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南京市 > 栖霞区旅游
栖霞区景点介绍
南京长江观音景区
长江观音景区位于南京市幕燕滨江风貌区内,燕子矶公园以西,紧邻长江,东西方向呈线形布局。观音阁位于南京著名景点燕子矶公园西南不远处的幕府山上,如今已与头台洞、二台洞和三台洞合称长江观音景区,景区全长1.5公里,占地面积约12万平方米,是我国长江沿线第一个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景区。景区地处林木葱郁的幕府山和白浪滚滚的长江之间的狭长地块上,风光秀丽,景色宜人,一派生机。观音阁和“三洞”,在古代历史上,就是很有名的景点,而这一带的观音文化,自古就很盛行。长江观音景区沿途划分为:观音阁、百子林、石经苑、头台洞、二台洞、情缘广场、三台洞、梵音苑等八大分景区,供有圣像观
八卦洲假日山庄
八卦洲假日山庄八卦洲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4公里的江中,面积56平方公里,比南京主城城墙内的面积还大。这里植被茂密,环境幽雅,洲内水系纵横、田野阡陌、鸡犬相闻,以一、三产业为主,是南京近郊一块难得的“世外桃源”。目前,栖霞区和八卦洲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贯穿全洲的道路网络,八卦文化园、八卦洲假日山庄、南京市中小学农业科普基地、农趣馆、水上娱乐城等一批旅游项目已经建成,吸引了大批城里人,或结伴同行,或举家前来,江滩漫步,河畔泛舟,柳林烧烤,近年先后举办了沙滩节、风筝节、帐篷节等滨江一日游活动。八卦洲的旅游规划,由中科院院士、南大教授王颖领衔,国际旅游协会前主
龙池
龙池龙池位于六合新城区内,水面约500亩,池水至清,旧志称其“深邃莫测,相传有神龙居之”。“龙池举网”是著名的“六峰八景”之一。旧时池畔有两岛,池东有两口水池,谓之龙眼,清代于此建“清风亭”三楹,文人墨客常吟咏其间。池内盛产鲫鱼,“清炖芙蓉鲫鱼”是六合独具特色的宴客佳肴。池畔杨柳依依,清风习习,是难得的休闲佳地。“龙池举网”是著名的“六峰八景”之一。旧时池畔有两岛,“弯岛如人出臂拳”,池东有两口小池,谓之龙眼。池东岸建有龙王庙,为历代县官祭祀求雨之所。清代于此建“清风亭”三楹,“绕以迥廊”,文人墨客常吟咏其间。池内盛产鲫鱼,“清炖芙蓉鲫鱼”是六合独具特
南朝石刻
南朝石刻栖霞境内的南朝陵墓石刻是全国区县级南朝陵墓石刻保存最多的一地。这些石刻的留存为研究当时的丧葬制度,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区境南朝陵墓石刻,大都雕刻精美、形象生动,是中外闻名的珍贵艺术品,其中萧景墓神道东辟邪石刻造型最为优美,其造型被市政府市徽图案采用,其神道柱是南朝陵墓神道柱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尊。萧秀墓神道石刻三种八件为王侯墓前石刻保存最多的,而萧忄詹墓神碑道文尚有一千四百余字可识,是南京地区南朝墓文字保存最多的一通墓碑,无论在史论或书法方面均占重要地位。栖霞六朝墓志的出土除其有反映我国文字书法的发展演变外,还补充了文献史料中具体地理位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隆行宫遗址
栖霞山乾隆行宫座落于南京栖霞山,于1751年开始动工建设,历时6年建成,它是乾隆在南巡时所建行宫中最大的一座。该皇家建筑在咸丰年间毁于一场战火,现仅存遗址。2011年,栖霞乾隆行宫遗址被列入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栖霞山乾隆行宫于1751年开始动工建设,由当时的两江总督尹继善负责修建,历时6年,于乾隆十七年(1757年)建成,它是乾隆在南巡时所建行宫中最大的一座。但是这座皇家建筑,毁于咸丰年间的一场战火中。现仅存遗址,只能看到行宫中的一些诸如青砖、柱础等建筑构件。据《南巡盛典》记载,清乾隆皇帝对栖霞山钟爱有加。他六次南巡,五次驻跸乾隆行宫,前后共四十五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仙鹤观六朝墓地
时代:三国、晋、南北仙鹤观六朝墓地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东郊仙鹤门外仙鹤山东峰之下(峰巅旧有仙鹤观),今栖霞区仙林大学城南京师范大学仙林校区竹园餐厅西侧,为东晋时名臣高嵩家族墓,墓共三座,均为砖室墓,由封门墙、甬道和墓室等组成,顶部分“凸”字形穹窿顶和“凸”字形券顶两种,其中编号M2的一座墓主为高嵩及夫人谢氏,分别葬于泰和元年(366)和永和十二年(356)。该墓由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队主持发掘于1998年6~8月、9~12月,出土文物以玉器和金银器为主,为截止2013年中国国内发现的墓葬形制最完整,出土玉器、金银器最多的东晋贵族墓葬,并入选1998年全国考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家边陵墓石刻
北家边失考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北家边的田地中。1978年发现,同年发掘出土石刻有柱础2、神道柱2、覆盖1,小石兽1。两柱础相距6.5米。东柱柱础完好,石座上刻双螭。西柱残存柱盖、柱身、柱础,柱身刻瓦楞纹24道,柱额上刻“梁故侍中中抚”等文字尚可辨,柱础原裂为二,挖出后修复。拟原地重新竖立,因腐蚀严重,被重新埋入地下。1979年,于距石刻1公里周家山老米荡,发掘一座墓葬,墓为单室砖砌券顶,墓向176度,随葬品已遭受破坏。出土文物有石质墓志、陶器、青瓷器、铜器等56件。墓志有4块,仅一块尚能辨识120余字,其余三块志文已剥蚀难辨。有专家认为该墓可能
徐家村陵墓石刻
徐家村陵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镇附近徐家村(现为金陵石化公司化工一厂厂区内)。墓主失考,仅存神道石柱一,柱头圆盖和小辟邪已失,柱身饰24道瓜棱纹,上端有一宽1.10、高0.80米之长方形柱额,刻文剥落无存,柱额下饰有一圈绳辫纹和一圈交龙纹,柱座上圆下方,上为双螭,下为方形基座,基座四面纹饰已荡然无存,从石刻形制分析,应为南朝陵墓石刻。金陵石公司化工一厂因扩建厂房出资,市文管会于1978年4月将该石刻提升至地表之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库陵墓石刻
张家库陵墓石刻萧融墓神道石刻位于南京市栖霞镇张家库西南,金陵石化公司炼油厂中学内,有神道石辟邪1对。1980年9月,时南京炼油厂在基建施工中,于失考辟邪西北方向约1000米处,发现一墓葬,由南京市博物馆对该墓进行清理。根据出土墓志,知为南朝梁武帝萧衍之弟、桂阳简王萧融与其妃王慕韶夫妇合葬墓,从而确定这对失考辟邪即是梁桂阳王萧融墓神道石刻。东辟邪为雌兽,保存尚好,头微南偏,长3米,胸宽1.45米,高3.92米。西辟邪为雄兽,残缺严重,通体南半如刀劈去四分之一,北半亦剥蚀,后臀上部缺一大块,上额部分0-,胸前有纵横裂纹,现已修复。长2.95米、胸宽1.1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陶行知墓
陶行知墓在南京中央门外晓庄劳山。陶行知,原名文濬,安徽歙县人,著名教育家,南京晓庄师范创办人。1946年7月25日患脑溢血在上海逝世,家人遵其遗嘱,归葬南京晓庄。墓丘直径约8米,高2.8米,墓前台阶7级。墓道立有墓碑和牌坊等。墓碑碑额刻云纹,高0.6米,宽1.56米,厚0.28米;碑身高2.28米,宽1.5米,厚0.24米。正面刻沈钧儒题“陶行知先生之墓”,下署“中国五十三人民团体公葬”。碑座高0.21米,宽2.35米,厚1米。碑坊立于1946年12月,高约5米,间距4米,横额上刻陶行知书“爱满天下”,坊柱上刻郭沫若题陶行知遗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王德墓
王德墓,在南京中央门外燕子矶下庙。王德,字子华,南宋通远军熟羊砦人。早年入伍,在抗金战争中,威武骁勇,屡战屡胜。因其战功显赫,多次迁升,后任清远军节度使、建康府驻扎御前诸军都统制、浙东福建总管、荆南副都统制等职。绍兴二十五年(1155)卒于建康(今南京)。王德墓现存石碑一,碑额高0.92米、宽1.26米、厚O.33米、浮雕盘龙,下衬云纹,楷书“宋故赠检校少保王公神道碑”。碑身高2.14米、宽1.23米、厚0.28米,碑文楷书,55行,满行98字,大部可辨识,主要记载了王德的生平事迹,为知韶州军州事傅雳撰,立碑年代已辨认不清。龟趺地上部分高0.58米、残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石刻
齐宣帝萧承之永安陵,位于丹阳市胡桥乡北之狮子湾。萧承之系齐高帝萧道成之父,卒于刘宋元嘉二十四年(447)。齐高帝萧道成即位,更年号为建元,于建元元年(479),追尊其父为宣皇帝,陵曰永安,陵墓南向,已平。前存石兽一对,东为天禄,保存完好。西石兽原已倒埋于土中,于1979年6~8月份加以清理,但头已无存。天禄,身长2.95米,高2.75米,颈高1.4米,体围2.75米。造型昂首垂尾,形象威严,有双角,已残断。颔下卷须垂于胸际,有双翼,翼向前作卷云纹,中有细鳞,后为长翅。身上长毛卷曲似流苏,尾长曳地,足四爪,左前足攫一小兽;西石兽疑为麒麟,头已失,身长2.9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
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陈文帝陈蒨永宁陵石刻南朝(566年)南京市甘家巷狮子冲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东北郊甘家巷东南狮子冲。陈蒨(522—566),字子华,陈武帝陈霸先之侄,永定三年(559)六月继武帝位,称文帝,在位七年,于天康元年(566)夏四月崩,六月葬此。谥“文皇帝”,庙号“世祖”。陵南向偏东30,已平。陵前仅存天禄、麒麟各1,东西相对,相距24.45米,距陵200米。东为天禄,长2.60米、高2.75米,雄兽,双角,颈及腰部断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
梁新渝宽侯萧暎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北董家边,距萧秀墓约1公里。萧暎,字文明,梁武帝萧衍之侄,始兴王萧憺之子。普通二年(521)封广信侯,改封新渝县侯,大同十年(544)冬死于广州刺史任上。谥曰“宽”。萧暎墓前现存石柱一,石柱的部分柱身及柱础埋在土中。地上部分柱身高2.1米,柱围1.82米。柱额南向偏东20度,柱额文字因剥蚀过甚,文字部分可识,为“梁故侍中仁威将军新渝宽侯□□之神道”,柱身刻瓜棱纹二十四道,西侧残缺严重,圆盖及顶上小石兽均无存。从字行的排列来看,此柱当为西柱。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新渝宽侯萧暎墓石刻南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
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吴平忠侯萧景墓石刻南朝(523年)南京尧化门太平村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东北郊十月乡十月村(原太平村)。梁吴平忠侯萧景(477—523),字子昭,系梁文帝萧顺之从父弟。天监元年(502)封吴平县侯,十七年(518)以安右将军监扬州,十九年为安西将军、郢州刺史。普通四年(523)卒于任,诏赠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谥“忠”。萧景墓南向,墓前现存石辟邪1,石柱1。石辟邪原有二,西辟邪仅剩残体,原埋塘旁路埂下土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鄱阳忠烈王萧恢墓石刻
鄱阳忠烈王萧恢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西,位于萧憺墓东60米。萧恢字弘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九子。天监元年(502),封鄱阳王,普通五年(524),进号骠骑,七年死于荆州任上,时年51岁,赠侍中、司徒,谥曰“忠烈”。萧恢墓前现存石辟邪二,东西相向,相距20米。1955年整修。东辟邪长3.2米,宽1.75米,高2.81米。从头部至尾部裂为二,裂缝O.14米,在整修时用水泥接补破裂处,并加以铁箍保护,于腹下置横档支撑。西辟邪长3.45米,宽1.2米,高2.87米,头部残缺,因长期风化,躯体裂纹斑驳,原来腹以下部分埋土中,修整时已从土中清出。两辟邪无角,双翼,颈粗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安康成王萧秀墓石刻
梁安成康王萧秀墓,在南京东北郊甘家巷小学内。萧秀,字彦达,梁文帝萧顺之第七子。天监元年(502)进号征虏将军,封安成郡王,天监十七年二月,死在雍州刺史任上,时年44岁。萧秀墓前现存遗物有石辟邪二、石柱一、石柱础一、石碑三、碑座二。二辟邪东西相对,相距18米。东辟邪长3.58米,宽1.55米,高2.94米;西辟邪长3.28米,宽1.55米,高3米。东辟邪完整,西辟邪臀部,背部有微残。西辟邪躯体硕大,无角,张口垂舌,颈粗短,双翼雕鸟翅纹,通体雕凿的卷毛仍隐约可见,昂首挺胸,作迈步前行状。石碑,立者有二块,倒放地上的有一块,立着的碑东西相对,东碑中部有裂缝,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
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江苏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第一、二批1982年3月调整公布梁始兴忠武王萧憺墓石刻南朝(522年)南京市甘家巷1988年作为“南京南朝陵墓石刻”部分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东北郊甘家巷西花林村。西南距尧化门4公里。梁始兴忠武王萧憺(479—522),字僧达,梁文帝萧顺之第十子。天监元年(502)为荆州刺史,封始兴郡王,十八年(519)升为侍中中抚将军开府仪同三司领军将军。普通三年(522)十一月卒,赠侍中司徒骠骑将军,谥“忠武”。萧憺墓南向偏东,墓前现存石辟邪2,石碑1,龟跌2。东石辟邪,长3.75米、高2.92米、宽1.6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京长江二桥
南京长江二桥南京长江二桥位于南京长江大桥下游11公里处。全长21.197公里。全线有4座互通立交,4座特大桥,6座大桥,为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公里。从南京最大的互通立交柳塘驱车向北,数百道银色的钢索拉起一道“长虹”飞越长江天堑,两座巨大的银色索塔高耸云霄。跨过奔腾江水,桥身在长江第三大洲——八卦洲落地,延伸舒展后再次飞跃滚滚夹江,登上江北工业重镇大厂,从雍庄立交盘旋而下,汇入江北交通网。南京长江二桥是国家“九五”重点基础建设项目,也是南京最大的建设工程。总投资30亿元人民币,1997年10月6日开工,2001年3月26日12
燕子矶
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远望若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直渎山高40余米,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登临矶头,看滚滚长江,浩浩荡荡,一泻千里,蔚为壮观。西面南京长江大桥如彩虹横跨江上,尤其是月夜,皓月当空,江面波光粼粼,江帆点点。燕子矶历来是文人墨客临江抒怀的胜地,史可法、龚贤等人都曾在此赋诗。矶顶现有御碑亭一座,亭中石碑正面刻着清乾隆帝所书”燕子矶”三个大字,背面刻着这位万岁爷所题的一首七绝:“当年闻说绕江澜,撼地洪涛足下看。却喜涨沙成绿野,烟林相凿久相安。”在燕子矶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