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聊城市 > 茌平县旅游
茌平县景点介绍
四照楼
博平镇四照楼景区距聊城城区11公里,东临茌平金牛湖公园,以博平古城中心向周边辐射延伸,覆盖博平镇部分辖区。2007年,镇党委开始“水韵古风,魅力博平”文化建设规划,几年来人文景观工程有序推进。目前,四照楼、袁楼党史纪念馆、枣园广场、孔子回辕处、仰山书院、泰山圣母行宫、石牌坊、运河湾生态园、博陵大枣观光园等已建成使用,滨河公园、南莲池、西新河休闲区、徒骇河五彩桥风景区正在规划建设中。四照楼景区分为历史、民俗文化、生态等三大主题园区,塑造历史与现代两张形象名片。老城区四照楼、仰山书院、泰山圣母行宫、孔子回辕处和石牌坊等景点展现博平历史底蕴、人文风貌。袁楼党
鲁仲连祠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冯官屯镇望鲁店东村。鲁仲连,冯官屯镇望鲁店村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教育家,善为人排忧解难,不为仕途金钱所动。据记载,原鲁仲连祠建于清代,始建年份不详,因年久失修而毁。20世纪80年代,村民要求重修,乡村自筹部分资金,国家文物局、山东省文物局、茌平县政府拨款扶持,1993年4月动工修建。修建后的鲁仲连纪念祠为5间仿古建筑,砖木结构,青砖琉璃筒瓦,大殿正中有鲁仲连泥塑像,大门上层为魁星阁。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题写祠匾,魁星阁由著名书画家、中国书画院副院长黄胄题写。国防部原部长-,文化部原代部长贺敬之,-原部长邹瑜,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博平古楼
博平古楼始建于宋代,乾隆年间重修。楼身由四根红色合抱大木柱擎起,上下两层,斗拱飞檐。全楼典雅清丽、朴实端庄,风格独特、建筑精巧,比聊城光岳楼还早300多年,成为博平的标志性建筑。可惜古楼在“文革”初期被毁。为抢救历史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博平镇党委、政府决定加快人文景观的修复和建设:重建博平古楼,继而开发仿古一条街,建设仰山书院、南莲池公园等,着力打造“水韵古风、魅力博平”新形象。由社会各界捐资兴建的博平古楼,历时一年于2008年5月18日竣工。
杜郎口镇唐朝古槐
唐槐现植于杜郎口镇敬老院院内。树高5米,树身周长466米,树冠高约4米,总高近10米。唐槐树身中间洞空,开空向西南,部分树干已枯死,唯有地面树干及向北主枝尚健,且枝繁叶茂。主枝际西向留有一主枝锯疤。整棵树显得苍老挺拔,威武可观。据老人讲,该处原为一座寺院,寺内原有大殿、二殿和东西廊房,当时碑刻如林,曾有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碑文立此,后被拆毁,不知去向,现仅存一高台。后来,在院内一墙基上发现碑刻一块,约半米见方,上面记录了山西众商为重修寺院而捐银两之事,也是这座寺院唯一保存下来的文字证据。
茌平仰山书院
晚清,茌、博两县的教育实行科举与新学并行,农村有私塾,县城设县学、书院和考棚。两县的县学均始于宋,晚清各有县学1处,分别设在县城文庙(博平的文庙在现在的粮所旧址)。至晚清,茌、博两县共有书院3处:博陵书院,在博平县城内,其他无考。仰山书院,建于乾隆二十年,址为今博平西街小学旧址。茌山书院,建于道光十四年。仰山书院和茌山书院内设考棚,以备科举取士。仰山书院在现有的原址上翻建,重现昔日风貌,是古典风格的书院格局,内设碑廊,置古今名人碑刻,记述博平的风物人情、历史渊源,是体现博平历史展现当代风采的一个窗口。内置假山驳岸、修池建桥,建成古典园林式人文院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孔子回辕处
茌平县博平镇北11里三教堂村,此处有一块清代石碑,正面有五个二十公分见方的大字“孔子回辕处”,楷书阴文,上款刻有“大清乾隆十三戊辰夏季吉日重立”,下款没有立碑者署名,可能年久损坏无法辨认。石碑的尺寸170×67×19厘米。据史志记载,公元前492年,应赵简子之召,孔子自卫将入晋,至河,闻赵简子杀窦鸣犊及舜华,乃临河而叹曰:“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子贡移而进曰:“敢问何谓也?”孔子曰;“窦鸣犊、舜华,晋之贤大夫也,赵简子未得志之时,须此二人而后从政,及其已得志也,而杀之。丘闻之刳胎杀夭,则麒麟不至其郊;竭泽而渔,则蛟龙不处其渊;覆巢破卵,则
博平镇三教堂
三教堂是个仅有四百人的小村庄,却有着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集儒教、道教和佛教于一体,故名三教堂。里面供奉着儒、道、佛三教的鼻祖——孔子、老子和释迦牟尼。并请能工巧匠在释迦牟尼佛像下刻了“生、死、病、老、苦”,在老子像下刻了“金、木、水、火、土”,在孔子像下刻了“仁、义、礼、智、信”。三教出世、建立庙堂的事传遍乡里,流传至今。三教堂也就代替了原来的村名。现保存完好的三教堂,占地面积共1500平方米。中轴线上南有舞楼,北有拜殿和正殿,正殿的左右有东西耳房。庙的东西为二层看楼。整个庙院布局合理,结构严谨,气势宏伟。其中正殿前的拜殿建造最为辉煌,单檐歇山顶,绿色琉
博平镇净居寺碑
净居寺碑在张营乡北孟村。据本村人讲,过去村南有一座古寺遗址,文革中本村人从遗址上拉了几块碑修了坑嘴子,其中一块是净居寺碑。净居寺,据《博平县志》记载:“县城西北二十五里净居寺”,碑的头刻着“重修佛殿碑记”六个正楷大字,碑文系小楷书写体,内容主要记载了净居寺的地理位置,佛教渊源,佛殿修缮事宜等。而重要的是,此碑也记载着净居寺与晋台距离,碑文说“晋台之北二十里某寺曰净居寺,”,也就是说,从净居寺向南二十里就是晋台故址。此碑文由“本邑(原博平县),乡进士齐一鸿撰”,“大明万历岁次丙戌仲侣月吉旦立”,即明朝万历十四年(公元1586年)六月。仲侣,古代音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曰高墓
王曰高墓在信发街道北八里庄村西南半里处。整个墓地占地十余亩,遍植松柏等树。王曰高(?~1678)?字登儒,号北山。茌平县北八里村人。自幼聪敏,7岁能文,10岁执父丧如成人,清顺治3年中举人,1658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后升工科右给事中,1663年到江南主考,慧眼识才,所取之后出任两鼎甲,五尚书,三大学士,声望渐高。后燕齐江淮地震,王及时上书,请免征放赈。1649年任兵科右给事中。曾上书“建河工议”强调治河的急要,建议黄、淮合流,提倡疏顺,反对塞填,主张派人专管,均被采纳。后任礼科掌印,主持武场考试,所录榜首皆被军界器重。此后,又多次上疏,请抚功臣,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屯鲁义姑祠
韩屯镇大碾李村正北、罗屯村有鲁义姑祠。鲁义姑,刘向《烈女传》称“鲁义姑姊”,为传统二十四孝人物之一。《说苑》、解缙《古今烈女传》等也有关于鲁义姑的记载,内容大同小异。在鲁西地区,鲁义姑是一个挺有名的人物。她义举退敌的传说,流传甚广。关汉卿的《蝴蝶梦》曾有云:“我若学嫉妬的桑新妇,不羞见那鲁义姑。”这里的“不羞见”其实是“羞于见”的意思。元曲中的人物语言,基本反映了这样一个现象,人做了不道德的事,就连家里供奉的鲁义姑也羞于拜见了。鲁义姑在鲁西地区的影响力,可见一斑。据鲁义姑祠外面的石刻上介绍,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时常兵戈相见。相传有一年,齐国举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茌平金牛湖景区
金牛湖景区位于茌平西区新城腹地,总占地5840亩,规划面积10平方公里,其中水面3100亩,蓄水量2600万立方米。自2012年开工建设以来,财政共投入专项资金10亿元,目前景区环湖路实现贯通,龙山文化广场、腾飞广场两个大型广场的建设也已基本完成;景区绿化覆盖北侧山体及湖周,总面积达200万平方米,王桥片区绿化已经招标完成,各标段正在进行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横跨湖东西的三桥两岛建设,如长龙卧波般增添了无限魅力,目前正在进行双桥装饰性微调,工程完工后,天梭桥、吉鹊桥将更具景观效果。2014年,通过招商引资,景区与亿丰集团达成合作开发意向,由亿丰集团出资在茌山
教场铺遗址
教场铺遗址位于山东省茌平县城南20公里乐平铺镇教场铺村西南高地上。相传战同齐孟尝君曾在此设主练兵场而得名。遗址土山称金牛山,古称茌山,秦在山下平地设茌平县(今茌平县南)。从2000年开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及聊城市文物局联合进行了4次发掘。其中2001年挖掘出土的3座陶窑是山东目前发现的龙山文化中最完整的一组。遗址东西长250米,南北宽200米,高4米。1976年后出土有石铲、石镞头、纺轮、鹿角、蚌器、陶器等文物,属龙山文化遗址。2006年教场铺遗址作为新石器时期的古遗址,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茌平龙山公园
龙山系鲁西北千里广袤平原上唯一的一座人造土山,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开凿会通河的泥土及以后疏浚河道的淤土堆积而成。解放后,人民政府在此土山广植树木,修建花圃,辟为“龙山公园”。现土山高5米多,长2里许。山上松柏苍郁,翠竹欲滴。远远望去,犹如蜿蜒起伏昂首欲飞的青龙。岭顶建有望月亭、望岳亭、卧龙亭3座古色古香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墩,供人小憩。每当夕阳西下,登高远眺,但见霞光万道之中,卫、运两河相汇北去。河上白帆点点,渔歌声声;岭下林木葱茏,绿草如茵;夜来俯瞰全城,万家灯火尽收眼底,如诗如画,令人陶醉。
清平森林公园
清平森林公园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包括国营林场和清平新村两部分,是一处新辟的自然生态森林公园。占地面积30000亩。原国营林场面积15573亩,其中省合资丰产林12523亩,立木总蓄积3.8万立方米,固定资产4000万元;清平新村面积14430亩,原有林面积10121亩。说到清平的这块地方,要回朔到东汉时期,那时流经高唐县的黄河故道呈东北??西南走向,贯穿清平镇北部,随岁月流失,逐渐形成1.2万余亩高低不平的一片荒漠,方圆十几里都是茫茫沙丘,连绵曲折,少有人烟,也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现在,这里的森林覆盖率已达80%以上,动植物资源丰富,主要林木树种有毛白
牡丘遗址
牡丘遗址即台子高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县杜郎口乡台子高村西南200米处。《一统志》记载:“春秋僖公十五年,公会齐侯、宋侯、陈侯、魏侯、郑伯、许男、曹伯盟于牡丘”。遗址为一台地,高出地面约2米,东西长64米,南北宽56米,面积3584平方米。整个遗址保存完好,文化内涵比较丰富。汉代层下全系龙山文化遗存。1976年、1978年文物考古工作者曾对该遗址进行两次采掘,得圆足盘、灰陶罐、盆、壶、石刀、石斧、蚌蠊、骨针等一面多年。陶器纹饰多见绳纹、蓝纹、弦纹、方格纹以及附加堆纹等,这对于研究鲁西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有着较高价值。1980年,该遗址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茌平凤凰岭
京杭大运河象绿色的飘带将临清城缠绕起来。在这条飘带的弯曲处,有一座人工堆积的绿色小丘,绵延数里。当年,乾隆皇帝沿运河七下江南,路过临清,曾在此题榜作联,赋诗弄墨。此处原有一座建筑称‘无为观”。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给无为观题“福佑津途”作榜,题“双闸节宣资利济,三元调燮协宁居”作联。三十五年(1770年),乾隆南巡又来到这里,看到这里景色宜人,竟引得他走下龙舟,漫步在岭上。从此,此岭便赢得了凤凰岭的美誉,并以“凤岭钟英”而列入临清十六景名册。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乾隆先后撰书《临清叹》、《临清歌》著名的长篇诗文,并
尚庄遗址
尚庄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城西南1.5公里的尚庄村东20米处隆起的土岗上,相传古时在此建有能人寺、红门寺。1975年秋与翌年春,文物考古工作者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期发掘,揭露面积约750平方米,出土汉代、商周、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时期较完整的遗物四、五百件。该遗址为研究新石器时代的商周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1977年12月,被列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楼抗日遗址
张家楼抗日遗址位于聊城市茌平县广平乡张家楼村。抗日战争时期,村四周曾筑阔7-8米,高约7米左右的土墙,围墙外有鹿砦和壕沟,有115人组成的民兵钢枪队。1944年12月6日晨,日伪军近千人围攻张家楼村,被击退,死伤250余人。翌年2月16日,日军又纠集1200多人,二次侵犯张家楼村,战斗持续三天,北门被大炮轰开,全村有333人牺牲,271人负伤,房屋全部烧毁。该村现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43年至1944年上半年,由于日伪军的不断骚扰和劫掠,再加上自然灾害严重,张家楼村民无以为生,苦不堪言。1944年9月30日,在茌平县抗日民主政府县大队的帮助下,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