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 > 大理州旅游
大理州景点介绍
天峰山古建筑群
天峰山峰顶有以老君殿为主的道教建筑群,是祥云乃至滇西重要的道教胜地。自明朝以来,山中陆续建造得老君殿、灵官殿、观音殿、药王殿、玉皇阁、士主庙、一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功德坊、左右厢房等建筑物,经历代整修与维护,大多保存完好,工艺颇多不凡,老君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为单檐歇山顶的木结构建筑,前檐柱为一对双龙抱柱,殿前高悬“道德五千”巨匾,正堂供祀太上老君;下层为长方形的歇山顶,上层为八角攒尖顶,无斗拱造型。右有石雕功德坊,功德坊全部为石结构,由石柱、石墙、石梁、石拱门组成,高9米,坊中碑数块,记载老君殿的由来和历史,对研究道教在祥云的历史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德源古城遗址
德源古城遗址位于云南省洱源县,年代为唐。2019年,德源古城遗址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波那遗址
祥云大波那遗址,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之一。亦称祥云大波那木郭铜棺墓葬。地点在今祥云县云南驿大波那。1963年发现。形状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内有长条形巨木叠组的郭室,内置两面坡房屋状铜棺,由7块铜板组成,用4块构成房屋的四壁,上盖两块人字形坡面屋顶,棺底垫一块铜板,铸有12只脚。棺的两侧壁及屋顶铸几何形花纹和云雷纹。两头横壁铸鹰、燕、虎、豹、野猪、鹿、鳄鱼等动物。随葬品丰富,铜器有锄、锛等农具和纺织工具;陶器有豆、罐等;兵器有矛、剑、啄、钺等;-用具有釜、杯、尊、勺、豆、匕、箸(筷)等;乐器有铜鼓、葫芦笙、环钮圆筒钟;还有房屋模型和猪、牛、羊、鸡、狗六畜模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将军洞
将军洞俗称将军庙或利济将军庙,坐落于龙尾关西北斜阳峰麓。传说此地有洞可通漾濞,洞内藏有兵书、宝剑,洞口有老虎守护。有说洞口在李宓将军塑像下,又有说在山后或庙前大榕树下。未建庙以前,李宓将军牌位原设在下村的龙王庙内,直到明朝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李宓族裔呈请朝廷,获准后方建“唐李公之庙”。“将军洞”座西向东,背靠苍山,俯视龙尾关,万人冢,战街(鸳浦、紫云街),千人冢,与庙宇同在一条轴线上。在庙北侧有一溶洞,清泉涌出,常年不断,灌溉着上村、下村、打渔村的千顷田地。几个村的民众受益后,呈请封李宓将军为“利济将军”,成为管水利之神,有诗作证:“灌溉
龙尾关城楼
龙尾关城楼在龙尾古城南端,背靠龙尾城,前临水流湍急的西洱河。土木砖石筑就的一座敌楼,楼下通关,书有“龙尾关”三个大字,楼上两层驻有重兵守关。楼檐口下悬“龙关锁钥”一块横匾。关下的西洱河上建有一座木桥,名“清风桥”。唐开元十七年(公元739年)南诏王阁逻凤建龙尾城后改建为石拱桥,称“黑龙桥”。龙尾城是南诏政权对南御敌的天堑,建城至今已1260余年,此城也与上关的“龙首城”同样是屯兵御敌重要关隘。因苍山自北向南势如游龙掉尾,故称“龙尾城”、又名“下关”。南城门命名为“龙尾关”,城堞西南延至“江风寺”的“天生关”,东北延至“锁水阁”,全长约四公里,筑有碉楼四座
大理马氏宗祠
马氏宗祠坐落龙尾古城内中丞街下段,现中丞街18号,占地约二亩左右。原有宗祠已倒坍,仅遗存大门、围墙内是散落的瓦砾。1937年族人马崇六出资重建,建成后规模是出檐大门,门上面横匾书刻马氏宗祠,是时任玉龙书院校长的族人马明远书并刻制的老匾。大门两边为二层土木结构,建有明、清式民居铺面各一间,后面小天井,正面照壁,中间写有“扶风世泽”四字,是时任玉龙小学校长的族人马德御所书,照壁两边有小月宫门。入内北面厢房五间,前面是通道和小花园。紧靠厢房是坐北朝南三开间殿堂式建筑的祠堂,前有一个大平台。祠堂东有厨房三间。祠堂平台和厨房前是大天井,种植有花木。马氏原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
在大理州祥云县,位于刘厂镇王家庄村的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是云南省著名的红色景点。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距刘厂镇政府驻地3公里,距县城35公里、320国道公路4公里。故居所在地王家庄村,背依青山,绿水环绕,被誉为“北大骄子,一门三烈”的王复生、王德三、王馨廷兄弟3人就出生在这里。大哥王复生第一个走出了家乡云南,走向了中国高等学府北京大学,成为一位共产主义火种的传播者。之后,他把二弟王德三、三弟王馨廷带到了北京,三兄弟在革命的大潮中,用鲜血和生命写下了最为壮丽的一页。王复生王德三烈士故居属于当地传统木结构民居院落,建于清代末期。故居前、后院为小花园,两层土木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苍山神祠
苍山神祠位于大理古城西苍山中和峰麓。神祠为南诏时期建,现存一殿二庑,为清嘉庆、道光年间重修。唐贞元十年(公元794年),韦皋派节度巡官崔佐时到阳苴咩城(大理古城西)与南诏异牟寻被敕封为南诏王,赐给金印,立苍山神祠为纪。庙中供奉的本主神是“点苍山昭明镇国皇帝”。现存建筑为明清至民国时期多次维修留下来的。庙坐北朝南,前临中溪,由大门、厢房、大殿组成。据记载,南昭王异牟寻即位不久即仿中原王朝的做法,把南昭境内名山胜水封为五岳四渎,点苍山被封为“中岳”,苍山神祠就是祭祀苍山的庙。公元794年,异牟寻与唐朝剑南节度使巡官崔佐时举行“苍山会盟”,地点就在苍山本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周保中故居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其建筑座北向南,正房三开间,夯土墙茅草覆面,南面两间低矮草房为厨房和厩房。院心种植有桃树、木瓜树等,建筑简朴,门前有小溪流淌,环境幽静宜人。周保中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原故居于1951年被焚毁无存,现在周保中故居所在的湾桥村东重建一座纪念馆。198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保中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落成,馆前还建造了他高大挺拔的塑像,成为向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前往瞻仰参观的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学生纷至沓来,他们对周保中这位抗日民族英雄无不由衷赞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文秀墓
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创建时间:建于1917年纪念价值: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严明,大展生产,减轻税赋,重视民族团结,深受群众的拥护。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集中兵力进攻,大理政权日见危急。杜文秀为了力挽狂澜,亲率10万大军东征昆明。由于指挥不当,围城一年多还未攻下,清军援兵渐至,只好退守大理。1872年11月26日,杜文秀在重兵围城之下,为救城中数万百姓免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顺荡火葬墓群
顺荡火葬墓群在距云龙县城70多公里的最北端,有一个古老的小集镇,无论是由县城沿沘江直上,还是从兰坪顺沘江而下,它都会突然间奇迹般跳跃在你的眼前———它就是古老神秘的顺荡井。顺荡火葬墓群就位于云龙县白石镇顺荡村的莲花山上,火葬墓群坐西朝东,墓葬多为横向排列,整个墓地依山势缓缓而下呈等腰三角形台地,总面积1.5万平方米。墓地现存古墓千余冢,完好的梵文碑92块(梵文碑85块,梵文经幢7座)。火葬墓群是明代的古墓葬群,从明永乐到嘉靖年间都有,可见明代中期是最鼎盛的时期。火葬墓群是当地白族墓葬,墓碑所刻死者多为杨、张、高、赵四姓,即现在顺荡居民的祖先坟茔,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弘圣寺塔
弘圣寺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南方,距古城仅一里许。弘圣寺塔为砖砌密增式中空方塔,塔为16级,塔高43.87米。塔的下部之3米为石彻,3米以上为砖砌。底层塔身6米见方,正西面有青石砌成的塔门门框,门框上方有大理石浮雕的菩萨,其它三方亦有浅佛龛。塔檐用砖六层叠涩砌成,出檐2尺。塔身在各层塔檐上皮逐级收台,层宽与高度逐级缩小,每层塔身向正中开券洞2孔,佛龛2孔,各层互相交错,左右各有凸起的亭阁式塔一座。塔顶竖有刹轴、覆釜,上置仰莲及七层相轮,相轮上有圆形铜皮宝珠及刹盖,其尖为葫芦形火焰珠,整个塔刹宝项高3米多,壮观无比。1981年国家曾拨款对弘圣寺塔予以重修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诺邓土建筑群
1、千古盐井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征服云南,置益州郡,下辖24县,其中比苏县即在以诺邓为中心的沘江流域,“比苏”是僰语,意为“有盐的地方”。诺邓盐井自汉朝开采以来至今历两千余年,在这口深深的直井下面,还有纵横交错的引水甬道,犹如一条地下运河,古代用人工汲水的方法从下面取卤再分给各家“灶户”煮盐。2、卤脉龙王诺邓的龙王据说是主管五井卤脉的,明初的五井包括诺邓井、顺荡井、山井、师井、大井和丽江府的兰州井、鹤庆府的弥沙井等七个盐井。到明朝后期,才把诺邓井、天耳井、大井、石门井、雒马井这五个盐井习称为“五井”。3、北山重楼诺邓北山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前后人家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理市博物馆(杜文秀帅府)
杜文秀帅府位于大理市大理旧城南门内正街。又名大理元帅府、杜文秀帅府,是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云南回族穆斯林起义领袖杜文秀建立的当地民族自治政权所在地。清咸丰六年(1856年)8月杜文秀起义军攻占古城大理,推举杜文秀为“总统兵马大元帅”,建立大理政权,改原来的大理提督府衙为帅府。现尚存帅府大门,紫禁城部分城墙,帅府内堂大门,白虎堂及两侧厢房等建筑。起义失败后,云贵总督岑毓英对帅府进行过改建。1988年维修后辟为大理市博物馆。大理市博物馆成立于1986年,是大理市文物收藏、研究与陈列的机构,属地方性综合博物馆。博物馆建筑面积2650平方米,主要陈列有石器、陶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科普教育基地名录
大理风景名胜区
大理风景名胜区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治州。云南省西部,是一个依山傍水的高原盆地。这里是云南古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南诏、大理国的都邑,被誉为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大理市旅游资源得天独厚,大理古城、三塔寺、蝴蝶泉等文物古迹享誉中外,苍山洱海、风、花、雪、月的自然景观久富盛名,构成了秀丽独特的自然景观。大理历史悠久,文物古迹众多。明朝洪武年间修建并完整保留至今的大理古城,屏山镜水环境优美,古朴典雅生意盎然,并成为当地历史文化的主要载体,崇圣寺三塔、太和城遗址,元世祖平云南碑、苍山神祠、佛图寺塔、喜洲白族民居建筑群......等文物古迹,纵贯了唐、宋、元、明、清及民
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
云南鹤庆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云南省鹤庆县,总面积268.45公顷。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位于鹤庆坝子中部,分布于草海镇母屯村、板桥村和辛屯镇南河村、妙登村、双龙村之间,范围涵盖波南河、五龙河、海尾河、小龙河等水域。水面海拔2193.2米,总库容186万立方米,堤坝分西堤坝、东堤坝,总长9561米。东草海国家湿地公园总面积268.45公顷,规划建设期为2013至2020年。蓄水184万立方米,可承担灌溉面积4650亩,年供水量329万立方米。湿地区72万平方米,集蓄水、灌溉及生态旅游合一的功能。湿地植被恢复。湿地公园120万平方米清淤工程之后需对沉水植物进行
剑湖湿地
剑湖位于我国西部候鸟迁徙的通道上,既是候鸟迁徙过境时的集结点和停歇地,又是迁徙水禽的越冬栖息地。不仅如此,剑湖湿地是一个物种丰富度较高,生活型较齐全,多样性较明显的高原淡水湖泊,仅水生维管束植物区系就有26科45属59种,其他动物如鸟类32科62属94种,约占云南省鸟类种数(810种)的11.6%,占全国鸟类总数约7.5%;鱼类3目4科14属15种;两栖动物1目7科4亚科13属13种;昆虫10目49科117种。在众多的物种多样性中,有许多是云南高原湿地或当地的特有种,诸如云南高原湖泊所特有的单子叶植物水鳖科的海菜花(Otteliaacumianta);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名录
青华绿孔雀自然保护区
云南巍山青华绿孔雀自然保护区在巍山县青华乡背阴箐、黄家坟、豹子窝一带,距巍山县城47公里,保护区辖该乡中窑、西窑、漾江、银厂四个村委会,位于东经100°11′35″—100°14′50″,北纬24°49′45″—25°10′0″。保护区范围1000公顷,最高海拔2010.2米,最低漾江边海拔1146米,绿孔雀的主要栖息地包括豹子窝、黄家坟、背阴箐。区内海拔悬殊较大,立体气候显著,年平均气温16—20℃,年降水量600—800毫米,年干燥度1.44—1.83之间,为干燥和半干燥气候。境内有龙凤河和中窑河流经保护区,水资源丰富,地质属中生代和古生代地层,以中
洱海赤文岛(鹿峨山)
赤文岛俗称鹿峨山,系洱海著名的三岛之一,是大理市挖色镇境内,位于挖色村和康廊村之间的一个风光秀丽的半岛。据说很早以前,赤文岛是洱海中四面环水的一个全岛,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和洱海水位的下降才逐渐变成一个半岛。远眺赤文岛,如一只卧虎雄踞在洱海波涛之中。海滨礁石嵯峨,沙滩迷人。岛上早在新旧石器时代就有白族先民居住,解放后,我国考古学家多次上岛考察,曾发掘出众多的新旧石器和青铜器文物。临海的岛北有飞檐高翘的观音阁,岛南有八仙台和白鱼洞,洞上方有赤岩如文字,被人们称为赤文岛。岛的顶端为古祭天台,全岛与海印小普陀遥遥相望。这里海水一年四季清亮碧澄,全岛怪石峥嵘,花草
狮子关石窟
石宝山风景区的自然景观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遍山嶙峋的奇峰异石,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描写它们“峰头石忽涌起,如狮如象,高者成崖,卑者为级,穿门蹈瓣,觉其有异”。这些紫红色砂岩球状风化石构成了千姿百态的造化奇观,与石钟寺遥相对应的正是这样一片崖坡,崖顶巨大的紫砂岩形同一只静卧的雄狮,隔箐相望,默默守护着石钟寺的“石宝”,因而得名“狮子关”。狮子关区亦有三处极为重要的石窟:其一为俗称“全家福”的南诏王及后妃子女雕像。其二为雕凿在狮子崖之下峭壁间的10号窟梵僧观音造像。窟高1.8米,上宽1.1米,下宽1.8米。龛内雕刻梵僧像一尊,高1.7米,头戴莲花冠,深目高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