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镇海区旅游
镇海区景点介绍
俞大猷生祠碑记
俞大猷生祠碑记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梓荫山东北麓。据民国《镇海县志》载,碑始刻置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现由亭、碑组成。亭面阔一间,进深1.4米,地面铺设错缝横铺的青石板。水泥圆柱、柱础,人字架梁柱,上有人字坡硬山式筒瓦屋顶。风檐板及椽子,红色梁架,白色混水砖石墙。亭内置石碑四方,竖碑式放置,高2.3米,宽1米,厚0.18米,碑上端两角为圭角,白底黑字阴刻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泮池遗址
泮池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镇海中学内,始建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历代多有修缮,占地面积145平方米,呈半月形,东西长26米,南北宽6米,上有石桥三座。池周围石栏,下缭石砌。原为孔庙组成部分。孔庙原由大成殿、大成门、泮池、明伦堂、杏坛、砚池组成,泮池原为古学宫(文庙)的内环河,始浚于南宋绍兴八年(1138),嘉定四年(1211)复建三桥于其上。鸦片战争时,督办浙江军务的钦差大臣、两江总督裕谦曾在此投池殉难,实现其战前与城池共存亡的誓言。该遗址年代久远,并历经抗法等重大战役,具有重要的历史、艺术、科学研究价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城
月城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招宝山东北侧山腰。据民国《镇海县志》载建于清光绪九年(1883)。原城长七十余丈,高一丈二尺,宽九尺。现存月城占地面积128平方米,条石砌筑的门洞和城墙,长约60米,高(城门)3.8米,进深3.4米,拱式、条石纵联分节并列砌筑,中间为夯土、门洞分前后两节,前节为圆形拱门洞,高2.10米,宽1.70米,进深1.38米;后节为方形门洞,高2.50米,宽1.88米,进深2.00米;门洞中间有门框和装门轴的将军石,拱券采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正门门额书有“海宇乂安”,内壁嵌有光绪九年八月欧阳利见撰书《增筑招宝山月城碑记》,高0.76米、宽0
威远城
威远城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城东社区招宝山巅,分布面积5186平方米,据《镇海县志》载,建于明嘉靖三十九年(1560),由都督卢镗和海道副使谭纶组织建造,为条石砌筑。城门额勒阴文楷书“威远城”,系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县令郭淳章题。现存威远城呈长方形平面,周长502米,墙高7.4米不等,上筑城垛,东北、西南各启一门,拱门纵联分节,并列砌筑,城墙条石错缝垒砌。城门内古称观兵台,铺设石板地坪、甬道。城内置有明清碑刻11方、圆通宝殿等建筑。该城堡历代屡次修葺,1983-1985年,镇海县人民政府对前城门到圆通宝殿段的东南西三面城墙进行修缮,2006年区政府出
七里屿灯塔
七里屿灯塔位于宁波市镇海区甬江口七里屿岛上,同治四年(1865年)由英国人主持的浙海关税务司与清宁绍台道协同所建。占地面积2.5平方米。整体高度10.1米,灯塔内最早放入一盏植物油灯。塔身呈八角柱形,钢筋水泥浇注,塔底八角边长1.7米,从塔身到灯笼有内旋水泥楼梯。1872年、1924年进行过较大修缮,1995年,上海海事局宁波航标处因新灯塔建成使用,将原灯塔迁移安置在七里屿北边100处的岛礁边,作陈列展示供游人参观用。该灯塔历史悠久,是我国乃至远东最早建造的灯塔之一,是宁波现存少有的有人值守的灯塔,对研究宁波港百年变迁历史有较高价值。2012年3月2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帮博物馆
宁波帮是一个秉承传统又开拓创新的人群,宁波的人文地理特征也兼具深厚的历史底蕴和开放的海洋性格,因此宁波帮博物馆在建筑设计上也充分遵循了这一重要理念。如果我们从高处俯瞰宁波帮博物馆,可以惊奇地发现,它的主建筑群构成了一个大大的“甬”字。甬,是宁波的简称。博物馆的大门设在东面,寓意“紫气东来”,门庭为钢构、干栏式设计。大门所在的轴线尽头,有一处戏台。轴线的北侧是会馆,会馆是海内外宁波籍人士的主要活动场所。南侧有完整的展陈区域,这里的庭院建筑像楔子一样横竖咬合,蕴含着宁波帮的团结精神。博物馆四周遍布水系,最后交汇到戏台前的宽阔水面,寓意“三江汇流”。宁波帮博物
中国防空博览园军事体验区
中国防空博览园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总投资1.8亿元,总占地面积达40000平方米,布展建筑面积约18500平方米,主要包括序厅、人防坑道展览馆和军事体验区三部分。该项目填补了我国没有系统开展人民防空知识和技能教育场所的历史空白,搭建了政府、军队、社会共同开展人民防空教育的有力平台,创新了新形势下普及和深化全民国防教育的方法和手段,对于提高全社会国防意识、营造全民建设国防的浓厚氛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防空博览园序厅的360°环幕影院,可观看8至10分钟的环幕电影,通过动态影像了解百年防空史,特别是航空飞行器、导弹武器和精确制导技术的发展史。由人防坑道
吴杰故居
吴杰故居建于镇海县城内,分为东、西两院,均为木结构建筑,总占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西院位于胜利路26号,建于光绪十二年(1886)。由前后两进及两厢房组成,建筑面积约440平方米。前进中轴线上建有台式砖雕大门,门房及左右两厢平房相连。正屋为三间两边弄高楼房,通面阔16·35米、进深8柱约12·16米。屋柱、梁架全用串斗式。有阔檐楯,枓拱、月梁等结构均精雕细琢。前后石铺明堂,后明堂布置花坛。原有西偏平屋三间为厨房,因开拓胜利路被拆。后进为花厅,高平屋三间,两厢偏房,明堂布置花坛,门窗等构件较为新颖,为吴杰会客宴请场所。东院位于人民路36号,为吴杰复职后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棋子枰
出揽江平台拾级而上为棋子枰,相传有仙人于此奕棋,山壁石碑镌行书棋子枰三字,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立。原有亭,1846年(道光二十六年)改建魁星阁,日久湮圮。1982年整山,发掘石碑,即于旧阁原址新建奕棋亭,木结构双檐六戗,朱椽黛瓦,高6米,直径3.15米,亭内有石桌棋台,置鼓凳。棋子枰碑和棋子枰亭遗址被发现后,一些当地人中就流传着这样一个动人的故事。清乾隆以来,镇海的老人们总是喜欢聚集在棋子枰亭内下棋,过着悠闲的晚年生活,可是,到了1841年,镇海、宁波相继被英军占领,他们烧杀抢劫,把招宝山上的庙宇楼阁都破坏殆尽。有一位90多岁的老人,他从小在棋子枰
明清碑碣
威远城进道左侧,竖立着9块碑刻,其中明代4块,清代5块。碑高2至2.4米,宽1至1.2米。明代4块分别是海天清晏碑、撑半壁天碑、擎天鳌柱碑和天开图画碑。清代5块分别是重修招宝山宝陀寺碑、海天雄镇碑、《招宝山宝陀寺续修碑记》、永清四海碑和《镇海防夷图记》碑。明清碑碣因明清两代碑刻而得名。明天启二年,(1622)钦差督抚都卸史苏茂相立,“海天清晏”碑。明天启五年(1625)镇浙都督山阴何斌臣立,“撑半辟天”碑。明天启七年(1627)钦差镇守浙江都督瀛海郭钦立,“擎天螯柱”碑。明崇祯年间总镇两浙玉峰杜弘域立,“天开图画”碑。”重修招宝山宝陀寺“碑,清顺治九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招宝山观音阁
观音阁,位于招宝山西北坡半山腰,明代原为夕照庵,后圯。民国六年(1917年)宝陀寺住持妙山大师在招宝山重建天王殿后,又在招宝山左侧山腰建观音阁等僧尼修行场所。1985年,政府落实宗教政策,重新开放。镇海县佛教协会聘脱尘和尚为住持,吸收部分和尚僧尼上山,在观音阁旧址建起了平屋3间,塑千手观音一尊,供女僧修行居住,仍名观音阁。近年来,观音阁陆续修建了大殿、山门、斋堂、客寮、围墙等建筑,旁有清泉井,水冽不涸。阁背山西向,松竹掩映,有佛殿夕照景观。建筑面积达960多平方米。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保点。景点位置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招宝山西北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第一山碑
从招宝山麓上行,不到百步,即可见植于右首陡坡上的“第一山”古碑。旧称百步街,碑高1.85米,宽1米,碑面镌有“第一山”三个大字,碑下有-台,可供游人驻足。“第一山”三字,浑厚有力。落款“庐陵萧天荫书”六字,镌有石印两颗,但无具体年月和内容。据民国《镇海县志·金石》篇载,系明时所镌。抗倭名将、明都督卢镗曾用“六国来往处”、“平倭第一关”十个大字来阐明、赞扬招宝山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和作用,清朝诗人有“莫小候涛山(招宝山古称候涛山),东来第一关”之句。古后人誉招宝山为“第一山”。“第一山”碑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保点。地址:宁波市镇海区招宝山中峰古道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宝陀禅寺
位于招宝山巅,建筑面积360平方米,另有僧寮27间。寺建于847年至859年(唐大中间),原位于梅岑山(今普陀山)紫竹林。1557年(明嘉靖三十六年)迁至此地。1845年(道光二十五年)大修,分天王殿、罗汉堂、圆通宝殿,并有钟楼、僧寮。历百余年,损毁严重。1965年修葺,1981年修复圆通宝殿。“圆通宝殿”,即观音宝殿(相传观音菩萨圆通而证大道,故亦称圆通大士)。现殿高9.4米,长宽各19米。朱椽筒瓦,飞檐雕亮,大殿正中,按唐代造像特征,塑有头戴毗卢帽的观音像一尊,称“毗卢观音”。佛像贴金,端坐莲花台上,男性女相,慈眉善目,善才、龙女侍立两侧。三十二化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郑氏十七房
镇海郑氏十七房景区,位于宁波市镇海区海滨小镇澥浦镇,紧邻329国道,距上海240公里、杭州170公里、舟山40公里,杭州湾跨海大桥、舟山连岛大桥、杭甬高速、甬台温高速贯通四周,交通十分便捷。十七房是个古建筑景区,它的建筑多以明清建筑居多,但不同于乌镇、西塘等国内同类古镇的是,它的规模不是个城,不是个镇,只是一个村落。十七房的建筑除了少数明代建筑以外,绝大部分为清乾隆至光绪年间建筑,包括路沿郑中央房、东房、西房;庙基头全盛郑房;郑家村三房堂前、大祖堂房、小九房、恒德房、恒祥房、后堂楼房、兴房、栈房、源茂房、立房、鼎丰房、当典房、郑氏宗祠等。经过历代的增扩,
傅宅
傅宅(傅乾月房),原为汪伪上海市长傅筱庵故居。建于1922年,为典型的民国时期中西合璧优秀建筑。1999年被公布为宁波市“十佳”近现代建筑。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傅宅,座北朝南,占地面积2008平方米,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二层框架结构,5间2弄4厢房,走马楼四合院,外观带有欧式古典风格造型。两边较高的硬山顶,有法国路易十三式样的印迹,中间大门和边门的石式较为复杂。一层和二层楼层分界处有不连续的出挑叠涩装饰带,外墙面料用的是水泥沙酱,牢固如旧。大门内是两层走马廊,下层廊用的是连续券做法,石质为梅园石的柱子,做工颇为细致。柱头是科林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枫烈士纪念楼
朱枫烈士纪念楼朱枫烈士纪念楼,原为朱家花园,名曰憩园,建于民国,系著名烈士朱枫故居。朱枫,女,(1905—1950年),0党员,曾在0华东局驻沪工作,在1950年6月10日震惊世界的“台湾大间谍案”中在台北被-台湾当局枪决。1983年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追认朱枫(朱谌之)为革命烈士。朱枫早在宁波女子师范学校读书时参加了-;抗战开始,又组织青年,开展救亡运动;1938年日寇入侵镇海,她与丈夫一起奔赴皖南新四军。她变卖家产支持革命事业。1944年,奉调到沦陷区上海进行地下工作被捕入狱,经受住了日本宪兵的残酷拷问,获释后加入了中国0组织,又奉命到香港从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觐祖桥
觐祖桥觐祖桥,位于宁波市镇海区骆驼街道田湖村、田湖河三水交汇处,相传是清乾隆年间一位在朝做官的翰林回乡觐祖而建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桥墩两面刻有两副对联,一曰:“西墓东词人思觐祖,早潮夕汐水解朝宋”;一曰:“一带流长通孝水,一层近睽文星”。觐祖桥,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台阶式。总长11.3米,桥高4米(水下1米,水上3米),桥面宽2.8米,跨径2.5。桥面两端铺设踏跺18级,拱圈用条石错缝嵌筑,两旁置望柱、栏板。2000年12月被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头烈士陵园
河头烈士陵园烈士陵园,始建于是1952年3月,由十字路村人民收集解放前牺牲的21位烈士遗骸,在狮子山西侧建立烈士墓,并植纪念碑一方,高7米;1966年,镇海县人民委员会将墓址迁至弥驼山脚重建烈士墓,占地60平方米,植纪念碑一方,高12米,并建有安放烈士骨灰盒壁龛;1978年春,因建造十字路水库,墓址再次移至黄狼山岗;1988年7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列为县级烈士陵园;1992年被列为镇海区青少年德育基地;1996年11月被公布为区级文保单位。陵园占地面积29800平方米,分为五坪。大门广场: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缀以雪松花坛。西侧为接待厅平房地1幢,东侧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镇海鼓楼
鼓楼又名镇海楼。位于镇海区招宝山街道境内,东濒镇海中学,南临镇海古濠河,西接镇海龙赛医院,北连鼓楼广场。是古县城军事建筑的一部分,主要用于瞭望和报时,为当时城中较高的建筑物。鼓楼,始建于明洪洪武年间。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倭寇及海盗入侵,信国公汤和拓建定海卫。洪武二十九年(1396年),定海卫指挥使刘澄为便于观望军情,筑现鼓楼。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重建。楼内设置更鼓、铜钟、漏壶(古时一种计时器)等计时、报时设施,每天按时辰击鼓报时,使城内外军民得以知昏晓、时作息。还榜示四时节候于楼上。楼下为拱形通道,以2米长弧形条石砌成拱顶,离地5米。通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九龙湖风景区
九龙湖风景区地处宁波市镇海区西北部的九龙湖镇境内,距镇海城区19公里、宁波市中心18公里,总面积36平方公里,镇海九龙湖风景区是宁波市十佳新景之一。旅游区为中丘地貌,三面环山,群山环抱的九龙湖、凤凰湖、月亮湖和天鹅湖四大湖泊,水域面积达2平方公里,整个旅游区自然生态环境优越、历史人文积淀深厚。九龙湖系人工湖泊,原称十字路水库,始建于1977年,湖方圆20华里,水容逾2000万立方米。九龙湖位于宁波市东北镇海区内。乘骆驼方向的汽车到河头下车,不一会你就可以见到一座高大的石牌坊式的迎宾门,沿坡而上,九龙湖山水画面就呈现在眼前:群山怀抱,层峦叠嶂,水势浩淼,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