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苏州市 > 吴中区旅游
吴中区景点介绍
文德堂叶宅
文德堂叶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人民街46号,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文德堂叶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德堂周宅
承德堂周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永安村古石巷,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承德堂周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万氏祠堂
万氏祠堂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东万巷南口,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万氏祠堂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尊德堂严宅
尊德堂严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翁巷太平村,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尊德堂严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修德堂严宅
修德堂严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翁巷太平村盘上,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修德堂严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明月寺
西山明月寺位于吴中区西山明月湾古村,年代为清、民国。2014年6月30日,西山明月寺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中黄氏祠堂
吴中黄氏祠堂位于吴中区西山明月湾古村,年代为清。2014年6月30日,吴中黄氏祠堂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休上人墓
大休上人墓位于吴中区灵岩山与天平山之间的天马山,年代为民国。2014年6月30日,大休上人墓被公布为苏州市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区小菜场旧址
中区小菜场旧址位于吴中区东山镇上湾村16号西侧,年代为民国。2019年8月23日,中区小菜场旧址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木渎廊桥
木渎廊桥位于吴中区木渎镇南街市河上,年代为清末。2019年8月23日,木渎廊桥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席氏支祠
席氏支祠位于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山址朱巷,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席氏支祠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湖沙刘公堂
湖沙刘公堂位于吴中区东山镇杨湾村湖沙里华侨公墓办事处,年代为清。2019年8月23日,湖沙刘公堂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桃树里某宅
桃树里某宅位于吴中区东山镇陆巷古村含山107号,年代为明末清初。2019年8月23日,桃树里某宅被公布为苏州市第八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山雕花楼
东山雕花楼坐落于苏州洞庭东山镇,是吴县香山(今属苏州吴中)建筑雕刻的代表作,木刻浮雕出于香山木雕艺人周云龙之手,为研究中国近、现代民间雕刻艺术传统、地方流派和技法难得的实物。据《吴中胜迹》载:雕花楼于1922年兴工,用二百五十余名工匠昼夜施工,历时三年,花去黄金三千七百四十一两。雕花楼原是私家宅园,全楼的梁、桁、柱、檐通饰砖、石、木雕和铸铁装饰。砖、木浮雕,十分丰富,在江南的现代建筑中,仅为一例。雕花楼,是苏州吴县(今苏州吴中)香山建筑雕刻(吴县香山以营造宫式建筑著称,香山建筑雕刻工匠,在江南一带素称“香山帮”)的代表作。木刻浮雕,内容取材于《三国演义》
金庭徐家祠堂
徐家祠堂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金庭镇东村街西,该堂建于清乾隆十三年(1748),原有门屋、轿厅、大殿、后楼四进。其间以两座门楼,三个天井间隔,占地甚广,分布面积为1252.6平方米。宗祠祭典代表着中国祖先信仰的优秀文化形式,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历史价值。前厅顶部,布满了精美的木雕与彩绘,有人物戏文、花草动物、喜庆吉祥等多种图案,雕刻手法有透雕、高浮雕、平雕等。在轩梁和前轩檩上,绘满了施沥粉金线聚锦苏式彩画,色彩艳丽明快,图案简洁清秀。2008年,金庭镇政府对徐家祠堂进行保护性维修。其精湛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体现了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卓越才能和和艺术创造
陆巷会老堂
会老堂位于苏州市吴中区东山镇陆巷村,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6世纪初),是宰相王鏊送给恩师的宅院,包括大厅、楼厅等数进,砖雕、木雕精美。2004年起,邢伟英斥巨资修复祖屋会老堂,复建戏台,开辟为会所酒店。2011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李根源墓
李根源墓在吴县藏书乡穹窿山东的小王山,又名琴台山。李根源,字印泉,云南腾冲县人。早年留学日本,1909年回国后,在重九起义、讨袁之役、-斗争、反对曹锟贿选总统中,起过重要作用。1922年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1927年息影苏州,次年在此买山葬母,庐墓守灵,并疏泉凿石,栽竹植松,辟建湖山堂、听松亭等十余处景点。在此期间,国民党元老、社会名流纷纷前来探访,并留下数以百计的题词题诗。李请人摹刻于山石之上,正草隶篆,风格各异。小王山摩崖石刻数量多,书法美,镌刻精,堪称近代名人书法艺术的“露天展览馆”。1965年李根源在北京逝世,后与夫人马树兰合葬于小王山李
十九路军阵亡将士墓
十九路军阵亡将士墓,一名“英雄冢”,在吴县善人桥镇北马岗山麓,葬有国民革命军第十九路军“一·二八”抗日阵亡将士78名的遗体。1932年初,日寇“九·一八”侵占我东北三省后,又妄图侵占上海和东南沿海地区,企图实现其亡我中华的野心。1932年1月28日,日本增兵上海,向中国政府提出驻军必须撤出闸北的无理要求,不等答复,就向上海发动了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未接抵抗命令,出于民族义愤,奋起抗敌。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在上海人民的支持下,浴血奋战,毙敌万余,取得了重大胜利。在坚守上海的一个月中,迫使敌人三易统帅。后因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拒发援
王鏊墓
王鏊墓在吴县东山陆巷村“御道”旁小山坡上。王鏊,字济之,别号守溪,晚年又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吴县人。王鏊参政的宪宗、孝宗、武宗时期,正是明朝统治开始走向衰败的时期。面对这样的政局,王鏊提出了许多改革意见,与当时“专横弥甚,祸流缙绅”的宦官刘瑾展开了面对面的斗争。王鏊的晚年,是在吴县家乡东山度过的,写下了《震泽编》、《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震泽纪闻》等地方文献和《春秋词命》、《性善论》等著作。他在东山构筑了“招隐园”、“真适园”,优游林下14年。东山地区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发达,与王鏊有密切的关系。嘉靖三年(1524),王鏊卒于东山,终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董其昌墓
董其昌墓,在吴县胥口乡渔洋里。董其昌墓,字元宰,号思白,又号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人。明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授编修,历任湖广副使、湖广学政、山东副使、登莱兵备、河南参政。光宗立,召为太常少卿,掌国子司业事。天启二年(1622)擢太常寺卿兼侍读学士,参加编修《神宗实录》。后又擢吏部右侍郎,协理詹事府事,转左侍郎。天启五年(1625)晋南京礼部尚书。当时阉党专权,“党祸酷烈”,他“深自行选,逾年,请告归”。崇祯即位后,又起用为掌詹事府事,加太子太保衔。董其昌生于嘉靖三十四年(1555),卒于崇祯九年(1636),82岁,赠太子太傅,谥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