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景点介绍
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
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遗址位于莞城街道东莞人民公园内东莞县博物图书馆旧址,GPS坐标:北纬23°0229.9,东经113°4509.9,海拔高程24米。东莞县博物图书馆由东莞知名人士邓纪望创建,于1931年落成。该馆坐西北向东南,两层砖瓦水泥结构,建筑面积686平方米。1959年,东莞县人民政府对该馆进行修葺,改名为东莞县博物馆。1994年1月,在人民公园正门旁边的东莞博物馆新馆启用,旧馆则一直闲置。抗日战争时期,东莞县青年抗敌同志会于此地成立。1937年七七事变后,东莞各界纷纷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同年12月,中共东莞中心支部通过广泛开展抗日统一战线工作,争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力行小学——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机关遗址
力行小学——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东莞中学南区篮球场西侧。它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东莞县工委、中共东莞中心支部及中共东莞中心县委的机关所在地。1937年4月,中共东莞县工作委员会在望牛墩望角村成立,谢阳光任书记,张广业任副书记,卢仲夫、王寿祺为委员,下辖莞城、厚街、高埗、中堂、东坑5个支部,共有党员16人,工委机关设在望角村,后迁至莞城力行小学。1937年10月,根据中共广州市委外县工委指示,东莞县工委改为中共东莞中心支部,由姚永光任支部书记,谢阳光、张广业、王作尧、袁鉴文为支部委员,下辖11个支部,有党员30余人。领导东莞、宝安、增城(部分)三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
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遗址位于东莞市莞城区东莞人民公园内中山纪念堂旁边操场的一块空地。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广东省惠阳县的大亚湾登陆。消息传到东莞,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决定组建一支人民抗日武装,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3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力行小学召开紧急会议,决定成立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14日晚,中共东莞中心县委在莞城西门正街紫霞坊的立达小学召开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动员大会,有四五十人参加,会上讨论的中心议题是发动知识青年,组织起来上山打游击。会上还决定,由何与成、王作尧向东莞社训总队副队长颜奇申请组织一支壮丁常备队,为有别于已成立的壮丁常备队,新成立
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遗址
中共东莞县委交通情报站遗址在东莞市莞城区葵衣街12号(现门牌为23号),面积约为54平方米,两进深,为砖瓦结构平房,硬山式屋顶。屋主尹七嫂,有两个儿子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东江纵队。1940年下半年,中共东莞县委在这里建立县委交通情报站。1941年底,香港沦陷,时任中共香港市委组织干事的王河撤回东莞,由中共东莞县委书记陈铭炎秘密安排在莞城负责交通情报工作,自1941年底至1943年初,任交通情报站站长。县委交通情报站在莞城东正路十九巷34号设立交通情报分站。在莞城设立的交通情报点有豉油街、文兴街、振华路、市桥街之三角市、博厦十笏庵共五处。交通情报站的主要任务
周恩来东征演讲遗址
周恩来东征演讲遗址之一的东莞商务分会,位于莞城阮涌尾。建于1854年(清咸丰四年),是当时县令华廷杰和乡绅为吊祭与天地会起义军作战死去的乡勇卢灿琼等130人而建之祠。1910年(宣统二年),莞城商人叶永昌、张嘉言等在此处成立东莞商务分会。1925年2月,广东革命政府进行第一次东征。2月5日,黄埔军校本部行营移驻东莞县政府。2月6日,东莞商务分会在此召开欢迎革命军大会。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等应邀出席。周恩来在会上发表演说,阐明了此次东征的意义和目的:“此次军校出发,是为人民解除痛苦而来。但全恃本校军队,力量太少,若无人民援助,仍不足负重大责
张如故居
张如故居位于莞城街道博厦社区可园绿绮楼,GPS坐标:北纬23°0240.3,东经113°4418.3,海拔高程4米。可园由东莞博厦人张敬修所建,于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修筑成园,与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番禺余萌山房并称广东清代四大名园。之后成为张氏后人的住宅。新中国成立后,可园收归国有,1964年年底对外开放。20世纪70年代改作东莞县华侨旅行社。1979年归由县文化部门管理,成立可园管理所,1998年改称东莞市可园博物馆。
卢焕光故居
卢焕光故居位于莞城街道千祥街8号,故居分前进和后进,前进为铺面,后进是卢焕光的居住地方。1949年9月,这里成为中共莞城总支部机关。GPS坐标:北纬23°0301.6,东经113°4436.6,海拔高程30米。
容克故居
容克故居位于莞城街道炉街124号,GPS坐标:北纬23°0312.4,东经113°4438.5,海拔高程21米。容克(1925-2001),原名熊伯烈。1940年8月参加工作,同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东莞县立中学学生支部干事、支部书记、总支书记。1945年初任中共东莞水乡区委书记,后调到东莞新一区,先后任中共东莞新一区区委组织部长、书记。1945年9月任中共路西县委组织部干事。1946年6月东江纵队北撤后,留在东莞坚持隐蔽斗争,任中共东(莞)宝(安)县副指导员。1947年初任中共东宝县指导员,负责山区恢复武装斗争的工作。1948年4月任中共东宝县委常
东莞抗日亭碑
东莞抗日亭碑坐落在东莞市莞城区东莞人民公园盂山北侧之古城墙上。1988年10月,东莞市人民政府为纪念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50周年而建。纪念亭是四根圆立柱支撑的琉璃彩瓦铺成之圆赞式屋顶,面积约18平方米。亭中是1993年12月由东莞市人民政府立的一块石碑,简要叙述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榴花等地抗击日军的事迹。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中共东莞中心县委于10月15日组建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随后联同由中共掌握的县社训总队常备壮丁队,分赴石龙、虎门前线抗击日军,在榴花、白沙力挫敌锋。1939年1月,坚持东宝敌后斗争的各支抗日武装合编为东宝惠边人民
周恩来东征演讲台遗址
周恩来东征演讲台遗址位于东莞市石龙中山公园内。台上屹立着周恩来铜像,一湾碧水绕于台后,数十石凳设于台前。这就是1925年10月周恩来对石龙群众第二次演讲的地方。演讲台原为竹木临时搭建,后因多次拆、建,延作开会、演戏之用,建国后始用砖石改建为文娱台。1925年2月和10月,广东革命政府先后举行第一次、第二次东征,均在石龙设总指挥部,指挥左、中、右三路大军,围剿以惠州为主要基地的陈炯明叛军。东征军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周恩来率东征军政治部进驻石龙。石龙经济繁荣,是广东四大名镇之一,向来为各军阀觊觎。到石龙的军阀,骚扰0-,每年使店铺多次关门停业,避往他方,短则一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
中共东莞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莞市东城区温塘社区茶岭坊向南边的袁厚常家的一间平房里,占地约60平方米。1940年6月,中共东宝联合县委撤销,由陈铭炎、黄树楷、王士钊三人作为县委委员,组成中共东莞县委,陈铭炎任县委书记、黄树楷任组织部长、王士钊任宣传部长,谢阳光任武装部长,王河任妇女部长。县委机关设在温塘村袁厚常家。当时东莞县委的工作主要是领导东莞人民开展敌后抗日斗争,在水乡一带组织抗日武装和抗日团体,在大后方开展工作。(东城区委宣传办祁晓峰)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
中共东莞二线县委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皂二村南元巷,GPS坐标:北纬23°0250.6,东经113°4942.6,海拔高17米。1942年5月,中共粤北省委被破坏。根据形势的需要,东(莞)宝(安)前线地区于1942年7月成立中共东(莞)宝(安)临时工作委员会,书记黄宇,组织部长王士钊,宣传部长刘汝琛,领导东江敌后前线的东莞、宝安、增城等地党组织,机关设在东莞林村。为了准备坚持长期斗争,东宝临工委决定把党组织分为一线、二线,一线负责支援部队,二线负责秘密斗争。根据东莞地区辽阔,各地政治条件不同的情况,东宝临工委又决定将东莞县一线党组织划分为前线和后方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
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机关遗址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袁泽光(温塘乡人,193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家里,GPS坐标:北纬23°0259.8,东经113°4949.5,海拔高程34米。1943年4月,中共东莞一线、二线县委撤销,改设特派员。陈铭炎任中共东莞县特派员,方定、王文魁、刘志远任副特派员。东莞县特派员隶属中共东江前线临时工委领导,机关设在温塘乡袁泽光家里,下辖厚街、太平、大岭山、水乡、清溪、常平六个区。陈铭炎在温塘主持全县工作,下乡工作时,他坚持与群众一起吃地瓜、喝粥水、食野菜,进一步提高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威信。1943年上半年,为战胜严重经济困难,中共
袁振英故居
袁振英故居位于东城街道温塘社区茶中村南边路28号,GPS坐标:北纬23°0257.3,东经113°4953.3,海拔高程21米。袁振英(1894-1979),笔名震瀛。1894年7月14日出生于此地,11岁随父母到香港,并进入香港的英文学堂读书。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学院学习。1920年任《香港晨报》及广州《民号报》《新民国报》。在此期间,为声援广东学生反对“二十一条”、-日货的斗争,组织广东游东记者团赴日本、朝鲜等地进行宣传活动。同年7月回国途经上海时,应陈独秀之邀,担任《新青年》“俄罗斯研究”专栏的主编工作,积极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年8月加入上海的
立新革命烈士纪念碑
立新革命烈士纪念碑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立新犬眠岭村北面的金桔岭山南坡,建于1966年。纪念碑内安葬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蔡焯、张检、袁生等14位烈士的骸骨。纪念碑占地面积150平方米,碑高5.4米。碑座呈正方体,边长2米,用水泥、红砖构筑。碑的正面朝东南,碑身中间竖刻着“革命烈士纪念碑”七个苍劲有力的大字,纪念碑座上面横刻着“永垂不朽”四个字。碑座中间是油漆书写的碑文,现字迹全消。周围是140平方米宽的水泥平台,平台四周种有青松翠竹,四季常青。因城市建设的需要和原有的纪念碑年久失修,1997年底拆除旧纪念碑。2000年3月,立新村委会在洋杞坑村与洋
榴花抗日纪念亭
榴花抗日纪念亭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峡口村铜岭山北面。东莞市政府于1997年7月出资修建。1998年10月15日,市委、市政府在这里举行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成立60周年纪念大会暨榴花抗日纪念亭落成典礼。沿着铜岭北面山峰拾级而上,可以看到矗立在山顶的榴花抗日纪念亭。台阶两边种有郁郁葱葱的青松,一直延伸到亭前。纪念亭呈四角亭形结构,高10米,共分三层。亭底层的正面挂着刻有“榴花抗日纪念亭”的牌匾。亭里立有一块抗日纪念碑。整个纪念亭占地面积约1480平方米。1938年10月12日,日军在大亚湾登陆。石龙、广州、虎门相继沦陷,莞城危在旦夕。15日,中共东莞中心县委迅速
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
温塘革命烈士纪念碑及烈士陵园坐落在东莞市东城区温塘村南面大王公山下的温塘联办中学校园内。1966年为纪念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袁罗炯、卢昌、袁桥稳、袁丑引、袁旭基、袁发枝、钟根、李妹、袁成、陈林、袁邓加、袁丁、袁启厚、袁咸陈、袁享等16位革命烈士而建。纪念碑坐西朝东,水泥红砖构筑,碑座呈正方形,边长1.9米,碑高4米。碑的正面用红漆刻有碑文,字迹现已全消。为纪念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剿匪战斗中牺牲的温塘籍烈士,温塘村委会于2002年10月在温塘年丰山庄年丰楼旁边山麓新建革命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园内新建有黄色琉璃
东江纵队抗日浮雕
东江纵队抗日浮雕位于东城街道榴花公园英雄广场纪念景区内,GPS坐标:北纬23°0509.8,东经113°4847.9,海拔高程40米。东江纵队是遵照中共中央的指示创建的一支华南人民抗日武装。在华南抗战的艰苦岁月里,东江纵队在中共中央、中共南方局和广东党组织的领导下,在广大人民群众和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大力支持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逐步发展成为一支拥有1.1万余人的人民抗日武装,并坚持在华南敌后开展独立自主的游击战争;抢救了大批爱国民主人士、文化界人士、盟军武装人员和国际友人;英勇打击敌人,积极配合全国抗日战场和盟军对日--作战;在东江和北江广
赖成基故居
赖成基故居位于万江街道新村社区仁凤坊二巷8号,GPS坐标:北纬23°0212.1,东经113°4102.4,海拔高程5米。赖成基1907年生于万江新村村。幼时读了几年私塾,后在其父开办的莞城“广昌隆”打锡店做工。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后,东莞各行业纷纷组织工会,被选为莞城铜铁锡工会委员长,兼任莞城糖果酱园工会委员长。1925年秋,在国民革命军举行第二次东征期间,发动工人帮助东征军运送物资。192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任中共东莞地方执行委员会莞城工人支部书记。1927年1月当选为东莞县总工会执行委员。1927年4月15日,广州发生--大屠杀,--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遗址
陈氏宗祠(南祠堂)——东莞新四区联乡办事处成立遗址位于南城街道袁屋边社区阜东路旁,GPS坐标:北纬22°59′35.3″,东经113°42′49.4″,海拔高程28米。袁屋边陈氏宗祠(南祠堂)始建于明弘治年间,重建于清光绪年间,2004年重修。三间三进合院式布局,面宽15.3米,进深35.5米。砖木结构,抬梁与穿斗式混合木作梁架。硬山顶,辘筒灰瓦屋面,灰塑龙舟脊。头门置塾台。陈氏宗祠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多平方米。袁屋边乡位于莞(城)太(平)公路篁村路段的丘陵地区。1942年春,广东人民抗日游击总队第三大队为了巩固和扩展大岭山抗日根据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