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泉州市旅游
泉州市景点介绍
中共惠安特支隐蔽点和联络站旧址
中共惠安特支稳蔽点和联络站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小坝村甘蔗园自然村出福元故居。1934年3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曹海等在甘蔗园出福元家建立隐蔽点和联络站。1936年8月,中共惠安特支书记曾炉被敌通缉追捕,转移到三朱村隐蔽,后转移到涂岭后头(住谢神水家)、甘蔗园(住出福元家)、南埔西龙(住林红贡家)等地隐蔽活动。不久与在惠北隐蔽的闽中特委蔡先镳接上关系,惠安特支改隶闽中特委领导并增补曾木生、陈剑秋为委员。1937年7月下旬,曾炉按照闽中工委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指示,成立抗日工作组,在涂岭的黄田、陈田、东坪、寨后、甘蔗园,南埔崙头、西龙,仙游杜云、大埔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惠安暴动红一团集结地旧址
惠安暴-动-红一团集结地旧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涂岭村恒德堂。恒德堂是一座小庙。1930年9月14日夜,准备参加由中共福建省委、泉州特委、惠安县委领导发动的惠安武装暴-动-的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一团500余人在这里集结。惠安县北部地区(现大部属泉港区行政区域)有着较好的革命斗争基础。1927年4月,中共惠安县临委从县城撤到涂岭农村,发动群众坚持武装斗争,农民协会会员发展至1200多人,农民自卫军战士500多人。11月,农民自卫军更名为工农革命军。工农革命军多次击退国民党泉州“田亩捐”总局征捐部队和国民党海军陆战队的围剿进攻。1929年6月,曾在广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岭农民协会、涂岭农民自卫军、惠安工农革命军驻地遗址
中共惠安特支和涂岭农民协会、涂岭农民自卫军、惠安工农革命军驻地遗址位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涂岭镇涂岭中心小学。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政变。惠安随即也开始“清党”,政治局势骤然变化。中共惠安县临委迅速从县城转移到农村坚持斗争。共产党员吴国珍、吴敦仁撤回涂岭,继续开展农-动。中共闽南部委指示惠安县临委“今后的工作方向,要以惠北涂岭为根据地,武装农民群众”,同时派共产党员施岑侬(化名张一峰)、许彩英(化名林一民)来涂岭工作。施岑侬、许彩英在鼎新学校任教,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和吴敦仁等人在涂岭组织“互助团”,会员60人,团址设在魁星楼,并以互助团
晋南永游击大队攻打国民党大罗溪乡公所战斗旧址
晋南永游击大队攻打国民党大罗溪乡公所战斗旧址,即黄氏大宗祠,位于洛江区罗溪镇双溪村东头崎。1949年6月下旬,晋南永游击大队大队长林萱率100多名游击队员,兵分两路,直奔大罗溪,攻打设在双溪村东头崎黄氏宗祠的国民党乡公所。时任乡长张器闻风率员潜逃,游击大队占领乡公所,随即焚烧乡公所的所有一切公文、户籍及粮食清册,并向群众进行了短暂的形势宣传。晋南永游击大队攻打国民党大罗溪乡公所战斗旧址黄氏大宗祠始建于明正统五年(1440年),为二进五开间歇山式结构,红瓦大坡屋顶,飞檐翘脊,出砖入石,外有盘龙石柱、石鼓、石狮,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平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
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座落于丰泽区城东镇的莱山上,占地面积45亩,建有纪念碑、纪念馆等纪念建筑物及瞻仰台、工作室、停车场、山门等配套设施,是泉州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逐步成为“集纪念、教育、宣传、游览和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会主义文化精品”。泉州人民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自1927年1月中共泉州地方党组织成立以来,有1700多名泉州儿女为民族解放和共和国建设事业英勇献身,用热血和生命铸就了烛照千秋的历史丰碑。1991年,中共泉州市委、泉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建设泉州市革命烈士陵园,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人。1994年8月,泉州革命烈士纪念碑奠基,1996年10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出发地
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出发地位于鲤城区南俊巷承天寺内。1937年8月,中共闽工委与国民党莆田县党部、县政府、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驻泉州二三九旅谈判达成抗日合作协议。翌年3月下旬,中共闽工委领导的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师特务大队的原闽中红军游击队,经历“泉州事件”后,从泉州承天寺出发到达福州洪山桥兵营休整,改编为新四军军部特务营第二连,4月中旬开赴皖南前线参加抗战。1959年10月,泉州市人民委员会在承天寺内建立纪念碑,碑文为“抗日战争时期闽中红军游击队集中此地改编新四军特务营北上抗日”。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旧监
泉州旧监位于鲤城区县后街。1949年6月27日,泉州中心县委书记许集美和委员朱义斌、郑种植、王经贤等研究,决定利用狱中斗争争取到的傍晚七时放风时间,以投石为号,采取内应外合的方式劫狱,由颜嘉祥带领张尚楚、许昔丛、吕清河4名精干游击队员,从内坑前山出发直取泉州城,28日夜,在泉州地下党员许东汉、史其敏的配合下,将被关押在国民党晋江县政府监狱里的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和安溪中心县委的重要干部施能鹤、王新整、傅维葵、霍劲波、林泗太五人顺利地劫救出来。这就是震动全省的“泉州劫狱”斗争。“泉州劫狱”斗争的成功,政治影响大,鼓舞了人民的斗志,打击了敌人的气焰,国民党晋江县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市晋光小学礼堂
泉州市晋光小学礼堂位于鲤城区南俊路泉州市晋光小学内。20世纪30年代初期,在共产党人姚禹玄(张庚)、吕展青(吕骥)和进步人士的共同推动下,泉州进步话剧、歌咏运动就已十分活跃。抗战爆发后,宣传抗日救亡的戏剧、音乐团体更加发展,遍及城乡。泉州晋光小学是当时晋江抗敌歌咏研究社等抗日救亡团体经常举办歌咏演出活动的地点之一。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
中共泉州中心县委机关旧址位于鲤城区东街菜巷12号陈宅护厝。1938年8月,中共福建省委撤销闽中工委,建立福清、莆田和泉州3个中心县委,泉州的党组织由中共泉州中心县委领导,书记李刚。1939年7月,中共福建省委决定由莆田、福清、泉州3个中心县委联合成立中共闽南特委,李刚任书记,泉州中心县委书记由邓贡直代理。1938年秋至1940年间,中共泉州中心县委在泉州东街菜巷12号陈造成旧宅开展革命活动。1940年4月,“泉州抢米”斗争使一些党员身份暴露被捕,中心县委被迫从东街菜巷陈宅转移到树兜。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泉州书店旧址
泉州书店位于鲤城区中山中路泉州新华书店。1926年12月中旬,受中共厦门特别支部干事会指派的共产党员唐生、洪平民依靠泉州国民党左派人士陈盛明的帮助,在泉州中山路小泉涧巷口租了一间店面,开办“泉州书店”,出售《向导》、《中国青年》、《共产党宣言》、《辨证唯物论入门》等书刊和鲁迅、茅盾的文学作品,成为泉州地区第一个传播马克思主义和进步思想的重要阵地。店员有白黎华、白黎明和洪赤农等。书店于1927年4月泉州“清党”期间被查封。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
龙岭地下革命斗争隐蔽处傅示祖厝位于泉州市鲤城区金龙街道龙岭社区爱国路。1934年,党在龙岭村建立地下交通站,任命村民傅示(又名陈氏)为地下交通员。同年,国民党军第9师李延年率部进驻泉州,残酷“清剿”红色据点,许多革命同志被迫隐蔽起来,等待时机,傅示家即陈氏四房祖厝便成为党的一个隐蔽处。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始,泉州地下党领导人粘文华、辜仲钊、朱汉膺、吴天亮等都曾到此隐蔽过。他们一方面继续坚持革命斗争,宣传革命道理,另一方面想办法扩充革命队伍,共发展地下群众30多人。在极端困难的岁月,傅示一家人为确保隐蔽同志的安全和生活保障,联络其他地下党人日夜严守家门,并带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
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为宋元时期留存下来的古铁矿冶炼遗址,是泉州乃至福建重要的冶铁场地。根据考古结果,下草埔遗址面积约一万余平方米,发现有炉底、炉壁、冶铁炉渣等冶铁遗迹、遗物。部分探方已揭露至炉渣、木炭屑、黏土、石头形成的锈蚀板结层,可以确定下草埔遗址为宋元时期冶铁遗址。目前已发现10余处的古矿洞遗迹及2处烧炭遗迹。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的发现,证明了泉州冶铁历史发展的历程,反映出宋元时期泉州经济的繁荣景象,为研究古泉州(刺桐)史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依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济桥遗址
始建于南宋嘉定四年(1211),为泉州知州邹应龙以来泉的外国商人资金建成。桥呈东西走向,原结构基础采用全河床抛填块石和条石,桥墩为干砌条石,上部结构为石梁,两侧有扶栏,花岗岩梁桥,长约150余丈,宽1.4丈,桥墩31个。造桥时,泉州古城南门——徳济门内有奉祀海神妈祖的天后宫,原名顺济宫,顺济桥因此而得名。顺济桥建成后历代多有修缮,现仅存部分桥面和桥墩11个,其中西侧残留6个桥墩及连续的桥面,东侧残留4个桥墩及部分桥面,中间部分仅余1个桥墩尚残存有一定高度,其余桥墩仅在低潮期间可露出部分石块。顺济桥是古代泉州通往晋江的“孔道”,为研究泉州地区古桥梁发展历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市舶司遗址
市舶司遗址,宋元祐二年(1087)建立,其职能是专“掌番货海舶征榷贸易之事,以来远人,通远物”,是我国现在重要的古海关遗址。根据考古发掘,参照市舶司设置规模,结合泉州市舶司/务遗址周围水系、道路的构成等因素,推测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范围大致为西南依竹街,东北到马坂巷西侧道路和马坂巷之间,东南至水门巷,西北靠八卦沟,院落整体在面阔89.4米(方向72度)、进深134.1米(方向162度)的区间之内,面积约12000平方米。现市舶司遗址范围内有附属文物水仙宫。遗址旁有水门水关和南薰门水关,以宣泄水流及启闭舟楫的出入。市舶司遗址,既是古代泉州海上商贸管理制度的重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外宗正司遗址
南外宗正司遗址是一处掌管宋代外居宗室事务的官署和南宋皇族居住遗址,由芙蓉堂、睦宗院、惩劝所、自新斋、天宝池、忠厚坊等构成,面积约45080平方米。出土的宋元时期陶瓷器、陶制建筑构件,以及一些生活用具均佐证了该地点曾是南外宗正司司署和皇室宗室居住场所,以及曾作为水陆寺基址的历史。据考古发掘及文献推测南外宗正司相关水池遗迹的形状基本为长方形,南北方向,面积约12480平方米。对于研究南宋时期宋代外居宗室迁移到泉州、在泉州生活、参与海外交通贸易,促进泉州政治地位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玉斗康氏宗祠
玉斗康氏宗祠位于玉斗镇玉斗村,“始建于明万历乙未年(1595),历代有重修。悬山顶,坐东南朝西北,占地面积1440平方米,为砖石木混合结构,正厅为悬山顶,穿斗抬梁式混合构架”。这里的康氏人是于明宣德年间(1426―1435),由安溪感化里迁徙入永春的。迄今已600年,成为当地的一个旺族。玉斗康氏宗祠经“永集建(96)字第0110101416号”认证,宗祠总建筑面积为1965.51O。2001年泉州历史研究会授予永春玉斗康氏宗祠“泉州名祠”之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安暴动筹备会旧址—胡文炳故居
惠安暴-动-筹备会旧址—胡文炳故居位于东岭镇湖埭头村湖埭头自然村,时代为民国-现代。惠安暴-动-筹备会旧址即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主席胡文炳故居,位于湖埭头苏维埃政府纪念馆内。始建于1916年,坐东朝西,一进三开间,砖石木结构,硬山式屋顶,夯土内墙,外墙用石头交错堆叠而成,占地面积40平方米。1930年7月,福建省委书记罗明到泉属各地巡视检查工作,在此召开惠安暴-动-筹备工作汇报会议。2016年重修。胡文炳(1900~1962),东岭湖埭头村人,1930年参加福建红军独立第一师第二团,惠安暴-动-时成立湖埭头村苏维埃政府,担任主席。屿头山战斗失利后,改名隐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醒民学堂旧址
醒民学堂旧址位于辋川镇五柳村醒民小学校园内,时代为元-现代。始建于元,原为柳氏祠堂,后改为私塾、西山学堂。两进三开间,由凹斗门、下厅、天井、正厅组成,硬山式屋顶,抬梁式结构,总面积236平方米。2016年重修。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中共惠安县委领导人蓝飞鹤在此教书,为唤醒民众,将“西山学堂”改名为“醒民学堂”。县委领导人曹海及曾炉以此为据点开展地下革命工作。1940年中共闽中特委书记李刚来惠,在此召开特支扩大会议(即--),决定筹集武器建立地下抗日武装。醒民学堂旧址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西至操场围墙,南由石埕向外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萱晖别墅
萱晖别墅位于辋川镇峰崎村埔崎自然村,时代为现代。由南洋归国华侨何吉水出资筹建,1951年动工,1954年建成。建筑坐北朝南,两进五开间带东护厝,面积约900平方米,共28间房。主厝由前厅、天井、中厅、后轩组成,砖石木结构,硬山顶,燕尾脊。主厝内部雕饰精美,用料上乘,大门两侧嵌刻人物、花鸟、文字题材的石雕和砖雕。东护厝分前后两部分,后部有两层,二层铺设木质地板,平台外搭建骑楼式外廊。别墅融合闽南传统建筑风格和南洋建筑风格,造型独特,保存完好。萱晖别墅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至民宅外墙,东、西、北至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报德祠石刻
报德祠石刻位于螺城镇西北社区科山上,时代为明。石刻存于科山报德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惠安士绅为报答御史刘望海为惠安百姓蠲免租赋之功,集资为其塑生像、建生祠,并立碑颂其德。报德祠石刻包括:报德门匾一方、刘望海石生像一尊、颂德碑两方、石狮一对,均为明代遗存。刘望海石像穿戴官服官帽,端坐捧笏,是刘望海生前原型。祠内保存两方碑刻,颂扬刘望海功绩,碑文分别为明代进士何乔远和惠安举人康士晋所撰。大门门额处有“报德”门匾一方,门外有明代石狮一对,线条苍劲古朴,代表明代南派石雕技艺。报德祠石刻为惠安县第十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南、西、北方向至报德祠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