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旅游
恩施州景点介绍
四洞峡
四洞峡是一处极为少见的穿洞群落景观,也是罕见的地质构造景观。据考证,这些洞大约在一亿四千万年前开始形成,十分古老。四洞峡每个洞各有特色,发育畸形,集山、水、洞、溪、泉、瀑以及原始的生态于一体,处处体现出和谐、优美和神奇。地址: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咸丰县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内类型:洞穴游玩时间:建议2-5小时门票信息:无需门票。包含在坪坝营国家森林公园大门票(100元)内
鹤峰大面山
鹤峰大面山是看长江巫峡和巴东县全景的绝佳之地。一看四季均可看巫峡。也是一条不错的自驾公路,山高路窄锻炼车技。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鹤峰
利川清江古河床
恩施州最经典户外线路之一。全程8公里,集穿洞龙门、天坑、峡谷、地缝、草坪、吊脚楼群、暗河、上万年的古河道、古盐道为一体。评价最高的户外线路。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州利川市团堡乡分水村
恩施清江蝴蝶崖风景区
恩施清江蝴蝶崖风景旅游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两大国际知名景区之间。东起巴东县水布垭,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长87公里,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河段。景区内奇山秀水典藏,峡谷风光如画,更有两岸的吊脚楼群和土家田园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安坐于一叶扁舟,迷人的风景与醉人的风情不断顺水绵延,使人目不转睛,唯恐遗漏。清江蝴蝶崖风景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有:红花淌石林、大岩洞瀑布、千瀑峡、彩虹桥、五花暮霭、景阳峡谷、思过崖、笑面睡佛、清江石屏、清江壁画、五兄弟峰、世界第一高坝(水布垭大坝)。相传景区所在的恩施县,原名施县,后因雍正帝“赐恩”于此,方才得名“恩施”。
恩施清江风景旅游区
恩施清江风景旅游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两大国际知名景区之间。东起巴东县水布垭,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长87千米,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河段。自西向东横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被称为“土家人”的母亲河。全程共分为红花峡、千瀑峡、蝴蝶峡三个峡段。景区内奇山秀水典藏,峡谷风光如画,更有两岸的吊脚楼群和土家田园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安坐于一叶扁舟,迷人的风景与醉人的风情不断顺水绵延,使人目不转睛,唯恐遗漏。用时参考3-5小时交通自驾线路:1.至水布垭旅游码头:榔坪下高速-榔水专用公路-水布垭旅游码头。2.至汾水河旅游码头:舞阳大道-土桥大道-恩鹤
板桥鹿院坪
板桥鹿院坪是一个未经开发的,与世隔绝的地方。周围被陡峭的山崖环绕,所以要抵达鹿院坪需要下一千多级石阶。是户外徒步爱好者不可错失的旅游点之一。来到这里一定不虚此行。交通一般都是从恩施包车去鹿院坪村口;或者坐班车到板桥镇(25元),然后坐面的去新田村(10-15元),再步行至鹿院坪。门票免费景点位置恩施市板桥镇新田村境内
云龙河地缝
云龙河地缝位于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大峡谷山脚,至少形成于5千万年前,从地缝顶部到地缝底部的地层主要为形成于2.1-2.9亿年间、跨二迭与三迭纪的灰岩,是世界上唯一两岸不同地质年代的地缝。它全长3.6千米、平均深75米,平均宽15米,两岸陡峭,飞瀑狂泻、缝底流水潺潺,上通天水暗河,下联莽莽清江。地缝上共有7条半瀑布(有一条瀑布叫“半流瀑”,丰水期有,枯水期无,故称半条瀑布)。云龙河地缝曾是云龙河的伏流段,以暗河形式沉睡地下二、三千万年,后因水流在地下强烈掏蚀,在地表不断剥蚀、致使暗河顶部坍塌,地缝才得于面世,成为恩施大峡谷一大奇观。用时参考1-2小时交
绝壁栈道
恩施大峡谷绝壁长廊(栈道)始建于2006年8月,全长488米,118个台阶,位于海拔1700余米,净高差300余米之绝壁山腰间。这是恩施大峡谷景的重要景点之一,为人津津乐道。实际上绝壁长廊是近几年景区开发公司设计建造的一条悬崖栈道,它的要点是“险绝”。行走在300米高的天然垂直绝壁上,足下临空,有轻微恐高症者,两股瑟瑟,移步艰难,稍微严重点,则只能绕道他行。但五百米长的悬崖栈道,有七拐八弯,风情独具,高揽群峰耸峙,远望众山绵延,脚下村庄、田亩、峡谷、河流,还有一辆大巴车在笔直的道路上开过,如同脚下有一只蚂蚁正沿着墨线爬行,一切历历在目,心旷神怡。地址:
一炷香
一柱香是喀斯特石柱,为恩施大峡谷标志性景观,也是同类喀斯特地貌中,十分稀有的景观。一炷香高为150米,柱体底部直径6米,最小直径只有4米,其岩性为三叠系灰岩。此地的岩石的抗压强度是800千克/立方厘米,风吹他不动,雨打他不倒,傲立群峰之中千万年,守护着这片神秘的土地,实属罕有。其外型酷似乡村中原始的剃头刀,曾也称其为“剃刀石”,也有称其为巴王刀。门票无需门票包含在恩施大峡谷的门票内开放时间旺季售票时间:08:00—16:00(3月1日---10月31日)淡季售票时间:08:00—15:00(11月1日---次年2月28日)景点位置恩施市沐抚办
铁匠沟
铁匠沟坐落于来凤县革勒车乡鼓架山村的半山坡上,聚居于此的50多户村民98%以上是姚氏家族。其祖先系贵州人姚氏,300多年前逃荒至此,繁衍生息。现存民国时期老宅7栋,余下近30栋虽仅30年光阴,却已破损不堪。现居于此的仅40名60多岁以上的老人。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革勒车乡是湖北唯一一个用土家语命名的乡镇。革勒车,土家语为“凶猛的河”之意。此处,由北向南有革勒车河水系,由西而过有高山申溪河水系和若干季节性小溪,多水汇入革勒车河,使革勒车集镇成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之势。每当山洪暴发,水急浪高,这条“凶猛的河”如猛兽险恶,故而得名。铁匠沟坐落在革勒
徐家寨
徐家寨位于来凤县大河镇五道水村,距县城60多公里。全寨64户207人,均是土家族,大都姓徐。相传是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因避祸逃难,在此繁衍生息600年。现存大片土家原生态古民居、200多亩的古森林和800亩在青石板上培土辟出的古梯田。2012年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示范村。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徐家寨村民大都姓徐,他们自称是唐朝徐懋功、徐敬业和明朝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据93岁的徐可桃老人说,当年,徐达的孙子徐世秀为了躲避朝廷追杀,一路选择隐居之地,三次迁徙,来到荒无人烟的五道水,遂定居于此。至今已繁衍生息了近600年。虽年已耄耋,老人仍能清晰
舍米湖村
舍米湖村位处鄂湘渝三省(市)交界的来凤县百福司镇。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村内有一始建于清顺治八年(1651年)的摆手堂。因其年代久远保存完整,被誉为“神州第一摆手堂”。舍米湖村原汁原味的摆手舞已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摆手舞大师彭昌松、鼓手彭承金被命名为“摆手舞传人”,百福司镇被国家命名为“摆手舞艺术之乡”。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舍米湖,土家语为“阳光照耀的小山坡”。这是一个原汁原味的土家村落,全村170户600多人都是土家族,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姓彭。村党支部书记彭承荣说,他们是唐末年间迁居此地的彭姓先祖彭相龙的后裔。村里人世
唐崖寺村
唐崖寺村位于咸丰县尖山乡,因境内唐崖土司城而闻名。据载,自元土司覃氏在此称王十八代,计四百余年。建成湘、鄂、川、渝土家族地区最大的土司城。现存传统建筑面积66.6万平方米。2006年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发源于利川市毛坝乡的唐崖河在咸丰境内九曲回肠,穿洞穴,过峡谷,一路西征,在重庆市龚滩古镇注进乌江。因河水自东向西流,故有“岸转涪江,倒流三千八百里”之说。唐崖寺村,横跨在唐崖河上。曾经盛极的唐崖土司王城座落在河畔的玄武山上。唐崖土司覃氏始祖名启处送。唐崖《覃氏族谱》载:“元至正6年(公元1346年),一世祖覃启处送,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家坝
田家坝位于恩施州建始县花坪镇,因田氏家族所建集市而闻名,是古时“川盐入湘”的重要通道,建始、巴东两地药材、商贸、竹器集散地。境内汉、土家、苗、回、畲民族混居,民风独具特色。田家坝是川湘鄂边区工农革命军根据地之一,著名的建始暴-动总指挥田见龙始居如此。2013年入列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田家坝是一个不算偏僻的小村。日渐发达的现代文明正在蚕食农耕文化的遗留,余存的三五间古建筑,寒碜地夹杂在一幢幢新修的小洋楼之间,坍塌的老屋与崛起新楼的反差让人很难与传统村落相接,只有残存于老宅封火墙上的漆画和斑驳的墙土,诉说着悠长的岁月。田家坝临巴东,接恩施,曾是方圆十多里的集市
张高寨
张高寨位于利川市沙溪乡境内,距利川城区40公里,是一个较完整的土家族聚居寨子。全寨由70多户人家居住的45栋吊脚楼组成。张高寨民风淳朴,气候宜、山水奇。2011年被恩施州命名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2013年入列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张高寨所在的沙溪乡,古属巴国地,是利川市最偏远的乡镇之一。张高据传是第一个来这里定居的人。他心慈面善,因时常接济邻里乡亲,以好人之称享誉方圆。那时此地没地名,张高便成了一张地方名片,人称“张高寨”。张高寨四周皆山,尤以雷音山闻名。雷音山无路,千百年来,过往人等在张高寨前踏出一条崎岖山道,曾是一条川东(今渝东)延伸到鄂、渝、
老屋基老街
老屋基老街,位于利川市忠路镇老屋基村,距离市城区30公里。老街位于河谷地带,郁江穿过,姚家河穿老街与郁江汇合,且地势东北高西南底,山峦起伏,高峰山地势最高,为清江和郁江的分水岭。过去人们将其地形概括为:两河、三岔、四垭、十八谷,四周皆山。周围有五座大山,被誉为“五龙捧圣”。狮子堡在老屋基老街后,如狮子雄踞。青龙嘴自七星岩蜿蜒而下,直至老屋基老街始住,其首昂然,与狮子堡环绕左右。老街西边有寨公寨母,一座山石头较尖叫寨公,一座山石头较方称寨母,传说为追求终身不渝爱情的青年男女的化身。老屋基于清代乾隆形成街坊,时年一场大火将上街化为灰烬,人们仍习惯于在此做生意
老虎洞电站
老虎洞电站位于来凤县翔凤镇老虎洞村,总占地面积(含水渠)21000平方米。老虎洞电站为引水式电站,坝型为浆砌石重力坝,电站由拦河坝、引水渠、前池、压力管道、发电机房、配电设施等组成。1956年1月动工,1958年3月竣工发电,装机容量2×80千瓦;1964年改造增容至2×100千瓦;1979年并入县电网,1991年接入110千伏红山变电站。是来凤县及全州第一个水电站,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湖北省第一批兴建的五个小水电站之一。电站落成时,轰动鄂湘川边区各县。1957年5月24日,省长张体学、副省长李明灏亲临电站视察,给予高度赞扬。老虎洞电站是较重要的二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旧址
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军部旧址位于鹤峰县走马镇梅坪村。1928年11月底,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在该处整编、训练。横屋明间左右次间是王炳南、文南甫的住房和军部办公室。旧址坐北面南,为一正两横的悬山顶穿斗结构板装瓦房,属典型的土家族干栏式建筑。该旧址对于研究工农革命家第四军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同时,作为典型的土家族吊脚楼,也为研究少数民族地区建筑提供了实物资料。保护范围:自旧址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5米。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外延伸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
红二军团总指挥部旧址位于鹤峰县走马镇古城村老街。1929年4月至1933年2月,中共湘鄂西前委、红四军军部、红二军团前委、红二军团指挥部、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红三军军部均在此办公。贺龙在这里亲自指挥了著名的走马坪收编。该旧址建于民国年间,坐东南朝西北,为悬山顶穿斗结构木质板装瓦房。七柱六棋,四扇三大间,建筑面积135平方米。面阔三间12.3米,进深两间11米,前檐柱高4.55米、后檐柱高2.65米、中柱高6.6米。该旧址是研究红二军团历史的重要实物材料,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保护范围:以旧址文物本体及周边围墙为界。建设控制地带:自保护范围向西北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位于巴东县金果坪乡江家村,由红三军政治部保卫局旧址、贺龙旧居及红三军军部旧址组成。红三军政治部保卫局旧址原为四合院式天井屋,现仅存一偏房,长7.5米、宽5.5米,建筑面积51.25平方米,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为木穿架结构板壁屋,上盖青灰布瓦。墙壁上保留有红三军政治部为发动群众而书写的标语“红军消灭豪绅地主为土地归农民而战红三军政治部”。贺龙旧居及红三军军部旧址始建于清末民初,平面为反“L”形,正屋坐南朝北,西厢房北出,东西长19.6米,南北宽18.1米,占地面积为354.76平方米,建筑面积233平方米。房屋为木架穿斗结构,板壁装修,上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