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旅游
扬州市景点介绍
扬州教案旧址
扬州教案旧址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皮市街147-149号。旧址为基督教堂,1868年(同治七年)英国传教士戴德生所办,为扬州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此前,有法国传教士于1867年冬在扬设育婴堂,仅半年多即虐死婴儿四十多名,激起民愤。1868年夏,扬州人民张贴揭贴,反对“洋教”,清两江总督曾国藩妥协媚外,将扬州知府撤职,赔偿“损失”,并立碑保护外国教会,是全国影响最早的教案。教案旧址占地约800平方米,大门东向,现存两幢南向二层楼房及水井一口。楼房基本保持原样,后楼面阔五间,前楼面阔三间,两楼间教堂原址已改建为平房。原大门仍在,门前碑已不存,另在两楼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木兰院石塔、楠木楼
木兰院石塔、楠木楼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文昌中路绿岛内。始建于唐开成三年(838年)。原在西门外古木兰院内,南宋嘉熙年间(1237-1240年)移建于此,清乾隆再修时增建石栏。1964年大修。塔为仿楼阁式,五层六面,通高10.09米,须弥座各面雕有鹿、马、牛等,座上石栏板雕云龙、莲花图案,从雕饰风格看,为明清时遗构。塔身每层转角处雕圆形倚柱。塔顶六角攒尖式,葫芦形塔刹。塔身一、三、五层南北两面各有一拱门,其余各面各层均有浮雕佛像,共二十四尊。地处文昌中路中心绿岛上,从文物保护的要求出发,应整体抬高塔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生寺阁
长生寺阁位于跃进桥东北角的古运河岸边。长生寺本名长生禅林,清嘉庆十六年(1811)僧大茎募建,并改为寺。咸丰三年(1853)兵火后,全寺被毁,余房仅供僧人栖息。光绪三十四年(1908),僧竺仙以画代募,建殿楼五楹,后移锡他去。其徒性莲、普霞继之,岁有营造,规模渐复。如今,长生寺早已不复存在,而清末所建之三层塔式长生寺阁尚在,引人凭吊。其时,扬州最大的盐商遗孀萧唯升心入佛堂,从而认识可端。因潜心学佛,为树功德的萧唯升出资建造了长生寺三层弥勒阁,并常就经书要义聆听可端指点。当时萧氏修建弥勒阁便是现今的长乐寺阁。其阁呈八角形,上下三层,阁顶为铜质葫芦,是传统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宁宫古戏台
永宁宫古戏台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永宁巷23号。系福缘寺下院。大门南向,现存戏台、大殿及寺房数间,占地面积650平方米。戏台北向,单檐歇山顶,高二层7米,面阔三间,进深七檩,较残破。为老城区现存为数不多的古戏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龙衣庵
龙衣庵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南门外新河湾。旧本草庵,相传因清康熙帝遇雨于此晾衣而得名。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重修。咸丰圮,后重建。现存建筑前后二进,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400平方米,后进殿房硬山造,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殿前两侧为廊房。北有古银杏两株。为古运河南线上的文物景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铁佛寺
铁佛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城北乡卜杨村佘田组。相传本为五代杨行密故居。杨行密(852-905),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人,五代时吴国的建立者。后舍宅为寺,宋建隆间(960-963)寺铸铁佛,更今名。清咸丰三年毁,同治间重修未复旧观。现仅存后殿三间,东部僧房五间,占地约200平方米。后殿单檐硬山顶,进深九檩,1989年维修。殿东壁嵌有《广参和尚行迹》石碑一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万寿寺
万寿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万寿街26号。传始建于宋,明景泰七年(1456年)重建,清嘉庆二年(1797年)改名万寿寺。咸丰毁于兵火,后重修。现存大殿、藏经楼、戒台、两厢廊房等建筑。占地约38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420平方米。大殿歇山重檐,进深九檩,梁柱及斗拱基本完好。戒台单檐硬山,面阔三间,进深十一檩。寺内原有唐经幢,毁于“文革”中。1997年经省文化厅、扬州市政府批准迁至文峰公园东侧复建文峰寺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市规划展示馆
扬州市规划展示馆地处扬州市曲江公园东北侧,位于建设大厦裙楼的第四层和一、三层的局部,展陈面积约4300平方米,是2012年市委、市政府确定的重点文博城建设项目。展馆于2010年5月2日开工建设,2013年1月1日正式面向社会免费开放。展馆在展板、模型等传统展示方式基础上,采用高科技手段,将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入展示环节,以丰富的展示内容,新颖的展示理念、灵活的互动模式,生动详实地介绍我市历史变迁、规划建设发展成就和美好未来,全方位、多角度地集中展示城市形象和城市规划建设愿景,力争将展馆打造成为展示和宣传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招商引资和对外交流的城市客厅、规划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祗陀林
祗陀林位于市区引市街84号,占地面积1300平方米。又名祗陀精舍,原为民国初年军阀徐宝山家园。徐宝山被刺后,其二夫人孙阆仙皈依佛门,舍宅为庵,改名祗陀林。庵门朝南,黄墙朱门,嵌“祗陀林”石额。进门天井中置宝鼎一尊。天井之北即大雄宝殿,面阔三间12米,进深七檩8.4米。大殿后为念佛堂,过一天井,为玉佛殿。东侧有祖堂,面南三间。大殿东侧有一院落,院中筑花坛。院东隔以黄墙中开月洞门,正面额“不二法门”,背面额“般若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旌忠寺
旌忠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仁丰里。寺址相传为梁昭明太子文选楼故址。寺始建于宋咸淳年间(1265-1274年),元代至元年间建大殿,明、清均有增修。光绪二十六年建厅五楹,三十年修建山门,民国年间将文选楼升高重建。大殿为楠木梁架,文选楼上藏有大藏经五千余卷,1992年遭火毁。现为宗教活动、游览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文公祠
文公祠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119号。祀清代大学士文煜,光绪十六年(1890年)建成,大门朝东,有门堂。建筑南向,有享堂、过亭、祠堂及偏房等。占地约1360平方米。祠堂硬山造,面阔三间,进深七檩,脊檩高8米,梁架有雕饰,斗拱完好。明间前有廊接过亭,亭内有八角藻井及彩绘。年久失修,装修已改。现用作塑料厂生产车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子祠
董子祠位于扬州明清古城北柳巷小学内,是扬州人为纪念汉代大儒董仲舒而建的祠堂。董子祠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间,清光绪七年重修。现存大殿是我市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为典型明代风格,进深九檩,前有卷棚,楠木柁梁,体量宏大,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董子祠现为市级文保单位。因年久失修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董子祠严重损害。为保护这一珍贵文博资源,修缮董子祠被列为文博城建设项目,市区两级政府组织领导专家反复论证修缮方案,最终遵循“不改变文物原状,保持建筑原有形制、特征和风貌,揭顶不落架,修旧如旧”的主体方案,于2008年10月10日按时、保质、安全无事故地完成了大殿主体的修缮工作。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城隍庙
城隍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堡城中心小学。庙址为唐衙城所在。现存大殿系清光绪间(1875-1908年)重建,坐北朝南,单檐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九檩。装修已改,1985年维修。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内的文物景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盐宗庙
盐宗庙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康山街20号。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奉旨而建,祀清大臣、湘军首领曾国藩。建筑有门厅、照厅、大厅,占地约330平方米。大厅硬山造,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厅前有卷棚,保存基本完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仓巷62号民居
新仓巷62号民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广陵区东关街道新仓巷社区新仓巷62号,系清代朱姓盐商住宅。该民居占地面积559平方米,建筑面积422.78平方米,大门南向,为简易八字磨砖门楼。连门房前后四进,硬山顶。第一进面北,面阔三楹9.3米,进深五檩3.6米;第二进为大厅,面阔三楹9.3米,进深七檩米7.1米,前面及左右三面围以抄手廊,仪门为磨砖对缝门楼,在其东侧原有砖雕福祠,祠门上部为小砖磨制的筒瓦屋檐,中部为菱形图案,下部为变形凤凰图案。厅后有腰门与后两进各三间两厢串通。第三、四进均为三间两厢,大小相若,面阔三楹9.3米,进深七檩6.1米。住宅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徐氏住宅
徐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南河下88号。清代建筑,楼坐北朝南,硬山顶,上下二层,楠木梁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楼南东西两侧有楼廊相接。底层天花及楼栏杆均系楠木构筑。现作宿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联桂住宅
张联桂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218号、木香巷5号。原为张姓盐商住宅大厅,硬山顶,面阔五间,进深七檩,前有卷棚。原由天主教三自爱国会所用,现用作宿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士巷王氏住宅
王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达士巷12号,占地面积350平方米,建筑面积265平方米。原为清代烟酒商人王福生住宅,门楼保存较好,面阔3.26米,上有水磨转雕莲花,卷草及鲤鱼图案。住宅前后四进,第一进门房三间;第二进大厅,面阔三间10.2米,进深七檩6.2米,前带廊,后两进皆为三间两厢格局。房屋保存较好,现为古籍书店仓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彩衣街杨氏住宅
杨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彩衣街30号。原为晚清广东盐运使杨紫木住宅大门。南向,水磨砖砌。门楼上雕有回纹图案,正中有海棠形镂空人物故事砖雕,两边墙垛上部有镂雕花球(东边一球已损)。门枕毁于1966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汶河路24号民居
汶河路24号民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汶河路24号。原系住宅厅房,明代建筑,坐北朝南,硬山造,面阔三间,进深七檩,楠木梁架,大、小柁梁均系扁作,月梁有彩绘。市区现存为数不多的明代建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