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乐清市旅游
乐清市景点介绍
白象塔
白象塔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镇。据明永乐《乐清县志》载“白塔院,宋天圣九年(1031)邑民陈氏舍宅建,治平四年(1067)赐额,后废。国朝洪武六年(1373)僧道成重修佛塔。”万历《温州府志》载:“皇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僧大稳重建”。塔为楼阁式青石结构,平面呈六角形。五层,高约14米,中空,整体逐层递减。经鉴定,台基为始建时遗物,塔身则为重建时建筑,显示明代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法华禅寺
法华禅寺位于乐清市南岳镇嵩山南面山坳中。该寺创建于唐代,系当地嵩山方氏始祖唐银青光禄大夫方绮施舍创建,昭宗光化(898—900)间赐额,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重建,民国二十一年(1932)再次重建。占地面积约5400平方米。三进合院式建筑,四周围墙高砌。金刚殿(山门)面阔三间,进深四间。正中上置木制匾额,大书“法华禅寺”四字。前殿面阔七间、进深四间,旁列十八罗汉像。殿前庭院两旁设有照壁。大雄宝殿面阔七间、进深七间,正中前龛供三宝佛,后龛立观世音。大殿前庭院左右有厢楼,后庭院东西设耳房。金刚殿梁架结构大都保存乾隆时重建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孝义桥
孝义桥位于乐清市淡溪镇龙川村。宋崇宁年间(1102—1106),乡人周氏父病前往买药,因河上无桥受阻,于是对天祈曰:“倘假我亲年,愿建此桥。”父病愈后,周首倡建此桥,友人连氏助成,故名孝义桥。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重建,系五孔梁式,长32米,阔2.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慈济桥
慈济桥位于乐清市石帆镇大界村。梁式石桥,四墩三跨,略呈拱形,长11.6米,阔2.80米。中孔桥面南侧正中横刻“慈济桥”三字,中间两墩左外柱刻“太夫人解氏舍钱”,右外柱刻“咸淳十年(1274)六月吉旦谨建”等字。桥东大榕树,干围2.35米,枝叶茂盛,覆盖桥面。倒影入水,恍如画图。刘黻母解氏,慈惠勤静,深明大义。《宋史●刘黻传》载:刘黻放逐之时,归别其母。解氏曰:“为臣死忠,以直被贬,分也,速行。”可以概见。刘母咸淳十年(1274)六月十七日卒,此桥是其逝世前最后义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龙湫摩崖石刻
大龙湫摩崖石刻位于乐清市雁荡山。大龙湫为雁荡山“二灵一龙”三绝之一,历代名人慕名来游者络绎不绝。连云嶂今存摩崖28处,碑碣7方。属唐者1处、宋2处、明4处、清7处、民国15处、不明年代者6处。其著名者有:唐诗人杜审言(646-约708)“杜审言来此”题名,宋嘉祐间(1056-1063)两浙转运使张瑰“张瑰唐公游”题名,明嘉靖三十年(1551)浙江提学副使薛应旂“嘉靖辛亥十二月武进薛应旂到此”题名,清道光廿八年(1848)前江苏巡抚署两广总督梁章钜题名,及民国十三年(1924)康有为“白龙飞下”题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上岙忠烈祠
忠烈祠位于乐清市岭底乡上岙村。系木构平房,面阔三间,约100平方米,明间立《邵烈士祠堂记》石碑。邵传良(1884-1913),又名企尧,字杰三。辛亥革命时期曾参加光复杭州与攻克南京等役。民国纪元,补浙江陆军少校,历任绍兴督队兼浙江稽勋局科员,陆军第十二旅差遣等职。袁世凯窃位,派遣金华林任浙江都督朱瑞参谋,借以监视朱瑞。“二次革命”前夕,传良因“争取都督,去掉金参谋”密件泄露而遇害,年仅29岁。1916年浙江都督兼省长吕公望眷念先烈,予以抚恤,将传良遗体改葬于西湖丁家山,并在家乡建祠立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一球故居门楼
陈一球故居门楼位于乐清市慎江镇楼下村。旧居原有建筑早已毁没,仅留台门一座。1981年维修。门上嵌有“陈非我先生庐”石额,系杨文骢题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清古桥群
乐清古桥群位于乐清市白石街道、北白象镇、石帆街道、虹桥镇,年代为宋。山海之城的乐清,在纵横交错的河流之上,横跨着众多的古桥梁,它们或古朴,或端庄,或美观。据清道光《乐清县志》记载,共有271座,现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桥群有4处,分别为赵镇桥、合湖桥、慈济桥、瑶溪桥,它们跨越着历史,联系着古今。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质庵墓
朱质庵墓位于乐清市虹桥镇,年代为明。乐清市虹桥镇瑶岙西边的一条溪流,沿溪而上,是一条新铺的水泥路。峰回路转间,有一座颇有气派的古墓葬,这就是瑶岙灵山的朱质庵墓。朱质庵的墓其最大的特点是一条长长而又蜿蜓的墓道,从谷口到墓地200米左右。墓道从神道门开始,经过竖立的望柱,及用块石雕刻而成的石兽和翁仲。这些石兽特别是保存下来的虎与马,虽历经500多年的风雨沧桑,石雕已变得黑乎乎,但依然憨态可掬。墓道两旁的石翁仲武将,是文物部门在整修墓葬时,在溪谷乱石中发现的残件。一尊是上半身,头戴盔甲,表情肃穆;另一尊是下半身,残高1.67米,身披铠甲,双手握长剑竖置身前。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百岁亭
百岁亭位于南岳镇上庄村,建于民国时期,亭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8平方米,为纪念邱寿光夫妇百岁高龄而立。百岁亭为砖木结构建筑,呈六边形,亭身青砖不抹灰,三顺一丁空斗砌法。门为拱形,两侧设有罗马柱。门的上方镶嵌长方形匾额,刻有“百岁亭”三字。亭身东西两侧各开椭圆形通气窗。檐口为青砖叠砌出檐,檐口上方为六角,各有倚柱,两柱间石砌有城垛型花窗。亭顶屋面为六角攒尖顶,造型庄严凝重。上置葫芦型亭刹,亭内为六柱木构梁架,大门柱两侧各置抹灰龙头形状排水口,这龙头造型排水的已毁。亭内原有记录邱寿光夫妇百岁的石碑,现毁。百岁亭门两侧有对联,刻“千古一亭伊人宛在,百领片石寿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清碉楼
乐清碉楼,也称乐清炮楼,是一种融民居与军事防御工事为一体的民用建筑,平面以方形为主,一般为石(砖)木结构,外筑厚实的石(砖)墙,墙体逐层开设内大外小的0-射击洞眼,小窗高墙,外观如碉堡,相当坚固,易守难攻,且冬暖夏凉,适宜人居。乐清碉楼现有20多处列入省级重点文保单位。乐清碉楼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是融民居与防御工事于一体的近现代建筑,主要是为了防范海匪而建。建筑风格别具特色。如平面布局小巧别致,综合运用中西建筑技法,在居住功能外,重点突出军事防御功能。当时战乱频繁,乐清沿海海匪活动猖獗,除劫掠航海商旅外,不时登陆上岸打劫家舍,沿海人民不堪其苦。鉴于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桥
万桥位于乐清市天成街道万桥村,横跨白龙江。为纪念始建人万规,故名。为五跨五窦石拱桥,全长57.82米,横跨于赤水港之上。桥石色绀红,桥面铺陈踏垛和平台相间。两旁各树望柱21根,柱头浮雕莲花,正中两侧一对望柱,柱头镂刻蹲式石狮;桥两侧又间以各长2.42米、高0.43米栏板20块,正中栏板内侧浮雕双龙戏珠。桥两端各有抱鼓石一对。中孔桥板两外侧嵌有“万桥”石额。据光绪二十七年《乐清县志桥梁》记载:万桥为宋元祐二年(1087),邑人万规“竭家赀建桥”。万规倾献家资,率领乡民,运石筑堤,肇造大桥。可水深流急,几次兴波卷澜,冲塌已垒成的桥基、桥柱。万规坚韧不拔,屡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乐清博物馆
乐清市博物馆新馆展区面积约1.7万平方米,共四层,主展区为一、二、三层。整个展馆以“一山一湾一河”为理念,以“乐音清扬”为主题,分自然乐章“天籁如画”、历史乐章“箫声悠远”、人文乐章“乡音四方”、经济乐章“协奏辉煌”等四个乐章,展示乐清雁荡山、乐清湾的自然人文,史前文明至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历史变迁,佛教道教儒学及平民文化的人文情怀,创业为先的民营经济发展等亮点内容。在展示方式上,除了陈列、遗址场景再现等,还采用了多媒体、投影、音效、互动等方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乐清的自然、历史、人文、经济。特色藏品东晋青瓷褐彩卧羊羊作昂首状,卷尾,四足弯曲,呈卧伏状。器
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
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年代:唐—民国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位于雁荡山灵岩龙鼻洞。洞中摩崖分布在两壁最上层。以唐贞元十年(794)包举题名为最早。宋刻中7处有纪年,13处有干支纪年或题名,其中“沈括”二字尤为珍贵。元代1处,明代23处,清以来9处。另有宋以来碑刻7通。洞口岭旁巨石上镌“天开图画”四大字,为明代朱晦翁书。2019年10月7日,雁荡山龙鼻洞摩崖题记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十朋墓
王十朋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宋公布时间:1989年12月12日位于四都乡梅岙村牛塘山麓。王十朋(1112-1171),字龟龄,号梅溪,中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进士第一名,诏以龙图阁学士致仕,谥忠文,是南宋爱国爱民的政治家和文学家,著有《梅溪王先生文集》。墓园占地约1600平方米。墓丘呈扶椅式,块石垒砌。下坛台地有两碑亭,中立墓志;二坛台地正中有莲花池,围墙两侧设台阶、斜坡,依次前后分五级台地,最上级为墓丘。神道上残存石羊、石马、石人各2尊,石虎1尊,均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乌石雷公殿
大乌石雷公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坐东朝西,两进,并设戏台、亭,总面积约800平方米。两进均为五间两弄,悬山顶。第一进前厅,梁架为八檩,明间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前檐明、次间金柱间均设门,后檐明间与戏台连接。戏台,歇山顶,内设八角藻井。亭子,歇山顶,后檐与二进前檐明间连接。天井两侧以庑廊连接两进。第二进后殿,梁架为八檩六柱,用中柱。雷公殿,在布局和构筑上,不拘于传统法式,整组建筑以戏台为中心,亭子为对应,周以庑廊串接前厅后殿,行成一个封闭式整体,是我省一处较有特性的清代庙宇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雁荡山水利风景区
中雁荡山,原名白石山,是雁荡山脉的趾部。坐落在乐清西南隅,南靠瓯江七里港区,北邻雁荡山景区,西倚永嘉楠溪江风景区,G15甬台温高速公路、104国道从其南缘经过,甬台温铁路乐清站坐落于其境内,交通十分便利。中雁荡山辖玉甑、西漈、三湖、东漈、凤凰山、杨八洞、刘公谷等七大景区,总面积93.44平方公里,300多处景观,景区以峰雄嶂险、飞瀑流泉、洞幽寺古、湖光山色、潭碧林翠著称。历代文人雅士在中雁荡山留下大量珍贵的墨迹,为山色增添光彩,东晋著名诗人谢灵运有诗云:“千倾带远堤,万里泻长汀”,宋朝的王十朋写道:“十里湖山翠黛横,两溪寒玉斗琮琤”,这些都是对中雁荡景色
国家水利风景区
白龙山石殿
白龙山石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明公布时间:2005年3月16日该建筑群建在白龙山之阳半腰,总占地约2000平方米。由山门、石殿、照壁(石)、石亭、石塔(部分构件)等组成。山门位于寺右,坐东朝西,仿木构石构建筑。石殿,原为自然洞穴,明万历十年在洞前增建仿木构大殿,明间檩下铭刻“明万历十年壬午正月朔旦僧道航肇建”。石殿前照壁,为四柱三间,下置须弥座,明间浮雕佛像八十尊,两次间佛像各四尊及鹿一只。石亭(名太空亭),仿木结构,歇山顶。亭后壁嵌石碑三方,记载众僧举行供佛或布施的法令等。石塔现存构件有塔身、塔檐等。白龙山石构建筑群的各建筑依地形而建,结构简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荡山灵岩寺
•雁荡十八古刹之首,时称“东南首刹”,雁荡“风景三绝”之一。景点介绍灵岩寺因背依灵岩而得名,是雁荡十八古刹之首。该寺建于宋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咸平二年(999年)真宗赐额“灵岩禅寺”。后几经兴旺和兵毁、重建,盛时有屋宇百余间,藏经千卷,时称“东南首刹”。灵岩寺周围群山环列,环境清幽,为雁荡“风景三绝”之一。寺前有高达260米天柱、展旗两峰相对而立,称“南天门”,卧龙溪穿门而出。寺左有天窗洞,再上有莲花洞。灵岩周围还有双鸾、卷图、玉女、重楼、卓笔、独秀等奇峰以及寺老僧拜塔、金龟玉兔诸景。寺后有屏霞峰,高数百丈,壁立云霄,形若屏风。灵岩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雁荡山仙姑洞道观
仙姑洞原名西洞,位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南雁荡山东西洞景区,距温州市87公里,离平阳县城30公里。洞高9米,宽14米,深25米。据平阳县志记载,北宋崇宁间本县闹村闺女朱婵媛在西洞辟谷二十年,晚能言-福,替人治病,药到病除,人尊称朱仙姑,后终脱迹不知所在。当地民众认为她已得道成仙,遂将西洞改称仙姑洞,建道观塑神像供瞻仰朝拜,有关传说轶闻编成《南雁圣传·仙姑宝卷》传世。至清中叶以来,仙姑道观扩建玉皇殿、仙姑殿、占梦楼、阄韵楼、功德堂等建筑。玉皇殿列为平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前世纪九十年代,复增建藏经楼、规模宏伟、蔚为壮观。历朝许多知名人士如宋潘安固、邵梦龙、朱元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