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东莞市旅游
东莞市景点介绍
东园公祠
东园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中心,云野公祠左侧,建于清宣统三年(1911),村民因东园公祠面积小而择址新建,1991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二进二廊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9.9米,总进深16米,占地面积约158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勒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头门封檐板木雕精美,贴红纸书“东园公祠”。后堂神台处原供奉东园公神位。东园公为南社谢氏九世祖,名文卓,八世祖谢宏(号櫵谷)之子。它对研究清代岭南地区祠堂建筑及谢氏家族史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定洋台旧址
定洋台旧址,又称鹅夷炮台,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九门寨社区鹅山山脚,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春,与虎门炮台第一道防线的沙角炮台遥相对应,扼守从三门口进入太平河道之要冲。坐西北向东南,现存的定洋炮台有3座炮位,由两个主炮位、一个辅助炮位组成。主炮位之间有长度50米、宽度约3米的暗道相连,有贮弹室、暗室。暗道、暗室基础为麻石,红砖券顶。辅助炮位较小。三间拱顶立柱西式清兵营房,面宽14.85米,进深10.8米。定洋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顶营旧址
山顶营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南山顶,西、南临珠江,西北遥对蛇头湾炮台,西侧为镇远炮台。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清光绪九年(1883)虎门炮台大修时重建。炮台呈方形,全长123米,中宽30米,四周建有三合土围墙,围墙上布满枪眼,围成一个炮城的形制,中设兵房和练兵场,占地面积约5490平方米。围墙西南面开口处有德国产克虏伯大炮一门及炮座一个,炮长8.45米,重4.2万斤。山顶营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蛇头湾炮台旧址
蛇头湾炮台旧址建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蛇头湾山顶地势平坦处。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当时建的是三合土炮台,并削平前面山土为敌台,面铺石板,台内设炮位十七个,神堂一间,兵房八间。清咸丰六年(1856)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被英军破坏。清光绪九年(1883)重建。现存炮台为清光绪时期样式,坐东北向西南,整座炮台由三合土围墙环护,平面近似长方形,占地面积约2520平方米;东面开大门;围墙内有两个露天炮位,一左一右,两炮位中间有暗道相连。蛇头湾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远炮台旧址
镇远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南山,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1841年2月26日鸦片战争“虎门保卫战”失败,被英军破坏;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修复,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被英军破坏;清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镇远炮台,占地面积约2140平方米,由分布于南山西侧山腰的七个圆形或半圆形的露天炮位组成,有暗道连接各个炮位,炮位背后有青砖砌筑的两栋兵房和一间火药局。另在镇远炮台7号炮位东侧新发现有三座炮位,炮台石砌围墙一周和兵房三栋。镇远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靖远炮台旧址
靖远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南面社区南山山腰镇远炮台与威远炮台之间,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的炮台,清道光十九年(1839)由邓廷桢、关天培奏准筹建,为虎门炮台第二重防御体系,整个占地面积约1560平方米。1841年2月26日虎门之战,关天培在靖远炮台指挥作战,壮烈牺牲,炮台沦陷,被英军大肆破坏;1843年修复,1856年又被英军破坏;光绪七年(1881年)重修,20世纪90年代中期建设的虎门大桥破坏了部分炮位及清兵营房,1996年至1997年对靖远炮台露天炮位、暗道等进行大规模维修。炮台旧址现今仅存三个圆形露天炮位、暗道、兵房三处及炮台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和堂博物馆
中和堂博物馆位于东莞市莞城区旗峰路,是AAA国家级旅游景区、国家画院岭南创作基地、东莞市级博物馆。中和堂博物馆总面积2万平方米,是华南地区最大规模的民营博物馆,它以东莞著名的莞草为主色调,加入现代元素设计而成,馆内有5个展厅,即众艺馆、书画馆、珍宝馆、文化会所、多功能艺术厅。囊括青铜、古玉、金石、书画、古陶瓷,以及现代景德镇国家工艺美术大师的瓷板画、瓷器作品和仿古高档红木家具等。为艺术和收藏爱好者提供了旅游观光、互动、交流和探讨的平台。地址:广东省东莞市莞城区旗峰路176号电话:0769-23398888门票:免费
节兵义坟
节兵义坟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百草山山麓,始建于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为鸦片战争时期沙角之战中牺牲的75为外地籍清军勇士合葬墓;1964年、1971年两次重修。坐东向西,灰砂、花岗石结构,长17.8米,宽17.2米,占地面积约306平方米。坟头平面呈半圆形,中立一花岗石墓碑,上阴刻行楷书“節兵義墳”4字,上款刻“道光二十三年六月吉日立”,下款刻“节兵七十五位合葬”,墓后及两侧均有挡土墙三面环绕。坟头前面为方形拜堂,再前面是筑有护栏的两级台阶。节兵义坟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鸦片战争史及中国近代革命史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炮台门楼旧址
沙角炮台门楼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炮台内,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办广东海防时,于清光绪十年(1884)由兵部尚书彭玉麟题字、水师提督娄云庆开始主持修建。坐西向东,高8.36米,宽7.75米,厚3.6米,拱形顶,占地面积约1130平方米。门楼上有一个阅兵点将台,正面灰塑匾额左侧写有“沙角旧台久圮甲申冬兵部尚书彭粤督部堂张筹办海防以此门户饬修复肇董其事工竣以志诸石云统领肇军提督军门娄云庆跋末将任英俊监修”中间写有“沙角”2字,右侧写有“光绪乙酉秋月立”。门楼两侧有三合土围墙连接,围墙残长63.9米,高3.7米,厚0.6米,围墙上密布枪眼。围墙后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濒海台旧址
沙角濒海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炮台内,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清光绪十一年(1885)在被毁的沙角炮台旧址上改建而成。坐东向西,占地面积约10140平方米。该台有3个用水泥、砂石、混凝土筑就的圆形露天炮位,直径约10米,炮位后面有暗道串联,后上方筑有带枪眼和码墙的指挥所围墙,炮位前筑有带枪眼的驳岸围墙。濒海台前是缴烟码头,麻石条铺筑,呈三角形。缴烟码头上竖有林公则徐纪念碑一座,德国产克虏伯炮一门,道光年间铸造国产铁炮一门。濒海台扼守珠江出入口水道,兼扼三门口进入太平墟要冲,与第二道防线之威远炮台遥相呼应。沙角濒海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临高台旧址
沙角临高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扯旗山山腰,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建造。临高台为明台暗室组合,占地面积约270平方米。炮巷暗道深长,炮巷入口处为临高台门楼,高约7.8米,宽9.4米,青砖和红砖筑成;炮巷内两侧有暗室,分别为弹药库和兵房;炮巷尽头连接一个水泥、砂石、混凝土筑成的圆形露天炮位,直径为8.5米,现存储弹坑34个,指挥官站位2个;炮巷与炮位相连接处有一长方体形水池,水泥灰砂砌筑,长1米,宽0.52米,深0.55米。临高台所处地势比濒海台为高,两台彼此相连,补充濒海台之不足,声威互壮,扼守相宜。沙角临高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迎薰门旧址
沙角迎薰门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炮台内,沙角捕鱼山与扯旗山之间,建于清代晚期,东北—西南走向,占地面积约176平方米。迎薰门高3.05米,宽1.7米,门额上书写“迎薰门”3字。两侧围墙延伸至山上,墙厚1米,高3.05米,三合土夯筑。西南侧围墙残长76米,东南侧围墙残长约100米,靠近迎薰门处被沙角海军部队门楼断开。沙角迎薰门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一定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捕鱼台旧址
沙角捕鱼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捕鱼山,在旗山东边,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年)。由前捕鱼台、后捕鱼台、左捕鱼台、右捕鱼台四台组成,占地面积约22,490平方米;四台一字排开,隐藏山中,为暗堡式炮台;穿山暗道为砖石砌墙,灰沙粉刷,水泥砂石铺地;暗炮位方木支撑盖顶,顶部拱圆;在捕鱼山顶建有露天炮位一座,炮池呈圆形。沙角诸台以捕鱼台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有门楼一座,护墙围绕,颇为壮观。围墙内筑炮台,并设有兵房和练兵场。沙角捕鱼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仑山炮台旧址
沙角仑山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仑山,始建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设有炮位五个,每个炮位有暗道相通,四周设有围墙;炮台还设有烽火台、兵房、军械弹库等设施,占地面积约1490平方米。现存的仑山炮台有三个暗堡式炮位,分别为仑山霹雳台、仑山振威台和仑山□□台,三个暗炮位现已崩塌,暗道保存较为完好。山顶现存两个露天炮位,炮池形制为圆形和月牙形,有暗道三条,清兵营房四间。沙角仑山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设施具有重要的价值。1982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角旗山炮台旧址
沙角旗山炮台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沙角社区沙角电厂内旗山上,建于清光绪九年至十六年(1883—1889)。沙角炮台扩建时,先后在白草山、捕鱼山、仑山、蜈蚣山、旗山、龟山、狮子山、白鹤山、象山、凤凰山修建了10座炮台,旗山炮台为这一时期所建炮台,占地面积约165平方米。现存有炮位两个,分别位于旗山山腰的暗堡式炮台和山脚的露天炮位。暗堡式炮台由门楼、穿山暗道和暗炮位组成,炮台门楼缺牌匾,2000年在炮台附近发现“旂藏炮台”碑一通。炮池扇面最大半径7.2米,扇面弦长8.4米。沙角旗山炮台旧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的重要场所,对于研究明清海防遗存也具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义勇之冢
义勇之冢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口社区南牛背脊山(大人山)山腰,建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保卫战中牺牲的清朝官兵合葬冢,1974年义勇之冢迁至牛背脊山山腰。坐东北向西南,宽5.17米,深9.55米,占地面积约50平方米;墓室两旁刻有“英灵钟吉地,佳水绕明堂”对联。1841年2月26日,英国侵略者大举进攻虎门第二道防线上横档岛炮台。守台将士奋力还击,结果大部分以身殉国。留下的10余名勇士虽身负重伤,仍宁死不屈,愤然集体投井,壮烈牺牲,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战后,虎门军民从井中打捞起无名勇士的遗体与其他阵亡士兵一起就地安葬。1885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旧址
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旧址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虎门镇镇口社区南牛背脊山(大人山)山上,林则徐销烟池旧址北边,沿着大人山山脊分布,呈东西走向,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早在明洪武年间,就在虎头山(即大、小虎)垒营设防,称为“讯地”。明万历十六年(1588)移营至武山(威远岛上),名为“虎头门山前寨城”,后因水浅不能泊船而废。清初,迁至三门口(即九门寨),名为“虎头门山后寨城”。康熙十九年(1680年),清军驻地从三门口(即九门寨)迁至石旗岭(即大人山),由东莞人士捐银7400余两修筑寨墙,长186丈,用三合土夯打而成。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扩建城寨,用砖石砌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晚节公祠
晚节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应洛公祠左侧,建于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2004年重修。坐西北向东南,三间三进四廊二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1.75米,总进深22.5米,占地面积约264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正面墙裙红砂岩。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龙舟脊,碌灰筒瓦。头门檐下壁画、木雕精美,进门有挡中。后堂神台处供奉明七世祖至明十一世祖神位。后墙内有乾隆四十年重修碑两块。晚节公为南社谢氏七世祖,该祠对研究岭南地区祠堂具有很高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
大岭山抗日民主政权连平联乡办事处旧址,原名景河李公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大岭山镇连平村计岭。1941年5月,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配合中共地方组织,在大岭山已建立八个乡抗日民主政权的基础上,成立全区性的政权机构——连平联乡办事处,负责处理根据地内的民政事务。景河李公祠,始建于清代,2004年重修。坐东北向西南,三间两进两廊合院式布局,面阔11.37米,进深16.68米,占地面积约19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蝴蝶瓦。该旧址对于研究岭南抗日革命史及清代祠堂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社关帝庙
南社关帝庙,又名武帝庙,位于广东省东莞市茶山镇南社村东坊村民小组办公室左侧,建于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2002年重修。坐西向东,三间二进一香亭一天井合院式布局,总面阔18米,总进深20米,占地面积约360平方米。砖木石结构,青砖墙体,红砂岩脚。硬山顶,抬梁与穿斗混合式梁架,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屋脊,碌灰筒瓦,绿琉璃瓦当、滴水剪边。头门两侧塾台,挂匾“武帝庙”,进门有屏风。天井中建独立香亭。正厅内挂匾“乾坤正气”,供奉关帝神像。该建筑壁画、灰雕、陶雕、石雕精美,对研究清代岭南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2006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