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邵阳市 > 双清区旅游
双清区景点介绍
邵阳市博物馆
邵阳市博物馆位于邵阳市文化艺术中心(邵阳大道与新华南路交汇处),它承担着邵阳市历史文物的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教育等任务。建筑层高4层,总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一楼为博物馆的基本陈列馆,分为古代部分、近代部分、现代部分;二楼为博物馆的专题陈列馆,分为《资源风物》、《名人风范》及《邵商风采》;三楼为非遗馆;四楼为市文物局、市博物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研究所的办公区和文物库房。邵阳是一座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却一直没有属于自己的博物馆。2013年3月,邵阳市博物馆作为该市文化艺术中心的一部分开工建设。该馆总投资8700余万元,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
双清亭
双清亭在今邵阳市双清公园内。因伫立在资水和邵水两条河流交汇处的一块巨大砥柱矶上,两条清流汇于其下,故名“双清亭”(图双清亭)。据《大清一统志》载,亭始建于宋,历经整修,规模没变化。亭旁原有登云阁、揽翠亭、高庙等建筑,今已不存,仅存双清亭立于资、邵二水之滨,辟为公园供人游览。数百年来,双清亭一直被誉为“宝庆十二景”之一。亭为纯木结构,八根木柱内外两圈顶托重檐歇山顶,上覆小青瓦,结构严谨,造型生动。亭内尚存明清石碑各一通。历代墨客骚人游览于此留下赞美的诗词。明代诗人李青的《游双清亭》:“天天图画在双清,绿水青山泼眼明,风入琳琅摇凤尾,云移松桂偃龙形。望中
邵阳水府庙
水府庙时代为清。位于湖南省邵阳市双清区中河街。水府庙的主体建筑戏楼重檐六角,宏伟壮观,具有较高的建筑艺术。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因祭祀河神而建庙,明末毁于战火,清顺治十三年(1656)、道光二十一年(1841)重修,当时正殿、厢房、戏楼一应俱全。正殿供奉铁佛像数十尊,1958年因扩建道路,拆毁正殿、戏楼,铁佛像被毁。现存戏楼,系清代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平面凸字形,面阔3间,进深两间,占地145平方米,总高16米。明间为戏台,覆盆藻井,屋顶为二重檐,一层檐六翼角,二层檐八翼角,三层为六角攒尖顶,上置宝瓶。两次间为二层楼房,单檐硬山顶,山墙为马头式封火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府水利风景区
湖南水府水利风景区座落在美丽富饶的湘中,以水府庙水库(国家大Ⅱ型)为主体,涵盖周围景点,方圆300km2。水库水面宽阔辽远,碧波荡漾,周边群山环绕,树木苍翠,景区风光旖旎,环境优雅,被誉为“湘中西湖”。水府水利风景区群峰起伏,连绵不断,湖中有湖,山外有山,山青水秀,风景如画。海拔457m的天门山,古树参天,林木茂密,名贵树种繁多,各种野生动物出没频繁;巍峨峻峭的鹅婆山,巨石林立,登顶远眺,周围数十里的奇峰异景尽收眼底;还有狮子山,宛如一头雄狮仰卧风景区,各种奇景美不胜收。景区山美水更美,水质清纯明亮。在春和景明或秋高气爽时,一湖碧水,万顷烟波,鱼翔浅底,
国家水利风景区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
八路军驻湘通讯处旧址,位于邵阳市双清区昭陵西路两路口28号。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又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驻湘通讯处,原设在长沙市。1938年10月,广州、武汉相继被日寇占领,湖南腹背受敌。-湖南省党部于11月中旬火烧长沙之后迁往沅陵,省政府迁往耒阳,长沙处于混乱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存革命力量,并继续领导全省的抗日救亡运动,开辟以邵阳为中心的湘西南抗日救亡革0据地,八路军驻湘通讯处在-、-等同志的指挥下,于1938年11月下旬由长沙迁往邵阳,驻邵阳县(今邵阳市)城东门外回栏街两路口曾家院子。同时迁来邵阳的有0湖南省工委、长沙市委、省青委、文化界抗敌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邵阳玉清宫
玉清宫,座落在邵阳市双清区道教圣地佘湖山,山顶有佘湖古道观,供奉唐高道申泰芝真人。应地方大德善信敦请,2006年,由湖南省道协、邵阳市道协发心重建。玉清宫占地40余亩,道观依山而建,由山门牌坊、钟鼓楼、灵官殿、圣帝殿、财神殿、慈航殿、吕祖殿、文昌殿、药王殿、玉皇殿、三清殿、闻经堂、大德堂、藏经阁等组成。工程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工艺精湛,目前为邵阳市最大规模和湖南大型宫殿式道教宫观,被誉为“宝庆第一福地”、“问道者的心灵家园”。现为湖南省道教协会副会长吴理之道长住持道观。
中共湖南省地下工作委员会旧址
1938年11月至1939年7月,0湖南省地下工作委员会、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省委机关报《观察时报》社曾一度从长沙迁至邵市,分别驻在回拦街欧阳院子(今毛巾厂仓库)、两路口21号(曾家院子)、鼓楼亭陈乡堂。当时八路军驻湘办事处的主要领导人有徐特立、王凌波、欧阳方等同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佘湖雪霁
佘湖雪霁景区在市郊城东乡。山势“高崖峻耸,不易攀登,积雪尤甚。晴霁登临,风景特异。”明参政车大任《小佘湖山》诗:“佘山高百仞,翻爱雪晴时。积素兼天远,凝晖映日奇;千林频送色,万壑顿回姿。欲借阳春意,挥成郢客辞。”此山称“小佘湖山”始自唐代。唐时崇尚道教,申泰芝死后,朝廷令邵州为其建庙,岁时祭祀。申泰芝隐居-的佘湖山离州治甚远(今邵东县佘田桥镇),为便于祭祀,遂在此山建祠,称佘湖庙,山乃名为小佘湖山,逐渐通称佘湖山。山顶有毗卢阁,民国时期,香火旺盛,每年秋季,远近信徒到此进香拜佛的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山脚有雷祖岩,履之空洞有声。岩上有台,台侧有石如悬,石下
邵阳东塔
东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后毁。清道光十四年(1834),邑人谢承莳在旧址重建,因战事修至四级而止。清同治元年(1862),其子谢永锷经三年续建而成。与塔东相隔20余米有一禅寺,俗称东塔庵,和塔同期建成,庵由女尼住持。内供如来佛、观世音等塑像,为市内著名佛教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清公园
双清公园座落于资邵两水汇流处下游1.3公里处,占地区1.42万平方米。因位居资水、邵水汇合处,故以“双清”命名。其中有双清亭为纯木结构,六角重檐,脊饰龙凤,雀替斗拱,绕以明廊。亭侧有高庙,原名康济庙,宋徽宗赵佑曾题额“康济”。清代皇室敬重关羽,康熙年间更名关帝庙。高庙右侧,有嶙峋如柱的岩石雄踞于资水南岸,这就是砥柱矶,矶上有朱亭,又名亭外亭。双清胜景曾吸引历代墨客骚人揽胜抒情,留下许多墨迹和诗文。双清亭上有元贞元年(1295)郡守三不都书“天开图画”,明湖广巡抚赵贤书“双清揽胜”,明刑部尚书顾璘亲题“砥柱矶”三字。亭外亭上有清代诗人徐小松写的一幅楹联:“
山寺晓钟
山寺晓钟。后城内太平巷之太平寺迁东山,两寺合并,为宝庆府聚僧讲经之地,称为太平兴国东山讲寺,简称东山寺。明嘉靖年间(1522-1566)移县署钟楼之“景泰铜钟”于寺内。每当清晨,嘹亮的钟声远播于街巷闾里和资、邵二水的行舟渔船之上。明兵部侍郎张同敞有《东山寺》诗:“古寺入风幽,村烟江水头。木疏钟磬落,人静雨花流,有客寻闲约,逢僧问静修。擎杯云到掌,醉为此山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池古香
莲池古香。爱莲池故址在城北路6号市政府院内。宋治平四年(1067)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以永州通判摄邵州事期间,在此辟池种莲。池方形,广十余亩,与江水通盈涸。池周砌石为墙,环植垂杨。池内莲花叠瓣充楼,香幽而不实,亦不藕。据说,周子的传世名《爱莲说》就是在这里写成的,因之称为“爱莲池”。
双清秋月
双清秋月。双清秋月景区位于双清路砥柱矶上,系由砥柱矶、高庙潭等自然景观和古寺庙、古亭阁、古碑刻等人文景观组成的综合性风景区。因位于资江、邵水汇合处而得名“双清”。1956年辟为双清公园。砥柱矶是一座伸入资江中流略如半岛形高峻而陡峭的山峰。危石嶙峋,峭壁高耸,脚下的高庙潭,素湍碧波,倒景回清。峰本无名,明嘉靖十七年(1538)二月,湖广巡抚顾嶙见其“当水之冲,甚奇特”,遂题名“砥柱矶”,并赋五律:“昆仑一卷石,飞落碧江唇,静日浮佳气,中流立此身,楼台悬峭景,桃李点芳春,阅尽狂澜色,何须问水神?”宝庆知府邓继曾刻石于砥柱矶头
东塔公园
东塔公园位于东塔岭,全园以塔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占地6.99公顷。公园雄踞城区东大门,紧靠人民广场,有百余级石蹬道直通公园南大门,另有混凝土车道绕五一北路洞天剧院门口盘旋而上,经西门入园。园内绿树成荫,绿化覆盖率达93.7%,主要景点有东塔、艮寅庄、南大门、东塔禅寺、望江亭,还有小儿童游乐场与“地下世界”相通的“别有洞天”建筑小品。东塔始建于南宋建炎元年(1127),后毁。清道光十四年(1834),邑人谢承莳在旧址重建,因战事修至四级而止。清同治元年(1862),其子谢永锷经三年续建而成。与塔东相隔20余米有一禅寺,俗称东塔庵,和塔同期建成,庵由女尼住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仙洞
洛阳仙洞。洛阳洞是前进山下的一个岩洞,景致清幽,“资邵二水汇流其下,石室曲折,后穴冥通不知所底,壁间字痕可读”(见道光《宝庆府志》)。洞旁有洛阳井,水清如镜,长旱不竭。据传,洞、井皆为唐人申泰芝思念他在洛阳的母亲而命名,故称“仙洞”、“仙井”。明宝庆知府谢省有《洛阳洞》诗:“杖履跻攀到九华,不知何处是仙家。落花流水春光老,古木闲去夕照斜。丹鼎何人知岁月,洞门长日锁烟霞。仙纵一去无消息,唯有碧桃春自花。”明参政车大任诗中有“门连丹灶寂,坛共白云平”句,可见在明代时洞口尚有仙人炼丹用的鼎、灶法坛之类的遗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