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北省 > 武汉市 > 武昌区旅游
武昌区景点介绍
抱冰堂
抱冰堂位于武昌首义公园蛇山东端中部,进首义公园大门后见岔路走右边,两分钟便到。原址是湖广总督张之洞训练新军的指挥所。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张之洞调任军机大臣离鄂,1909年夏,其在鄂军界的门生、僚属集资建成此堂。(其学界门生集资同时建了“奥略楼”,1955年修建长江大桥时拆毁)。这年10月,张之洞辞世,以此堂存作纪念。因张之洞晚年自称“抱冰老人”,取《吴越春秋》“冬常抱冰,夏还握火”语意,借越王勾践抱冰0的故事,自励发愤图强。民国初,原新军将士又捐修抱冰堂,并将其开放为公园。1953年曾进行修葺。1981年辛亥革命70周年时,进一步整修,后辟为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森墓
张森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卓刀泉。张森(1887—1928),辛亥革命时期参加革命,是北伐军著名将领,后因积劳成疾病逝,也是北伐战争中去世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第四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汉俊墓
李汉俊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伏虎山西坡。李汉俊(1890-1927),湖北潜江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1923年自行-。1927年12月被桂系军阀杀害于汉口。建国后追认为烈士。墓坐东朝西,为长方形,前有子女立的墓碑,四周砌有高约1米的围墙,占地60平方米。(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洪山摩崖题刻
洪山摩崖题刻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庆元元年(1195)荆南参军赵淳在洪山建东岩阁,将其所写《东山赋》、《东岩阁记》刻于山石上,同时就山坡上各处山石的天然形态和色彩纹理稍施斧凿,依其形状,分别命名“云根”、“云扃”、“伏仙”、“飞雪”、“栖霞”、“半霄”、“清肃”、“翠屏”、“堆云”、“狮子峰”等,并以多种书体将它们镌刻于山石上。(第三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首义烈士公墓
辛亥首义烈士公墓位于武汉市武昌伏虎山北麓。刘静庵、蔡济民、蓝天蔚等民主革命者埋葬于此。1956年公布为湖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文革”中,原墓被毁,1981年重新修复。(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黄兴拜将台旧址
拜将台,位于武昌阅马场首义广场南端,与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军旧址遥遥相望。1911年11月3日,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效汉刘邦拜韩信为将仪式,在此筑台拜将,任黄兴为战时总司令。故此地有“拜将台”之称。1928年,辛亥首义同志在此修纪念亭。1948年,因亭毁改建纪念碑。现紫红色水磨石纪念碑乃1955年武昌区人民政府改建。现拜将台的纪念碑北向,正面镌刻“拜将台辛亥首义鄂军都督黎元洪任黄兴为总司令在此授印”,阴刻“中华民国十七年十月十日辛亥首义同志会”款识。向游人叙述着这段历史。武昌起义胜利后,清府急调陆军大臣荫昌率军南下,并令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溯江而上,企图尽快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楚望台
楚望台及清新军军械库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原位于武昌首义路梅亭山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院内。楚望台紧邻起义门,同处首义路南端。在武昌解放路沿首义路向南行15分钟即可到达。楚望台及军械库原址已无存。遗址上立有高2米、宽1.2米的文物保护标志,以示此地为楚望-械库之所在。楚望台的来历有史可鉴。相传元朝末年,朱元璋进军武昌曾驻扎梅亭山,在此闻报得第六子,高兴地说:“子长,以楚封之。”朱元璋当皇帝后,于洪武三年(1370年)封第六子朱桢为楚王。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桢就藩武昌,在梅亭山树立分封楚王的御制碑文,并建“封建亭”。朱桢不忘父皇之恩,常在此遥望帝京,故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营
辛亥首义发难处工程营位于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路234号,清宣统三年(1911)。1911年10月10日晚,驻扎这里的新军工程八营官兵按照革命党人制定的起义计划首先发难,打响了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一枪。旧址建筑建国初仅存三栋砖木结构平房,每栋长38.5米,宽14.8米,2门18窗。现已改造为两层楼房。1987年立武昌首义发难纪念碑。(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庚子革命烈士墓
庚子革命烈士墓在武昌洪山东部北麓山坡上,进省军区八一路北门即到。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为反对慈禧-,以求改良中国政治,自立军准备在汉口起事。事泄,首领唐才常、傅慈祥、林圭等遭清廷杀害,唐才常等7位烈士被草葬于洪山北麓。1912年4月孙中山来鄂,为了表彰自立军的历史功绩,安抚烈士遗孤,将唐才常等21位自立军烈士合葬于此,立“铁血精神庚子革命烈士之墓”石碑,并建陵园。庚子烈士墓座南朝北,依山而筑,由牌坊、墓道、墓冢组成。其牌坊位于武昌八一路路北的中科院武汉分院宿舍区内,距墓冢百余米。牌坊四柱三门,宽约11米。四柱边围各为0.8米,上有莲花浮雕,高约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陈友谅墓
陈友谅墓位于武汉市武昌区蛇山南麓。陈友谅(1319-1363),湖北沔阳人,元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元至正十八年(1358年)自称汉王,至正二十年(1360年)杀徐寿辉称“大汉皇帝”,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在鄱阳湖与朱元璋作战身亡,还尸武昌,葬于黄鹄山(蛇山)南麓。现存墓冢为民国元年(1912年)重修,1981年维修。墓地面积约200平方米,墓冢为圆角长方形,高2米,砖砌墓墙。(第一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施洋烈士陵园
施洋烈士陵园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洪山南麓,方圆28亩,南望石牌岭、北枕东湖风景区、东陵武汉大学、西接黄鹤楼,正处武珞路繁华闹市地段,整座陵园由烈士牌坊、瞻仰广场、纪念碑、烈士墓和纪念馆五个部分组成。施洋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大律师、早期工运领袖、共产党员施洋烈士而建的。施洋,1889年出生于湖北竹山、早年结业于湖北法政学校、大律师,任武汉公会副会长;1922年由早期共产党人的领袖许白昊、项德隆(项英)同志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参加领导京汉铁路工人为争取自由、反对军阀压迫的“二•七”大罢工,被反动军阀吴佩孚、萧耀南杀害于武昌,时年34岁。施洋同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胜像宝塔
胜像宝塔又称宝像塔,因其色白又称白塔。原在武汉市武昌蛇山西首黄鹤楼故址前的黄鹄矶头,1955年修建武汉长江大桥时,拆迁至蛇山西部、京广铁路跨线桥旁。1984年迁入黄鹤楼公园西大门人口处内。位于黄鹤楼正前方约159米、白云阁以西433米处,胜像宝塔塔高9.36米,座宽5.68米,采用外石内砖方式砌筑,以石砌为主,内部塔室使用了少量的砖。是黄鹤楼故址建筑群保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单体建筑。1956年被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胜像宝塔修建于元代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为威顺王宽彻普化太子建,是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的喇嘛塔。由于它的外形轮廓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无影塔
无影塔位于武昌区洪山西麓的洪山公园内。无影塔原名宋兴福寺塔。兴福寺原名晋安寺,始建于南朝梁元帝承圣年间(552~554年)。隋文帝仁寿元年(601年)改称兴福寺。至南宋度宗咸淳六年(1270年)重建兴福寺并建此塔。兴福寺毁于近代,1953年该塔迁移至洪山公园内。无影塔为楼阁式石塔,塔身为实体。八边形平面,高11.25米。塔身下部为石砌须弥座,直径4.25米,须弥座上为七级塔身。第一、三、五、七层外壁设龛,檐下施四铺作斗栱,其余层檐下无斗栱。每龛,中间嵌菩萨、天王、力士、供养人等造像。第一层南面小龛的左侧刻“住大洪山胜象兴福寺重修”,右刻“咸淳六年岁次庚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都府堤20号,原为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创办于1918年,1926年更名为湖北省立第一小学。1927年4月27日,中共“五大”在此举行开幕式,之后在汉口黄陂会馆(已毁)继续进行。中共“五大”是在国民党-发动政变、革命面临严重危机的紧急关头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监察委员会。同年5月10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亦在此召开。中国0的创始人之一、湖北地区早期党组织负责人陈潭秋曾在此以教书作掩护进行革命活动。旧址总平面呈长方形,面积7900平方米,建筑临街立面采用西方古典风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
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旧址位于武昌解放路259号,即现湖北武昌实验小学院内,是原清“两湖书院”地域。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是大革命时期(第一次国共合作),国共两党为培养国民革命人才而合力创办的高等军事院校,隶属于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旧址占地面积1.4万平方米。建筑尚存三栋砖木结构平房。1926年10月,北伐军光复武汉。为迎接革命大发展,满足政治、军事人才的需要,国民党中央先决定设政治训练班,后改办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政治科。校址定在位于武昌文昌门、平湖门之间的两湖书院旧址。1927年1月19日改名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黄埔军校)武汉分校,仍由蒋介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
湖北省立图书馆旧址位于武汉市武昌区武珞路45号。湖北省立图书馆始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张之洞主持创办,当时馆址设于武昌兰陵街西侧(今解放路);1908年迁入兰陵街东侧原博文书院校舍(今武昌区-);1934年2月,省政府决定筹建新馆,同年6月,选址武昌蛇山抱冰堂下空地(即现址)。1935年10月1日,新馆奠基,1936年7月建成,建筑面积2572平方米,由袁瑞泰营造厂承建。1938年武汉会战期间,旧址是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所在地。图书馆为一座典型的中国传统复兴式近代建筑,其内部为钢筋混凝土结构,而外形则极具传统建筑特点,歇山琉璃瓦大屋顶,碧瓦飞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汉大学早期建筑
1930~1936年。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武昌武汉大学校内珞珈山、狮子山等10余座山丘之间,东、北、西三面环水,滨临东湖西南岸。占地面积2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万余平方米。是武汉大学早期校址。武汉大学的前身是湖广总督张之洞于1893年创办的自强学堂,1928年改名为国立武汉大学。由著名科学家、教育家李四光选址、规划、筹资,美国著名建筑师开尔斯主持设计。主要建筑有文、法、理、工、农等5个学院大楼和图书馆、体育馆、华中水工试验所、学生宿舍、饭厅、俱乐部、18栋教授住宅楼、牌楼、水塔等。整体布局在3条南北轴线与2条东西轴线相交汇的轴线网络上,形成以图书馆、理学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基博故居
钱基博故居位于湖北美术学院校园内,建于1936年,系砖木结构二层楼房,内木板铺地,总建面630平方米,是文化名人钱基博1946年至1957年居住的地方。该建筑又名朴园,是著名国学大师、教育家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故居。钱基博,江苏无锡人,天资聪颖,家学渊源,16岁那年就撰写了洋洋4万余言的《中国舆地大势论》,发表在梁启超主编的《新民丛报》上。实业家、曾中过状元的张謇,读过钱文后击案赞叹:“大江以北,没有见过能与他相比的人!”钱基博历任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私立华中大学教授。朴园原是私立华中大学(现华中师范大学)修建的新公寓。其第一位主人是碧眼勾鼻的美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昌首义文化旅游区
武昌首义文化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湖北省、武汉市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打造的经典文化旅游项目,也是武汉设施最为完备的免费景区之一,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首义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紫阳湖公园、起义门、首义碑林等景点在内并集教育、观赏、休闲、购物、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主题文化旅游区。为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自2005年开始,省、市、区政府共同实施了包括辛亥革命武昌起义纪念馆在内的以首义文化为主题的一系列新建、扩建、改建工程——新建辛亥革命纪念武昌起义纪念馆前的首义广场、辛亥革命博物馆;修建首义碑林—楚望台遗址公园;修复起义门旁的古城墙等。
东湖听涛风景区
东湖听涛风景区位于东湖西北岸,是东湖风景区中最早建成开放的景区。该景区建有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为主体的景点群,还有新建的沙滩浴场,是夏夜人们纳凉避暑、戏水休憩的好地方。景区中的主要风景旅游点有行吟阁、长天楼、九女墩纪念碑、湖光阁、寓言雕塑园、碧塘观鱼等。☆行吟阁:位于东湖西北岸中部的小岛上,1955年修建,它四面环水,由荷风、落羽两桥与陆路相连。阁名出自《楚辞.渔父》:“屈原既放,游于江潭,竹吟泽畔”。阁系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高22.5米,平面呈正方形,三层四角攒尖顶,古色古香。行吟阁雄健俏丽,颇富民族风韵。阁前立屈原全身塑像,像高3.6米,基座高3.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