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湖南省 > 衡阳市 > 石鼓区旅游
石鼓区景点介绍
衡阳古井遗址
衡阳古井遗址南朝至元明古井遗址。位于衡阳市石鼓区人民路正殿巷、后宰门与司前街一带。1973年6月,在该区域1400平方米范围内发现南朝至元明时代古井23口,其中价值较大的为南朝至五代水井。南朝水井0-土有青釉印纹单耳陶罐等。唐代水井0-土有檐口坛、双系罐、瓷壶、骨梳等物,还有鹿角、虎骨、阿魏、沉香木等药材。所出瓷壶,上饰贴花装饰,是典型的长沙窑产品,其中以宝塔舞蹈人物贴花壶最为珍稀。五代水井除出土少量残木器和货币外,均为陶瓷器,有檐口坛、壶、双系罐、四系罐、伏狮形瓷枕等。瓷器上绘荷花、连珠形点彩,则为长沙窑所习见。青釉喇叭形长嘴壶等则是衡阳窑产品。这批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鼓摩崖石刻
2003年以来,石鼓山上陆续发现了摩崖石刻,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自那时起,有关部门和文物专家对摩崖石刻进行了抢救和保护。据考证,石鼓山山体保留了较为完整的露天“摩崖石刻”。据统计,在面积约4000平方米的山体岩壁上以及朱陵后洞内外,保存有历代摩崖石刻40余处,其中唐刻3处,宋刻7处,元刻3处,清刻9处,年代不详刻石21处。许多石刻仍保存完好。这些石刻刻工精细,包括隶、楷、行、草等,书体繁多、流派纷呈。石鼓摩崖石刻跨越1000余年,大部分记载着历朝历代文人墨客游历石鼓山的感悟,其中还有不少官吏为官任职的记事,保存较好的石刻有“西奚谷”、“江上清风”、“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明翰公园
明翰公园位于衡阳市明翰路。1990年8月在夏明翰烈士诞生90周年之际,衡阳市委、市政府为弘扬夏明翰烈士视死如归、大无畏的革命主义精神,决定铸夏明翰烈士铜像安放西湖公园,并将西湖公园改名为明翰公园。8月25日,夏明翰烈士铜像在西湖公园(明翰公园)举行奠基典礼,宋任穷、张爱萍、张平化、熊清泉等领导及夏明翰烈士的外孙女夏倩参加活动。夏明翰烈士铜像于1993年12月在明翰公园落成。夏明翰是衡阳市最著名的烈士之一。1919年五四运动中,他与蒋先云等人发起创建湘南学生联合会,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反帝反封建斗争。1920年秋赴长沙,在毛泽东的直接领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虎形山公园
虎形山公园位于衡阳市石鼓区黄沙湾街道进步村。虎形山公园为衡阳市中心城区综合性生态公园,公园有虎形山南、北两座山头。园区“人造”与“天成”平衡,所谓“人造”,即人为地在公园中“嵌入”式加入人工景观。“天成”则通过原有形式多样的自然生态环境,如草地、坡地、灌木林、树林、山地、水面等,形成多样的自然景观,让游人感受到自然界不同的生态环境。虎形山公园分为4大景区:东部的“朝晖晨曲”景区、西部的“夕阳暮歌”景区,山顶的中央活动区以及山脊的山地体验区,并按其不同的特色安排相应的活动。“朝晖晨曲”区位于东边山坡,这个景区主要由主入口广场活动区,休闲运动区,休闲娱乐区,
衡阳烈士陵园
衡阳烈士陵园1954年由原中央领导陶铸同志携专家堪考定址并命名为“衡阳烈士陵园”。陵园占地面积134亩,绿色覆盖面积已达到总面积的40%,园内四季常青,四季有花。2006年被评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8年被评为省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评为国家级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2010年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2年,我园根据民政部民发[2011]31号文件和省民政厅发[2011]38号文件精神,我市烈士陵园已被列入省民政厅和民政局确定的全省两家市级提质改造项目之一.加快烈士褒扬区的建设步伐,为全市人民打造好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衡阳博物馆
衡阳博物馆位于衡阳市风景秀丽的西湖公园之南,建筑面积4500m2,建筑风格仿我国江南明清建筑,典雅、庄重、古朴。衡阳市博物馆属地方综合类博物馆,现有馆-史文物2万件,其中珍贵文物千余件,有国宝,有多件历史文物赴20多个国家展览。设有文物陈列厅、临时展览厅、电教室、中心库房,接待室、资料室、办公室,是衡阳市精神文明建设窗口单位和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衡阳博物馆开馆,举办了《馆藏珍品陈列》、《国防教育展览》,内容丰富,艺术形式新颖,直观形象地展示了衡阳五千年文明。馆-铜器陈列观众进入馆-铜器展馆时,古朴典雅的木质展柜,与精美绝伦的青铜器,给人带来轻松、和谐
青草桥
“潇湘八景画难描,雅爱衡阳青草桥,雨后凭栏新月上,渔歌矣乃橹声摇。”这是清朝朱佩连《清泉杂咏》中对青草桥的赞美。蒸湘汇合处,石鼓左侧旁,屹立着青草桥。有桥至今,历时近八百年。南宋淳熙十三年(公元1186年),薛伯渲任衡州知府时,在青草渡修建木桥,为第一代青草桥。明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始,历时四年多修成石桥,改名永桥。清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建栏杆,乾隆年间重修后,仍称青草桥。1933年被洪水冲毁南北两孔,次年修复为七孔桥,1944年被日寇炸毁。1956年市人民政府又重修宽敞的石桥,次年元旦通车。青草桥如彩虹飞架南北,桥下船只穿梭,更显得多姿。青
石鼓江山
“石鼓江山锦绣华”,这是诗人对石鼓江山的赞美,倘若你能亲临其境,必定会使你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觉得这诗句还远没有体现石鼓江山的风貌。石鼓位于衡阳市北,海拔69米,面积约四千平方米,虽不象匡庐“跃上葱茏四百旋”那样高大,却有“一山飞峙大江边”那样奇崛突兀;也不象七星岩“削玉辰峰窗外列”那样磅礴,却有“仙洞危楼半出林”那样深邃,其山势之险,水色之秀,实为天下名山胜水中不可多得之景观。蒸水环其右,从邵阳缓缓而来,湘水挹其左,从零陵滔滔而来,耒水横其前,从郴州滚滚而来,三水汇合,浩浩荡荡,直下洞庭。而石鼓正当其冲,不惧冯夷之威,力敌阳侯之怒,横截江流,泰然若素,
朱陵仙洞
朱陵仙洞位于石鼓山东侧。相传唐天宝年间,董奉先曾在洞内炼丹因而得了仙洞之名。又传此洞北通南岳与水帘洞(亦名朱陵洞)两洞相连,南岳有道高僧曾借此洞往返衡岳之间,瞬息即到。洞内壁上曾留下了杜甫、韩愈、王夫之等历代名流待作达千首之多,使得朱陵洞以诗名远播三湘。后因战乱,尤其是日寇的狂轰滥炸,碑文、镌刻多被毁坏。仅留下小洞的残边及洞口上的“朱陵后洞”和“东崖”等残字。后虽经修整,但难复原貌。然而,作为衡阳八景之一,朱陵洞至今仍令许多游人心驰神往。“洞里春光无限,星灿烂,都应是云中剑舞光按。”“仙户启,石乳侧垂银蒜。”这是明末清初大思想家、文学家王夫之《咏朱陵仙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衡阳西湖公园
西湖是衡阳八景之一,素有“西湖夜放白莲花”的美誉,名列全国三十六个西湖行列。西湖公园位于雁城中心区的北端石鼓区,北临蒸水,冬倚蒸湘大道,西与南端为住宅开发区的道路。占地面积三百亩,其中陆地54%,水面占46%;通过山、水、绿地分隔空间,形成山水园林景观,有闹中取静的艺术意境。西湖公园的功能分区:东与西片分别为青少年、老年活动区,“动”与“静”截然分开,迎合“老”与“少”情趣不同的需要;北片与岛区是全园的主要赏景区,适应不同层次游人欣赏湖光山色;南端主要是管理服务区。水面有聚有散,聚散结合,适应水上多样活动,南湖广阔,适宜快艇,中湖弯曲幽静宜于小游船荡漾,
石鼓公园
石鼓公园在城北石鼓山,面积约四千平方米,形如半岛伸入湘、蒸二水汇流处。由于水流撞击石崖声若鼓鸣,故名石鼓山。山上有一尊石鼓,高2米。北魏郦道元《水经注》载:“有石鼓高六尺,湘水所经,鼓鸣,则有兵革之事。”可见其历史久远。唐元和年间,衡阳人李宽结庐读书于石鼓山。宋至道三年(公元九九七年),衡阳郡人李士真创建书院。景佑二年(公元一零三五年)钦赐匾额“石鼓书院”,成为北宋四大书院之一。山上曾有唐刺史齐映创建的合江亭,后因韩愈题合江亭诗,致其“缘净不可唾”之意,雅名缘净阁。宋张轼在亭中立碑,书韩愈诗镌于碑上。亭右有朱陵后洞,相传可达南岳。唐董奉先曾栖洞-九华丹,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亭于山的左侧。宪宗元和年间,州
衡阳来雁塔
来雁塔,衡阳名胜之一,距市中心约3公里,与回雁峰对峙,寓雁有来回,故名为来雁塔,该塔兴建的目的是用以导航,类似今日的航标灯塔。塔基为垒石构成,塔身用青砖砌成。整个塔体内为楼阁式,共七层,呈八角形,高28米。塔的第一层东南设门,南向拱门上嵌有清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来雁塔”横额的汉白玉碑一块。从第二层起塔身逐级递缩,塔的每层皆设有对称神,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望。塔檐为叠座,下无斗拱,外壁饰石图案。拱门上有石质龙凤浮雕。塔角旧有风铃,塔上有铁顶,置相轮。整个塔的结构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点。此塔自建成后,历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衡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