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肇庆市 > 德庆县旅游
德庆县景点介绍
德庆人民“二·二八”武装起义纪念亭
德庆人民“二·二八”武装起义纪念亭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街道办香山公园环山公路路边山腰处。1948年2月28日,中共德庆地方组织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部队的援助下,成功发动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一举攻下旺埠、高良、罗阳3个地方的国民党据点,开仓济贫。武装起义震撼了整个西江流域,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的斗志。尔后,起义部队编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第二团。全体将士,英勇顽强,浴血奋战,名扬遐迩,战果辉煌;发展和壮大部队力量;粉碎国民党多次军事“围剿”;巩固和发展以高良三河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创建三河乡人民民主政权;开辟九龙、悦河、官马等
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
德庆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德庆县德城镇香山南麓睡牛山上。德庆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许多革命先烈为了人民的利益,抛头颅、洒热血,立下了丰功伟绩。1926年,中共广东区委派高誉雄到德庆发展了第一批党员,领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农-动。1927年,蒋介石发动--政变后,农-动遭到--,中共党员高誉雄、孔炎亭、刘翰平、谢五昌等40多位先驱不幸遇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在中共西江特委的领导下,在抗击日寇的战斗中,梁买等60多位抗日将士光荣殉国。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德庆地方党组织的领导下,1948年2月28日,成功举行了震撼西江
德庆大寨乡农民协会旧址
德庆大寨乡农民协会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大寨村。1925年5月1日至9日,在广州召开广东省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大会选举产生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执行委员会。当时,德庆县派出青年知识分子、正在广州农-动讲习所第四届(1925年5月1日入学,同年9月1日毕业)就学的德庆籍刘文灿旁听了省农民代表大会,大会发表了《广东省农民协会成立宣言》。这为德庆县成立农民协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政治背景。1925年9月初,广东省农民协会指派特派员第二届农讲所学员、顺德籍的郭剑华和第三届农讲所学员、清远籍的林焕文在广州油业工会会员、德庆籍的聂秋荣的陪同下,来到德庆县宣传革命,发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党员训练班旧址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党员训练班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谭泉里45号。1940年8月,中共西江特委由肇庆迁至德庆。西江特委根据中共中央、广东省委关于“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0-;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和“长期积蓄力量”的指示精神,为统--员思想,坚定信心,提高党员的时事政治觉悟和党的基础知识,组织特委下辖的各工委的党员领导干部在德庆举办了两期西江特委党员训练班,参加每期培训的有10多人。学员们接受了马列主义理论和党建理论教育后,各自返回原工作岗位开展工作。1940年9月初,第一期党员训练班在德城镇谭泉里45号开班,参加第一期训练班的有李平、崔
中共德庆三河支部旧址
中共德庆三河支部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太平田村。中共三河支部在党的路线指引下,依靠广大农民群众的支持,在领导人民开展“抗山捐”斗争中,经受了严峻考验,锻炼了党员,提高了山区农民的觉悟,为以后的斗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中共三河支部还组织了三河农民乡团武装,建立了一支有30多人-的常备武装队伍,预备队员有300多人,黎永钦为乡团总指挥。这支农民乡团武装实际上是中共三河支部掌握的农民武装力量。这支武装后来投入到抗日、除奸、剿匪等斗争中去。中共三河支部在德庆人民的革命斗争中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为德庆人民的翻身解放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驻德城旧址
中共西江特委机关驻德城旧址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胜利东路110号。面对国民党的--逆流,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地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要求党组织转入地下活动。对部份党员实行转移或调离原地。德庆党组织根据新兴白羊田会议关于“进一步巩固组织转迁农村”以教师职业保存力量;主动参加乡村保甲政权、壮丁训练及农村经济工作的精神暂时转入更隐蔽的活动阶段。1939年12月,中共德庆县工作委员会成立。下辖三个支部:中共三河支部、省银行德庆乡村服务团支部、中共德庆城东支部。县工委的工作重点从县城转到农村,以高良、马圩、官圩、凤象、晋康等乡为主要活动地方,组织广大农
罗阳抗日战斗旧址(罗阳炮楼)
罗阳炮楼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罗阳村。1944年,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实施湘桂会战第二期西进作战计划,驻守在广东的日军第23军22师团和104师团以及海军第二遣华舰队,分三路沿西江水陆并进。1944年9月22日,德庆沦陷。中共党员徐儒华当即从德城赶回高良旺埠村,召开中共党员会议,建立平和乡抗日自卫中队,徐儒华任总指挥,徐少雄为中队长,黎焕宝,苏文章为中队长。发动族老捐-,联系帮助马圩诰赠成立抗日自卫队。1944年11月下旬,占领德城的日军104师团步兵126大队,纠集日伪军300余人进犯罗阳村。中共德庆临时小组长徐儒华在平和乡动员抗日自卫中队民兵1
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战斗旧址(罗阳李光裕堂)
罗阳李光裕堂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高良镇罗阳村。据村中老人回忆,光裕堂是在民国22年(1933年)由罗阳村人李宝霖兴建。解放战争时期,在中共德庆地方组织主要负责人陈家志的领导下,在“为建立人民民主--共和国而奋斗”的伟大旗帜的指引下,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广德怀部队的支援下,1948年2月28日,成功举行震撼西江中游的“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这次起义共夺取三个据点。一是智取旺埠据点;二是攻占罗阳光裕堂据点;三是巧取高良乡公所据点。在攻打罗阳光裕堂据点中,由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派出的挺进队援助部队的军事指挥吴腾芳和分队长林安带领,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联络站旧址
中共西江特委德城联络站旧址位于德庆县德城镇东豪东街43号,温家大门楼东侧。1940年8月,中共西江特委机关迁来德庆,在德城东豪东街建立“新记”联络站,由孔泉夫妇在“新记”店以经营烟果作掩护,做交通联络工作。联络站负责人邓英华,负责接通德庆党组织与西江特委机关的联系。西江特委领导人梁嘉、梁威林等来德庆均是先由德城“新记”联络站接头,然后与德庆党组织接上关系的。西江特委在德庆开办的两期党员训练班,也是在德城“新记”联络站研究筹备的。原在四会从事地下工作的中共党员潘达,因开展活动被敌人察觉,受敌特跟踪通缉,党组织将其转移到德庆时,也是通过该联络站转移的。194
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司令部旧址
绥贺支队领导了绥江、贺江一带包括四会、高要、广宁、德庆一带的中共地下党组织,积极发展人民武装力量,先后组建8个团级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指挥大小战斗200余次,配合中共人民解放军南下战斗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谱写了光辉篇章。德庆“二·二八”武装起义后,中共绥江地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粤桂湘边纵队绥贺支队机关及主力转移到德庆高良与怀南一带回旋。1948年4月,根据中共香港分局的指示,成立中共绥江地委。中共绥江地委书记叶向荣及地委机关多数人员随着斗争的需要,曾驻黄石降村,领导党和武装工作。1948年4月至10月,绥贺支队司令部在该屋召开了多次重要会议,
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旧址
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旧址(斌山中学文武宫)斌山中学创建于1944年。1946年1月,中国共产党在此建立了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校长徐儒华同志担任书记。中共德庆地下党小组在校园内对学生进行革命教育,教唱革命歌曲,积极鼓励广大师生投身革命。解放战争时期,马圩斌山中学师生及家属20人毅然走上革命道路,他们有的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有的留在敌占区从事地下工作。“把世界文明迎头赶上去,将中华民族重新救起来”,这是当时斌山中学门口的对联,体现了斌山中学把推崇世界文明、振兴中华民族作为学校最高教育的目标;同时,党小组在此成功地领导和策划了多次推翻国民党政府-派的战斗,为
丽先谈公祠
丽先谈公祠位于官圩镇金林村,建于清代。丽先谈公祠为砖、木、石结构建筑,三进三开间,两侧建耳房。中堂前天井内有清代嘉应州(今梅州)广东才子宋湘题书“柑罗园”石匾。丽先谈公祠建筑规模大,有岭南建筑特色,对研究清代岭南建筑艺术有重要价值。1938年抗战期间,肇庆中学曾迁址金林村办学,以丽先谈公祠作肇庆中学校本部,同时也促进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2001年,丽先谈公祠被公布为德庆县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罗洪莫氏大宗祠
罗洪村现存的古建筑有莫氏大宗祠、履恕莫公祠、竹斋莫公祠、梅村莫公祠、敏斋莫公祠、尧夫莫公祠、雪峰莫公祠共7间。其中莫氏大宗祠建于明隆庆5年(1571年),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重建,面积527平方米;梅村莫公祠建于民国,面积140平方米;竹斋莫公祠建于清代中期,面积268平方米;敏斋莫公祠建于民国,面积130平方米;履恕莫公祠建于清代乾隆十三年(1748年),面积328平方米。莫氏大宗祠是德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坐西北向东南,为砖、木、石结构,总面阔13.7米,总进深38.5米,占地面积527.45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中堂石柱础保留明晚期的建筑特征,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落雁山墓
落雁山墓位于德庆县马圩镇落雁山西坡。于1972年村民在该山打房基时发现,并进行发掘清理。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方向210°。分前后两室:前室长1.15米,宽1.5米;后室长3.6米,宽1.5米。前室较后室深20厘米,底部有近圆形的土坑。直径65厘米,深50厘米,坑内藏1个陶匏壶。出土的器物共19件,其中铜器15件,石器3件,陶器1件。大部分放置在后室,前室只有随葬器物2件。这批出土器物,最具特色的是大匏壶和靴形钺。大匏壶,陶器,小口,圆腹,平底。口内有凸出的三粒盖托,口外有四个绑盖的小耳。壶身拍印米字方格纹至底部。手制,越向下器壁越厚,最厚处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辽山墓群
大辽山墓群位于德庆县城东大辽村,共3座,为东汉后期。一号墓于1975年发现,长方形土坑墓。墓底垫细砂,砂上铺碎木炭,随葬品置于碎木炭上,尸骨和葬具均腐朽。墓长2.8,宽2.2米。出土的陶器有罐、簋、鼎、壶、灶、屋、炉、珠等19件;铜器有剑、洗、壶、镜、案等11件;装饰品有银环、银指环、松香珠、玛瑙珠等23件。此外,还有五铢钱260多枚,多数为剪轮五铢。其中价值较高的青铜剑,长104厘米。龙凤鱼虫纹铜案,长64.5厘米、宽42.5厘米、通高13.3厘米,案内阴刻七组花纹,其中第三组刻四个龙虱。铜洗有刻铭“元初五年七月中西于造谢著胨”。铜壶铭文刻“元初五年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山宫
明德庆龙山宫位于德庆县官圩镇社咀山上。现存“龙山宫圣妃铁钟”,记载该宫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月吉日立”,属龙母行宫。历史上,每年农历五月龙母诞期间,当地有“舞旱龙”、“祀龙母”、“赶龙船圩”的习惯,活动完后,将道具放置龙山宫耳房保存。宋代,康州境内的龙母行宫达300多所。龙山宫坐东向西,依山而建,占地面积441.5平方米,前后两进中间有天井及两廊,左右两侧分设耳房。前进宽9.01米、深5.17米,面宽、进深各三开间,硬山顶。正脊灰批,中部平直,两端饰夔纹;垂脊上端饰鳌鱼吻,下端置夔纹。后进面宽、进深开间数与前进同,但深为7.63米,正脊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洲岩摩崖石刻
北宋—明德庆三洲岩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九市镇三洲岩洞内。石刻始于宋,盛于宋、明,清后少见。在原有174人次题刻中,宋明石刻占106题,其中名人石刻有60多题,大部分题刻见载于清光绪《德庆州志·金石》,因风雨侵蚀剥落及其它原因,现仅存86题。最早的为宋庆历三年(1043年)转运使马寻与皇祐二年(1050年)祖无择题刻。重要的有皇祐五年(1053年)元绛记载壮族首领侬智高攻打康州,熙宁元年(1068年)南琴的武后更造字、周敦颐题名,元符三年(1100年)苏东坡题名等石刻,现仅存南琴的题字。所存石刻以明代居多,宋代仅存6题,较有代表性的有明嘉靖二十六年(1547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华表石摩崖石刻
华表石摩崖石刻位于德庆县回龙镇。华表石,又名锦石山、锦裹石。明万历初年,瑶民-,明王朝遣两广总督凌云翼亲率大军在罗旁一带平定瑶乱。平息后,见罗旁对面之石山,如巨大华表直插云天。于万历七年(1579年)时已升任南京兵部尚书的凌云翼,命人在石山南崖峭壁上刻上“华表石”三个大字及四行题款128字以纪功。字距为0.7米,题款小字,楷书阴刻,每字高0.24米,宽0.21米,内容为:“钦差总督两广军务兼理粮道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都察院右都御史兼兵部左侍郎今升南京兵部尚书太仓凌云翼;钦差总督两广口口兼理粮道带管盐法兼巡抚广东地方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临武刘尧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肇庆小三峡
肇庆小三峡位于广东肇庆市西江河道之中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称为肇庆小三峡。西江是珠江干支流之一,发源于贵州境内,从广西梧州流入广东才叫西江,在肇庆境内这段全长225公里,江面宽1000米左右,最宽处是金利海口段达1125米,最窄处是羚羊峡段330米。肇庆河段因山形奇特而呈现出特大凹槽形,形成狭窄的河段,自西向东布列着三榕峡、大鼎峡、羚羊峡,又称为“西江小三峡”。西江的风光,因有三峡而闻名。三峡两岸,古迹甚多。景点位置广东省德庆县西江
德庆博物馆
德庆县博物馆位于广东省德庆县德成镇朝阳西路26号。邮编:526600,该馆1984年7月16日成立。隶属县文化局。地点广东省德庆县德成镇朝阳西路2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