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山西省 > 太原市旅游
太原市景点介绍
钟岗遗址
钟岗遗址位于阳曲县黄寨镇官圪垛村北钟岗台地上。东西宽约500米,南北长约400米,分布面积约20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东周时期文化遗存,地表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灰陶篮纹陶片,东周时期泥质、夹砂灰陶绳纹罐、鬲残片。钟岗遗址所在的官圪垛村位于黄寨镇南部台地区,西望棋子山,东距杨兴河约2千米,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8.8℃,年均降水量458毫米,无霜期159天,日照充足,四季分明。遗址位于钟岗上,北依三叶梁,东有西岔沟,西邻西沟,南有王老沟。钟岗遗址为第三次文物普查新发现的一处重要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内涵比较丰富,从采集的标本来看,为新石器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殿村遗址
西殿村遗址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西殿村北台地上。东西长约2000米,南北宽约200米,分布面积约40万平方米。遗址北侧断崖上暴露有一厚约0.5~1.8米的文化层,采集有仰韶文化的夹砂绳纹灰陶片等遗物。地表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红陶篮纹罐底和夹砂附加堆纹灰陶片等遗物。西殿村遗址所在西殿村,地处阳曲县中部平川,东望红峗山、两岭山,南眺阪寺山,村东500米有东河。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8~9℃,年均降雨量450毫米。遗址所在台地现为耕地,四周皆为平地。西殿村遗址价值评定西殿村遗址,分布面积大,文化内涵比较丰富,从采集的标本来看,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南崖上遗址
南崖上遗址位于阳曲县黄寨镇大屯庄村南约1.5千米的南崖上。遗址东西长约230米,南北宽约220米,分布面积约5.06万平方米。在遗址断面上发现2处文化层,1座灰坑。文化层1位于遗址西北侧断崖,长约29米,厚1~1.5米,由于雨水冲刷断为数段,采集有夏代的泥质、夹砂灰陶绳纹罐残片。文化层2位于遗址东北侧断崖上,长约7米,厚1.2米,采集有夏代夹砂灰陶绳纹罐残片。灰坑位于遗址北侧断崖,口宽3.5米,底宽2米,厚1.1米,采集有夏代泥质、夹砂灰陶绳纹罐残片。地表采集有龙山文化时期的泥质灰陶篮纹罐残片及鋬耳,以及夏代夹砂灰陶鬲足。遗址位于中社河南岸的台地上,西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思西遗址
思西遗址位于阳曲县泥屯镇归朝村于思西村之间,泥屯河东岸台地上。东西约140米,南北约700米,分布面积约9.8万平方米。属新石器时代(庙底沟、仰韶晚期、龙山晚期)、夏代、战国文化遗存。地表采集物比较丰富,有庙底沟类型泥质红陶黑彩弧线三角纹钵残片、仰韶文化夹砂红陶素面罐口沿及泥质褐陶尖底瓶口沿残片、龙山文化晚期夹砂灰陶绳纹鬲足和泥质灰褐陶素面磨光双腹钵残片、夏代泥质灰褐陶素面葫芦瓶口和泥质灰陶鬲足、战国泥质灰陶绳纹罐口沿残片。2000年太原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盂慈仁寺
大盂慈仁寺,原名天仙圣母庙,位于阳曲县大盂镇大盂中学东侧。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2007年重建。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南北长80.24米。东西宽32.94米,占地面积2643.11平方米。中轴上建有山门、过殿、正殿;轴侧有十字歇山顶钟楼、鼓楼、东西厢房、东西垂花门、东西配殿和二进院半环形围廊、井亭。过殿砖砌台基,长10.02米,宽9.90米,高0.60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明间设隔扇门。正殿砖砌台基,长15.05米,宽12.23米,高0.90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歇山顶,五檩前后廊式构架,四周围廊,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惠庵寺
惠庵寺位于阳曲县泥屯镇白家社村东南。坐北朝南,现仅存正殿,占地面积约117.61平方米。1996年7月阳曲县人民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正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高0.7米。通面阔11.85米,通进深9.93米。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瓦屋面,五檩无廊式木构架。前檐柱头施五踩双昂里转五踩双翘斗栱,平身科明间二攒,次间一攒,栱眼壁上绘升龙图案。柱头施抹刹。五架梁通前后檐,前檐梁头插入斗栱内出耍头,后檐梁头搭于墙体之上;五架梁前后施角背支顶金檩,金檩下随檩枋插入三架梁内,三架梁上立脊瓜柱承脊檩,脊檩下设丁华抹颏栱,两侧施叉手稳固。梁架共设四缝,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社西林寺
北社西林寺创建年代不详,据寺内现存碑文记载,清顺治四年(1647)、雍正四年(1726)、乾隆五十五年(1790)均有修葺。院落坐北朝南,阶梯式三进院落布局,占地面积约470.97平方米。二、三进院建于高台之上。中轴线上建筑由南向北依次有戏台、门楼、过殿、正殿,门楼东侧为鼓楼,西侧鼓楼已损毁,仅存基址。戏台:坐南朝北,建于高约1.7米石砌台基之上,前檐以压沿石收边,两侧立埋头石。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卷棚悬山顶,筒板瓦屋面。梁架结构为六架梁通前后柱,前檐梁头直接搭置于大额枋之上呈麻叶头,后檐梁头搭于后檐墙上。梁架共设四缝,均置于柱头上,两山柱头各设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黄水圣母庙
东黄水圣母庙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东黄水村东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结构为清代建筑。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东西宽32.9米,南北长53.2米,占地面积约1751平方米。中轴线上由南向北建有过殿、正殿,东西两侧分列有厢房、配殿、上院厢房和正殿东西耳房。过殿:坐南朝北,面阔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筒板瓦屋面,灰陶脊饰。前檐装修全部缺失。殿内梁架保存原有彩绘。正殿:建于石砌台基之上,高0.16米。通面阔10.22米,通进深8.94米。面阔三间,进深五椽,单檐悬山顶,正吻缺失。原为六檩前廊式构架,后学校占用期间,将金柱间装修拆除,在廊部砌筑墙体,并装设现代门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寿昌寺
寿昌寺位于阳曲县东黄水镇大汉村西部。创建年代不详,现存主体建筑为明代遗构。整体院落坐北朝南,二进院落布局,东西宽25米,南北长44.89米,占地面积约1122平方米。中轴线有献殿基址、正殿,两侧为一进院东西配殿。献殿:原为面阔三间建筑,现仅存台明基址及部分土坯墙体。正殿:砖砌台基,高0.9米。通面阔14.6米,通进深9.2米,建筑面积约134平方米。面宽三间,进深四椽,单檐悬山顶,五檩无廊式构架,柱头斗栱为单栱交麻叶,补间各一攒。明间装修已改制,两次间置直棂窗。两山墙为五花山墙,收分明显。一进院东西配殿:建于高约1米石砌台基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四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驼寨烈士陵园
太原解放纪念馆又名牛驼寨革命烈士陵园位于太原市东山牛驼寨,这片土地当年曾是解放太原的主战场之一。牛驼寨地势陡峭,沟壑纵横,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有“太原门户”之称。六十年前,阎锡山曾把它作为四大军事要塞之一,重兵设防。我人民解放军在解放太原战役中,经过浴血奋战,终于占领了牛驼寨。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四日,阎锡山在山西长达三十八年的政治统治宣告结束,太原终于回到了人民的怀抱。为了缅怀革命先烈,教育和启迪后人,一九五九年,太原市委、市政府决定在牛驼寨修建革命烈士陵园。陵园建成之后先后五次进行较大规模的修葺,一九八九年,太原解放四十周年之际,在牛驼寨烈士陵园的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崇善寺大悲殿
崇善寺大悲殿时代:明至清地址: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崇善寺大悲殿位于太原市迎泽区崇善寺街9号,原为隋炀帝行宫,唐初称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明代时,更名崇善寺。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第三子朱棡为纪念其母,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清同治三年(1864年),崇善寺被火焚毁,仅存主体建筑大悲殿。大悲殿是中国现存较完整的明初官式木构建筑。大悲殿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重檐歇山顶,黄绿琉璃瓦剪边,通高近20米。前檐明、次间设四抹方格隔扇门,梢、尽间设隔扇窗。后檐明间设板门,可前后通行。檐柱侧脚明显。斗栱布局疏朗,上檐斗栱七踩单翘重昂,下檐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白云寺
白云寺俗称南十方院,在太原城区东南8公里的红土沟。它在我市诸多十方院中,以规模宏大、布局别致、环境幽雅而著称,列为十方院第一。它是全太原市有名的景点之一。此寺利用土沟高低地势凿修磴道,拾级而上是山门殿,殿额高悬“白云寺”三个贴金大字,左右门的门楣上书“真境”和“光寐”。寺前置石狮一对,给人一种幽深肃穆之感。殿内四角塑四大天王,大肚弥勒佛端坐殿中央,弥勒佛背后是韦驮。韦驮身穿铠甲,手执金刚杵。韦驮的塑像通常有两种:一种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另一种是右手叉腰,左手握杵尖拄地。韦驮手执金刚杵的姿势很有讲究,据佛门规定,凡是双手合十,横宝杵于两腕上的寺院
北极宫
北方神武大帝所在------北极宫距省城5.5公里,位于新晋祠路东侧西寨村内,西距晋阳湖0.5公里。北极宫亦称真武庙,供奉着道教北方大神真武大帝。始建于明朝初期,占地9000平方米,气势庄重雄宏。20世纪90年代,有全真教龙山派传人落脚北极宫,将北极宫修葺一新,成为省城旅游观光和了解道教历史的景点之一。
赤桥
血染的风采-----赤桥赤桥村历史久远,原名石桥,因豫让刺赵襄子未果自刎,鲜血染红石桥而得名――赤桥,又叫豫让桥。豫让生活在2500年前的春秋末期,三家分晋之际。为给宿主智伯0,他做了刺客,演绎了一段世人称为义刺的真实历史故事。士为知己者死格言出于此处。《战国策》、《史记》均有记载,唐人胡曾有诗豫让酬恩岁已深,高名不朽到于今。年年桥上行人走,谁有当年国士心。豫让桥西有古槐、观音庙,前壁上嵌有清同治六年刘午阳所书古豫让桥四字,刻有康熙年间太原知县殷峄的《豫让桥诗》。该村现有保存较好的悟圆寺和多处明清民居。
春秋大墓
1988年春夏期间,在位于晋阳古城西北3公里的龙山脚下发掘出土了一座春秋末期的大墓,墓的葬制、规模及陪葬品的丰厚精美,为近年考古所罕见。大墓形制如斗状,木椁的上下铺有石头和木炭,椁的上部,木炭、砾石、夯土层次十分清楚。就是人们所说的石积炭墓。墓主人使用三层套棺,相隔成头箱、棺箱、边箱、足箱,放置陪葬物品,并有三具死者陪葬。大墓的随葬品相当丰富,有青铜器、黄金、玉石、陶器、蚌贝等六大类共3134件。从多方面分析,大墓埋葬时间在公元前475年-公元前425年,是在三家分晋之前,墓主人身份应为晋国上卿。春秋大墓珍贵文物的出土,对于研究春秋时期晋阳的政治、军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隋代虞弘墓
隋代虞弘墓位于晋祠镇王郭村南,1999年夏,村民王秋生在清理门前便道时发现,被国家文物局定为1999年全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墓葬为砖砌单室墓,带斜坡墓道,墓室平面呈现弧边方形,残存汉白玉石椁、八角形汉白玉石柱、石雕供养人头像等。石椁呈现仿木结构的建筑形式,由椁座、椁壁、椁顶三部分组成。特别珍贵的是,在椁座和椁壁四周,雕刻有内容丰富的浮雕图案,且施以彩绘或描金。图中人物、服饰、器皿及花鸟等纹饰带有强烈的中亚民族文化色彩。墓葬石椁主人虞弘,生前为鱼国尉,其先代为鱼国领民酋长,茹茹国莫贺弗,出使过波斯等西域诸国,因出使北齐,被留为官,历任北齐、北周与隋,官至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长春观
太原市长春观始建於元朝,俗称上厅观,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乃是丘处机之第五个徒弟,著名道长宋德芳号披云子所建,曾重建龙山昊天观,以及增凿龙山道教石窟。目前太原市长春观属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太原市晋源区南城角村长春观,位于晋源街道西南,毗邻晋源新区(晋源区人民政府),东邻新晋祠路,西邻旧晋祠路,交通便利、地势优越。长春观始建於元朝,俗称上厅观,距今已有八百多年历史。乃是丘处机之第五个徒弟,著名道长宋德芳号披云子所建,曾重建龙山昊天观,以及增凿龙山道教石窟。观内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古松古柏和历代修缮碑铭。新的世纪在党的领导下,由道教祖庭正一派六十六代弟子王罗计道
九龙国际滑雪场
九龙国际滑雪场九龙国际滑雪场(Internationalskiingspacesofninedragons)是山西省内规模最大、滑雪条件及专业技术力量最强的旅游滑雪场,目前已跻身于全国主要滑雪场的前列。其位于榆次乌金山镇,滑雪场选址在黄河文化影视基地的中心,地处太原市与晋中市的交汇处,海拔高度900米,地貌地形开阔,地理位置、交通条件得天独厚。滑雪场从选址到滑雪道的开发以及设备的购置,都是在中国滑雪协会的专业指导下完成,滑雪场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建有多条初、中、高级滑雪道,总长度达2000米,雪场拥有滑雪器材1000余套,加之雪地摩托车、雪上飞碟等
晋韵园
太原市展园名为“晋韵园”,其整体布局借鉴了太原园林的传统手法,巧用地形叠山理水,以高低错落的水体景观和自然起伏的山石景观突出太原园林建筑的造型特点和园林植物的风韵,表达了太原包容性和多样性的文化传统,体现了太原园林“造型优美,体量适中,做工精细,文化深厚”的造园风格。全园围绕自然式水池———“晋水”展开景观序列,以艺术的手法再现了现存最著名的园林景观。“晋韵园”在入口处设置晋祠著名的“对越”坊,为四柱三门结构,顶为单檐歇山式。整个造型玲珑剔透,华丽典雅,气势雄壮不俗。园中建有真趣亭,也为晋祠特色建筑,平脊四角,歇山式顶,结构古朴,楣栏
迎泽大街
太原迎泽大街是解放后,在迎泽门(今大南门)外、护城河以南的一条不足两米宽的土马路基础上拓宽建成,因地处迎泽门前,故1958年9月,太原市人民委员会正式命名为迎泽大街。1976年迎泽大街向东延伸至太原火车站,称迎泽东大街。1982年市政府将迎泽东大街和迎泽大街合并,统一命名为迎泽大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