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甘肃省 > 兰州市旅游
兰州市景点介绍
兰新铁路黄河大桥
兰新铁路黄河大桥位于甘肃省兰州市西固区河口南,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上建造的第一座铁路桥、陇海铁路线的重要桥梁工程。兰新铁路兰州至乌鲁木齐段全长1903km。于1952年10月开丁,1962年底铺轨完成,1966年全线交付运营,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最长的铁路干线。它东接陇海铁路,横贯中国东西,是一条著名的交通大动脉。几十年来为促进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和巩固国防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兰新铁路乌阿段于1990年9月竣工,起自新疆鲁木齐,经天山北坡经济带,至边境阿拉山口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全长460km。因此,兰新铁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该桥由铁道
东岗黄河大桥
东岗黄河大桥南起雁儿湾,北到青白石杨家湾,全长450.131米,总宽21.5米,主桥跨径为52m+3×80m+52m,引桥为4×25米,桥梁由左右两幅组成,位于半径420米的平曲线上,总投资2070万元!上部结构为变截面单箱单室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连续箱梁,采用挂蓝悬臂浇筑法施工。下部结构为独立的钢筋混凝土圆形柱式墩,基础为承台桩基。自1999年3月18日开工,2002年10月建成投入使用。它的建成将使自兰州过境的大部分车辆从这里分流,从而有效缓解兰州市区的交通紧张状况,减轻市区空气污染。
安宁区滑雪场
兰州安宁大青山滑雪场位于兰州市安宁区孔家崖的费家营大青山黄土山坳里,是西北地区规模最大、配套设施齐全的现代滑雪场———西北高原(兰州)滑雪场。滑雪场用4台喷雪机造出了占地70亩、厚度50厘米—80厘米的雪地,一共有6条雪道,雪道两边分别是500米、1000米的2条雪上电梯,一条空中索道正在施工中。该滑雪场总投资4000多万元,分为一期、二期工程,占地面积600亩,集滑雪、健身娱乐、高尔夫运动场馆、度假休闲、景观园林、度假山庄为一体,可容纳2000多人次滑雪。滑雪场距市中心仅10公里,72路公交车可达大青山脚下,有滑雪场专用车辆接送。该滑雪场将于2007年
五一山
五一山森林生态旅游区,位于兰州市北山前沿地带,距兰州市中心1.5公里,与白塔山相连,交通方便,环境优雅,是兰州市民休闲娱乐的理想场所。五一山面临黄河,背依群山,与城区隔河相望,与市民近在咫尺。这里地势开阔,绿树成荫,果实满枝,花灌争艳,盆景竞秀,草地如织;或漫步于游园,或垂钓于鱼池,或品茶于林下,或饮酒于亭中,或翩跹于舞场,或高歌于卡厅。五一山总面积89.1公顷,森林覆盖率为72.5%,有常绿针叶树种、落叶阔叶树种、经济林、花灌木、藤本、花卉、盆景等,不同的植物群落和季相变化构成了良好稳定的人工森林生态环境。这里苗木花卉品种繁多,沟谷路旁、山腰台地、
岗沟寺
岗沟寺位于太极湖西南岸,距县城约15公里。当初建在临沟的山岗上,故名。明代成化二年(1466年)创建上下两院于沟脑。藏语称“投吉乾宝”(意为南海观世音)。岗沟寺所处的峡谷,曲折多弯,溪流淙淙,叮咚作响,绿草如茵,山花点点。馨香飘逸,清新宜人,组成大大小小自然草坪无数。地极深邃,清凉幽静,林木茂密,野藤悬垂,是一处避暑乘凉的好去处。周围山势雄奇,重峦叠嶂,石峰如林,奇丽异常。谷口,一泓晶碧透的湖面,波平如镜,构造了一幅山奇水秀,神秘而美妙的自然画卷,令人心驰神往。岗沟寺原建有两院:上院是菩萨大殿、大佛殿、五华楼阁共30间,佛38身。菩萨大殿飞壁雕有一尊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屏山噶跶寺
石屏山噶跶寺在永登县连城镇东北方,有一座雄伟险峻,风光秀丽的山峰,它如一道自然形成的石屏,横连城之后,故名为“石屏山”。石屏山上林木葱茏,山花烂漫,百鸟竞唱,景色十分迷人。就在这风景如画的山巅,建有一座宏伟的藏传佛教寺院——跶寺。跶寺历史悠久,是甘青边境的名寺之一。据清代该寺的藏文寺志记载,唐朝时,印度高僧班智达及500僧众,赴中原五台山时,停留在此地,在这里建立了佛教寺院。南宋理宗淳祐六年(1246年)西藏萨迦派教主萨班·贡噶坚赞去凉州(今武威)途中,看到石屏山的自然景色可与五台山相媲美,就在山上创建了藏传佛教萨迦派的妙喜禅院,在殿宇内塑造了弥勒佛、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城子
红城子兰州到永登的通衢上,有一重镇,叫红城子。红城子,始建于汉宣帝神爵二年(公元前60年)。因城墙是红土筑成,故取名红城。又因城临丽水(庄浪河),也叫丽水城。《太平寰宇记》载:“按其城地势极险,(北凉)沮渠蒙逊增筑,以为防戍之所,迄今尚坚完如新。”西夏时,曾在这里设卓罗和南军司。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因原城已毁,迁至河东,重筑城廓,仍沿用旧名。明、清时设立堡署,称红城堡,有守备带兵驻扎。民国时改为红城镇。解放后改为红城区,以后又改为红城公社,红城乡,现为红城镇。红城子地处兰州通往河西走廊的要道,为兵家必争之地。东汉永平初,滇吾羌进攻陇西,曾在此地
引大入秦工程
引大入秦工程是将发源于青海木里山的大通河水跨流域调入甘肃省兰州市秦王川地区的一项大型水利骨干工程。工程跨越甘青两省四市六县(区),穿越崇山峻岭,工程艰巨、施工条件复杂、规模宏伟、投资巨大、效益显著。全部工程包括渠首引水枢纽,总干渠,东一、二干渠、电灌分干渠、黑武分干渠、69条支渠及斗渠以下田间配套工程。干支渠长达1000多公里,年引水量4.43亿立方米。工程建筑物繁多,以隧洞群为主要特征,分干渠以上主体工程有隧洞142座,隧洞总长135.58公里,倒虹吸3座,长1.75公里,渡槽44座,长11.75公里,支渠以上共有各类建筑物4500多座。主体工程量2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药水沟
药水沟永登河桥镇的药水沟是闻名遐迩众所周知的旅游胜地,在青藏高原东部祁连山下,受燕山运动和第三纪喜玛拉雅山的影响,形成了沟壑交错、峰峡叠加、涧崖相切的独特地貌。俊逸的药水沟,举头红日近,回首温泉低。药水沟位于永登县河桥镇蒋家坪村辖区。从河桥镇通往连城铝厂的大通河大桥西北一公里处,即为沟口,沟口至药水泉25公里。相传古时候称为热水沟、热水泉。自隋唐以来,周围百姓缺医少药,无处求医治病,有些病人到热泉中饮浴,偶然得知泉水能治病,后喝水治病者纷纷而至,且颇有疗效。据说以后药王来此一游,将泉命名为药泉,沟也随之名为药水沟。周围百姓在此修药王庙一座,龙王宫一处
雷坛
雷坛雷坛位于永登县连城镇鲁土司衙门建筑群西北侧,距衙门建筑群后墙约80米,为六世土司鲁经及其子鲁东于明嘉靖三十四年(公元1555年)所建。原有山门、过殿、大殿、厢房等,坐北向南,占地面积1617平方米。现存过殿和大殿两座建筑。1958年大殿内塑像遭到破坏。雷坛为祀道教龙门派雷部尊神而建,现存的过殿和雷坛殿结构精巧,原结构构件、悬塑、壁画等均保存完好,过殿和雷坛殿是我国西北地区难得的道教建筑中的上品。雷坛原建筑群与院内的花园组合恰似一个“雷”字,布局十分别致。现存过殿面宽三间,进深一间,前后出廊,硬山顶式卷棚顶;大殿面宽一间,进深三间,单檐歇山顶。由于进深
长城烽燧遗址
长城烽燧遗址烽燧也叫烟墩或烽火台,是古代军事观察、通讯的前沿哨所,大部分建在高山顶或川地转折处。古代凡边陲、要隘、道路等处,均设置烽燧,屯兵戍守,传递军情,形成独立而又严密的军事防御体系。如有敌情,夜间放火曰烽,白天掺加狼粪煨烟曰燧(俗称狼烟),故曰烽燧。燃烟举火和放炮的数目,根据来敌的多少而定,使千里防线数小时便知敌情消息。皋兰县地处黄河北岸,历史上为金城外围屏障,县境内烽燧遗址较多,且纵横交错,大同小异,目前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为明代。皋兰烽燧大多建在高山地带,黄土夯筑,呈覆钵形,周围并挖有防御性壕沟。烽燧附近往往有戍卒、守望者遗弃的碗、砂锅等生活用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峡明珠
小峡明珠在什川小峡,一座新型的河床式发电站工在崛起。狭窄的峡口水流激越,两岸石峰高耸入云,绿色枝藤爬满崖壁,无名山花开遍山腰。拦河大坝内波平浪静、一碧万顷,坝外水流湍急,滔滔东去。小峡大坝坝长249米、高477米。坝前正常蓄水位1499米,总库容0.48亿立方米。电站安装四台57.5MW轴流轮浆式水轮发电机组,年平均发电量9.56亿KW·H。游客在什川梨园消闲品茶、餐饮娱乐之余,信步踏上小峡大坝,可尽览黄河奔涌出峡的磅礴气势;观赏两岸瑰丽秀美的奇峰怪石,远眺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领略小峡水电站高峡平湖的人间奇迹。相信不久,这颗闪耀在什川、闪耀在黄河百里风情
五福溯源根什川
五福溯源根什川在什川东南有一山脉如青龙盘踞,龙头有一亭台巍然而耸,亭内设魏氏五房宗族始祖碑,故名五福亭。五福亭飞檐高挑,雕梁画柱,古色古香。四周青松苍郁,翠柏叠青,桃红柳绿。魏氏后裔带着对先祖的崇敬之情,前来此处探源寻根,络绎不绝。从翻阅史书和族谱的情况来看:魏氏原姓姬,系黄帝之裔。至周代时,周文王之十五子受封于毕(毕国在今西安、咸阳北),就以毕为姓,名为。至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随晋献公攻灭了霍、耿、魏三个小国,献公-行赏,将魏(今山西芮城东北)封赐于毕万。万的后代就以封邑为姓。魏氏从此昌大。至元泰定时,有魏熙者,娶妻康氏,生子三,长龙、次贵、三庆。
渔台悠情
渔台悠情在什川凤凰山脚下的黄河之滨,棋布着被省垂钓协会确定为垂钓基地的五百亩渔塘。水平如镜、波澜不兴,阡陌纵横、整齐划一,一派江南水乡之色,鱼翔浅底之情尽在其中。塘外细流脉脉,池中碧波闪闪,岸边垂杆点点,埂上杨柳依依。垂钓佳境,逸志闲情,尽在此中升华。倘春夏天睛之日,寂寂池中,斜阳接山山映水;窄窄塘边,暮色苍远垂钓情。或遇秋日细雨霏霏,如线雨脚点击水面,一把雨伞撑在池边,垂钓者在领悟雨趣、渔趣之际,领悟人生之旅。冬曰池面冰凌耀眼,稚嫩的童声洒满冰面。如遇大雪纷飞之时,梨园万树尽垂银绦,破冰而钓,别有一番滋味。不禁使人默默诵起唐朝诗人柳宗元的《江雪》:“千
神驼踏浪
神驼踏浪黄河之水天上来,滔滔奔流泻千里,穿过无数崇趾峻岭,留下了许多令人神往的险隘名胜,也不知有多少神奇动人的传说流传在大河两畔。这静立什川河心的双峰石驼,就带给人们一个遥远而神奇动人的故事。相传,建筑神匠鲁班挥神鞭驾神驼顺黄河而下。这一日来到什川地界,发现此地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但这里南北两峡口陡峭险峻,人们出行乘羊皮筏子摆渡,既危险又不方便。鲁班见状,遂生架桥之念,以解民众渡河之难。经勘察地形,桥址选在小峡黄河出口处。这里河道狭窄,两岸石崖壁立,是理想架桥之地。鲁班架桥全用石料,他神鞭一扬,将漫趾青石赶至河边,然后用削石如泥的手掌将块块巨石加工成楔形
寿龟望月
寿龟望月在什川境内,黄河岸边,有一块奇石,形似一只龟,看上去栩栩如生,在当地被称作“神龟”。龟又含长寿之意,故而又寓意叫它“寿龟”。神龟晦守崖下,曰夜守望着黄河,守望着什川这块富甲之地。相传,神龟从水源枯竭的远古高原向黄河爬来,日复一曰,年复一年,当爬到黄河水边,已是精疲力竭,饥渴一齐向它袭来,只想饱饮。恰在此时,因在瑶池触犯天条而被西天工母打入凡界的河神金蛙一头扎进黄河,贪婪地吞吸,河水骤然下降,眼看着河水渐渐地离它而去,而神龟再也无力前行,只好蹲卧在岸边,仰首叹望。时间久了,神龟干渴而故,变成了石龟。据当地人说:在夜深入静之时,还能听见这神龟的鸣叫声
雄狮卧谷
雄狮卧谷走近什川河口洄水湾,远远望去,距黄河百米开外的悬崖上,一块奇石形似雄狮,蹲踞河边。那惟妙惟肖,逼真传神的形象,绝不是古埃及人工凿出的神像翻版,而是天斧神工雕琢的自然奇观。这尊石狮,人面狮身,既有百兽之王的勇猛,又有人性显现的灵犀,好似河神巍然屹立,镇守脚下桀骜不驯的黄河,呵护两岸生生衍息的黎民,使黄河不再发怒,佑百姓富甲一方。相传,远古时代,百兽之王雄狮游历天下。一日,来到什川境内,被此地的秀美风光、淳朴民风吸引,久久不愿离去。恰逢此时,黄河水龙作患,良田淹没,农舍倾覆,百姓哀怨之声冲天。雄狮不忍黎民受难,于是号令百兽共抗水龙。经过七天七夜的博头
五百年古槐
五百年古槐什川镇北庄村什字街西面的街道边,有一见证什川历史的活丰碑——五百年古槐。古槐虽历经五百年的沧桑,至今仍茎体苍郁,枝杆交柯,叶茂如鳞,树冠覆地达数十米,树围5.2米,高约15米。1987年5月列为县级古树名木进行保护。据《金城魏氏家谱》的《槐树记》载:此愧系自登公之妻敬太君[生于农历嘉靖五年(1526年)十月十八日,卒于万历十四年(1586年)十月初八日]从娘家敬家坪(今榆中北部)将树苗入筐带回什川,植于门前,念魏氏发源地山西钜鹿郡高桥庄大槐树固传有愧,取先人栽树、后人乘凉之意,寄思乡念情之怀。后二房季宗祠建于其下,寓意有取于槐,受荫于槐树也。此
大峡湿地风光
湿地风光如果说峡谷里满目的花岗岩石代表着黄河险峻硬朗的一面的话,那么河岸边那些连绵的湿地便是黄河秀美绮丽的象征。近年来,随着大峡库区蓄水,涨涨落落的河水将一层层的淤泥沉淀在了原来布满回卵石的黄河滩上,原本高出平常黄河水面的沙滩都变成了一片片的湿地,滩涂之上不知何时就长出了茂盛的草丛,一片片的蒲草和芦苇连绵数十亩,蔚为壮观。在较为宽阔的大峡峡口一带,两大片长满苇草的黄河湿地,远远望去,那一抹绿色镶嵌在如镜的水边上,为单调的黄河添上了一份妩媚。大峡湿地完全由细细的沙工构成,脱了鞋子走上去,脚下的湿地松软而又舒服,轻风吹来,起伏的波浪在湿地边缘刻出一道长长的岸
长堤夕韵
长堤夕韵黄河从什川上游的小峡奔腾而下,直泻什川这块盆地,历史上每逢洪水浸涨时,金盆王地的什川便泛滥成灾。当地人民在乐山脚下,或居长坡、靠坡,或居龙山、山腰。就傍山而栖的河西居民也是长年淋泥,故此称作泥湾。几百年来,什川人民为了建设美好家园,产植园林,治理河道,沿河压堤.历尽了千辛万苦。而今,农民用汗水筑就了长堤,宛如一条玉带缠绕着万亩梨园,成为什川腹地一道靓丽的风景。当您置身于大堤时,看黄河已是温情脉脉静无声,惠及梨园正有时。这漫漫长堤,已成为游人凭吊黄河,阅尽梨花,尽享流水人家之乐的佳境;也是情人依依,伴侣羁羁,品评人生世事之情的长廊。站在堤边,任山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