇观。据清代《韶州府志》及清嘉庆版《翁源县志》载:晚唐时期,有一翁源人叫邵谒,在翁源县衙任小吏。一日,有客至,县令指使其铺床接待,邵谒不应,县令怒而斥之,邵谒不服,奋然拔刀截其发悬于县门,并发誓曰:“学苛不成有于发”,之后匆匆离去。邵后来到罗江水(即今翁江)河心小岛上隐居攻读,苦读三年,学业大进,于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华山风景区
位于县城东北3公里处,总面积6.2平方公里。它由风景秀丽的东华山和历史悠久的东华寺构成。东华山属喀斯特地貌,遍布鬼斧神工的奇峰怪石,景色迷人,风光秀丽。有雄伟挺拔的五指山,文人墨客赞叹不己的笔架山、金龟望月山、玉兔峰、狮子山、卧佛山、天王山、骆驼峰、鸡冠石等。令人流连忘返,美不胜收。东华寺是东华山上著名寺庙,据韶州史记载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公元502年),印度高僧智药禅师航海抵粤,途经翁源,见此地境界非凡,佛光普照,山形地貌酷似印度灵鹫山,便在此地创建灵鹫寺。后于唐龙朔元年(公元661年)改称东华禅寺。素有“东华寺的风,南华寺的钟”之说,千百年来,东华寺
八卦围
八卦围建在地势平坦的地方,其环境应合客家人传统的风水观:东方有流水曰青龙,西方有大路名白虎,南方有污池曰朱雀,北方有丘陵名玄武。这四样齐备的地方,叫做四神相应之地,就十分好。怪不得,这里的人名字亦多有“龙”“虎”的。八卦围建于明代弘治年间,占地约1.2万平方米,其外墙高6米,用石灰,沙,石砌成。巍峨坚固,从外到内,房屋由高到低,屋形奇特,有的如一段虹桥,有的象一把折扇,有的似半截镰刀,几乎没有一间是方的!可能是这里的每一组房屋更卦象有所对应。围中街道均铺以鹅卵石,纵横交错,扑塑迷离。大的可容两辆摩托车并行,小的小到公可容半个身位(即需侧身贴墙而行)。在八
湖心坝民居群
湖心坝客家围楼(含外翰第、大夫第、长安围、三门楼)位于翁源县北部翁江河畔,是粤北山区一处神奇的客家人聚居地。全村有土地面积288公顷,耕地面积146公顷,人口2207人。该村地处翁江河与江尾河两水汇合处,地势平坦,一马乎川,土肥水足。村中至今保存有明、清古代客家围楼59座,围楼建筑鳞次栉比,高低错落,一楼连接一楼。围楼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之多。在粤北山区,如此庞大的古代畦筑群实属少见。湖心坝的客家围楼始建于明正统年间(1436—1449).为南迁人粤沈姓二世祖(人称翁祖)永初公始建。成化年司(1465—1487),湖心坝沈氏宗旗人丁兴旺,经济发达,富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秦城
古秦城座落在仁化县城北面38公里的城口镇,城扼湖南通往广东的隘口。古城东起城群村八角亭,南*恩溪水(城口西水),西至老盐街、北至三角坪。明嘉靖《仁化县志》载:古城在县北一百三十里的康溪都、秦末龙川令赵佗筑,现古代城墙已毁。清代重修的西城门楼尚好,楼高6.2米,宽5.4米,进深7.62米,东西向方位为337度,青砖灰砂砌筑。西城门楼有前后两门,前门与古道相连,通往湖南省汝城县,后门通城内,城内街道宽约5米,门用灰色石条筑成。前门门楣上有红色水成岩石刻横匾一块,高40厘米,宽120厘米。正中楷体阴刻“古秦城”三字,字大25×30厘米,右上首刻“嘉庆元年仲冬吉
仁化文峰塔
文峰塔塔坐落于县城南面1公里之锦江河畔,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据清同治《仁化县志》载:“文峰塔在城南隔河一里矮岭村,明万历四十年,知县高应选建;未竟,知县胡京球成之,塔下为仁阳书院。”该塔为平面八角形,九层楼阁式空心砖石构筑塔,由塔刹、塔身、塔座、塔台组成,通高39.15米(包括塔刹高度)。首层直径10.5米,内设红砂岩步梯呈半旋状直上顶层。该塔建筑比例协调,造型美观,工艺精湛,巍峨挺拔,是县城的一大景观。注:1.高应选,江西泰和人,举人,万历四十年任仁化县知县。胡京球,广西全州人,举人,明万历四十六年任仁化知县。仁阳书院现已毁。2.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明峰塔与华表峰塔
文明峰塔塔坐落在长江镇东面1公里桐子坪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重修。该塔为平面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假平座楼阁式空心砖塔,通高19.2米。首层券拱门分两重,外门楣上方置一红砂岩石匾,横书阴刻“文明峰”三字,右下款刻“万历丁酉冬月吉旦”。内层楣刻写“抡元”二字。华表峰塔塔坐落在长江镇西南3公里的樟水板山顶,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年),清道光已亥年(1839年)重修。华表峰塔的建筑形制和风格与文明峰塔基本相同,与文明峰塔遥相对应,称为姐妹塔。门楣置一红砂岩石匾,横书阴刻“华表峰”三字,左上款刻“道光已亥冬月七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澌溪寺塔
澌溪寺塔塔座落在董塘镇澌溪山瑶族村旁,50米外有一寺庙:澌溪寺。澌溪寺塔原名“秀宝塔”,后人称之为“澌溪寺塔”。清同治《仁化县志》载:“秀宝塔在城西四十里澌溪山,与古塔云龙寺塔表景相望,传为仰山禅师塔或仰山营构以福其桑梓”。该塔为平面四角七层,门拱平座楼阁式砖构塔,内设青砖穿心梯,可通至顶层。该塔外形清秀古朴,具有宋代砖塔的风格,同时又具有唐代方塔之建筑特点,经考证,此塔建于唐末宋初。澌溪寺塔于一九七九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龙寺塔
宝塔,也称浮屠、苏屠,原是佛家收藏经卷、保存高僧骨殖的建筑物。但在历史的进程中,浮屠渐渐地离开了寺庙,步入园林,走向世俗,由佛塔演变为风水塔。在我国历史上,凡是宝塔多的地方,经济、文化也伴随着佛教的兴盛而发展;寺院、宝塔的建筑,也依赖这个地方社会经济的繁荣。因此,古老的宝塔作为一种象征和标志,既印记着这个地方社会历史发展的轨迹,也反映出这个地方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和知名度。而今,古塔作为一宗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风景旅游资源,越来越体现出它的文物考古价值和人文观赏价值。云龙寺塔广东境内唯一的国家级唐代古塔,一九八八年列为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塔座落在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溪大石围
灵溪大石围位于韶关市仁化县周田镇灵溪村。这座具有浓郁客家风情的古朴建筑位于仁化万叠红岩边的偏僻小镇内。清朝道光年代社会-,匪贼横行,四处抢劫民财,焚烧房屋,残害百姓。灵溪各村寨经常遭受匪贼的侵犯,人民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饱尝了匪贼抢劫灾难的村民,渴求安居乐业的居住环境。乾隆廿六年(公元1765),黄见盖依据村民的需求,发动村民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十一月动工,组织村民担泥土筑墙,后因为病疫流行而中途停工,乾隆廿八年,又用了三年时间对缺塌损坏的墙体进行修补加固、完善,使全面的围墙牢固、平整美观。围墙基本呈长方形,在东南北三面分别建有三座围门:东边门中文坪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林寺塔
华林寺塔塔座落于闻韶镇下徐村旁,塔旁有一寺庙,名曰华林寺(已毁),故塔也称为“华林寺塔”,并沿用至今。该塔建于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该塔为六角形七层,门拱檐平座楼阁式砖构塔,塔为实心塔,但设有砖梯,可绕平座折转而上顶层。一九九○年由省文管办拨款进行了全面修茸。修茸过程中,在塔西南角第五至第六层之间拾取了北宋咸平、景德、熙宁、元丰等年号铜钱98枚,青瓷杯一件,银小佛像三尊(已碎),并拾取了铭文和纪年砖各一块。纪年砖行书阴刻“元丰五年九月二十日造”,铭文砖行书阴刻“谢道人结塔(缘)好”。华林寺塔于一九八九年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时山自然保护区
长江镇因长江河源远流长而得名。它位于粤赣湘三省和仁化、南雄、大余、崇义、汝城五县交界处,距仁化县城49公里。长江镇居大余岭南麓,以山地为主,山岭纵横,沟梁相间。境内有海拔1000米以上高山10座,多分布于东北东南地域。北部的万时山海拔1559.3米,为全县最高峰,又名范子山、白云山。万时山坐落在粤、赣、湘三省交界处,有一脚踏三省之称,与长江墟镇距离12公里。终年平均气温17.8度,年降雨量1600毫米,冬天有冰雪,景象蔚为壮观。山岭连绵,森林茂盛,气候温和,雨量充沛,适宜多种动、植物繁衍和生长,资源丰富,现有动物100多种,植物30余种。万时山古山寨,坐
高冈寨
高冈寨,又名高冈庙、中山公园,古称高冈堡。原是6米高的土墩,后筑楼寨,总面积为12492.5平方米。乾隆7年壬戌岁(1742年)始由长江刘氏十三世孙楚白慷捐千金凿石筑堡,一门独入,峭壁陡绝,倡成一方保障。寨内分三级,寨顶平坦,第二重古寨门名为“维贤坊”。砌石围时,于外层建一石门,石门厚2米、宽1.4米、高2.9米,石围周长369.25米、高4.7米、墙宽1米,均以花岗岩条石砌成,题词为“锦江屏翰”。寨上原有高冈庙一座,种有樟树百余株。原高冈寨上,庙宇高大宽敞、建筑雄伟。中有天井,全为熟砖结构。上厅设神坛,身穿黄龙袍的“高冈福主”坐镇其中,神坛上面有一木横
红山高坪自然保护区
省级自然保护区红山高坪自然保护区位于仁化县的红山镇。主要的保护对象为次生常绿阔叶林、珍稀动植物,特别是华南虎黄腹角雉、白颈长尾雉等。红山高坪自然保护区它分布了5万亩的原始森林,林木茂盛,空气清新。保护区内有高坪水库水面124平方公里,岛屿10几个,大小各异,形态万千,正是山色湖光相辉映,一波青碧竞风流。距水库大坝200多,有一处温泉。水温高。水温高,水量大,含有碳酸钙和碱等物质成份,对皮肤病有很好的疗效。温泉上靠水库大坝,下临百米深渊,环境幽雅,风景秀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