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宁波市旅游
宁波市景点介绍
倪宗正故居
倪宗正故居位于余姚市阳明街道武胜门路78、82号,由武胜门路82号的清晖佳气楼和78号倪宅组成。倪宗正,字本端,号小野。弘治十八年考中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官至武选员外郎,后调至广东南雄任知府。颇有政绩,死后赠学士,谥文忠。一生工诗善书,王阳明曾赞其诗文逼近陶渊明和杜甫。倪宗正留下的著作有《谢文正公年谱》、《易说丰实集》、《小野集》、《观海集》、《太仓集》、《突兀集》等多种。清晖佳气楼坐北朝南,硬山重檐,通面阔9米,分三间,通进深10.22米,明间为抬梁式梁架结构,用九檩、五柱。该楼用材较小,结构尚完整,部分构件损坏腐朽较多。尚存的“清晖佳气楼”木匾,传
宁海石碾群
宁海石碾群共7处10座(只),时代跨度为明——民国时期,分别位于宁波市宁海县长街镇西岙村、茶院乡寺前王村、许家山村、深甽镇岭下村、力洋镇力洋孔村、一市镇东岙村和越溪乡梅枝田村。其中西岙村四座,其他各村分别一座。2012年3月26日,宁海县人民政府公布西岙石碾、许家山石碾、领下石碾和力洋孔石碾为宁海县第六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7年1月13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宁海石碾群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西岙石碾群公园石碾老学校石碾老爷庙石碾寺前石碾长街西岙村,有4个碾子座,除一个为圆柱体碌碡外,其余均为大碾轮的碾子座。大石碾碾盘周长17.27米,槽深0.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奉化县学旧址
奉化县学旧址位于奉化区锦屏街道东门路227号锦屏中心小学校园内,地处古城核心地段,俗称孔圣殿,始建于唐,今存建筑为清代建。民国以来,原县学古建筑大多被拆毁殆尽,现仅存大成殿、跨鳌桥(泮桥)和泮池。大成殿于清咸丰八年(1858)重建,咸丰九年建成,坐北朝南,单层重檐歇山顶建筑,抬梁式梁架,占地约356平方米;大殿共用36柱组成,平面略成正方形,面阔三开间约14.5米,进深六柱十四檩约16.3米;大殿四周20根檐柱组成连通迴廊,正脊滚瓦花脊、两端塑鸱吻,屋面现被换为青瓦。跨鳌桥,即泮桥,清代单孔式石拱桥,南北向横跨泮池之上,原桥面长约16.9米,桥拱净跨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云孙氏宗祠(含藏书楼、议事厅)
青云孙氏宗祠位于奉化区萧王庙街道青云村中,在原后堂前(诒燕堂)基础上扩建而成。诒燕堂,建于清晚期,民国庚午年(1930)孙鹤皋筹资在其南面和两侧分别添建门厅和两厢,形成四合院式建筑。占地644平方米,硬山造。正殿三开间,明间进深五柱九檩,五架抬梁带前双步后单步。门厅三开间,东西厢房各五开间,均为单檐二层。藏书楼及议事厅位于孙氏宗祠大门外东西两侧,为孙鹤皋筹资扩建孙氏宗祠时所建,由上海孙裕生营造厂建造,属祠产。藏书楼位于祠堂左首,坐东朝西,单檐悬山顶,砖木结构,二层楼,面阔三开间,藏书当时向天一阁购买,抗战期间多散失。议事厅位于祠堂右首,坐西朝东,单檐硬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葛竹王宅
葛竹王宅,又叫明德堂,坐落在奉化区溪口镇葛竹村高椅山脚。宅主王震南系蒋介石生母王采玉堂侄,曾任国民政府参谋部军法处处长。该宅建于1936年,1949年王震南去台后收归国有,上世纪80年代落实政策归还王震南之子。建筑坐西南,朝东北,为三合院式二层楼房,占地1000多平方米,呈品字形分布。正屋三间,左右厢房二间一弄,前后为天井、楼屋内部结构紧密,构件精雕细琢,极具艺术价值。整幢建筑风格以传统形式为主,但受外来文化影响,渗和进一些新的元素,属近代改良性建筑,具备民国建筑的一些特征。该建筑目前保存完好,由宅主家乡亲属单乐水先生居住并负责管理。2017年1月被浙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爱日庐
“爱日庐”位于奉化区锦屏街道正明村南大路16号,为民国时期国民党要员俞济时旧居,俞济时(1904-1990)。1924年入黄浦军校第一期,从蒋介石二次东征,参加过二次淞沪抗战,授中将衔,四十年代任蒋介石侍卫长,在当时奉化是个有影响的人物,传言此宅建筑为俞北伐克城有功受赏3000千大洋而建,1930年建成。该建筑坐西朝东,取名“爱日庐”寓意“挚爱东方之日”,主楼为一栋五间二弄楼房,面阔23.7米,进深12.2米,楼房左侧有一附属平房,门楼朝东,位于东围墙北端,顶部呈半圆形,中堆塑宝相花,下嵌梅雨石匾额,上刻楷书宅名“爱日庐”三字。“爱日庐”建筑工艺精湛,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渚横河水利航运设施
马渚横河即虞余运河的余姚段,经宋代大规模的整修改造而成,西起牟山长坝,经湖塘江、马渚中河,过曹墅桥注入姚江,八十年作为杭甬运河甲线。斗门在南宋起便有陡门、闸坝等设施的记载,1952年,在原闸基础上建成斗门爱国增产水闸,水闸南侧建人力拖船坝,1969年前后在分水墩北侧建厢式船闸。1983年运河改造,河道截直,斗门老闸废弃,中河两端新建西横河、斗门升船机,1986年为配合东排工程,重建西横河水闸、新建斗门水闸。斗门老闸、斗门新闸和升船机、西横河闸和升船机在空间上南北呼应,发挥着航运、节制的作用,是沟通姚江与曹娥江之间重要的枢纽之一;在时间上反映了从宋元以来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抗日碉堡群
龙山抗日碉堡群位于慈溪市龙山镇伏龙山至金岙沿海一带。1934年抗日战争前夕,民国政府国防部请德国军事顾问佛采尔拟订《宁波区海防设备实施计划》,在“三地区沿海各要点构筑永久工事”。龙山抗战碉堡群为时任宁波防守司令、国军194师师长的王皡南主持建造的海防军事工程,碉堡分布于龙山镇伏龙山至澥浦一线沿海地带,原为500米一堡,慈溪境内现存尚有14座。碉堡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三种类型:其一为大型母堡,现存4座,方形带放射形枪眼,面积约三、四十平方米;其二为小型圆柱状子堡,现存7座,直径在两米左右,高约2.5米,带二至三个枪眼孔;其三为暗堡,现存3座,是筑在地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演武巷总工会旧址
演武巷总工会旧址位于宁波市鄞州区演武街2号,简称总工会旧址。据历史资料记载,宁波是浙江省重要的工业城市,1921年已有近代企业39家,工人5000余人。在1925年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工人大-推动下,宁波的工人纷纷组织工会。1926年7月宁波总工会成立,会址在江北钱园巷30号左首,1927年3月被国民党烧毁后,迁到玛瑙路65号,因房子窄小,不久又迁今址。当时正屋的一楼为总工会的大礼堂,三楼为办公室,两侧厢房为和丰纱厂、顺记铁厂、美球袜厂、邮电、米业、铁路、海员等工会的办公用房。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发动政变,对宁波实行清党,中共宁波市委常委杨眉山、总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嵩所城遗址
大嵩所城遗址位于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咸祥镇。包括大嵩所城、合岙烽火台、炮台岗烽火台、横山烽火台、黄牛岭烽火台、火爬岭烽火台等六级七处遗址,以大嵩所城为中心,散布于宁波市鄞州区瞻岐、咸祥两镇。大嵩千户所始建于明洪武二十年(1389),下设烽火台六处,为鄞东海防要地。今大嵩所城仅存一部份城墙,位于瞻岐镇西城、东城两村。另有所城东门遗址,位于今东城村村委会前,目前保留着北壁石砌建筑和嵌入的直条形石槽,其余全毁。此外,合岙烽火台、炮台岗烽火台、横山烽火台、黄牛岭烽火台、火爬岭烽火台遗址分布瞻岐、咸祥两镇的村落山顶,均占据险要地形,与大嵩所城相呼应,共同构成了一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潘火桥蔡氏宗祠
潘火桥蔡氏宗祠位于鄞州区下应街道潘火桥村,据谢国旗在全国宗祠建筑研讨会上发表的《蔡氏宗祠建筑及其文化理念》考证,始于万历十六年(1588)的单一男祠,至清同治庚午(1870)辟建女祠,始为男女祠合一,民国有维修。该祠坐西朝东,通面宽42.5米,通进深56.95米,占地面积约1984.2平方米。整幢建筑以男左、女右布局。男女祠中轴线分别:天井、旗杆、前厅、戏台、二厢、穿堂、后殿,门楼、天井、前进、后殿。各进面阔都为五开间,明、次间抬梁式,梢间穿斗式,用材粗大(女略秀气),装饰考究。石雕、木雕和壁画等较为精致。这种显示男女平等的建筑理念,在封建社会里是十分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北岸近代建筑群
江北岸近代建筑群共有4个建筑组成,分别为宁波邮政局旧址、谢氏旧址、英国领事馆、浙海关旧址。2005年3月被公布为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宁波邮政局旧址宁波邮政局旧址,座落于宁波市江北区中马街道中马路172号,该建筑1927年所建,当时的鄞县一等邮局改为宁波一等邮局。1931年复改为鄞县邮局。1949年迁至车站路122号新局房。建筑座西朝东,面朝甬江,背靠中马路,是一幢二层外廊式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呈凸字形,面阔三开间。进深前后间,楼梯居明间,屋顶为四坡顶及人字顶组合,外墙采用青砖和红砖相结合的砌筑手法。东入口装饰爱奥尼柱头。建筑东、南、西三面置外廊,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
姚江水利航运设施及相关遗产群由陆埠大浦口闸、丈亭三江运口老街和姚江大闸组成。2011年1月被公布被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
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座落于江北区中马街道外滩社区外马路37号,地处宁波三江口,座西朝东,建筑面积约为2000平方米。现存建筑始建于1930年,由宁波旅沪人士叶澄衷、严信厚、朱葆三等人发起,德国西门子公司设计,该大楼即作为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的行址,直至解放初。现存建筑分东西两部分,东立面又分南中北三部分,南北两侧均为三层楼房,中间为六层楼,西部全是三层单檐楼房,中间置走廊,其正门立面为宝塔形,采用黑色大理石贴就,双扇铁门,庄严肃穆,台阶、第二道门面装饰均为白色大理石,内部顶及四周壁围,石膏装饰,具有外来建筑文化特色。中国通商银行宁波分行旧址,是宁波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姚江运河渡口群
姚江运河渡口群由半浦渡口、青林渡口、李碶渡口和都神殿组成,2017年1月被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半浦渡口半浦渡口,座落于江北区慈城镇半浦村渡头街自然村南端,旧时为慈溪至鄞县姚江两岸水上交通要道,是姚江运河连接余姚至宁波的主要水上码头。渡口为姚江的北岸,现仅存长约37.2米的堤岸,西侧还保留一条宽约4米的采用巨型条石砌筑成的下水斜坡道,岸上还保留一完整的石灯柱。渡口占地面积约560平方米。2.青林渡口青林渡口,位于江北区庄桥街道颜家村西南端,南临姚江,东近萧甬铁路桥,西为江北大桥,北靠永宁禅庵,现存古渡口面宽43米,占地约419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樟村四明山烈士墓
樟村四明山烈士墓位于宁波市海曙区章水镇樟村,始建于1944年12月,是为了纪念在战斗中英勇牺牲的革命烈士,由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四明特办和鄞奉县办共同发起,将李敏、徐婴、严培远等12位死难烈士安葬在现烈士陵园的右前方,并在墓前竖立“抗日反顽斗争死难烈士纪念碑奠基石”。1951年7月,浙江省第二军分区、宁波地区专署、鄞县人民政府在原址兴建烈士陵园,建起革命烈士纪念塔和一穴拱形圆墓,将12位烈士遗体重新移葬于墓内。后陵园及烈士墓陆续扩建、添建,现有拱形圆墓5座,长方形大墓1座,共安放有130余具英烈灵柩,现陵园占地面积达12800㎡,并开辟烈士事迹陈列室、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赤坎游仙寨遗址
赤坎游仙寨遗址位于象山县丹东街道赤坎村东部,设置于明永乐年间,驻官兵二百五十人,为爵溪所管辖。民国《象山县志》载,游仙寨“城高一丈八尺,门一,有楼,四角置窝铺。正统八年,倭寇由此登陆,乃筑城。嘉靖三十一年,倭贼攻寨,失守。百户秦彪与弟豸举兵来援,俱遇害。暨贼退,统兵刘恩玉乃增筑城。”至清道光年后渐废。寨城依山面海,东北紧靠大爿山,西北距海一公里。寨城东南、西北面城墙各长约一百二十一米,西南、东北面。城墙各长约一百五十六米。西南面城墙中部辟一城门并建瓮城,存残迹。寨城内面积一万八千余平方米(合二十七亩),纵横有路,鹅卵石铺成。兵营墙基残存,排列整齐可认。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公屿烽堠
公屿烽堠位于象山县爵溪街道东的周家山小山顶上。该台1999年调查确认为清代建筑,是爵溪所管辖之烽堠之一,与城西另一烽火台(无存)成犄角之势,为防倭报警而设。目前建筑实体基本完好,背山面海,视野宽阔,台基近方形,占地约一百平方米。台身呈梯形,四面乱石砌成,内实泥土。台高5.6m,东西两面底宽各10m,顶宽各5.9m,南北两面底宽各10.6m,顶宽各6.3m。台顶中间略显凹形,未见其他遗迹。2011年1月被公布为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洋湖、里杜湖越窑遗址
白洋湖、里杜湖越窑遗址位于浙江省慈溪市观海卫镇白洋湖、里杜湖湖畔,西距越窑中心产地上林湖约2.5公里,由白洋湖、里杜湖两个窑址群组成,以白洋湖石马弄和里杜湖枫树湾、栗子山窑址分布密集,1982年分别被公布为慈溪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白洋湖窑址群位于白洋湖西岸及杜、白两湖连接处的近岸山坡上,由唐至北宋时期的12处窑址组成,遗存散布面积约27,270平方米。在1999年和2002年进行的石马弄窑址二期抢救性发掘中,清理出北宋早期龙窑一条、房基一座、釉缸一只,获得大量晚唐、五代至北宋时期的青瓷标本,其遗存的文化内涵和同期上林湖窑址相同,且堆积更为丰厚。里杜湖窑址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山庙
武山庙位于武山南麓,原为溪口镇上蒋、张、单、宋、任五姓氏族共同享用的众庙,用于红白喜事。故名武山庙,因坐落在武山南边脚下而得名。庙屋结构完整,分前后两进,东西两厢廊庑,中间天井设戏台,后进前廊增设盘龙石柱,保持清中叶前江南庙宇建筑风格。武山庙是溪口镇内重要祠庙,坐西北朝东南,轴线上为山门、戏台、东西厢房、大殿,东西有厢房各三间,建筑总面积达500多平方米。戏台呈方形,歇山顶,内置藻井,大殿前檐为青石盘龙云纹柱,内部结构穿斗和抬梁相结合。武山庙原系蒋、任、宋、单、张五姓祭祖场所,现为溪口博物馆。武山庙始建年代无考,1790年(清乾隆五十五年)集资修葺,仅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