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寻乌县旅游
寻乌县景点介绍
圳下战斗旧址
圳下战斗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始建于清代早期,原为刘氏宗祠(恭安围)。1929年2月2日,毛泽东、朱德率领的红四军主力在开辟赣南、闽西新的根据地时途经寻乌吉潭镇的圳下村,并在这里与尾追而来的敌军刘士毅的部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为开辟赣南、闽西新的根据地,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陈毅亲率红四军3600多人从井冈山出发,经遂川、上犹、大余、安远向闽西挺进,一路上与尾追而来的敌军刘士毅部队且战且走,2月1日,红四军到达四周群山环抱,中间有一块几百亩狭长田垄的寻乌吉潭镇圳下村宿营。当时,毛泽东、朱德估计尾随红军的赣省敌军刘士毅部队可能在第二天早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汶口红军标语群
汶口红军标语群位于澄江镇汶口村邱氏宗祠内。始建于1927年,坐北朝南,面阔三间,一进二厅二厢房,抬梁式悬山顶青砖大瓦房,面宽15.5米,进深20米,6根对称木柱支撑上下厅,廊门由二根对称木柱支撑。1929至1933年,红四军、红七军、红军独立三师、中共寻乌县委、寻乌县临时苏维埃政府曾在这里进行过革命活动,墙上留有许多红军标语,是寻乌县近现代重要革命旧址之一,对研究寻乌县近现代革命史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2006年9月17日被赣州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赣州市第二批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名录。2012年8月27日,寻乌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福嶂会议旧址
罗福嶂会议旧址位于寻乌县项山乡福中村罗福嶂。1929年2月3日,毛泽东同志在此主持召开了中共红四军前委会议(史称“罗福嶂会议”)。会议研究了当前形势,总结了红四军进军赣南以来的经验;决定红四军开往江西红军独立第二、第四团的根据地——东固地区;会议还决定军委暂时停止办公,由前委直接领导军内各级党委;红四军分两部分行动,朱德随第二十八团、特务营活动,毛泽东随第三十一团活动;会议还研究了红四军的整编方案,决定将部队团的建制改编为纵队。罗福嶂会议是在红四军最困难的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重要意义的会议,对于我军的发展壮大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2012年8月27日,寻乌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圳下红四军司令部旧址
圳下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旧址位于寻乌县吉潭镇圳下村,始建于明万历三年(1557),原为圳下文昌阁。1929年1月14日,毛泽东、朱德等率领红四军从井冈山下山开辟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2月1日到达圳下村宿营,红四军司令部、政治部在此驻扎,毛泽东、陈毅、谭震林、江华等也居住在这里。2月2日凌晨,毛泽东在此指挥红四军沉着应战,成功地摆脱了尾追敌人的偷袭和包围,安全脱险至罗福嶂。2012年8月,寻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柏烈士故居(司马第)
古柏烈士故居(司马第)位于寻乌县晨光镇沁园春村,建于清道光年间。座西北朝东南,面阔三间,二进三厅二厢房一围拢,砖木结构,抬梁式悬山顶,整栋建筑呈正方形,面宽进深均为90米。围屋外墙体用河卵石垒砌或用三合土夯筑,门楼门额题有“司马第”三个大字,上、中、下厅用12根对称木柱支撑,中厅天花置一八角形藻井,厅堂内雕梁画栋,工艺精美。围屋右侧建有一座用河石、三合土夯筑而成,高16米,边长15米共五层的正方形炮楼。1906年1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中国工农红军的优秀指挥员古柏烈士出生于此。整座故居规模宏大,结构合理,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革命文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寻乌县委旧址
中共寻乌县委旧址位于长宁镇西井东巷1号,始建于1920年,原为天主教教堂。1930年至1933年,中共寻乌县委机关驻此,1930年5月,毛泽东作寻乌调查时,曾在此举行座谈会,这里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寻乌政治活动的中心。旧址为土木结构瓦房,座西朝东,面宽15.8米,进深6.9米,高6米,占地面积109平方米,分前后两栋,前栋是平房,为天主教教堂,后栋是二层楼房,为住房,现已倒塌。1986年4月6日被寻乌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为旧址四周向外延伸10米,建设控制地带为保护范围四周向外延伸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乌县第一次工人代表大会旧址(角背围拢屋)
角背围拢屋位于晨光镇金星村角背小组,始建于清顺治年间(1644-1661)。围拢屋座西朝东,二进三厅二厢房二杠二围拢一门楼,正栋前山墙为“三山式”封火墙,面阔三间,抬梁式硬山顶金包银大瓦房。正门前面有一半月形水塘,左侧门楼前面有一“日”形池塘,后有半月形花台。4根对称木柱、6根对称石柱支撑上中下厅,正门门额题“朝阳抱秀”四字,门楼门额题“三省流微”四字。角背围拢屋规模较大,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具有广东围龙屋的典型特点,侧面照特别是门前有日月形池塘在当地极为少见,是我县保存较完整和大型的围拢屋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1930年8月19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乌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
寻乌县是东江源头之一。寻乌东江源国家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1546.8公顷,涉及三标、水源、澄江等9个乡(镇),主要包括寻乌水、马蹄河、斗晏水库和九曲湾水库及其周边一定范围内的生态公益林和绿地,其中湿地面积947.2公顷。该湿地公园以自然河流、优美水库和河岸林组成的湿地—森林复合生态系统为主体,对于保障东江源水质安全作用重大。
寻乌革命烈士陵园
寻乌县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城西镇山路17号,占地面积约50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10000平方米,是赣州市占地面积最大的一个县级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烈士陵园内有著名古柏烈士纪念碑和“三.二五”暴-动浮雕,烈士纪念馆陈列3256名烈士事迹,形成馆、碑、园、林连成一体的瞻仰圣地,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每年接待县内和外地前来瞻仰人数3.5万人次。寻乌县革命烈士陵园大门坐北朝南由原省委书记白栋材同志题词,园内有古柏烈士纪念碑、古柏烈士铜像、古柏烈士生平、“三.二五”暴-动浮雕等。1953年经省民政厅批准,县人民政府于1954年新建成立寻乌县革命烈士纪念馆,同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寻乌调查旧址
寻乌调查纪念馆是毛泽东寻乌调查纪念馆的简称,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寻乌县马蹄岗上,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为了纠正党内和红军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观点,进一步了解中国农村的现实状况,曾经在这里开展了为期20天的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并写下了著名的《寻乌调查》和《反对本本主义》两篇光辉著作。在这两篇著作里,毛泽东同志首次提出了“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的科学论断,第一次明确提出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要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观点,为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也是毛泽东思想开始形成的标志之一。3开馆信息2003年11月25日下午,马蹄岗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寻乌青龙岩风景区
寻乌青龙岩风景区的岩洞发育于山体东部,由上、下二洞组成:二者洞道相隔,而又可人工沟通。下洞位于校园后,洞口面南,与地表高差仅数米,额雇刻“青龙岩”,前有30X15平方米的平台入内为“Y”状洞室,洞眷道单一,主厅进深25米,高宽各10米,现辟建寺庙:东叉洞走高80。,进深20m,高宽亦各为10m,西叉洞走向295。,分上下两层,进深20m。下洞总体叉洞少,洞道变化小,青龙岩风景区洞室中以大型钟乳石集合及壁流石为主,形态各异。上洞发育于山腰,为青龙岩主体。有南、东、北三个进出口,均为狭窄洞口,外观隐蔽,入内洞室始变高、宽,豁然开朗。其以分层多、叉道迂回如迷宫
寻乌毛泽东旧居
毛泽东旧居座落在城南马蹄岗上,是一座河石石灰砌二层楼房。此楼建于1917年,原是一耶稣教牧师住宅,1930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这里进行了著名的“寻乌调查”。红军撤走后,-派兵攻占寻乌,烧毁了这座小楼,直到1972年才按原貌重新修复,并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今的“毛泽东旧居”楼房宽厚而雄伟,正面和右侧屋檐鼎立着八根米红大圆柱,构成一条宽三米的直角走廊。苍劲青翠的樟树,刚毅的铁树,一簇一簇的桔树,环护着毛泽东旧居,青枝绿叶,红楼青瓦,交相辉映。小楼右边是寻乌调查陈列馆,里面陈列着一批珍贵的革命文物和文史资料。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岩仙迹
龙岩仙迹位于南桥镇青龙村,此处石岩屹立,岩高数十丈,石窟玲珑,大小百余处,穴下瞰溪坛前为僧寺,佛像成群,其中有一大佛高9.98米,蔚为壮观。“幽径云边转,寒溪寺下流”是青龙岩胜景的生动写照。溯流而上,可见宠然大物“左狮右象”,仙人造字“福如东海”、“石伞飘兵”、“丝线吊金钟”等许多自然景观。从青龙岩西行还有“鳄鱼下海”、“石压-”、“一线天”等景观。此外,还有“青龙仙迹”、“出米洞”、“仙人石”等美妙的神话传说。青龙岩以她奇特的自然风貌,形态多姿的石岩景观而列“寻乌八景”之最。近年来,青龙岩已开辟了一条10余里的“水上观景线”,溯流而上或顺流而下,沿途可
周田围屋
周田围屋位于澄江镇周田村,方圆3公里内座落着二十八座方型围屋,现保存完好的有十五座。木雕、硅雕、石雕工艺精湛,栩栩如生,体现了客家先民精巧的技能和超凡的智慧,更有奇石、秀峰、古树等自然景观点缀其中,宁静而祥和,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美景。
桠髻钵山
东江源头第一山——桠髻钵山位于三标乡三桐村,地处寻乌、会昌、安远三县交界处,是东江水系的分水岭。登上桠髻钵山顶峰,呈现眼前头的是“一脚踏三县,一眼望两江”的美丽神奇景象。境内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植物长势明显,森林气候特点显著,森林茂密,郁郁葱葱,一派“青山翠欲滴,绿水尚自流”风光秀美的宜人景观。
石崆寨风景区
石崆寨风景区北到雁洋村通信塔,西临留龙公路,东至伯公坳,南临果园运输便道,是以休闲、健康、生态为基调,将山水风光、漂流探险,古山寨文化与历史遗迹资源相结合,打造的特色文化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