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西省 > 赣州市 > 会昌县旅游
会昌县景点介绍
洞头朱德旧居
洞头朱德旧居位于洞头乡洞头畲族村,该建筑始建于明朝后期,系当地畲族的蓝氏宗祠,距今有500多年历史,是畲族蓝氏在洞头最早的建筑。该宗祠座南朝北,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是蓝氏族人举行各种社仪及信仰的地方,在建筑风格上有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丰富的客家文化内涵。同时该建筑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根据洞头老人蓝昌启(苏区老干部,已故)、蓝锦长(85岁,曾担任洞头乡乡长)、兰瑞良(79岁)等人的口述,革命家朱德同志曾在蓝氏宗祠住宿,并做诗一首(现未收集到)。此外,苏区红军也多次在蓝氏宗祠内休整、招兵。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红四军从井岗山出击赣南。2月6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西江县委旧址
中共西江县委旧址位于会昌县西江镇许家祠(西江圩东南边)。为典型的赣南客家建筑风格,坐落于江西会昌西江镇圩上的南面,位于323国道与赣龙铁路之间,始建于清乾丙寅年(1746),系砖木结构,硬山顶,坐西朝东,进深28米,宽39米,一进二厅,主厅面积近400平米。1933年7月下旬,中共西江临时县委成立。县委机关驻西江圩许家祠,梁汇川、马德民、杨志春先后任县委书记。同年10月,西江县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西江县委隶属粤赣省委,县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妇女部等工作机构,下辖庄埠、洛口、城市、南门、小密、高陂、梅坑、黄安、赤鹅、黄龙、宽田、沙心等12个区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
文武坝红四军军部旧址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东街11号,年代为1930年,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红四军军部旧址(大成殿)始建于北宋晚期宋贞年间(1102-1106),至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县令张琯倡议重建,历三年始成。乾道九年(1173年),知赣州府军州洪迈在《赣州会昌重建学记》一文中记述:重建县学之事,由县令张琯深倡其始;继任县令沈玲臣实终之。重建后,其规模还旧贯今、百楹翼如、魁伉阔阔。直到元代至正中(约1353年),县学被大火烧毁。知县常方壶重建,改为州学,明洪武元年(1368年)裁州复县,复称县学。明洪武戊申,知县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
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群(含留守苏区中央总供给部旧址、留守苏区中央国家银行旧址、留守苏区中央运输连旧址、留守苏区红军供销合作社旧址、留守苏区中央兵工厂旧址、留守苏区中央军区政治部旧址、留守苏区政治保卫局旧址),2018年3月,公布为江西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留守苏区中央机关旧址群位于会昌县白鹅乡梓坑村,旧址为当地传统民居建筑,土或砖木结构,建于清末、民国时期,各旧址间相距2公里范围内。整个旧址群,建筑面积约为2300平方米。旧址内留有苏区标语,由总供给部、中央国家银行、运输连、供销合作社、兵工厂、政治部、政治保卫局等旧址组成。1934年10月13日,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粤赣省机关旧址群
粤赣省机关旧址群,由粤赣省苏维埃政府旧址、少共粤赣省委旧址、文武坝毛泽东旧居、苏区防空洞、粤赣军区红军医院旧址、江西军区第三作战分区暨粤赣省军区总指挥部旧址等组成,位于会昌县文武坝镇。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经过四次反“围剿”胜利后,区域不断扩大。为了加强南线对敌斗争的领导,更有利开发南方,发展商品贸易等,1933年4月,中革军委决定将江西第三、第五作战分区合并,在筠门岭设立粤赣军区,统一于都、赣县、信丰、南康、会昌、寻乌、安远、武平等县的军事指挥;同年8月16日,中央人民委员会决定设立粤赣省,9月组建粤赣省委、粤赣省苏维埃政府和少共粤赣省委。统辖于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祖武克绳门楼与张氏宗祠
祖武克绳门楼及张氏宗祠位于会昌县周田镇大坑村下新屋组。祖武克绳门楼于清嘉庆年间由张蕴典所建。该门楼坐北朝南,红色条石砌成,6柱5门5楼,通高7米,面阔6.4米,进深2.9米。门楼上石浮雕精美,门额阳刻有“祖武克绳”四个行楷大字。整个门楼保存完整,雕刻精美,是不可多得具有明确年代的清代门楼,可以作为这一时期的参照物,具有较高的历史、艺术价值。厉害!会昌新增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你家乡吗?张氏宗祠由张镇公祠和张铉公祠组成,两祠并排而建。张镇公祠于明嘉靖年间由张镇所建,坐西南朝东北,砖木结构,封火墙,青砖铺地。分上下两厅,中开天井,中厅悬挂毛伯温题赠的“诒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城墙
会昌自北宋太平兴国七年置县。这座千年古邑,以它深厚的历史底蕴,孕育出丰富的人文景观。羊角古堡、龙光宝塔、步云桥、大成殿、联班第一座座古建筑,为会昌托举起厚重的历史。延续至今的赖公庙会,五百多年一直长盛不衰。摆字龙、踩鼓、搬马灯、斗笠舞传承至今的非遗,诉说着会昌永不褪色的记忆。具有“亚洲剧场导演之翘楚”的赖声川,怀揣着家乡情缘,为一年一度的会昌民俗文化旅游节带来了独特的视听盛宴。古今人文之美,在会昌碰撞出绚丽的火花,正绽放出别样的美。会昌城墙,位于江西省会昌县,始建于宋代。现存长度1000余米。2006年,会昌城墙列入江西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仙岩摩崖石刻
汉仙岩摩崖石刻(汉仙岩”、“壁立万仞”、“天子万年”、“渐入佳境”、“汉钟离得道处”“仙人奕乐”、“月窟”、“天台”、“问天台”、“鞠躬门”、“和掌门”、“狮”、“龟”等),为江西省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县博物馆
会昌县博物馆前身为1969年成立的“毛泽东同志在会昌革命实践宣传办公室”,1978年更名为“会昌县革命历史纪念馆”,1984年7月正式定名为“会昌县博物馆”,现座落于县城教育文化园区内同济大道北侧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七楼,拥有办公和展厅面积1000多平方米,是一所地方综合性博物馆,隶属于会昌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旅游局。会昌县博物馆共有编制9名,现有干职工11人,其中在编工作人员9名,会昌历史悠久,文物遗存丰富。全县公布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其中国家级保护单位1处,省级保护单位12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市级文物保护名录11处。博物馆自成立以来,
会昌清凉寺
会昌清凉禅寺,原名南禅寺,在县城南大街,志载始建于宋代,距今六百余年,文革期间夷为平地,改作他用,高楼林立,圣地匿迹。一九九三年,移地东郊茶果山,九五年大雄宝殿落成前夕,申报更名为清凉禅寺,近十年来相继建有地藏殿、观音殿、天王殿、念佛堂、客堂、斋堂、僧寮、客房、放生池、菩提桥等,建筑面积万余平米,整座寺院松林掩影、曲径幽深。尚待筹建的有藏经楼、罗汉堂、入山公路的硬化等,正在逐年的计划中。常住僧俗18人,皆以念佛为日课,间或应酬少许祛事,和合共处,乐守清贫。会昌县清凉寺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山脚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翠竹寺
翠竹寺位于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会昌县富尾老庙下,翠竹寺香火旺盛,不少信徒都给香油钱。庙会每年大年初一,岚山岭到处都是喜气洋洋的游客,爆竹声声烟锁寺,红花绿树喜盈盈。旧时的会昌庙会,其场面之隆重前所未有。赣州、宁都、瑞金、兴国、于都、寻乌、安远及福建武平、广东梅县等地的客家百姓,都闻讯赶来。县城内更是盛装庆典,不仅县城各商号、店铺、客栈各业早早做好准备,而且乡下的男女老少都纷纷涌向县城观礼。从七月初五日起,逛庙会的人便川流不息,络绎不绝。七月初六,人们进入县城南门开始活动,人们高擎万民伞和功德幡,各色彩旗迎风招展。整个队伍长达近百米,吹吹打打,浩浩荡荡。观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岩广缘寺
西岩广缘寺,位于会昌县城南48公里处。奇峰异石拔地而起,碧水环流,山环水绕之间,一座巨岩雄伟巍巍,酷似罗汉,巨首端然,双肩宽厚,面南跏跌而坐,脐间内收成一大岩洞,洞宽四千余平方米。洞内寺院便是广缘寺。寺院远处,左有云蒸霞蔚的紫云峰,右有雁展如屏的凤凰顶。近处,奇峰叠翠,异石形奇,狮虎龟蛇,钟鼓烛笋,鬼斧神工,形神毕备。早在一千多年前,便有引者在两岩结庐修道。明朝末年,眉山尧和尚卓锡西岩,始建寺院,云集僧众百余。在后山峰顶修建观音殿,共七十余名比丘尼清修。至今墙基犹在,断碑尚存。广缘寺历经几百年风雨,累遭劫难,法师来时,已荒废多年,瓦砾遍地,荒草没膝,仅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护生寺
会昌护生寺,原名护生庵,位于县城东南部,距县城约5华里,地形平坦,车辆可直达寺前。护生寺,始建于明朝(1368年),开山始祖为成与和尚。据说成与和尚出家前是个福建木材商人,有一次,他的木排泊在林岗坝湘江河上等水,晚上听见岸上有鸡鸣狗吠之声,似有人村,而白天并没有发现村舍,岸上是一片荒地、沙滩,荆棘丛生。一连几个晚上都是这样,商人甚感奇怪,于是上岸认真察看,发现这里是块风水宝地,后山连绵起伏延伸而来,临水而止;河滩两侧,山峰突起,如钟似鼓,分明是左右护卫;宽阔澄碧的湘江河,宛若长龙蜿蜒而过;前山岗峦簇拥,中案朝拱。相传,每逢春夏大雨之时,水涨沙滩高,从不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羊角水堡
羊角水堡位于江西省东南部的会昌县筠门岭镇(距县城56公里,东毗福建,南临广东,扼闽粤赣三省咽喉,为交通要冲)羊角堡村。该村距筠门岭10多公里,处湘水上游,紧邻省级风景名胜汉仙岩。羊角水城堡,汉仙岩脚下的湘江绕城堡而过,宛如一只羊角,城堡则依着羊角水而筑。这是赣南历史上独一无二的村落,它独特的地理位置,因为扼湘江守会昌,自古以来便是兵家重地。在江西南部与粤、闽边界线上有数百条大大小小的道路彼此相通,延伸着客家人迁徙的脚步。赣南客家古村(镇)甚多,其历史成因诸多,大多数古村(镇)因道路处于关隘或要汇之处而形成,部分因为军事、商业、围屋因素形成。府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
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包括会昌县境内羊子岩电站大坝至老虎头电站大坝段湘江及周边滩地、部分山林地,湿地公园规划总面积为1264.70公顷。该湿地公园是典型的河流及洪泛平原湿地型湿地公园,其以河流、洪泛平原湿地、库塘、溪流等构成的自然与人工复合湿地系统,在我国南方丘陵地区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
江西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
江西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范围为会昌县境内羊子岩电站大坝至老虎头电站大坝段湘江及周边滩地、部分山林地,地理坐标位于东经115°44′14″~115°48′7″,北纬25°14′15″~25°37′30″之间。建设面积1264.70公顷,其中湿地1038.80公顷,涉及筠门岭、周田、站塘、麻州、文武坝五个乡(镇)。江西会昌湘江国家湿地公园坚持保护优先、适度恢复、保护与恢复并重;科技先导、合理开发,科研与建设同步的指导思想进行保护性开发建设。公园按功能区划,划分为五大分区,分别是生态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宣教展示区和管理服务区。江西会昌自然风光独特,
汉仙湖水利风景区
汉仙湖水利风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大坝以上库区狭长,曲径通幽,有十里画廊之美称。景区植被覆盖率高,是天然氧吧,动植物种类繁多,生物多样性较好。景区人文积淀深厚,传说是八仙之一的汉钟离得道之处。景区处地筠门岭镇是赣南历史文化名镇,客家文化极具特色。景观特色汉仙湖水利风景区被正式批准为第十批国家水利风景区。汉仙湖水利风景区坐落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处的会昌县南部的筠门岭镇,依托的水利工程是羊子岩水库,羊子岩水库建成于1991年,水库总库容675万立方米,是一座具有防洪、灌溉、发电、养殖等综合效益的小型水利枢纽工程。汉仙湖水利风景区属典型的丹霞地貌,景区内山环水
国家水利风景区
八一起义部队会昌战斗遗址
1927年8月1日,周恩来、叶挺、朱德、贺龙等指挥起义军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八一起义的成功震惊了国内外,蒋介石、汪精卫急忙调兵遣将讨伐。遵照中共中央指示,起义部队挥师南下直取广东东江,8月26日进占瑞金县城。从缴获的敌军文件中得知,蒋介石嫡系钱大钧4个师1万余人,在会昌山一线构筑工事,同时桂系黄绍竑部也从信丰往会昌赶,企图将起义军扼杀在会昌。为解南下后顾之忧,前敌委员会决定:趁两股敌人未会合,先破会昌之敌。8月30日早晨,起义军24师、3师和教导团先后从城东北、西北向敌军发起佯攻。由于起义军25师夜行军迷了路,未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龙光宝塔
龙光宝塔位于会昌县城的西北方向约2公里,位属辛方,其星象位于二十八宿的奎宿与娄宿之间,地处贡江的左岸,坐落在贡江边一座以中生代紫色页岩为基岩的小山岭上,是一座以关拦水口功能为主,同时具备文峰功能的“风水”景光塔。龙光宝塔始建于明朝天启四年(公元1624),历经58年,于康熙壬戊(1682)年建造成功,距今有380多年的历史。龙光宝塔位于湘江河经县城西流三里左,位属辛方,其星象位于二十八宿的奎宿与娄宿之间。龙光宝塔塔高38.89米,塔身8面,底层边长4.61米,塔底最长对角线长12.16米,塔基占地面积116平方米,为8面9层楼阁式砖塔,内部为“壁内折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会昌(赣州)岚山公园
门票成人每位5元,1.4米以下儿童半价。索道:上山每位20元,下山每位15元。索道最晚开至21:30景点位置江西省赣州市会昌县文武坝镇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