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恩施州 > 巴东县旅游
巴东县景点介绍
巴东红旗渠
巴东红旗渠(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巴东县清太坪镇桥河村)。巴东绝壁天河位于巴东县清太坪镇至宜昌市长阳县之间,地处海拔千米的悬崖峭壁之上。这条犹如挂在绝壁上的“天河”,被人们称为鄂西深山中的“红旗渠”。该渠于1967年开始修建,自水流坪,途经水布垭、清太坪的10多个村庄,止于长阳县的龙王冲,全长约28公里,耗时11年于1978年建成。1966年,当地政府组织勘测后,决定在崇山峻岭中开凿一条人工灌渠。渠道设计成两米宽两米深,每千米下降一尺,绕山自流。时任清太坪区太平乡党委书记饶大喜被任命为工程总指挥。1967年11月,纱帽山响起巨大的炮声,灌渠开工。没有钢筋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布垭大坝
来自国际大坝委员会、巴西大坝委员会与中国大坝委员会的代表,对水布垭大坝进行了全面的技术论证及鉴定,认为“水布垭大坝为建设世界更高面板堆石坝提供了有益经验”。坝高233米的水布垭大坝,比此前建成的世界最高面板堆石坝——墨西哥阿瓜米尔帕坝高出46米,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座坝高超过200米的大坝。它不仅突破了世界坝工界关于面板堆石坝坝高不得超过200米的理论0,而且实现了喀斯特地区建成面板堆石坝的技术突破。与会国内外坝工界权威一致认为,水布垭工程大量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在大坝施工与质量控制、大坝性状监控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由此形成坝体最大沉降仅为坝高的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巴东金丝猴保护区
湖北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主体位于巴东小神农架范围内,于2010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是巴东唯一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其主要保护对象川金丝猴是目前调查清楚的距离长江主航道最近的川金丝猴种群。一、历史沿革湖北巴东金丝猴省级自然保护区的前身是巴东县沿渡河金丝猴自然保护小区,于2002年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保护区面积3000hm2,为动物栖息繁殖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主要对象为金丝猴。2010年,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湖北神农溪省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面积扩大为20909.99hm2,为森林生态系统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对象是以金丝猴、金钱豹、林麝、珙桐、光叶珙桐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野三关
中国的达沃斯,峡野明珠-野三关。野三关地处巴东,是鄂西的门户,山高路险景点位置巴东县野三关镇
巴东长江大桥
巴东县城宛若小重庆,一桥飞架南北蔚为壮观,桥南属神农溪(光0纤夫)长江汇入口,官渡口属巫峡西陵峡交界地,一脚踩两峡。桥北沿河有滨江公园,本地人晨练约会之地,看码头,轮船,江景都不错。景点位置湖北省恩施巴东县
恩施清江蝴蝶崖风景区
恩施清江蝴蝶崖风景旅游区,地处长江三峡和张家界两大国际知名景区之间。东起巴东县水布垭,西至恩施市汾水河,全长87公里,是清江最美、最深、最具原生态特色的河段。景区内奇山秀水典藏,峡谷风光如画,更有两岸的吊脚楼群和土家田园掩映在青山碧水之间。安坐于一叶扁舟,迷人的风景与醉人的风情不断顺水绵延,使人目不转睛,唯恐遗漏。清江蝴蝶崖风景旅游区的主要景点有:红花淌石林、大岩洞瀑布、千瀑峡、彩虹桥、五花暮霭、景阳峡谷、思过崖、笑面睡佛、清江石屏、清江壁画、五兄弟峰、世界第一高坝(水布垭大坝)。相传景区所在的恩施县,原名施县,后因雍正帝“赐恩”于此,方才得名“恩施”。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
金果坪红三军旧址位于巴东县金果坪乡江家村,由红三军政治部保卫局旧址、贺龙旧居及红三军军部旧址组成。红三军政治部保卫局旧址原为四合院式天井屋,现仅存一偏房,长7.5米、宽5.5米,建筑面积51.25平方米,面阔一间,进深一间,为木穿架结构板壁屋,上盖青灰布瓦。墙壁上保留有红三军政治部为发动群众而书写的标语“红军消灭豪绅地主为土地归农民而战红三军政治部”。贺龙旧居及红三军军部旧址始建于清末民初,平面为反“L”形,正屋坐南朝北,西厢房北出,东西长19.6米,南北宽18.1米,占地面积为354.76平方米,建筑面积233平方米。房屋为木架穿斗结构,板壁装修,上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子岩手印画
天子岩手印画位于巴东县官渡口镇小溪河村,时代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由400枚大小不一的横列的红色手掌印和数道红色竖画线条构成。手掌印和现代人手掌大小相近,应为古人用手直接涂红色矿物质颜料再按印在岩壁上形成;红色竖画线条是三道线为一组,似乎是用三个手指沾染涂料再顺岩壁自上而下涂画而成。这种类型的岩画,在巴东县乃至我省,尚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价值。保护范围:岩画所在崖壁长100米、高10米范围内的山岩本体。建设控制地带:岩画所在崖壁前20米至坡坎处,纵长300米至山崖边缘处范围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段德昌殉难处及墓
段德昌殉难处及墓位于巴东县金果坪镇江家村一组。段德昌(1904-933),湖南南县人,湘鄂西革命武装和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红六军军长,中共湘鄂西省委委员、湘鄂西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等职。1933年6月因错误肃反被害于此。1958年在其殉难处建墓。段德昌烈士殉难处及墓是研究湘鄂西苏区发展史的重要实物。(第五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狮子包古建筑群
狮子包古建筑群位于巴东新县城云沱小区,清代。系三峡工程文物建筑搬迁保护、集中复建文物点,包括万明星老屋、李光明老屋、顾家老屋、王宗科老屋、毛文甫老屋等5处民居,地藏殿、王爷庙2处寺庙,济川桥及碑刻、寅宾桥2处古石桥,“镇江阁碑记”碑刻、造船碑志2处碑刻及龙船河水磨坊,共12处。(第四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风亭
秋风亭位于巴东县信陵镇中街。始建于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明正德年间迁现址,清康熙初年、嘉庆二十一年(1816)、同治五年(1866)、光绪二十四年(1898)重修维修。占地面积234平方米,四角方亭,方形石砌台基,重檐歇山灰瓦顶,砖木结构。高10余米。四壁设格扇。为纪念曾任巴东知县的北宋宰相寇准而建。(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四渡河大桥
四渡河大桥坐落于鄂西武陵山脉的崇山峻岭中,地处宜昌市与恩施州交界处巴东县野三关镇四渡河上。大桥全长1365米,其中大桥主跨为900米,桥面宽24.5米。大桥恩施岸索塔高118.2米,宜昌岸索塔高113.6米,桥面距谷底560米,相当于200层楼高,是目前中国在深山峡谷里修建的全桥最长悬索桥,也被誉为世界第一高悬索桥。其建造中,借助火箭弹发射先导索过峡谷,开创世界建桥史先河。武陵山脉,凭借着独特的原始森林风貌和复杂的地质环境一直是无人问津的工程“0”,四渡河大桥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重点控制性工程,它的竣工通车,无疑为武陵山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天路中的
邓玉麟将军故居
邓玉麟将军旧居位于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镇石桥坪村。邓玉麟(1881—1951),湖北省巴东县野三关石桥村人,土家族;1894年投入清军中当兵,后入新军第三十一标,继升为炮八标正目,1908年由孙武介绍秘密加入共进会,之后离开军队,但仍在武昌、南京等地做运动新军的工作;武昌起义后入鄂军都督府谋略处任职,不久先后被湖北军政府任命为鄂军第七协统领、第四镇统制。中华民国成立后任北京总统府军事谘议官,授衔陆军中将;1916年赴沪参加讨袁;1917年参加0战争,被孙中山任命为大元帅府参军、临时政府参议;1921年任-本部军事委员;1926年北伐战争爆发后,曾任北伐军左
寇准文化公园
寇准文化公园位于巴东县城云沱小区的西陵路与沿江路之间,是为纪念寇准在巴东任县令时的丰功业绩而建。公园在规划设计上突出地方特色,彰显民族文化。建筑风格典雅古朴,园里主要设有地藏殿、王爷殿、寇公祠等古建筑和特色居民,居民群中心设有开展民俗表演活动的文艺广场。湖北省巴东县民族文化公园矗立在巴东巫峡口南岸,由仿宋县衙大堂与反映寇准文化的古建筑秋风亭、寇公祠等景观构成。仿宋县衙大堂内置仪门、正堂、六公房等。县衙内陈列了寇准任巴东县令时的北宋巴东县城遗址模型、寇准生平事迹介绍、寇准诗词文章、历代着名诗人咏巴东的诗词、传说故事及与寇准相关的文物。
链子溪原生态文化旅游区
链子溪位于长江巫峡口南岸,因链子崖上400多年的巨型铁链纤夫古栈道而得名,是巴东县继国际旅游景区神农溪之后开发的第二个原生态旅游景点。链子溪是长江三峡中新发现、开发的风景名胜区。她地处长江巫峡口上游2公里处,藏在深山峡谷之中,山高峻险,谷深幽静,人迹罕至,丛林茂密,植被葱笼,猿猴嬉戏,鸟语花香,风光秀丽。主要景点有:门扇峡、火焰石、送子岩、链子崖、鱼目洞、龙聚会、仙人寨、铁观鞋、神水泉、大溶洞等。景区内有国家保护动物:猫头鹰、野山羊、猕猴、娃娃鱼、水獭等,还有野木莲、水苔、文母等世界珍稀植物。
巫峡口
巫峡口巫峡,位于重庆市巫山县与湖北省巴东县之间,全长42公里,山高入云,有巫山十二峰擅奇天下。巴东属段24公里,西起边域溪,东至县境官渡口镇,古又称巴峡。边域溪,又名鳊鱼溪。为渝鄂两省市界河,它不仅是地理上的“鸿沟”,历史上巫巴两县百姓,为争夺田土薪柴,曾发生过无数次械斗,造成了不少伤亡,1949年后,两县青年在这一带营造了“青年友谊林”,它不仅美化了环境,也密合了历史上留下的“楚蜀鸿沟”。边域溪东为“铁棺峡”,有悬棺,色如铁,故名。全长2.7公里,一线多景,连线三峡,上称“布条峡”,中为“铁棺峡”,下流百米有石垒的“石棺峡”。江面迂回曲折,山岩高差30
无源洞
景区位于巴东县城东部10华里,距神农溪溪口15华里。核心景区为3.5亿年前地质运动形成的一个奇特峡岩,与江水相汇成一个有内外平湖的半岛,其间溶洞密布,泉瀑飞泻,鸟语花香。北宋一代名相寇准十九岁任巴东县令时,在此写下巴东诗词125首,李商隐在此留下千古至情《巴山夜雨》,千余年巴东老城已隐没于景区望江亭畔,自然风光与人文胜迹独领巴东一方风光名胜。无源洞,又名兀源洞、悟源洞。位于县城东郊10公里的金子山麓,海拔200米处,有水、旱二洞相连,洞口高宽各丈余,据《县志》载:以其泉“深远莫测其源”而得名,洞内空旷,可容万人,居人每避兵于此。雨季,溪水越洞顶而下
神农温泉疗养度假风景区
神农温泉疗养度假风景区大自然赋于我们疗养休闲的天堂——神农温泉,位于长江巫峡之北,神农架山麓之南,著名的国际旅游景点神农溪的上游,湖北省巴东县沿渡河镇境内的双神旅游线路66公里处。温泉一年四季热气蒸腾,温暖温润,花草茂盛。泉池中倒影着幽蓝的天光和苍翠的山色,景色优雅,留恋迷人。温泉发源于神农架山麓一石洞内,洞口面积约一平方米,其地质结构为石灰岩,泉水从岩石洞中涌出,其日流量1728吨,水温34C,且四季恒温。传说,古代神农氏(炎帝)在此用温泉洗浴,并用温泉水治愈过多种疾病,因而这股泉水被称之为神水,随后在这里洗浴的人络绎不绝,神农温泉也就因此得名。现经医
神农洞
神农洞相传为中华民族的祖先——神农氏顺溪而上,搭架采药居住过的洞穴遗址。位于沿渡河镇西北,神农溪北岸的链子岩上,距地面垂直高度近100米,现设有钢梯、石级直达。洞口高5米,进洞向北斜下至洞底200余米,有水池平静如镜,据传为神农氏当年的洗药池。洞内高大空旷,是典型的石灰岩地貌,冬暖夏凉,洞顶有倒垂的石屏石幔;洞壁间的石笋、石柱、石花琳琅满目,尤以神农晾药台、制药处、练丹房形象逼真,目前当地政府正大力投入,采取边开发、边建设、边接待的模式,已初见规模。漂流神农溪,观赏神农洞景,无不令人感发思古之幽情。
巴东白鹿洞
白鹿洞在金字山北麓,老政府后山密林中。有两个两米见方,深约三米的溶洞,名“白鹿洞”,洞旁小山岗上有一块约16平方米的平台,叫“鹿鸣合”,旁有一清泉涌出,名“鹿泉”,古时泉旁建有亭,名“鹿泉亭”。相传,北宋寇准任巴东县令时,当时县城在江北旧县,闲暇时常过江,到寿宁寺与长老谈古说今,吟诗作对,但每次过江,长老早就将道路清扫,沏好茗茶,在山门恭候,寇准觉得蹊跷,问及长老为何先知,长老说,寺旁有一对白鹿,只要嗷嗷鸣叫,必有贵客前来。寇准邀长老去见灵异白鹿,至洞口施礼参拜,白鹿受惊,一只跑往山下,直奔大江,另一只则跑上了山岭。后人为了纪念寇准在巴东的政绩和升迁为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