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旅游
大理州景点介绍
白羊村新石器遗址
白羊村新石器遗址位于宾川县城北4公里的金牛镇白羊村西500米处,桑园河旁,遗址现存面积约3000平方米。1973年至1974年,云南省文物工作队对白羊村遗址进行了科学的发掘,发现了房屋建筑遗址、窖穴、墓葬等,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牙器和碳化谷等遗物。经科学测定,白羊村遗址的年代为3770±50年。白羊村遗址上的先民早已过着定居生活,建造了原始的房屋,且形成了较小的村落。从事着原始的锄耕农业,辅之以狩猎、采集与饲养。处在母系氏族社会由盛而衰,父系氏族社会已经萌芽的变革阶段。白羊村遗址是洱海区域典型的新石器时代古文化遗址。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白羊村遗址出土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川石钟寺
石钟寺始建于唐代,是鸡足山最古老的大寺院,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明清以来,上鸡足山的名流政要,都要慕名游石钟寺,为石钟寺赠匾题联,赋诗填词。明代书法大家董其昌,为石钟寺静室题写“薜萝居”匾额;巡抚王继文为石钟寺题写“清梵普闻”匾额;孙中山先生,曾为石钟寺题写“昙云法海”横幅。历史上石钟寺一直是禅宗的主要寺院。有一位藏区-到鸡足山华首门礼拜迦叶归来,到大雄宝殿后休息,不料一卧不起,圆寂在此。后人为了纪念他,就在他歇息的地方,按他圆寂的样子,塑了尊卧佛像,从此藏族同胞就将石钟寺作为藏传佛教的道场来朝拜。地址:仙鹤山下,背靠狮子林望台,面向钵盂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宾川九莲寺
九莲寺明嘉靖(1522-1566年)初建,始为接待僧尼居静之处。寺内,兰桂杂植,花木扶疏,芬芳扑鼻,鸟音悦耳,环境幽雅古朴。这里生长着一棵希世奇花,名为“子午莲”。这棵花奇就奇在花开时,花瓣只在每天的子午二时开放,其余时间花瓣都是闭拢的。另外,寺中还有一棵柏树也值得一提。这棵柏树虽然矮矮的毫不显眼,但寺中所有的比丘尼都对它倍加青睐。原因是,九莲寺曾经被毁寺,这棵柏树随之叶落干枯,从此十多年的时间里,任春风吹拂雨露滋润,也不吐一片绿叶,人们都认为它早以枯死了。想不到的是1985年寺院修复,这棵柏树也就在那年的春天,又吐出了一片新叶。至今长得枝繁叶茂,四时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段功墓
功墓,位于祟圣寺三塔西面,东距干寻塔350米,经三塔文管所1996年8月征崇圣寺遗址区120多亩土地后,已归三塔文管所管理,并按《崇圣寺三塔文管所保护建设规划》分步实施段功墓的开发利用。段功为第五代大理总管段隆之孙,初为蒙化(今大理巍山)知府,元至正十二年(1352年)段光为大理第九代总管。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农民起义领袖明玉珍及其弟明二率兵3万攻占中庆路(今昆明),梁王巴匝拉瓦尔密逃奔楚雄。段功发兵打败了明二,梁王为感激段功救驾之功劳,拜段功为平章政事(丞相),并将其女阿盖公主许配于段功为妻。明代以后,据地方志称段平章墓,原为圆形土丘,直径约8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诺邓古村(诺邓古镇)
诺邓古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历史的白族村寨,全国首批“中国景观村落”,云南十大旅游古镇之一。诺邓是一个因盐业而发展起来的古村落,长期以煮盐为生,曾一度是封建社会滇西地区的经济重镇。诺邓有着悠久的历史,云南最早的史书《蛮书》中言“剑川有细诺邓井”,据考证细诺邓即今云龙县诺邓井,可知诺邓村见于史籍至少有1100多年历史,历经唐、宋、元、明、清几代王朝。一千多年来,诺邓村名从未变更过,对于一个偏僻的小村庄来说,堪称地理史上的奇迹。诺邓的三四百户人家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诺邓村至今家家户户都养马,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
巍宝山文昌宫
巍宝山文昌宫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巍山县巍宝山前山,原名龙潭殿,始建年代不详,是巍宝山著名的道观和古建筑群之一。文昌宫初为本地土著彝族祭龙潭之所,两汉时彝师孟获之兄孟优曾居此-,相传诸葛亮七擒孟获时,因士兵误饮哑泉水,不会说话,诸葛亮曾亲往殿内访问孟优解药以救士兵。明代重修后改称文昌宫,清代以后屡有修缮。现存主要建筑有大殿、中殿、道舍及厢房等;大殿内供文昌帝君,中殿内祀关圣帝君。宫中有一龙潭,潭心建有文龙亭,亭左边临水墩壁上绘有一幅彝族“松下踏歌图”,为清代乾隆年间(1736-1795)所绘。
南诏铁柱庙
南诏铁柱庙又名铁柱观、铁柱庙,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弥渡县西面约6公里的太花乡铁柱庙村。因庙内的一根铁柱而出名,是弥渡县最著名的古迹。南诏铁柱,又称崖川铁柱、建宁铁柱或天尊柱,铸于唐、南诏时期,不仅是大理州内仅有的六项国家级重点文物之一,也是全国绝无仅有的珍贵文物,是弥渡的镇县之宝。柱体为圆柱形,黑色,铁质,实心,重约2069公斤,高3.3米,直径32.7厘米,由五段接铸而成。铁柱的建立与宗教有关。祭柱是云南一些少数民族古老的宗教祭祀形式,源远流长。至于建柱的原因,有多种传说。最盛行的一种说法是,诸葛亮平定南蛮,缴兵器,铸铁柱纪功,后由南诏世隆重铸。每年农历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沘江古桥梁群
云龙保存的桥梁从最古老原始的溜索、藤桥到现代化的钢桁桥,其种类之繁,建筑形式之多样,完全可以组成一座桥梁的博物馆,素有“云龙古桥冠全滇”之称,堪称“古桥梁艺术博物馆”。2013年,沘江古桥梁群被列为国家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龙的桥梁具有“浮、梁、吊、拱”四大基本特性。这四大桥型是一切桥梁的鼻祖,如今世界上千姿百态的桥梁就是由此派生延演而来的。其中除浮桥是在沘江枯水季节临时搭建外,其余都是永久性桥梁。这些各种类型的桥梁大都集中在沘江流域及其支流之上,形成古桥梁群,如今还保存有各种类型的古桥近百座,有较大价值的42座。沘江上的古桥梁不仅数量多,而且类型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钟寺
石钟寺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石宝山,是第一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石钟寺是石宝山古寺,其始修年代失却无考。据《范志》载,明永乐(1403-1424)、正统(1436-1449)间,敕赐大少林寺僧了通、了晓重建。弘治年间(1488-1505),僧圆明再修,万历年间(1573-1619),僧周辉建毗卢阁。清康熙庚戌(1670),僧洪舒、广睿重建殿阁。康熙辛未(l691),姚安土官高奣映建弥勒殿、楼、阁、卧佛等。民国时期(1911-1949)僧真心建后阁。大殿后槽原有一尊巨大的卧佛,着黄底起花袍服,头戴珠冠,胸垂红色念珠,红中带黑的脸膛,微张的嘴唇,稍蹙的浓眉,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溪古镇
沙溪古镇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剑川县西南部,地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域东南部,位于大理风景名胜区与丽江古城之间,远近闻名的石宝山就在这里。沙溪是一个青山环抱的小坝子,总面积287平方千米,坝区面积26平方千米,居民以白族为主,汉、彝、傈傈族共居。这里山清水秀、气候宜人,物产丰富,澜沧江水系黑潓江由北至南纵贯全坝。沙溪镇的历史可以上溯岛春秋战国时期,唐宋时期,南诏、大理国在西南地区兴起,并成为当时唐朝和吐蕃的缓冲地段,也是连接强者之间的纽带,也是沟通两者经济、文化交往的茶马古道的主要途经地之一。沙溪作为当时古道上的一个古镇,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寺
新华民族村
新华民族村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北部,境内居住有彝、回、傈僳、苗、汉等民族,有着各种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集市,是特有的民族风俗“大观园”。走进新华民族村中,随处可见正在加工手工艺品的村民,丁丁冬冬的锤打声不绝于耳。据介绍,该村生产的金、银、铜等手工艺品享誉国内外。远销泰国、缅甸、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等国家。新华村从事民族手工艺品加工制作的历史悠久。据《鹤庆县志》记载,早在明朝,新华村的村民们就开始加工民族首饰等工艺品。在代代相传的进程中,心灵手巧的白族村民不断改进加工技艺,创造出绝妙精美的手工艺品。人们归纳其特色为:“家家有手艺,户户是工厂,一村一业
天子庙洞
天子庙洞是一古溶洞,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辛屯乡逢密村凤凰山麓。天子庙洞本名青玄洞,因洞旁建有天子庙得名。天子庙洞主洞深84.6米,右侧洞深38米,左侧洞深25米,洞最高处4.96米,最宽处26.1米。大洞之侧又有15个小岔洞,真算得上是洞套洞、洞锁洞的洞府仙境。洞口分四门,洞口各高3米,宽2米。在洞外两侧高7米,宽6米的石壁上刻有浮雕佛像,大理鹤庆天子庙洞中为观音菩萨,两侧雕罗汉、天王等像,俗称十八罗汉朝观音。观音像身高1.5米,仪表慈祥,体态轻盈,诸罗汉像体量比观音像小,有站、有的蹲,姿态各异,但都形象生动,雕刻精湛,大理鹤庆天子庙洞尤其是观音身后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边陲古寨
边陲古寨位于云南省大理州鹤庆县城南12公里处,占地约50亩。这里建筑独特,风光奇异,是大丽旅游线上独一无二的民居风情旅游区。边陲古寨里居住着一群几乎被世俗遗忘的边陲人。据说这些边陲人原来生活在中缅边境,听不懂当地人的语言,也没有文字,过着原始人的生活。他们以树叶遮体,吃生冷食物,居住在树上。向他们表示友好要说“亚哈亚哈”要和他们照相要说“咔嚓咔嚓”。边陲人如今也穿衣服,男的只穿一条黑裤,女的穿的是比基尼一类的衣服,偶尔也穿长衫。他们皮肤黝黑,身体健壮,不论男女,都是赤足。景区分为“画脸闻身区”、“捕猎区”、“迎宾区”、“奇功异能区”、“婚俗区”五个部分。
玉几岛
玉几岛坐落在云南省大理州洱海县双廊镇,是洱海三岛之一,位于洱海国家级风景区内。集苍洱风光之精华,有“苍洱第一村”的美誉。玉几岛上千年古渔村白族民居保存完好,而且家家流水、户户养花,极富民族渔家文化特色。岛上有玉波阁、清末农民起义军杜文秀水师兵营、赵氏宗祠、大理国开国皇帝段思平之妻杨桂仙修行的玉几庵、民族文化广场、千年古榕树等景点,还有现代著名舞蹈艺术家杨丽萍、青年画家赵青别致的房屋,尽显名人效应。站在玉几岛上,远眺苍山十九峰,近观岛曲秀丽景色,手捧洱海玉液清波,一幅壮美的自然美景天然自成,令人心旷神怡。来到双廊镇玉几岛,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大理风光在苍洱,
总统兵马大元帅府
总统兵马大元帅府位于云南省大理市复兴路111号,又名大理元帅府、杜文秀帅府,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杜文秀建立的当地民族自治政权所在地。杜文秀(1827—1872),字云焕,云南省永昌府治(今保山市)金鸡村人,通晓伊斯兰经典。道光二十五年(1845)永昌汉族地主团练“香把会”勾结官府残杀回民,杜于道光二十七年(1847)代表回民赴北京控告,无结果。咸丰六年(1856)临安(今建水县)汉绅侵占回民银矿,焚劫回民村寨,云南巡抚密令各地“聚团杀回”,激起各地回民的-。杜在蒙化(今巍山)联合汉、彝、白等各族人民起义,攻占大理,建立政,被推为“总
大理张家花园
张家花园位于云南省大理州,观音塘北旁,始建于清末,占地一万多平方米,是一组规模较大、保存较为完整的乡间庄园式民居建筑。张家花园是“六合同春”的大型白族民居。房屋平面布局基本以建水传统民居中“四合五天井”式,纵向横向并列联排组合成一组一进院和一组三进院的花园祠堂。房舍坐西朝东,门楼筑有防御工事,门内天井,过道连通前中后三个大院。前院为花厅,梁檐及门窗雕镂精巧。前有青砖粉墙照壁。院内铺青石板,置花台。中院廊厦环绕,梁柱、门窗亦雕刻精巧。后院为“跑马转角楼”四合院。门外左侧为祠堂,庭院宽敞,中间有水池,池边梅花勾栏望柱雕镂精巧。张家花园总体建筑风格多而不繁,艳
玉洱园
玉洱园位于云南省大理市玉洱路,占地28亩,西枕大理苍山,东俯洱水,开创了大理古城园林之先河,堪称“大理第一园”。玉洱园原址为清末民国初期的大理农林试验场,抗战时辟为“志丹公园”,解放后为林业部门的果木苗圃基地。1995年3月建成恢复“志丹公园”,易名为“玉洱园”。花园落成开放之际,著名白族史学家马耀为玉洱园撰写了《玉洱园碑记》,记述建园始末。设于大理古城玉洱路的南园门,为一高两矮三滴水式的白族门楼,门头悬挂有季羡林先生题名“大理玉洱园”匾,两侧悬挂白族一代宗师赵藩“清风明月本无价,近水遥山皆有情”的对联。左侧三座照壁相连,题书作画,典雅古朴,壁上镶有杜乙
大理严家大院
严家大院又称严家宝成府,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喜洲镇境内。喜洲镇是重要的白族聚居的城镇,这里有着保存最多、最好的白族民居建筑群。严家大院是保存最为完好的民居建筑之一。严家大院由喜洲著名的民族资本家严子珍1919年建造。严家院占地约2478平方米,建筑面积3066平方米,由自北而南的两院“四合五天井”和一院“三坊一照壁”组成,兼有一向一坊、一向二坊、二向三坊、五福寿、六合同春等格局式样。院落以“走马转角楼”连成一个整体,楼上楼下均有回廊,串联所有的房间。整个宅居地坪上铺有方块大理石板。1938年,在院落的东南角还建造了一幢完全采用现代建筑形式的西式别墅洋房,砖墙
大理小普陀
小普陀位于云南省大理州,是洱海中的一个袖珍小岛,其形状像一个圆形的印章,相传为观音大士所留镇海之印。因其位置像佛教名山普陀山,又像神话中观音所居之地普陀,故名为“小普陀”。小普陀始建于明代,1982年重修,为亭阁式两层建筑。一层祀如来菩萨,二层祀观音菩萨。小普陀地处下关至双廊和蝴蝶泉的海面旅游线上,游船到此,都要停靠海岛,让游客登上小普陀,观赏洱海风光。游览小普陀的最佳时侯是清晨。这时,海面上雾气袅袅,小普陀时隐时现,宛如月宫,待登上小普陀,只见四周雾气涌动,犹如洁白的轻纱。这就是洱海八景之一“岚霭普陀”。
上关花公园
上关花公园位于云南省大理州南诏古关龙首关(今上关)以南的关外,1992年12月动工兴建,于1993年9月建成。“上关花”为大理四景之一。公园东临洱海,西枕苍山云弄峰,由山门、双胞大青树、花园、歌舞游乐园、天龙洞等景点组成。公园以久负盛名的上关花取名,上关花就在龙首关以北的关外花树村,称“十里香”,即木莲花,平年开12瓣,闰年开13瓣,花黄白色似玉兰,香味四溢,明代史籍有载,清代被毁。今上关花公园中已栽培此花,奇花重现,让人赏心说目。上关花公园以天龙洞最奇,洞在云弄峰山腰,全长507米,由下到上,洞内钟乳石奇形怪状,形成各种景观,现已命名的有28个景点,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