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扬州市旅游
扬州市景点介绍
张亮基故居
张亮基故居位于丁家湾20号,为清咸丰年间湖广、云贵总督张亮基故宅。原有建筑七进,现仅存门楼、正厅、附房。门楼整体砌筑是十分讲究的,门墙、门垛、门樘以及门樘两侧内壁腮墙皆用磨砖清水砌筑到顶,是扬州少见的清式金柱式门楼。正厅面阔三间,进深七檩,保存有清咸丰帝赐匾三块。现为张氏后裔住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卞宝第故居
卞宝第故居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现存二层楼房三进,面阔五间,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前后三进楼宅呈“日”字型格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魏源旧居
魏源旧居位于新仓巷37号,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魏源(1794--1857)原名远达,字默深,又字墨生、良图,晚年自取法号承贯,湖南邵阳(今属隆回县)人,长期寓居扬州,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曾任兴化知县、高邮知州。道光十五年(1835)购置房屋改建,名“絜园”。占地面积2617平方米,南为花园,北为住宅。花园原有荷花池、鱼池,池中架白石桥,周围有湖石、黄石假山、石桌、石凳和古井及竹木花草。东沿壁置曲廊,南构书舍斗室,西有船厅、北有花厅。住宅坐北朝南分东、中、西二路。大门朝东,门对面的照壁,今依稀可辨。八字形磨砖对缝大门楼。东路北首原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旌德会馆
旌德会馆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弥陀巷1-7号,为清代安徽旌德盐业客商创办。扬州城区内原属于旌德会馆产业的老房子颇多。根据相关资料记载,城区内彩衣街90号、92号、94号、75号;弥陀巷1号、3号、5号、7号;国庆路360号,原史可法路123号、339号;原埂子街152号(现为埂子街146号),皆有原属旌德会馆的产业。旌德会馆,也是扬州最早设立的会馆之一。根据现存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十一月老房契记载“立卖民地民房文契许蓼齐今将祖遗承分民房一所,坐落大东门外司前三铺大街,弥陀寺巷口西首朝南地方出卖给梅德盛名下永远为业,当日凭字中估值时价白银捌佰侍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紫竹观音庵
紫竹观音庵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槐树脚小井巷5号。系晚清陈氏所筑之家庵,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占地约1260平方米。第一进面阔七间,第二、三进面阔均为五间,东西两侧配有廊房。后院东侧和北侧各有住房三间。第三进大殿进深七檩,前廊为海棠纹卷棚,整个建筑,保存完好。东为吴道台宅第,西邻朱自清故居,文物景点可连点成线,形成旅游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愿生寺
愿生寺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埂子街146号。民国初,为超度扬州八大盐商之一肖裕丰而建。解放初“唯生阁”被拆,寺内佛像亦通过佛协迁往江西之聚山。现存山门、大殿、藏经楼、后殿、两厢廊房以及明代楠木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正谊巷赵氏住宅
赵氏住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正谊巷17号。原系银钱业商人住宅。仪门砖雕精致,上部四角雕有莲花,中嵌白矾石雕福、禄、寿三星,中部雕渔、樵、耕、读,下部雕有周文王访贤人物故事,檐下两角有狮子一对。现门楼基本完好,砖雕部分为石灰覆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杨氏小筑
杨氏小筑现为市级文保单位,位于风箱巷22号。原系民国地方杨姓绅士宅园,为扬州造园名家余继之所筑。园内以花墙分隔空间,北院有南向书斋二间;南院东叠假山,下凿水池,西南隅筑半亭,向北有短廊与书斋相接。园西现存建筑三进,园后有厅房二进。现用作居民住宅,长期缺乏维修和保养,古建筑保存不好,装修基本已改动。杨氏小筑是小型住宅园林的杰出代表,收入陈从周主编《扬州园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邱氏园
邱氏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广陵路292号。民国初年染料商邱天一建。现存大厅、二厅及住宅楼计四进。坐北朝南,占地2000平方米,大厅硬山顶,前带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七檩,原西部花园毁于1966年。位于广陵路至南河下盐商住宅群历史文化街区北侧,应加以控制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怡庐
怡庐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嵇家湾。民国初钱业经纪人黄益之建,扬州叠石名家余继之设计。坐北朝南,大门东向,园分前后两个院落,占地460平方米。入门为一庭院,北面居中有花厅三间,东、南两面有游廊相接。西偏依墙叠宣石假山,上植丛桂。墙中部有门通厅西小院,院中南北两面相对筑有小屋,北额“藏拙”,南额“寄傲”,统称“两宜轩”。其后院有书斋三间。在工人广场建设过程中已整修,可纳入街区或工人广场,让市民或游客参观。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凫庄
凫庄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凫庄位于维扬区瘦西湖街道园林社区瘦西湖公园内法海寺北、五亭桥东南。建于民国十年(1921),原是乡绅陈臣朔的别墅。因建在汀屿之上,似野鸭浮水,故名。凫庄占地面积为1003.4平方米,建筑面积为282.08平方米。整个建筑环湖而置,东为水榭,座东朝西,为卷棚顶,抬梁式结构面阔6.76米,进深六檩4.6米,西设水阁数间,南建水楼面阔三楹8.8米,,进深4.92米。不规则的荷花池位于庄中,环植梅、桃、筱竹,更叠人高之湖石。现凫庄保存较好,环境幽雅,是瘦西湖公园内重要的景点之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少堂故居及墓
王少堂故居及墓(墓系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湾子街三多巷10号。王少堂(1889-1968),扬州人,扬州评话表演艺术家,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副主席,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他演说的“武十回”和“宋大回”,已整理成《武松》、《宋江》二书出版。故居系清代传统民居,正宅为四合院,为三间两厢一对照,保存有王少堂使用的家具和有关物品。现为其后裔住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
扬州广陵区旌忠巷33号,是原扬州平民中学旧址,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这是一座中西合璧的青砖红窗洋房,总建筑面积900平方米,房屋为l形结构,分为上下两层,主楼坐北朝南,楼上楼下均设有走廊。私立扬州平民初级中学,是由扬州知名人士和教育界人士于1933年发起并捐资创办的,1935年7月至1937年,江上青在此担任国文教员,他利用三尺讲台,积极宣传进步思想,传播革命道理。江上青烈士史料陈列馆就设在二楼。江上青,1911年4月出生于江都县仙女庙一个中医世家,1915年随家迁至扬州。江上青早年在南通中学、扬州中学学习时,就积极投身-。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
朱良钧烈士故居及墓(故居新增)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黄金坝西北。朱良钧(1910-1926年),1926年北平“三•一八”惨案殉难烈士。原籍扬州,自幼随父去北平就读。1926年在天安门前参加反帝--,与刘和珍等烈士同时牺牲。1928年棺柩运回扬州安葬于此。墓地占地20平方米,四周原有砖砌围墙,东向开月洞门。墓冢筑于小平台上,高1米,前立墓碑,上刻隶书“三•一八烈士朱良钧”墓,上款“戊辰年仲冬”,下款“江邑乡人公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柏龄故居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南面有廊,二层厅外为大阳台,上下两侧均为房间,厅后有走道;北面有楼梯和配套房。楼前为花园,西贴壁构假山和水池,西南角筑有半亭,院偏东有小青瓦屋面长廊,自大门连接楼屋。院中有草坪和古黄杨、广玉兰等花木。现用作安全局招待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扬州烈士墓园
扬州烈士墓园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蜀冈万松岭。始建于1954年,1997年向北扩建。现占地面积4万余平方米,山麓建有石牌坊一座,拾级而上,冈上正中建有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园内建有烈士碑林、烈士墓、烈士纪念馆等纪念性建筑物。烈士纪念馆建筑面积1200余平方米,馆内陈列着自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以来革命烈士的照片、遗物等文物、史料,是全市七个县(市、区)革命烈士斗争史料中心陈列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熊成基墓
熊成基墓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明寺内。熊成基(1887-1910)中国民主革命战士,一名承基,字味根,江苏甘泉(扬州)人。曾参加光复会,1908年组织安庆起义失败,-日本,加入同盟会,1910年(宣统二年)在哈尔滨谋杀海军大臣载洵未成,因奸人告密被捕在吉林就义。民国元年(1912年)同盟会员葬其遗体于此。墓在松林中,墓冢原为封土,前立墓碑,楷书“味根熊公墓”。1987年修葺,改为水泥墓冢,重立墓碑,隶书“熊成基烈士之墓”。因大明寺东园扩建,墓地环境亟待整治。
四眼井
四眼井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大实惠巷23号。又称“胭脂井”。井所在地常府巷为明初名将常遇春(1330-1369)赐第。四眼井,传内常府厨房用井。井上覆盖四块外方内圆井口石,上置四石栏。今井栏已不存,余皆完好,为居民用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宋井
宋井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文昌中路。建于南宋嘉熙四年(1240年),所在地原为宋大城内东南隅。该地原为莲花桥,后为莲桥东巷。传住宅为莲花庵故址,井为庵中物。青石井栏,上刻有“皇宋嘉熙肆年庚子至节寿昌沙门基”字样。1987年开拓琼花路建设莲花街坊时,井原址保护。原井栏由文物部门收藏,按原样复制井栏置井上,井南面街建有井壁,上嵌“宋井”石额;在井北临街增建一观井方亭,形成景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李将军画本轩
望春楼之西为“小李将军画本轩”,两层之间有水池曲桥相连。小李将军指的是谁呢?据记载,唐高宗时,宗室画家李思训,受封为右武卫将军,人称大李将军,他儿子李昭道曾任扬州大都督府参军,人称小李将军。“小李将军画本轩”是按李昭道的画意设计的,由于“大李小李”共创了唐代“金碧山水画派”,因此,我们这天透过扇形窗户观赏对面熙春台金碧辉煌的廓影,能够联想起盛唐艺术那种雍容华贵的气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