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 > 花都区旅游
花都区景点介绍
赤坭村进士第
赤坭村进士第位于花都区赤坭镇赤坭社区三和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东侧相邻建筑外墙线及青云巷石板路边线,北从进士第外墙边缘外延5米,西至进士第西侧青云巷石板路边线及从西侧旗杆夹外缘外延5米一线,南至南侧池塘北边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现状村道东边线,北、西侧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20米,南至池塘南边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溪村民居
高溪村民居位于花都区花东镇高溪村田心庄,年代为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至献堂家塾、欧阳可辉民宅东侧相邻建筑西墙线,北至高溪村田心庄120号北墙线,南从献堂家塾外延5米,西至欧阳可辉民宅西侧相邻建筑东墙线。建设控制地带:东至东侧现状乡道西边线,北至田心庄31号2层民宅北墙线一线,南至池塘南岸线,西至田心庄73、75号民宅东墙一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一村谭氏宗祠
文一村谭氏宗祠位于花都区炭步镇文一村,年代为明清,类别为古建筑。2002年7月,被公布为第六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东从建筑物外边线外延5米,北至北侧相邻建筑南边线,南至南侧现状路南边线,西至宗祠正门前院落西边线。建设控制地带:西至池塘以东村道路东边线,其余从保护范围外缘外延约2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馀里古井
三馀里古井位于塱东社三馀里古巷启裕公书室旁边,井台阔3.1米、深2.4米,原花岗岩条石铺地,现改铺混凝土地面。井圈石质细滑,内径0.42米,外径0.55米,井壁夯土,井深约8米。该井主要供给该巷居住的住户使用,井水清澈、甜润,现在还在使用。塱头村这口“三馀里”古井,已有600多年历史,当地老百姓传说,喝过这口井水的人都特别长寿,因此也被人称为“长寿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书院村谭氏宗祠
谭氏宗祠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清咸丰元年,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重修。谭氏宗祠坐西南朝东北,广三路,深三进,总面阔23.6米,总进深39.1米,建筑面积约900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墙,红泥阶砖铺地。中路建筑头门共十一架;中堂共十七架,前设四架轩廊;后堂共十五架,明间设有谭氏祖先牌位;中路前带两廊,六架卷棚顶左右路建筑为衬祠,各面阔4.2米,与中路建筑以宽1.5米青云巷相隔。左路衬祠中后进已毁,部分墙体有裂纹。现状一般,祠内建筑有多处损坏。谭氏宗祠目前有部分木梁架发霉腐烂。后堂前二廊渗漏,有部分木梁架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藏书院村洪圣古庙
洪圣古庙位于炭步镇藏书院村。始建年代不详,清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嘉庆七年(1802年)重修,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1998年重修。坐西朝东,广三路,总面阔18.3米,总进深25.6米,建筑占地386平方米。中路建筑山门面阔三间11米,进深两间8.2米共十五架,前廊三步。前廊梁架柁墩、雀替、封檐板均施有戏曲人物、鸟兽花草等纹饰。虾公梁刻楹联“耋艾歌咏其来已久;樽爵静洁不懈益虔”,上款刻“光绪廿九年(1903年)孟秋吉旦立,顺德苏□湖□书”,下款刻“沐恩弟子儒雅堂来合号谭福扬谭桂扬谭金胜谭金镛敬奉”。大门两侧镶嵌花岗石,石门额阳刻“洪圣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良汤公祠
万良汤公祠位于南社,清代建筑,民国十一年(1922)重修,1997年再次重修。坐东朝西,三间两进,总面阔11.2米,总进深19.7米,建筑占地233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花岗岩石脚,红阶砖铺地。公祠内嵌有重修碑记。前廊梁施有鳌鱼托脚、斗栱,柁墩施有人物雕刻。封檐板雕刻戏曲人物、雀鸟、鹿、松鼠、瓜果等纹饰。虾公梁上有石狮、异形斗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友峰汤公祠
友峰汤公祠位于茶塘中社,清代建筑,2009年部分重修。坐东朝西,总面阔11.4米,总进深17.2米,建筑占地206平方米。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阶砖铺地。封檐板雕刻有戏曲人物、花鸟虫鱼等纹饰。前廊壁有“传经图”等。挑头为人物花岗岩石雕,有“衣锦还乡”、“送子观音”。墀头砖雕有亭台楼阁,戏曲人物及如意斗栱,图案繁复,工艺精细。虾公梁上有石狮、异形斗栱。两庑檐顶望脊各嵌一列石湾陶塑,施有亭台楼阁,戏曲人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寿家塾
南寿家塾位于茶塘村南社,始建于壬申年(1872)。坐东朝西,主体建筑三间两进,右侧建筑为衬祠,总面阔16.9米,总进深20.4米,建筑占地360平方米。人字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碌灰筒瓦,青砖石脚,红阶砖铺地。正脊灰塑保护较好。前廊梁架戏曲人物,生动传神,雕工精细。封檐板木刻有戏曲人物、花鸟虫鱼等,工艺精致。内嵌有“新建南寿家塾序曰”碑记,时为庠生之汤雨时所作。
茶塘村洪圣古庙
茶塘村洪圣古庙位于广东省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茶塘村南社。建于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重修,2003年再次重修。茶塘的洪圣古庙是花都规模最大,建筑艺术、文化内涵个方面一流的。庙里面所有的木材都是坤甸木,门前立有两条龙柱。古村中最好玩的看点是“华尔街”——“财主佬巷”足征里,足征里巷是有名的财主佬巷,屋宇建筑十分讲究,统一为三间两廊,一式青砖,像广州西关大院那样,巷门加“抵制严嵩门”,大厅“趟栊”。村落中一年最热闹的是每年正月十六日那天早上八时的“抢炮会”,各房亲醒狮队陆续进场,各自带上雄鸡、四时果品,先到洪圣古庙拜祭,然后在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蓝田古村落
蓝田村位于广州市花都区赤坭镇西南部,该村东邻荷塘、荷溪村,南靠炭步镇,西邻鲤塘、松岗村,北邻白坭村。1983年,蓝田村由新村、蓝田、中洞三条自然村合并为一行政村。蓝田新村原名为赵新溪村,为赵姓人开村,但赵姓人数较少。后来,村名由赵新溪改为“新村”,并沿用至今。经过数百年的历史变化和氏族迁徙,如今蓝田村共有十多个姓氏。由于蓝田村河塘交错,良田沃土,宜耕宜塘宜居,因此吸引了周边地区,如佛山、清远、从化的外村民迁徙到此,其中以文、陈、李为主要姓氏,其他姓氏有梁、程、罗、廖、黎、朱、凌等。村民大多是广府人,以粤语为主。凌姓、朱姓、罗姓的村民为客家人,以客家话为主
瑞岭盆景村
瑞岭盆景的历史悠久,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作为中国盆景艺术南派的代表。与北方盆景相比,瑞岭盆景以苍劲、自然、飘逸、豪放为艺术特色,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又形成了自己独特、鲜明的艺术风格,可以用“古、灵、精、怪”四个字做高度的概括。1986年,英女皇伊丽莎白访华时,原广东省省长叶选平把一盆栽种了60年的九里香树桩盆景送给英女皇作为贺礼,这个盆景正是赤坭镇瑞岭村盆景老艺人朱汉祥的作品,瑞岭盆景首次进入英国皇宫,自此声名远播。推荐看点看瑞岭盆景,首推“古树大道”,这是一条集交通、观光、市场三大功能的独具特色的大道。在南起清花公路、北接花都山前旅游大道,纵贯瑞岭
三华古村
三华村距今已有900多年的历史,村民多姓徐。三华村徐氏之祖叫徐宗远,据徐氏族谱记载,在此之前徐姓族人在南雄保昌县居住,徐宗远在北宋元丰八年(1085)被朝廷任命为南海县主簿,就来到广州番禺做官,选择了这个地方开村,由于徐宗远在家里排行第三,相传他还在村里开了一家三华茶店,三华村由此而得名。现在的三华村由中华、西华、东华、元华四个经济社组成,约2平方公里。池塘前还保留了3座祠堂:福源徐公祠、默庵徐公祠、徐氏大宗祠。其中徐氏大宗祠是三华村徐氏族人的合族祠,供奉的是三华村的开村始祖徐宗远。该祠始建于清朝初期,在乾隆五十八年(1793)、光绪四年(1878)两次
港头古村
港头村坐北向南,东南西三面有水环绕,素有“三水朝北,四水归源”之美誉。其地理位置优越。是古时花都的水陆交通要道。尤其是村前的流溪河,是广州与北部地区联系的的主要水路,在河边建有货运码头,以前村民的经济来源以货物运输为主,大量的货物从这里进出,生意十分兴旺。推荐看点:港头村是现存的少见的典型广府民居布局:坐北向南,村中有十一条古巷道,村前为池塘,村后是小山丘,河流、小溪环抱村子。这种布局就像一把梳子,故称“梳子式布局”。布局整齐的村落、三间两廊式的三合院、村前的池塘、村中的祠堂,还有锅耳式的山墙、灰塑梁脊艺术。村中古建筑以始祖文孙曾公祠为中轴线,向东西两旁
高溪古村
据传是欧阳族人于清嘉庆三年(1798),从白云区江高镇沙溪村迁来此地建成,距今已有200多年历史。有欧阳宗祠一座,民居40座,共4l座。高溪村历史文化保护区以古村落、田园风光为主体,被流溪河灌溉渠划分为南、北两片。聚落的空间系统基本完整、自然景观富于特色。保护区建筑群主要以村面建筑为主。村面建筑保存较好,排列整齐。完整的古村落风貌、天人合一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融入生活与艺术的书院文化,娟秀的而发达的水系,有着良好的自然景观环境,其独特的生态环境关系可以概括为四个层次:山体村落水体田地,从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田园结构。山体作为村落的背景与天然屏障,村落建筑布置
水口营村
水口营村有“连科三进士,同榜两贡生”之美称。商家自商衍鎏的父亲商廷焕开始,一门四代从文,连中两位进士。所以有人说,商家是近现代广东“书香门第”的代名词。中国最后一位“探花郎”,便是该村的商氏后人商衍鎏。推荐看点:水口营除了探访我国最后一位探花故居、故里之外,还推荐去探访一群珍贵的“格木林”。村北侧滨水沿岸现存一片30亩的格木林。是我国珍稀的二级保护古树.格木林连着一片近100亩的鱼塘及近50亩的荔枝园。攻略地址:花都大道旁。
藏书院村
藏书院位于炭步墟西南六公里处,开基始祖谭嘉靖,于明朝中叶从广州白云区郭塘村分枝迁入发展而成,始名为藏寿庄,建国后行政村名曾改为“藏峰村”,改革开放后恢复藏书院村名延用至今。村中古村落建筑面积约占全村建筑的三分之一,明清两朝已形成,由庙宇、炮楼、祠堂、书舍、古巷道、古民居构成,整齐统一,保存完好。每列建筑间多有巷里相隔,巷深约195米,现存古巷道11条,大多由石头铺砌,侧砌排水沟,大部分巷里设有水井。巷门楼均嵌红砂岩石额,刻有巷名,其中“敦仁里”门楼外层嵌红砂岩,里面嵌花岗岩门框,有明、清两朝特征。现在到藏书院村观光,你会惊诧于村庄的干净卫生;是一座有书香
茶塘古村
茶塘村位于炭步镇西南禅炭公路西侧,村民多姓汤,汤姓于宋代从南海迁至此,立村约700年,汤字水旁,茶亦为水,塘能容之,故名“茶塘”。村中古建筑占地6.7万多平方米,现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建筑约120座,其中庙宇、祠堂、书院、书室共有20多座,其余为民宅和小量的厅堂,现民宅大多有人居住。建筑坐东朝西,布局规整,村面建筑排列整齐,规模宏大,保存较好。村面建筑以庙宇、宗祠及书舍为主,形貌精良,大多建于清代,多为三间三进或三间两进,人字山墙或镬耳封火山墙,灰塑博古脊或灰塑龙船形脊,碌灰筒瓦。石雕、砖雕、木雕及灰塑等工艺较精细,保存较好。单体建筑以巷道相隔,现存古巷16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湖村
在九湖村,有一个叫“王氏大宗祠”的地方,是花县第一届农民协会旧址,也是花县农民自卫军总部遗址。称其为红色革命摇篮恰如其分,因为这里曾经是彭湃、阮啸仙、刘尔菘、王福三、王彭等农民运动领导者共同战斗过的地方。九湖村位于花都大道旁,占地面积约1.5平方千米,全村1100多人。王姓在这里是大族,其宗祠规格自然也很高。这一点,从门口的七级台阶和残存的“马上封侯”的门柱石刻以及三叠三陈的房屋布局可见一斑。据历史记载,十一世命卿祖公,于明朝万历三十三年中举人,癸丑科中进士,出任福建省福清知县,升授湖南长沙县知府,连升刑部主事,转迁礼部正郎,后升朝廷左丞相,其级别大致相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巴江九曲河
九曲河风景河段为巴江河在赤坭镇域内的上游段,贯穿蓝田、白坭、门口坑等村。曲流、护堤、农田、水塘相映成趣,水流平缓,适合放游竹排。风光旖旎,环境幽静,是理想的观光休闲旅游绿色长廊。游览攻略自驾线:机场高速—花都出口—迎宾大道—283县道—广清高速—山前大道出口—381省道—S114省道—行驶约4千米到达九曲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