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 > 福州市 > 罗源县旅游
罗源县景点介绍
林可彝传碑
林可彝传碑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林可彝是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罗源县第一位党员。194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追认其为革命烈士,1983年,国家民政部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林可彝烈士,1893年出生于罗源县城关北门。1913年考入福建法政专门学校。1916年到日本早稻田大学、明治大学留学,发表多篇文章谴责日本侵略中国和北洋军阀政府--行径,积极参加留日学生组织的-活动。1920年毕业回国后,在北平的朝阳、平民、文化等五所大学任教,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宣传工作。1923年,受中共组织的委派前往苏联东方大学留学。同年夏天,由彭述之介绍加入中国共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指挥部旧址位于罗源县白塔乡百丈村。中共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中央决定将寻淮洲、乐少华、粟裕等领导的红军第7军团改组为北上抗日先遣队。1934年8月10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挺进罗源。12日,在百丈村设总指挥部。总指挥寻淮洲在这里会见闽东红军第2独立团团长任铁锋、闽东红军第13独立团团长魏耿、政委叶如针、参谋长杨采衡及连罗中心县委委员张瑞财等人,对攻打罗源县城方案等作了部署。8月13日下午,先遣队获得情报后,在白塔村召开作战会议,决定当晚攻打罗源县城。是夜,先遣队在参谋长粟裕的指挥下,在当地游击队的配合下,一举攻下了罗源城。共歼敌100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罗源县应德支部遗址
中共罗源县应德支部旧址位于罗源县白塔乡应德村。1930年,罗源人张瑞财经-中共连江-县委书记杨而菖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组织。1931年5月,罗源县党员人数发展到10多人,在应德成立中共罗源县应德支部,即罗源县第一个党支部。隶属中共连江-县委领导,由张瑞财担任党支部书记。1932年3月,改组为中共罗源县特别支部。9月底全县党员发展到30人,先后建立应德、飞竹、小善、沙坂等6个支部和4支游击队。12月,改组为中共罗源县工作委员会。1934年6月,中共福安中心县委与连江-县委召开联席会议,成立中共闽东临时特委,把原-罗源、连江-2个工委合并成立中共连罗县委。9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源县苏维埃政府旧址
罗源县苏维埃政府旧址位于罗源县飞竹乡仓前村守善自然村。1934年3月,中共福州市委负责人陈之枢、苏达以及市委选派的魏耿、杨采衡、陈二妹等人,在飞竹乡的仓前村守善自然村阮氏民居内成立了罗源县苏维埃政府。同时,成立4个区和70多个村苏维埃政府,有的区乡还建立共青团、妇女会和农会等组织。10月,红军部队撤离罗源后,国民党军队、各地民团和地主豪绅对苏区进行“清剿”,苏区遭受空前浩劫,县苏维埃政府主席阮在永、组织部长杨挺英等相继牺牲。1935年3月,全县苏区沦陷,党组织被迫转入地下斗争。罗源苏维埃政府旧址设在一座民房内,占地约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00平方米,砖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
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南门村。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建在城郊莲花山东麓,距城区中心3公里,占地约50亩。园内绿树林阴,苍松翠柏。建有革命烈士集中墓一座、革命烈士个人墓二十多座,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各一座,林可彝烈士纪念碑一座。还建有两层高的避雨观景亭两座,有旋转楼梯。纪念碑前建200多平方米的小广场,是举办各种革命纪念活动的场地。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始建于1958年,后不断整修扩建。圆形墓室内,安放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62位英烈忠骨。其中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原-中共罗源县工委书记、乡苏维埃主席、红军游击队和赤卫队指战员、交通员以及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红军总医院罗源3所分院旧址
红军总医院罗源3所分院旧址位于罗源县松山镇的巽屿、北山和外洋村。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取道连罗和攻克罗源城期间,在罗源县松山镇的巽屿、北山和外洋村分别设立红军总医院3所分院,安置治疗约200名红军伤病员,闽东独立团(原-为13独立团)参谋长杨采衡也在这里养伤。巽屿分院设在巽屿村岛内,安置治疗70多名红军伤病员。这里原-是四面环海的孤岛,是进出罗源湾的天然门户。北山分院设在北山林尊王宫,安置治疗70多名红军伤病员。近年重新改建。外洋分院设于外洋村南的瑞云寺,安置治疗60多名红军伤病员。在当地党组织和广大群众配合支持下,这些红军伤病员得到及时救治,全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
红军攻克罗源城纪念碑、纪念墙位于罗源县革命烈士陵园内。纪念碑于1984年建立,碑名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叶飞题写。纪念碑为花岗石体,南面刻碑文,顶为红旗造型,东面和西面上部有红旗、五星造型。高约25米,花岗岩石基座。纪念墙为花岗岩石主体,高3米,长10米。中间嵌8块长50厘米宽80厘米的青禄石浮雕。纪念墙于2009年建立,以文字说明的形式,生动地再现了1934年8月14日红军解放罗源城的历史画-卷。文字共分成9个部分,分别是:前言、战前会议、侦探敌情、西门开战、突破南门、主攻北门、全城解放、威震敌营、影响巨大,还配有攻打罗源城战斗经-过要图。文字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万安千户所城
万安千户所城城墙用花岗岩方石构筑,其周长1773米,高5.30米,上有女墙827个、警铺13座、敌楼18座、开东、西、南三城门,上皆建城楼。城三面环海,小而险固,西门城下港口可泊船舰。现仅存三段残墙,一处城门的门座,一处炮台。城内依山势铺设的石板街道南北逶迤。因其地势西南狭小、东北阔大,形如葫芦,故旧称“葫芦城”。据志载,当年石板街道两旁屋舍俨然,栉比鳞次,人丁兴旺,住户逾千。城内有祝圣寺、关圣殿和天后宫、文昌祠、观音阁、海潮庵等寺院,现寺殿多已不存,仅祝圣宝塔经历兵灾劫难和风雨剥蚀尚存。烽火台为覆斗形结构,用块石垒筑而成,顶部呈长方形造型,烽火台的烟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洪福寺
洪福寺位于罗源县起步镇黄家湾村。寺为土木结构,依山而筑,从山门至后殿高差6.64米。今存山门及大殿为明隆庆建筑,前殿和后殿为清乾隆建筑,总面积1531平方米。大雄殿建于明隆庆六年(西元1572年),单檐歇山顶,面宽五间,进深四间,面积437平方米,藻井上还保存有明代彩画“丹凤朝阳”;台阶为辉绿石构造,上有双龙抢珠浮雕。宋咸平二年(西元999年),僧兴宗始建山门、大雄殿。明隆庆六年(西元1572年),僧无边重建山门、大殿;明崇祯十四年(西元1641年),僧普济建后殿。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元1763年),僧戒洪、戒因重修后殿。今存山门、前殿、大殿、后殿,198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圣水寺
圣水寺位于罗源县城南郊的莲花山腰,进深三楹,依山而筑,渐次升高,沿中轴线为山门、天王殿、莲池、钟鼓楼、大雄宝殿、法堂,大殿左侧为栖云洞,右侧为门房和香积厨。首进天王殿,三开间硬山顶,两边封火山墙。殿后有“泻露池”,即莲池,泉水从石壁涌出,池中栽种荷花,旁有题刻“清池皓月”。“莲峰月色”为罗源八景之首。第二进为大雄宝殿,单檐悬山顶,面宽五间,中央三间凹入为前廊。殿前两侧为钟鼓楼,殿旁边有客堂,为朱熹客居传学处,手书“南石古道”至今仍在,也称“文公书院”,“书室清幽”亦为罗源八景之一。客堂边隔拱形小石桥便是栖云洞。该洞为天然石洞,高约三米,口窄内宽,有许多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龙华寺
龙华寺位于起步镇杭山村后,罗邑第一高峰仙茅山脚下。为一组完整的四合院。正殿座北朝南,面阔五间,单檐悬山顶;左侧有附屋两间,右侧有小披屋一间。正殿台阶上有石刻文字“××三年十一月主持明山谨题立。×南昌县望×先生李天旻仝男喜舍银××新修造明堂一完祈求子孙昌盛者”。左厢(书院)为两层三开间楼阁,建于民国三十六年。底层中厅设置圆形门,匾曰“客堂”;二层设置悬挑走马廊;屋顶为四坡顶小青瓦屋面。右厢两开间,单层双坡顶,可能建于1989年,前围墙及门亭建于1989年。老殿前为新建的大雄宝殿,五开间带回廊,重檐歇山顶,青灰色筒板瓦屋面,两侧为两层寮房。后唐长兴二年(西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可彝故居
林可彝故居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北大路52号,紧邻罗源北门旧城墙,为一两横两进的清代木结构民居,前后左右共四个天井。正厅穿斗式梁架,面宽六扇五间,披榭四扇,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建于清代,为罗源北门林氏家族所有,中共早期党员林可彝(1893—1928)便出生于此。民国17年(1928年),林氏家族的林瑞琦利用该宅厅堂开设美文照相馆,为罗源第一家照相馆。该建筑现为罗源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久安桥
久安桥位于霍口乡霍口村后洋自然村。又因形如虾蛄,俗称“虾蛄桥”。石拱券桥,东西走向,长18.50米,宽3.55米,单孔,净跨10.45米,拱圈厚0.66米,栏板高0.55米,厚0.15米。南向栏板内侧正中刻楷书“久安桥”三字,桥东端左侧面田边有建桥石碑六通,记缘起、缘首及助缘者姓名和金额。建于清嘉庆年间(西元1796~1820年)。抗战时期,乡民为迟滞日军,自发地拆卸下桥面上的青石板。其后修复,文革期间,桥东端左侧面田边建桥石碑6通,被没入田中。2001年12月,久安桥被列为罗源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府前街天后宫
府前街天后宫府前街天后宫位于罗源县凤山镇东门居委会府前街,宫原建在罗源南陈桥头阜俗宫东北。乾隆五年(1740),邑苏商将其移建于此,乾隆三十五年(1770)复建“梳妆楼”,乾隆五十八年(1793)再次重修。天后宫总面阔23米,进深72.5米,占地面积1667.5平方米,坐西朝东,平面呈长方形。依次由宫门、戏台、两庑、大堂、后殿及其上的梳妆楼组成。宫土木结构,硬山顶,主座面宽四柱三间16.5米,进深五柱四间14.1米。大堂斗拱结构是明代形制。神为兴化莆田都巡检愿季女。生五代末,少灵异,知休就咎(吉凶),室处三十年,宋太宗雍熙四年(987)九年二十九日升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城隍庙
罗源城隍庙位于县城之东,南宋绍兴年间(1131—1162)知县赵彦炎创建,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县丞陈逊在宋、元旧址上重建,明正统十年(1445年),典史谢志重修。现存为清代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源万寿塔
万寿塔位于罗源县凤城镇南门居委会塔兜街,俗称市心佛塔,为凤城八景之一。始建于唐,明洪武九年重建,明弘治十年建亭以翼之。乾隆五十一年知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兆炳倡捐重建塔、亭,以古迹可长留不朽取名万寿。塔为八角形共13层,花岗石塔身间以辉绿岩塔檐,色调分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岐阳郑氏宗祠
岐阳郑氏宗祠位于罗源县凤山镇岐阳村,年代为清。简介:始建于明,现为清代建筑。坐北向南,由门楼、大堂、祖殿组成,总面宽16米,进深45米,占地面积705平方米。门楼重檐歇山顶;大堂面宽五间、进深六间,祖殿面宽三间、进深四间,均抬梁、穿斗式梁架,悬山顶。郑氏宗祠坐北朝南偏东10度,为三进的土木结构,面宽15.8米,进深44.6米,建筑面积705平方米。大门仿汉阙结构,单柱直上,檐角飞翘,重檐歇山顶。大门的彩色斗拱应为近年改造所致。位于第二进的建于清代的大堂面宽五间,进深六间,穿斗式构架,悬山顶。大堂插屏门额饰有三幅浮雕人物,贴金隔扇,额匾“圣义”、“仁智”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
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位于罗源县中房镇林家村,年代为明、清。简介:位于林氏祖厅前,计有18对明清两代所立的石旗杆,其中有明嘉靖年间湖州乌程县少尹林灯、明万历年间河南道参军林日荣、清顺治年间广东廉州同知林长存、清咸丰年间署湖北荆门州知州林芝华等所立,蔚为壮观。2013年,中房林氏祖厅旗杆林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旗杆林四周各外延1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匹岩寺
匹岩寺位于罗源县碧里乡,离乡政府大约还有五公里路程。景点位置福州市罗源县碧里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湖村
福湖村,是一个少数名族的畲族乡。来福湖村游玩,主要是看清代畲家民居建筑群,感受畲族人民特有的文化气息,最好赶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畲族歌会和民俗迎神祭祖活动,各村寨的男女穿上民族特色服装,载歌载舞,十分热闹。古民居气派非凡俗话说:“全国的畲族以罗源为代表,而罗源的畲族以福湖村为代表。”而令人吃惊的是这个目前人口不足700人的畲族村,居然暗藏着8处清代古建筑群,特别是雷家大院和兰家大院为代表的建筑群气势磅礴,布局合理,大量精美的建筑细部雕饰,让人叹为观止。兰家大院:蓝氏家族第四世本宅开基高祖蓝玉登于清乾隆三十五年(公元一七七O年)建本宅拾扇杉木结构大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