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青海省旅游
青海省景点介绍
龙哇切吉滩遗址
龙哇切吉滩遗址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恰卜恰镇吉东村北。遗址面积约300×100米,文化堆积厚20-4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崖坎处暴露有灰层,灰层内夹有杂骨、陶片。所见陶片有加砂陶双耳罐、单耳罐、壶等残片,从陶器观察属卡约文化大华中庄类型。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乃亥遗址
朱乃亥遗址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沙珠玉乡下卡力岗村朱乃亥台地西。朱乃亥系沙珠玉河北岸台地,台地较为平坦。遗址面积约200×100米,文化堆积不详。地面散布有较多的杂骨、陶片。陶片看出器形的有加砂陶壶、瓮、罐、鬲等。属卡约文化时期,遗址所在地现仍为荒地,保存较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群科加拉遗址
群科加拉遗址位于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倒淌河乡群科加拉村。群科加拉村坐落在青海湖滨,村西有一条小沙沟河。遗址位于沟的东岸边,面积约70×50米,文化堆积厚50厘米,地面散布有杂骨、陶片,河沟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层中夹有杂骨、陶片、鱼骨,其中以鱼骨较多。陶片多较细碎,能看出器形的有加砂陶双耳罐、无耳罐、壶等。从陶器观察为卡约文化大华中庄类型。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月落石崖遗址
月落石崖遗址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金滩乡海东村。月落石崖处于是湟源县与海晏县交界处,是日月山北端的余脉,海拔3300余米。山嘴南接日月山,东临湟水,西北为大山沟,南北长东西窄,呈长条形,山顶较为平坦。遗址位在山嘴中南部,面积约200×50米,文化堆积厚度不详。文化层裸露,地面见有灰土和直径140-150厘米,彼此相距约10米的圆形房屋居住面,系用胶泥掺细砂铺成,有的中间设有石块垒砌的灶。遗址东南边缘有长8米略呈弧形、残高60厘米、宽40-50厘米的用河卵石垒筑的石围墙。遗址地面散布较多的杂骨、河卵石、陶片。陶片多细碎,能看出器形的有加砂灰、红陶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下石城遗址
下石城遗址位于湟中县多巴镇银疙瘩村西,志土河西岸。志土河是条全长不足4公里的由南向北流入湟水的小河,泉水量虽不大,但常年有水。遗址南靠志土河转嘴,北有条小沙沟,西是山坡农田,东紧贴志土河岸,面积约300×200米。遗址上原有用河卵石垒砌的方形石墙,面积略小于遗址。60年代时围墙尚整齐,70年代后逐渐因平整土地被拆去,当地农民将此围墙称下石城,现地面已不见痕迹,只在遗址的东北角覆盖土下尚保留有约3米长的墙基和一些河卵石。由于遗址大部被平整,中部文化层已裸露,西部尚存一部分未动,从未动部分的断面观察,被移动的土层达100-130厘米。从志土河岸边观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尼遗址
新尼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贾加乡安中村北。遗址面积200×150米,文化堆积厚50-80厘米。地面散布有较多的陶片,能辨出器形的有双耳罐、壶、瓮、鬲等。属卡约文化上孙类型。此遗址面积较大,遗物丰富,保存良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鲍下藏村遗址
鲍下藏村遗址位于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直岗拉卡乡鲍下藏村南、黄河南岸第二台地上。遗址分为东西两区。1991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李家峡水电站工程建设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共揭露面积850平方米。清理出以河卵石为建筑材料的遗迹6处,墓葬8座。以河卵石为材料的遗迹中,有3座房屋,房屋墙壁用石垒砌,房屋大小不一,有单室与双室之分,最大的一座长10米、宽2.6-4米、残高0.6-1.2米,分大小两室,小室内设有灶,大室内设火膛,火膛长径2.4米、短径1.2米,膛壁红烧土厚8-10厘米,内为较坚硬的白灰烧土。房屋墙外东北侧排列数个柱洞.此房屋周围还分布着2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拉卡遗址
达拉卡遗址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黑城乡拉公麻村南约200米处。达拉卡是一处大山余脉的山嘴台地。遗址东西为大沙沟,南连山地,北为山坡。面积约200×120米,文化堆积厚30-13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杂骨、河卵石。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灰层及灰坑内夹有较多的陶片、杂骨、红烧土块。所见陶片皆为卡约文化的加砂陶素面或饰绳纹、锥刺纹、附加堆纹的双耳罐、壶、盆、瓮及少量的彩绘回纹双耳罐残片。遗址在平整土地时覆盖土及上层文化层略有扰动。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白土庄遗址
白土庄遗址位于化隆回族自治县德加乡白土庄村。遗址面积约80×80米文化堆积厚30×150厘米,遗址部分被压在村庄之下,地面散布有陶片,断崖处暴露有灰坑。遗址东部有一条长20余米、宽1.5米的“V”字形灰沟,灰坑中及灰沟内有大量的陶片、碎石块、杂骨及零星石器。所见陶片皆为卡约文化遗物,可看出器形的陶片有加砂陶素面双耳罐、腹耳罐、大口瓮、豆、鬲等,石器有石磨盘、盘状器、石斧等。此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尕山遗址
尕山遗址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大寺路村西南。尕山系纵横相列的几个小土包,遗址处于西部3个土包之中,面积约200×100米,文化堆积厚100-150厘米。地面散布有较多的陶片、杂骨及零星的石器,断崖处暴露有灰层和不规则的灰坑,灰层及灰坑中夹有杂骨、河卵石及陶片。所见陶片皆为卡约文化时期加砂陶双耳罐、盆、无耳罐、鬲等残片。土包的断崖处还暴露多座汉晋时期的砖室墓葬。此地既是一处卡约文化遗址,又是汉、晋时期的墓葬群。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卡山遗址
张卡山遗址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乡张卡山村西。张卡山属脑山区,地势较高,遗址西北接连山地,东靠村庄、南为缓坡,面积约120×100米。遗址西北有条大水渠穿过,水渠对遗址北部有所破坏。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坑及残墓葬。地面散布有陶片,灰层及灰坑中夹有较多的杂骨、陶片及碎石。所见陶片皆为“唐汪式”陶器,计有加砂素陶及饰有绳纹、附加堆纹的双耳罐、无耳罐、瓮、壶和彩绘旋涡纹、回纹、变形S纹的双耳罐、豆等残片。1958年,在建水渠时曾征集完整的彩绘旋涡纹双耳罐及素面回纹双耳罐各1件。此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丰台遗址
丰台遗址位于互助土族自治县威远镇红崖村,丰台遗址又名丰台(甲)遗址,面积约100×90米,遗址靠红崖村,东临沙塘川河,北有一条沙沟,原系一处缓坡地,后改为梯田。对上层覆盖土及文化层略有改动,地面散布有被改动的灰土、杂骨、陶片及零星石器,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层厚达到厘米,内夹较多的陶片。陶片都系卡约文化上孙类型加砂红陶的双耳罐、盆、鬲等碎片。该遗址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干遗址
塔干遗址位于湟中县拦隆口乡铁家营村东,西纳川河西岸。遗址面积约500×300米,文化堆积厚40-12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杂骨,断崖处暴露多处灰层、灰坑,灰层、灰坑内夹有较多的碎石、杂骨、陶片及零星的石器等遗物。陶片都是卡约文化卡约类型的长颈双耳罐、四耳罐、无耳罐、壶、瓮、鬲残片。石器有石斧、石杵及细石器等。遗址北部在平整土地时略有破坏,部分文化层裸露,其余保存较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石树湾遗址
石树湾遗址位于湟中县李家山乡吉家村西北部。吉家村处于云固川中段的东河西岸,村庄西北地势略高呈舌状,尾端崖边曲向北转,当地将这个转角地带称石树湾(石音旦),实际上该地与村庄连成一片。遗址面积约200×120米,文化堆积厚100-160厘米,东南边缘取土遭到严重破坏。1984年调查时村庄尚在扩建,庄院及取土处到处散布有大量的陶片、碎石、杂骨,断崖处暴露灰层,灰坑和形制不清的红胶泥掺细砂的居住面,西部边缘处还见有人骨及残墓葬。所见陶片有加砂陶的长颈双耳罐、双耳罐、双耳壶、瓮、鬲等残片。石器有石斧、石杵、研磨器,骨器有骨锥等。遗址除取土部位遭到破坏外,其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双二东坪遗址
双二东坪遗址位于乐都县洪水乡双塔村南旱台上,西临双塔河,东南皆有洪沟,台地面积约400×300米。旱台原来为南高北低的缓坡,后经多次平整形成多级梯田,大部文化层已裸露,尤以西南部较甚。梯田崖坎皆有灰层、灰坑暴露,遗址中还有一条灰沟。北部及西南边缘原存夯土为骨、外砌石块垒筑的石墙,上部也皆在平整土地时被移动或部分被毁。遗址北部曾发现雨水冲出墓葬、人骨。遗址地面散布大量的杂骨、陶片、石器。从陶片看,有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泥质红陶彩绘波折纹、锯齿纹、网格纹的壶、盆、罐残片,齐家文化泥质陶饰绳纹、篮纹的双耳罐残片,辛店文化加砂陶、素面及饰有绳纹、附加堆纹、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沙柳河遗址
沙柳河遗址位于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县城南沙柳河东岸,这里以沙柳河桥为界分桥东与桥西两处遗址。桥东遗址坐落在沙柳河乡红山村西部的沙柳河岸边,南临刚察至天峻公路,西北为水文站,北为村庄,东靠刚察县油库。遗址面积约160×60米,文化堆积厚约30-100厘米。遗址西南部在修筑公路时取土被挖去约40×40米,并形成大坑,大坑周边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灰坑中夹有大量的陶片、杂骨、鱼骨,靠沙柳河岸边还暴露有石块垒砌的长4米、残高0.8米、厚度不详的一段石墙。坑内残留有灰坑、房屋及残灶遗迹。灰坑为圆形,底部不详,房屋只留有居住面,呈圆形,直径约430厘米,室内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库沟诸遗址
中库沟诸遗址中库沟诸遗址位于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文都藏族自治乡境内中库沟河(文都河上游支流)西岸台地上。台地西依山地,东临中库沟河,长约2500米、宽400米,地势平坦。台地自北向南有当地称多浪角木、阿杂日、哇让、宗其昂、岗相等并排的五条沙沟,沙沟之间沿中库沟第二台地岸边遍布有陶片、杂骨等古代遗物。调查时以沟为界,分别登记有文都林场、多浪角木(甲)、多浪角木(乙)、阿杂日(甲)、阿杂日(乙)、哇让(甲)、哇塘(乙)、宗其昂(甲)、宗其昂(乙)、岗相(甲)、岗相(乙)、拉龙洼等12处遗址。12处遗址中除文都林场遗址面积约200×80米较大而外,一般都在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本布台遗址
本布台遗址位于湟中县多巴镇王家庄村。王家庄西原有一藏传佛教所设的本布,现习惯上仍将这里称本布台。遗址面积约100×100米,文化堆积厚约70-100厘米。遗址南部有条大路,西、北、东三面皆为村庄院落,中部尚为耕地,地表散布有陶片,部分地表灰层裸露,南部大路断崖暴露有灰层、灰坑及白灰居住面房屋遗迹。从陶片看都是齐家文化的泥质红陶素面及饰有篮纹的双耳罐、腹耳罐、加砂陶素面及饰有绳纹的罐、瓮碎片。遗址因平整土地和建设村庄对上层略有破坏,保存基本尚好。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旱台遗址
旱台遗址位于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中川土族自治乡清泉村北。中川乡位于寺沟峡与积石峡之间的小盆地的中部。盆地发育较好,分三个阶梯台地,比较宽阔平坦,旱台处于第三台地南缘,西临清泉沟,东靠红崖沟,北为台地大缓坡,南对清泉村(俗称祁家)。遗址面积约30O×120米,西部紧靠清泉沟,南缘为中川中学校园,东部是一处汉代墓葬群。由于引水灌田,遗址被水冲刷分割成东西两区,中部塌陷形成一个大坑,地面散布有杂骨、陶片,以陷坑内最多,周边暴露有灰层、灰坑、白灰面房屋等遗迹。东部还见有残墓葬。1980年,青海省文物考古队在此清理墓葬1座,房屋2座,灰坑1个。墓葬为南北向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家嘴遗址
西家嘴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河阴镇西家嘴村一社南。遗址面积约300×200米,文化堆积厚50厘米。地面散布有陶片,断崖处暴露有灰层,灰层内夹有较多的杂骨、陶片及河卵石。陶片有加砂陶双耳罐、四耳罐、瓮、鬲等残片。从陶器观察,属卡约文化上孙类型与大华中庄类型。遗址中心有清代南海殿废址,后又经过土地平整,对遗址有所破坏。系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