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东省 > 淄博市 > 临淄区旅游
临淄区景点介绍
董褚遗址
董褚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孙娄乡董褚,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1992年6月12日,董褚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蓬科遗址
大蓬科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皇城乡大蓬科村,年代为新石器时代、商周。1992年6月12日,大蓬科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二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范家遗址
范家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稷下街道,年代为商至西周。2015年6月23日,范家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临淄墓群
时代:周至汉在临淄故城内及故城周围有一群贵族墓葬,共计150余座,墓葬年代为西周、东周和汉代时期,墓主身份多为国君、公侯,如著名的太公衣冠冢、二王冢、四王冢、管仲墓、三士冢(历史故事“二桃杀三士”之三勇士)。田单墓、西汉齐王墓等。墓群内的墓冢,许多还存有高大的封土堆,像位于齐故城东南115公里的四王冢,封土方基圆顶,高达100米~120米,远望战国时田齐的四位国君,即威王、宣王、泯王、襄王,故有四王冢之名。其他各座墓冢封土堆大小不一,有的不足10米,状若小丘,甚至有的现在已不见封土,大概为后代所夷平。临淄墓群中发掘的西汉大墓有临淄大武窝托村齐王墓的5座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溡源桥
溡源桥位于淄博市临淄区辛店街道。年代为明。2013年,溡源桥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溡源桥位于矮槐树以东,横跨乌河,为石拱石板桥。长35.5米,拱厚0.25米。共3孔,每孔跨径1.5米。明朝永乐年间在木桥的基础上改建。此桥尚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尧王庄遗址
尧王庄遗址位于今稷下街道办事处尧王庄北,淄河西岸。遗址东西长约100米,南北宽约80米,1965年10月北京大学考古系师生在临淄实习时发现并进行了发掘。文化层厚1.5米左右,出土遗物有夹砂红陶甑以及陶鬲、罐、盆、鼎、鬶、甗等器物残片。器壁较厚,器身多饰粗绳纹,腰部饰附加堆纹。2013年,尧王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薛家庄遗址
薛家庄遗址位于淄博市临淄区齐陵街道。年代为新石器时代。2013年,薛家庄遗址被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珍堂古钱币博物馆
金珍堂古钱币博物馆亚洲最大的古钱币专题博物馆于2008年经国家文物局、省文物局正式批复设立,该馆目前是亚洲最大的古钱币专题博物馆。博物馆现有陈列面积800平方米,展藏品近80000件,其中包括历朝历代各类古钱币珍品,冷兵器、青铜器、铜镜、瓦当、佛像等诸多品类,总价值3.26亿元人民币。电话0533-7162999门票门票20人民币景点位置山东淄博临淄齐都国际商务大厦A座八楼
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
北海银行清河分行地下印刷所现位于淄博市临淄区皇城镇许家村,为地下洞室建筑。在地下10米深处,分两室,一为印刷车间,长7米,宽4米,高3米;二是休息室,在印刷车间西北,长6米,宽3米,高2.5米,与印刷车间相通。两室四周墙壁用砖石砌成,水泥填缝;室顶呈拱形,用水泥密封。设有两个出口,其一在离印刷车间东南40米处的许绍先家旧楼的西墙下;另一处位于休息室西北15米处的许同芳空院内的西屋里。另外还设有两个通气孔,分别通向村外的水井内。当时的北海银行地下印刷所有8位工作人员,总负责人商志卿,技术负责人王伯和。工作人员用两盏汽灯照明,轮流工作。工种有人工裁纸。刻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临淄足球博物馆
临淄足球博物馆位于足球起源地——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心城区,足球博物馆位于齐文化博物院太公湖畔,占地面积1.18万平方米。建成后的新馆集参观游览、休闲娱乐、历史文化研发、产品开发等诸多功能于一体,浓缩了中国的蹴鞠文化史、体育文化史和世界足球史。系统展示了2400多年以来足球的起源、发展和传播过程。发展历史蹴鞠,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体育项目和娱乐方式,对世界足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004年7月15日,国际足联确认:中国古代的蹴鞠就是足球的起源。2005年9月12日,在国际足联、亚洲足联、国家体育总局文史委和中国足协的指导、帮助和大力支持下,目前国内和世界上首家
南金农民博物馆
临淄区南金农民博物馆就是中国北方农村民俗发展变迁史的缩影。博物馆始建于2007年,2012年正式开馆,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是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和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常年免费对外开放。省内首家系统介绍农村变化、农民生活的博物馆。这里收集和展览着富有地域特色、活态文化特色和集体记忆的文化遗产。有乡土建筑、街区遗产、农业遗产、农业生产劳作工艺,有旧时服饰、民间风俗礼仪、节庆习俗等,实现了对文化遗产和乡村记忆的整体性和真实性的保护。地址:临淄区南金村
东周殉马馆
东周殉马馆是一处春秋时期的齐国君主和大贵族墓地。已发现大、中型墓20余座。在其中5号墓的周围发现了大规模的殉马坑。墓室南北6米,东西23米,南墓道长18米,宽12米,椁室位于墓室中部。用自然巨石垒砌,南北长8米,东西宽7米,深5米。墓室早年被盗,随葬品荡然无存。唯有殉马坑保留完好。殉马坑在墓室的东、西、北三面。东西各长70米,北面长75米,宽5米,三面自然连接,成为一体,全长215米。1964年发掘清理了北面西段54米,殉马145匹;1972年发掘清理了西南端的30米,殉马8匹;因条件所限,都已回填保护。1982年在1972年清理的基础上,又清
后李遗址
后李遗址位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齐陵镇后李官庄村西北约500米处的淄河东岸二级台地上,西北距临淄齐国故城约2.5公里,西南距辛店约12公里。后李文化也因临淄后李遗址而得名,后李文化遗址距今约8500~7500年,是山东地区目前已知较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后李文化主要分布在济南、邹平、章丘、淄博、潍坊一带,居民已过着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定居生活。器物类型简单,圜底器较多。1965年,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在学生调查实习中发现遗址,并对其进行了小规模试掘。1988年至于199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四次大规模发掘。共开探方179个,揭露面积约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天寺造像
西天寺造像位于山东省淄博市。西天寺是南北朝时期后赵皇帝石虎所建,初名为兴国寺,后改为广化寺,几经兴废。北魏时期达到鼎盛,寺院南北跨度1.5公里,是当时国内寺庙建筑中规模较大、佛像数量较多、香火较盛的一座。明初在广化寺旧址上重新建寺,更名为西天寺。西天寺造像5.6米,是华东地区现存最大的单体石佛造像,俗称“丈八佛”“无量寿佛”。寺内正殿九间,砖木结构,红砖绿瓦飞檐斗梢。正面供高达丈余的铜铸释迦牟尼坐像,旁立佛家众菩萨塑像,两侧序十八罗汉塑像,前殿供弥勒佛像,两庑为执事房,另有僧舍院落多重。院内钟楼,悬一口高约2米的铁钟。寺内钟楼旁有高两丈余的赑屃驮龙头碑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阳故城
高阳故城位于今朱台镇南高阳村西约200米处。南临乌河,东、西、北三面皆为平原。城址高出地面两米左右,四周残垣痕迹清晰可辨,呈长方形,南北约750米,东西约650米。城内耕土层下建筑遗迹颇多,并时有战国时期瓦当出土,高阳故城遗址,今高出地面2米左右,四周残垣痕迹清晰可辨,城内耕土层下建筑遗迹甚多,并多次发现春秋战国和汉代瓦当。1984年,该遗址被淄博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往事越千年。悠悠岁月虽然磨蚀了故城的容貌,但透过历史的痕迹,我们仍然可以追寻到那段令人回想的繁华与辉煌。如今,当地人民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山洞室墓群
稷山位于齐故城以南10公里的齐陵镇梁家终村东南方,海拔171米,石灰岩质,历史上就是齐国名山,现在是淄博市临淄区与青州市的界山。据《齐乘》引《齐记补》言,因春秋时山上有后稷祠,故名稷山。后稷是周族的始祖,神话中的后稷由邰氏之女姜嫄踏巨人之脚印怀孕而生,因没有父亲曾经被抛弃,故又名弃。他善种五谷,在尧舜时代做过农官,教农民耕种,被认为是最早种植禝的人,而奉为“五谷之神”。古齐都有稷门,也取之于此山。后稷祠在战国中期坍塌,齐宣王时代曾经在此建立孔子庙,故稷山又称“孔父山”或“夫子山”。山顶东部有一座方池,边长3米余,深两米。在池北壁有石龛造像两组,东西并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稷山墓群
稷山,又名孔夫山,因古时山上建有后稷祠,古名稷山。后稷,古代周人的始祖,他善于种植五谷,曾在尧舜时做过农官,教民耕种,因而-为“五谷之神”。齐故城有稷门,也取名于稷山。1983年,群众开山采石,在石崖上发现一古墓,里面摆满了随葬品,有铜鼎、镏金编钟、镏金熊足饰、石磬等,棺椁已经腐朽,不少文物也已流散。这个墓构造奇特,先是凿一竖墓道,深20米,至10米左右,向北凿一横墓道,然后凿成椁室。省、市、区文物管理部门曾经多次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考证,发现稷山和相毗连的井山上有汉墓十几座。构成了庞大的汉代石洞墓群,1984年由淄博市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排水道口
齐故城排水系统的布局,是根据城内南高北低的自然地势,经过周密设计和科学安排的。现已探明有三大排水系统,四处排水道口。同时又在大、小城南、北城墙外挖有很深的护城壕,与淄河和系水东西沟通,使其水系相连,四面环绕。小城排水系统在西北部,自“桓公台”东南方向起,经“桓公台”的东部和北部,通过西墙下的排水口,流入系水。大城内排水系统有两条。其一在大城东北部,沿东墙北流,通过东墙下的排水口注入淄河。其二位于西部,由一条南北和东西河道组成,此处的排水道口已于1980年发掘清理,东西长43米,南北宽7米,深3米,用天然巨石垒砌而成,水口分上下三层,每层5个方形水孔,孔内
晏婴冢
晏婴(——公元前500年),字仲,谥平,又称晏平仲。夷维(今山东高密)人,世称晏子,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晏婴冢,今在齐都镇永顺庄东南350米处,墓高11米,南北长50米,东西宽43米。墓前有明万历二十六年五月(公元1598年)钦差巡抚都察院御史应元题“齐相晏平仲之墓”石碑和清康熙五十三年重修碑共三座。《史记·管晏列传》记载:“晏婴墓在齐子城北门外。晏子云:‘吾生近市,死岂易吾志!’乃葬故宅旁,人曰清节里。”《青州府志》载:“慕容德登营丘,望晏子冢,顾左右曰:‘礼,大夫不逼城而葬,平仲死近城,其有意乎?’晏谟对曰:‘臣先人,俭以矫世,卒岂易地葬乎?’《临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桓公台
位于今齐都镇西关北,齐故城小城内北部偏西,西距小城墙约300米。俗称“梳妆台”“点将台”,东、北面150米之外有河沟(排水道)围绕。夯土基呈长方形,现高14米,南北长86米,东西宽70米。在桓公台周围曾多次出土铺地花纹方砖、脊砖以及着有树木双兽纹、树木卷云纹的瓦当。在距桓公台约1000米处,现存有6000平方米的夯土建筑台基,后人俗称“金銮殿”。1972年,省考古研究所就曾于桓公台东北约200米处,发掘清理了一处汉代宫殿建筑遗址。1981年,市、区政府拨款对桓公台进行了维修,于台前立石质标志碑一座,由同济大学教授陈从周书“桓公台建筑遗址”,并阴刻说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