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 > 海曙区旅游
海曙区景点介绍
董孝子庙
董孝子庙位于宁波火车南站西南侧,其东南为祖关山墓葬群。董孝子庙座北朝南,中轴线上列门厅,戏台、前殿、后殿。戏台两侧为东西廊,门厅东侧为中军殿,今东廊北墙上还嵌有“重修董孝子庙碑记”。“嘉庆十九年重修后殿,道光九年重建前殿”庙内留有嘉庆十九年和咸丰十一年的匾二块。门前为一宽畅之平台,曾有石狮一对。整个建筑用材较大,木雕、石雕内容丰富。1998年该庙因萧甬铁路线工程,向南移百余米,按原建筑风貌予以恢复重建。董孝子庙,奉祀的为甬上孝子第一人董黯。据碑载:黯固鄮人,幼年丧父,长以樵薪养母,笃孝承欢,奉事惟谨,母嗜大隐溪水,董黯日为之汲供,纵雨春不辍。东邻有无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佛教居士林
宁波佛教居士林地处宁波市区中心,坐落于月湖柳汀之上,风景幽雅,瑞气霭林,林地面积一千七百馀平方米,林内诸座殿宇庄严巍峨,为居家信众礼佛修持清净精舍。宁波佛教居士林原址,始建于元世祖忽必烈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初为家祠。元泰定四年(1327年)改为驿馆,后又称为“玄坛殿”(财神殿)。及至辛亥革命(1911年)前后,由鄞县边文锦大居士发心捐资,始将佛教居士林从南门原址迁至现址,建立大雄宝殿、西方三圣殿等。沿至1959年与市区其他佛寺同遭毁废,居士四散,香火中断。1989年,在宁波市政府大力支持下,党的宗教政策得到全面的落实,原属居士林的殿宇房舍现已全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传哲故居
孙传哲故居,清代建筑,其二原为藏书楼,名曰“蜗寄庐”,是甬城为数不多私人藏书楼之一,孙氏后裔将藏书分别捐献给天一阁和宁波大学。孙传哲(1915-1995),系我国著名邮票设计大师,1980年全国评选建国30年最佳邮票时,其设计的入选作品占三分之一,并曾赴维也纳参加世界邮票博览会,获大会授予的荣誉证书。孙传哲故居,位于宁波天封塔南边的塔前街。2001年为海曙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孙传哲故居居住过孙传哲祖孙三代,对社会各有所建树。孙家桂,字翔熊,号蜗寄庐主人。喜欢藏书。在二十世纪的兵荒马乱之中,孙家桂先生竭力抢救收藏行将灭绝的善本,甚于包括天一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卢氏支祠
卢氏支祠是座面阔三开间,明间抬梁,次间穿斗式的清代建筑。其采用浙江地区特有的梁架结构:在五架梁之上支花斗,分别与成双使用的对子梁的下端相交。柱的上端为蝴蝶木,下悬垂花蓝状的挂斗。祠内前廊两侧的山墙各有一石碑,碑额有双龙戏珠雕饰。其对研究清代砖木结构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甬上卢氏于明嘉靖年间从定海定居于此,至清末已败落。卢氏后裔较有名气的为藏书楼-抱经楼卢址。卢氏支祠为卢氏其中一分支的祠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波关帝庙
关帝庙始建于明崇祯三年(1630),清康熙年间(1662-1722)重建,有大门、戏台、殿及左右厢房等组成。大门牌楼式,戏台单檐歇山顶,内为螺旋式藻井,正殿面阔五开间深四间,前后廊。1990年重修,辟为文化商场。2004年再次修茸,与佛教居士林相通,成为佛教文化园,月湖景区的又一人文景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明岭庙
宋元禧年间(1017-1021),明州郡守李夷庚通风水,特于府署前堆土成岭,时称“镇明岭”,为府治的前案山。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建镇明岭庙,祀六邑城隍之神。庙坐东朝西,正殿为硬山式三开间平屋。总建筑面积132.08平方米,由山门、前天井、大殿、后天井、后殿组成。该庙系清代建筑,其在日本、韩国有一定知名度。现因旧城改造拆迁后还未重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药皇殿
药皇殿系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为祀神农氏而建。现存建筑系清道光年间(1821-1850)重建。由大门、大殿厢房等组成,正殿为单檐硬山式,五开间,前廊为抬头轩,从中有众多中药材为题材的木雕、砖雕等建筑,尤为珍贵。2002年天一广场兴建时重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方岳第
大方岳第为明代贵州布政使张渊之故居,建于嘉清年间(1520-1565),原第宅附近建有坊,即“大方岳第坊”,该宅以南北为纵轴线,主要由大厅、0堂、后楼三幢木结构建筑及左右围墙组成,总面积为1200平方。1998年月湖东区改造时重修,曾辟有月湖史迹陈列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甬水桥
甬水桥地处古城甬水门附近,因名,又称夏家桥、下架桥。它跨于南塘河,东接南郊路,西通周家堰,居为它山、蛟口二水入鄞之咽喉。始建时代不详,现存建筑系经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修的一座石结构拱形桥,长22.3米,阔3.3米。两旁设石栏,各有方圆形望柱六个,柱头雕刻荷花,南北两边,各一对叭嗄,作仰首状,意镇水怪而保桥之安全,另因,性好水兽头张口中,作排水用。桥之构建,提供了城乡交通方便,也衬托了水乡美好风光和农村繁荣景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苍水纪念馆(张苍水故居)
张苍水故居,位于宁波海曙区苍水街,2005年归入杭州张煌言墓,被浙江省人民0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称为张煌言墓(含张煌言故居)。张苍水(1620-1664年),名煌言,字玄箸,号苍水,浙江鄞县人。明崇祯十五年(1642年)举人,能文章,善骑射,好论兵事,曾官至南明兵部尚书。顺治二年(l645年)清兵南下攻陷南京后,他同浙东义士钱肃乐、董志宁等一起组成一支数千人的武装在府城隍庙起义抗清,他拥立鲁王朱以海监国,后,与郑成功军配合,协同作战,辗转于苏皖浙闽一带。1658年,他的部队溯长江而上,连续攻取四府三州二十三县,后遭清军重兵攻击,部队溃败,不久再招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灵桥
灵桥位于宁波市海曙区三江口,跨奉化江下游,俗称老江桥,原为船排连锁而成的浮桥,是宁波最古老的大跨度浮桥。始建于唐曾名东津浮桥。由于灵桥,位处闹市,历代盛况不衰,虽屡修屡坏,屡坏屡建。然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木造浮桥经不起风雨侵袭,人过车驰,一遇台风临境、骤风暴雨,浮桥时有断链折索,舟排飘散,行人落水等险情发生。至清末民初,始有人创议改建,1922年甬人陈树棠又建议改建,几经周折终于于1931年旅沪甬绅乐振葆、张继先、张申之等重行发起,,8月1日成立改建宁波老江桥筹备委员会,沪、甬设筹备处出资,由英籍和本国工程师共同进行设计,德商西门子洋行总承包建造,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翁文灏故居
翁文灏故居位于海曙区大书院巷11号,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有三进木结构传统民居和一三合院小洋楼等建筑,保存较好,其中小洋楼为翁文灏先生生活处,建于民国,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660平方米,平面为长方形,呈传统三合院布局。为一幢西洋式砖混结构楼房,具罗马式建筑风格,红灰二种相间的水磨砖,制作工艺精湛,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价值。翁文灏(1889-1971)又名存璋,字咏霓,号君达、悫士,浙江鄞县岐阳乡石堰村人。是中国第一位地质博士、中国近代地理学创始人之一。对地质学造诣很深,著作丰富,在地质学各分支领域里都作重大贡献,创下许多个“第一”,在矿床学方面,他在我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伏跗室
伏跗室,位于宁波市海曙区孝闻街91号,是浙东著名藏书家,目录学家冯孟颛先生的藏书楼,“伏跗”之名源于《文选》王延寿《鲁灵先殿赋》“狡免蹦伏子榭侧”,意为“伏处乡里不求显,而致力于学”。冯孟颛(1886——1962年)名贞群,字曼孺,号伏跗居士,原籍慈溪,自幼好学,潜心攻读,后继其父“求恒斋”遗书二千册乃“弃嗜欲,节衣食,搜访攻典,”在当时世视古书雅记以为无用之际,精心搜罗明清以来宁波诸家私人藏书楼辗转流散之籍,汇集明清以来赵仙馆、董氏六一山房、柯氏近圣居、徐氏烟屿楼、赵氏贻谷堂、陈氏父则楼之书籍,手披目览,亲为修补,历六十余载,先后整理古籍近十一万卷,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则碑
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原是平桥河)。宋宝祐间(1253~1258)建,明清两代续修,现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的重修“平”字碑。1999年,考古重现水则碑(亭)旧貌,经重修后,恢复平桥河,与月湖水系相通,还历史的环境氛围。水则亭为则水碑而建,亭在四明桥下,取适中之地,测量水势,镌“平”字于石上,城外诸楔闸视“平”出没为启闭,水没“平”字当泄,出“平”字当蓄,启闭适宜,民无旱涝之忧。因此,把四明桥改称平桥。水则亭为保庄稼丰稔、州郡平安发挥了重要作用。水则碑利用平水的原理达到体察灾情、民情统一调度的目的,是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丽使馆遗址
明州与高丽的友好往来始于汉、三国时期。佛教东传,朝鲜半岛的新罗僧人来浙东拜佛求经。唐时,新罗海上贸易家张保皋来甬贸易时把浙东越窑窑工带回国,从此把制瓷技术传到了朝鲜半岛。到宋代,因北方受阻契丹,明州成了两国交往的主要口岸,彼此往来日趋频繁,为接待高丽使节和随同人员,报请宋朝廷批准,特建此馆。高丽使馆创建于北宋政和七年(1117),毁于金后南下(1130)。后在遗址这块土地上建立过酒都务、南宋宰相史浩的花园和宝奎庙,历史沧桑,古庙犹存,人们就把它作为遗址的标志性建筑。古庙迁建修复后开辟为遗址史迹陈列室,使之成为明州与高丽友好交往的历史见证,宁波历史文化名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中山演讲处遗址
旧中国,维新派主张改革科举制度,光绪二十三年建“储才学堂”,即宁波中学前身,后更名为“宁波府中学堂”、“浙江第四中学”。“浙江省立宁波中学”,至今已有近百年历史,解放前,系宁波最高学府。孙中山曾亲莅学校讲演,提出“振兴实业,讲求水利,整顿街道”等0希望。中国0创立之初,党中央派重要骨干恽代英、罗方农、赵世炎等来甬开展工作。一九二一年宁波发展了一批重要党员,大革命前夕,这里是浙东革命的摇篮。现今孙中山讲演堂已拆,在原址建有遗址纪念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灵应庙
俗称大庙,始建于唐圣历三年(669),几经兴废。现建筑仅存正殿,系1919年重建正殿重檐歇山顶,通面阔五开间,22.5米,进深19米,上檐出双昂,建筑年代虽近,但其双昂为真昂和上昂的做法,保存了古建筑的一些特色,是研究宁波建筑发展史的实物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宅
吴宅为清代民宅,占地1260平方米,建筑面积910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而北依次为大门、大厅、明堂、住房。大厅和住房各为硬山顶七开间和重檐硬山顶。东西两侧重檐楼房,作客厅、书房、厨房、杂屋。前后两进相连,左右有廊,上置卷蓬式轩,构件刻花卉。宅东首置水榭有水池假山。门壁有砖刻图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关山墓葬群
祖关山墓葬群位于古城南门外、海曙区南郊公园内,1961年5月被公布为宁波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其范围以南郊公园内的祖关山为中心,北至护城河,东至南塘河,南、西两面至祖关河。1956年建造火车南站时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掘战国到明代的古墓葬128座。其中规模较大的有东汉时的木墩墓,出土文物1124件,年代最早的是战国陶豆(即现在的高足盘)、烧煮食物的鼎;西汉的陶壶、罐、敦实用器,都施了釉,呈米黄色,光亮如脂。如洗、灯、釜、甑、鐎斗、酒钟、镜和虎子(即便壶)、铜铸秦半两和汉五铢古钱币一等青铜器,壶、耳杯、谷仓、灶等陶器,釜(锅)、刀、剑、匕首等铁制器,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贺秘监祠
贺秘监祠位于宁波海曙区柳汀街98号,为纪念唐代诗人贺知章而建,1981年12月被公布为海曙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四年(1865)修复。宋绍兴十四年(1144),郡守莫将在贺读书故地辟“逸老堂”以祀知章和李白。以后屡经兴废、更添,至元至正十九年(1359)始作祠专祀之。明洪武间(1368-1398)迁祠于今地。贺知章(659-744),字季真,会稽永兴县(肃山)人,唐证圣元年(695)举进士,以后累官至正授书监等职,天宝二年(743年)十二月,因病辞官还乡。贺知章既工文辞,也擅草隶,性旷夷,善谈说。平时嗜酒,与杜甫、李白等结为好友,至晚年尤加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