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景点介绍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
臧娘佛塔及桑周寺位于青海玉树州称多县仲达乡,通天河南岸。前身是一座苯教古刹,名为“仁真敖赛寺”。现存最早的古建筑为“臧娘佛塔•盛德山”。明宣宗宣德四年(公元1430年)将臧娘周围的苯教仁真敖赛寺、巴钦班觉寺、巴格达宗寺合三为一,在臧娘佛塔脚下创建了桑周寺,有殿堂、佛堂、佛塔、僧舍等建筑物数十座。现存有大、小经堂及0殿、僧舍等古建筑物,墙面涂有竖向黑白相间条带,这显然是萨迎派寺院的象征物。臧娘佛塔及桑周寺有很高的古建筑文物价值,而且保存和收藏有一批非常珍贵的宗教、历史文物。有从苯教寺院传下来的宋代以前的铜铃、银碗、鼓号等;有元朝皇帝封为国师的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马厂塬遗址
马厂塬遗址位于青海省民和县。马厂塬遗址是中国黄河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马家窑文化的一处遗址。1924年秋首次发现并清理了两座墓葬。新中国建立以来,青海省文物处考古队又对其进行了多次调查。马家窑文化的马厂类型即由此而得名。根据碳-14年代测定,马厂类型的时代约在公元前2200~前2000年。在1924年发现的两座墓葬0土了4件彩陶器。其中一件为装饰有4个大圆圈纹的小口广肩双耳瓮,两件为饰有平行横线和竖条纹的双耳罐,以及一件在内部绘有彩色雷纹的陶碗。当时墓地已遭到了严重破坏,在遗址上采集的众多陶器残片,风格与两墓所出的基本相同。马厂类型陶器的陶质比较粗糙,纹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丹噶尔古城
被誉为“海藏咽喉”、“茶马商都”的青海湟源丹噶尔古城。丹噶尔,即藏语“东科尔”的蒙语音译,意为“白海螺”,地处黄河北岸,西海之滨,湟水源头,距西宁市40公里。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在这里结合,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在这里相交,唐蕃古道与丝绸南路在这里穿越,众多民族在这里集聚,素有“海藏咽喉”、“茶马商都”、“小北京”之美称。自西汉以来,丹噶尔便成为商贸要地,唐王朝与吐蕃在今日月山下设立了青藏高原上的第一个“茶马互市”的商衢之地,至1924年,商业贸易达到高峰,城内商贾云集,贸易兴盛。丹噶尔古城还是宗教圣地。以后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和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古城内又修建了
玉珠峰
玉珠峰,又称可可赛极门峰,海拔6178米,位于青海格尔木南160公里的昆仑山口以东10公里,是昆仑山东段最高峰。玉珠峰的山形地貌对于初学者是非常理想的。其南坡路线清楚明了,对于攀登技术要求较低,但大本营的高度却相对较高,为海拔4800米。同时玉珠峰南坡已被风化成馒头状山峰,坡度较缓,不存在雪崩问题。玉珠峰北坡则相对复杂,具有冰裂缝、冰塔林、冰陡坡、刃形山脊等种种地形,特别适合大部队的登山训练活动。北坡大本营距西大滩4公里,海拔4300米,雪线4400米。因此可以在南坡获得高海拔地区的登山经历而在北坡学到更多的冰雪技术和登山战术。
花土沟
位于青海省西北。花土沟是一个镇,有一条雪山融水化成的小河流过,尽管水量不大,但却滋润了整整一镇子人。目前花土沟有五六万人口,以石油职工和家属为主,因为淡水资源很稀缺,所以本地不种植粮食和蔬菜,也没有防风林。吃的东西全部从500公里以外的甘肃敦煌用卡车拉过来,物价很高。不过作为青海油田的总根据地,周围上千平方公里的荒漠里密布着无数的钻井平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的汲取着地下几千米深处的石油。油田总是富裕的象征,美国的两次海湾战争最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石油,花土沟的石油养活了很多有钱人,因为我们看到花土沟的汽车几乎比人还多,全部是好车。镇上的娱乐业十分发达,沿路
青海梗皮
梗皮,是用红薯粉作的。树木枝条或草藤根茎总是带有分叉,去掉分支后,分叉部位仍然是一个肿结。一根枝条或一根草藤上总是有多个这样的肿结,这样的枝条或草藤就是“梗”。严格的说,梗皮是红薯的草藤晒干后粉碎研磨成红薯粉,然后调配而成梗皮制做的场景大体如下:大锅里放着列子、里面扑一层纱布、因为要防止漏下去、当然要放着粘米粉一起兑水、不能太稀不能太稠、等到锅里的水开了就用勺子把兑好的红薯粉放进去、不能太厚、用手旋转列子、让它充分受热、也使粉皮的厚度更均匀、等到粉皮从嫩粉色变成深粉色透明撞就好了、大概一分多钟、这时候取出来、要小心列子是烫的、将粉皮放进冷水里涮一下、
北山土楼
北山土楼观面积1平方公里是集佛、道、儒三教合一的宗教场所,始建于公元106年,北魏明帝(公元227~233)时,有僧人在山崖间修凿洞窟,塑佛像,作佛龛藻井绘画,从此土楼观逐渐成为佛教明刹。道家、佛家共住此山,其后,山崖之间被开凿成“九窟十八洞”,供奉佛像,神仙塑像。1983年经西宁市人民政府批准,将土楼山改名为土楼山,作为道教活动场所。北山土楼观内绿树成荫,鸟语花香,庙堂建筑群错落有致,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北山土楼观具有1900年的悠久历史,以其悬空寺的险奇风采和西宁古八景之一“北山烟雨”、依山而凿的“闪佛”、山颠矗立的宁寿塔和“九窟十八洞”的古文化
西宁北山寺
位于西宁湟水北的土楼山峭崖间,历史上称为土楼山寺、永兴寺、北禅寺,现又称为土楼观。始建于北魏,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水经注》中说:“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楼,下有神祠,雕墙故壁存焉”。北山寺多用洞窟建成,北魏壁画存于悬崖岩洞中。还利用山势崖型凿造高达10米的两尊金刚佛雕像,因雨水冲涮,现只有一尊雕像还依稀可辩。现存的北山寺是明代重建的。山顶有宁寿塔,悬崖有“九窟十八洞”,用栈桥曲廊连接,是青海少有的寺院建筑。土楼山峻拔雄伟,北山寺嵌筑危岩,奇巧玲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宁南山公园
位于西宁市南山,风景十分秀丽,是休闲观景的好地方。西宁南山又叫凤凰山,山上有亭,名叫凤凰亭,亭上有一横额,-“河湟引凤”。相传南凉时有凤凰飞临其上,故名凤凰台。这和当时流传的“龙现于长宁,麒麟游于绥羌”同为附会之说,但由此而来的西宁古八景之一的“凤台留云”却成为西宁的一大胜景。南山以关帝庙为中心的建筑群,始建于明永乐八年(公元1410年),是西宁现存保护较好的明建筑。虽然传说中的孔雀楼早已荡然无存,但咏叹凤凰山的那首《凤台留云》却至今仍然广为传诵:“凤台何日凤来游,凤自高飞云自留。羌笛一声吹不落,纤纤新月挂山头。”南山是登临游览的好去处。《西宁府新志》载
西宁大佛寺
位于西宁西大街。藏传佛教史上被称为“后弘期”“三贤哲”的藏·饶赛、肴格迥、玛尔·释迦牟尼从西藏辗转到青海,曾一度在位于今西宁教场街一隅建寺修行,三贤哲均圆寂于青海,其中肴格圆寂于西宁。后来,信教群众对该寺大加扩建。在佛殿内塑有三贤哲巨大塑像,故取名大佛寺,被看作藏传佛教“后弘期”的祖庭。它在我国藏、蒙古等少数民族群众中颇负盛名,受到信教群众的顶礼膜拜。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湟谷地
河湟谷地,是指青藏高原大坂山与积石山之间,黄河与湟水流域肥沃的三角地带,位于青海省东部农业区。由东往西依次为湟水流域的民和县、乐都县、平安县、互助县、西宁市、大通县、湟中县、湟源县、海晏县,及黄河流域的循化县,使人们更好的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
小峡
石峡俗称小峡,位于西宁东15公里,是一个秀丽清爽的避暑好去处,为西宁古八景之一的“石峡清风”。小峡,在历史上是以险关危隘著称的。世平时,它是连通东西交通的大道;世乱时,它又是隔断两地的重门。宋代时修筑绥远关以控制要害地段,后于清代修筑了武定关和德安关。
浦宁之珠
“浦宁之珠”电视观光塔位于西山山顶。观光塔高188米,是集电视信号发射、观光、餐饮为一体的多功能观光休闲场所。“浦宁之珠”观光电视塔塔楼采用时尚、科技性的球形设计,极具特色,必将成为西宁市的经典地标。塔座建筑共分四层,地下一层为扇形商铺,首层为城市规划展示厅和贵宾接待室;地上二、三层为多功能观光塔内部办公、值班用房。球形建筑共分五层,建筑面积约2036m2。一层为避难层,二层为观光厅,三层为酒吧,四层为旋转茶座,五层为机房。其中二、三、四层对外开放。主塔设计客流量达到400人/小时,电梯每秒上升2.5米。每当天空晴朗,“一览西宁小”的美景尽收眼底。我们将
西海南园
座落在平安县境内的湟水南岸,是一座占地面积为700多亩的游园。正门是一座壮观、古朴的牌楼,-“南园”二字,从此盘旋而上,登到山头,便可看到一个庞大的建筑群体,包含中西式建筑30多座,亭台楼阁,形状各异。山头上有卧虎亭、引凤亭、惠临亭、瞻乐亭,两个山头之间有一小桥,名日“鹊桥”,据说游人中的情侣都愿走过此桥,讨个吉利。蟠龙亭龙口喷泉,泉珠泻下,犹如一条瀑布。园内有一“憩园”,小巧别致,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面有座西式长廊,中心有一座直径5米的莲花池,池内一座红色鲤鱼雕塑,口中喷出水柱10多米高。
互助土族故土园
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位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境内,距青海省会西宁市31公里,总规划面积6.81平方公里,其中核心游览区达3.25平方公里。景区包括天佑德中国青稞酒之源、彩虹部落土族园、纳顿庄园和西部土族民俗文化村、小庄土族民俗文化村5个核心景点,分别展现了土族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源远流长的青稞酒文化、弥久沉香的酩馏酒文化、古老纯真的建筑文化、别具一格的民居文化、古朴神秘的宗教文化,是世界上最全面、最纯正、最真实的以“土族文化”为主题,集游览观光、休闲度假、民俗体验、宗教朝觐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成为国内外游客集中了解土族民俗文化的首选之地。2
仙米峡
仙米峡位于门源县城东40公里处,和祝固峡相连,长约40公里,峡中大通河水蜿蜒急流而下,涛声不绝于耳;两岸峭壁耸立,松柏桦树遮天蔽日;林间鸟声鸣啭、鹿獐隐没。夏季绿-滴,山涧小溪潺潺,野花竞艳,清香扑鼻;秋季层林尽染,红黄绿色班驳相杂,美仑无比;冬季漫山遍野银妆素裹,分外妖娆。微风起时,松涛之声犹如千军万马奔涌而至,震人心扉。
千姿湖
千姿湖位于青海贵德县境内,属于黄河源流域的沼泽湖泊群湿地,水域面积1.5平方公里,在黄河源头湿地中较为罕见。深秋季节是观赏和拍摄千姿湖景色的最佳时节,游客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带给您不一样的体会。
海圆山观景台
海圆山观景台,位于青海省门源县青石咀镇北1公里处,是观赏门源百里花海最佳之处。门源盆地夏似春。金色的七月,菜花盛开的时节,逐花酿蜜的养蜂人,从祖国的四面八方云集到这里。田边路旁,排满了蜂箱,蜜蜂在花间奔忙,浅琥珀色的蜜汁,在蜂农摇动下流淌。七月的浩门川,是花的海洋,也是歌和舞的海洋。每年县上都要举办隆重热烈的油菜花节,以花为媒,文化与经贸对唱。
祁连牛心山
祁连牛心山,也称为阿米东索神山,在祁连山脉的东部,祁连县城东南2公里处,矗立着一座酷似牛心的山峰,它就是被人称做“众山之神”的阿米东索。阿米东索主峰海拔4667米,在青海高原众多的山峰中阿米东索虽不算高,但它和祁连县城相对高差却达1880米。在神山的中部,成片的青松圆柏如同绿色的大海,碧波万顷。阿米东索是祁连的象征。因盛产鹿茸、麝香、蘑菇和金、银、铜、铁而闻名。所以,它有”八宝之乡“的美称。山脚下的卓尔山森林公园和山顶的卓尔山观景台两部分组成,2007年主要已建成卓尔山观景台项目。
乐都柳湾墓地
位于乐都县东17公里柳湾村一带,也称乐都柳湾墓地。总面积11万平方米,是我国迄今已知的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原始社会墓地之一。按照原始社会不同文化类型的墓葬可分为马家窑文化半山,齐家文化与辛店文化等类型,其中以马家类型为主。墓内多有木棺,葬法既有单身葬,又有两人以上的合葬。一般都有随葬品,既有石制的斧、锛、凿、刀等生产工具,又有陶制的各种生活用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