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西藏自治区旅游
西藏自治区景点介绍
川藏、青藏公路纪念碑
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坐落在西藏拉萨市南,拉萨河畔。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而建。碑文全文是:建国之初,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增进民族团结,建设西南边疆,中央授命解放西藏,修筑川藏、青藏公路。川藏公路东自成都,始建于一九五零年四月;青藏公路北起西宁,动工于一九五零年六月两路全长四千三百六十余公里,一九五四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同时通车拉萨。世界屋脊,地域辽阔,高寒缺氧,雪山阻隔。川藏、青藏两路,跨怒江攀横断,渡通天越昆仑,江河湍急,峰岳险峻。十一万藏汉军民筑路员工,含辛茹苦,餐风卧雪,齐心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办公旧址
昌都革命历史博物馆依托昌都地区人民解放委员会办公旧址于2016年8月建成并开馆。它的建成标志着昌都文物事业迈入了新的发展里程,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保护文物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和“让历史文物活起来”等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生动体现,有利于将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新兴动力,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藏东规模最大的红色遗迹集中保护展示区,该馆总占地面积10904平方米,建筑面积1559平方米,布展面积1105平方米,分12个展厅,以时间为沿循,从全国解放到昌都解放,从平息叛乱到民主改革;以红色遗迹专题展为形式,有重点、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东海关遗址
清朝亚东海关遗址位于日喀则市亚东县下亚东乡,海关建筑群总面积约6.5万平方米。清朝亚东海关遗址由6座建筑废址与穿越遗址的驿道组成。整个建筑废址残存大量倒塌堆积,大量残留的瓷器、铁器、铜器等物件被发掘。依据布局、规模、室内结构等分析,初步推测建筑功能属性分别为海关官署、关帝庙、海关工作人员及驻军宿舍、海关办理通关手续场所、海关日常用品交易场所。此外,在遗址周边调查发现了一批与海关有关联的建筑遗址群,经初步考证,认定其中包括关墙及哨卡遗址、马厩遗址、英国商务代理处等。陈祖军认为,它们与海关遗址构成了不可或缺的整体,这对全面了解海关提供了资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林恩摩崖石刻
林恩摩崖石刻位于西藏自治区昂仁县,年代为明。2019年10月7日,林恩摩崖石刻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查拉路甫石窟
查拉路甫石窟是目前所知西藏唯一的一座石窟。这座石窟开凿在拉萨布达拉宫西南0.5公里的招拉笔洞山(又称药王山)的东麓。洞窟距地面20余米,洞口向东,与著名的大昭寺遥遥相对。海拔3700米,是世界上最高的石窟。查拉路甫石窟是支提式窟。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洞口高2,56米,洞宽4.45—5.45米,深5.5米,面积约27平方米。洞内有一中心柱,中心柱与洞壁之间是浃窄的转经廊,似寺内的转经堂,宽0.75—1.3米.窟内共有造像七十一尊,分布在中心柱四面和石窟的南、西、北壁上除两尊泥外,其余都是石像.这座石窟虽然很小,造像也只有七十一尊,但是造像内容、风格有别于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律王府
达律王府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贡觉县莫洛镇登卡村内。占地面积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达律王府藏语为宗嘎(白色宫殿),相传宗嘎是当时康区一带第一座宫殿。达律封王后,统治了当时贡觉十二片区域,拥有奴隶几千余人,先后在其领地境内修建三座寺庙,逐渐成为当时贡觉的政教领袖,得名达律杰布(虎身王)。该建筑建于吐蕃时期(约公元九世纪)。后在八思巴前往元大都时进行了重建,系当时贡觉首领达律•阿尼森培的城堡。该府佛堂内还绘有五方佛壁画,根据《贡觉通志》记载,该壁画系元代所绘。特别是屋顶佛堂望板上绘有大面积彩绘,其年代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贡觉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艾旺寺
艾旺寺是吐蕃时期寺庙。位于康马县萨玛达乡冲堆村西北900米,冲巴涌曲河北岸。始建于8~9世纪。坐西朝东。面积925平方米。围墙平面呈长方形,东西长37米,南北宽25米,高3米,墙上砌石塔108座,北面围墙正中开有9米宽大门。围墙内殿堂平面布局呈“凸”字形,南为正殿,东西为配殿,中间为长17米、宽12米的庭院。殿堂与围墙之间为回廊。殿堂外墙体均涂饰红色颜料。正殿殿堂东西长11米,南北宽5.5米,墙周砌有一周石台座。艾旺寺原信宁玛派,后改奉格鲁派。正殿塑像文雅清秀、广袖宽袍、轻盈质朴,受汉地文化的影响十分明显,具有云冈、龙门石窟中唐代佛教造像的风格;东配殿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乃宁曲德寺
乃宁曲德寺,亦称“南尼寺”,在日喀则地区康马县境内,位于县驻地以北的南尼乡,属年楚河上游的河谷地带,寺庙北距江孜县城10公里,南距康马县城40公里,东依札西达节山,西临年楚河,海拔4100米。创建于吐蕃王朝时期,创建人为阿羌甲·强拜桑布。传说阿羌甲·强拜桑布为古印度僧人,系莲花生大师的弟子。他在莲花生大师建立桑耶寺以后来到年楚河上游的谷地,见河西岸的山势犹如一头匍匐在地的大象,是弘扬佛法之地,即主持修建了乃宁曲德寺。乃宁曲德寺是后藏地区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寺,尽管多次遭到破坏,但从其遗址上仍能看到其往日的繁华与宏大,它所遗留下的各个时期的建筑遗址,对于研究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西碉楼群
从措美进入洛扎,在沿途的村庄、河谷两岸、山头,均可间或地看到一座座耸立的碉楼,特别是边巴乡麦秀和色乡曲许保留的碉楼数量众多且密集,游人称之为“千碉之乡”。洛扎县的各乡镇均有各种碉楼,这些碉楼建筑结构独特、雄壮。古雕楼比较有名的有门当罗觉温波、仲温波、岭温波和边巴的杰顿珠宗古雕楼群及色乡曲西的雕楼和县城的朵宗遗址。2019年10月7日,曲西碉楼群入选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曲踏墓地
曲踏墓地位于札达县,2014年发掘5座并列的带竖井墓道的洞式墓。墓道狭窄,两侧壁掏出成排的脚窝。墓道下挖约2.5米左右出现二层台,上面横置一排青石板封顶,将墓道分为上下两段。墓道底部向山体方向开挖圆拱形墓门,墓室有单室和双室两种。单室墓较小;双室墓较大,为多人合葬墓。墓室内都有保存较好的长方形箱式木棺、成组的陶器以及大量的马、羊等动物骨骼。木棺内有墓主骸骨及大量随葬品。墓主均为侧身屈肢,其周边摆放大量随葬品,包括彩绘木案、方形木梳、带柄铜镜、刻纹木牌、纺织工具以及大量玻璃珠、长方形木盘、草编器物和彩绘陶器等。曲踏墓地的年代为距今1800年左右。该墓地很有
尼阿底遗址
尼阿底(NwyaDevu)遗址位于西藏北部羌塘高原申扎县,海拔4600米,距最近的城市拉萨和那曲将近300公里,是一处规模宏大、石制品分布密集、地层堆积连续的旧石器时代旷野代遗址。2018年11月30日,中国科学院宣布,该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藏北羌塘高原发现一处具有原生地层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尼阿底,证实古人在距今4-3万年前已踏足青藏高原的高海拔地区,在世界屋脊上留下了清晰、坚实的足迹。考古人员在遗址中收集了大量石制品,包括石叶、石核、石片、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锥等,推测可以用于采集果实、逐猎野兽、肢解动物、加工皮革等。尼阿底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亚东多情湖
多情湖,位于西藏亚东县的堆纳村,是世界上最美的湖泊之一。原名叫多庆湖,现在已经让大家俗称为“多情湖”了,也许这就是因为在卓木拉日雪山脚下,长久以来这位仙女日日盼郎归,夜夜郎不归,仙女只有以泪洗面,仙女的泪珠流淌洒下就有了这座“多情湖”。由多情湖和卓木拉日雪山组成的景观带位于亚东县北部的高原地区。这里是进入亚东县城的必经之路。通往亚东的西藏S204省道纵贯宽广的帕里草原,多情湖宛如梦幻魔镜一般镶嵌在广袤的高原牧场之中。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湖中也会为我们呈现出不同风格、不同颜色的各种景象。不远处巍然屹立的卓木拉日雪山犹如忠贞不渝的情侣常年守候在她的身边。在西
秀色才纳风景区
西藏腹地、拉萨河下游、雅鲁藏布江中游北岸有个叫曲水的地方,当地老百姓把这个地方叫“才纳”,藏语的意思是文成公主送来花海药城的意思。文成公主带来的种子在这个地方长的非常好,便由此来纪念文成公主。历史资料记载1300年前在藏地迎接来了一位对汉藏友谊、吐蕃社会的进步影响非常大的人“文成公主”,她给藏民族带来了佛像、经书、造纸、酿酒、等等技术。其中就有500驼粮食、药材、花的种子,但是由于环境恶劣整个藏地只有曲水才纳才能培育成功。位于贡嘎机场往拉萨方向的机场高速才纳出口处,由曲水县委县政府和西藏天瑞藏宝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合资打造,国家AAA级景区,集有机
智昭净土产业园区
坐落于美丽的白定村智沟生态保护区的城关区智昭产业园,这里发展农业、旅游业,地理位置得天独厚,交通四面八达。在奶牛养殖、设施蔬菜、仓储物流、净菜加工等方面具有优越的发展优势。图为国际领先、国内一流、海拔最高、生产工艺流程最环保、西藏规模最大的奶牛养殖中心。(海外网贾雯帆谢明刘凌)奶牛场运营至今,经过当地工作人员的努力,实现了模式九大转变:生产方式的转变、牛舍环境的转变、养牛设施设备的改变、饲喂方式的转变、挤奶方式的转变、奶源品质和产量的转变、牛奶质量标准的转变、平衡余种的转变、牛粪处理方式的转变。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循
昌都寺
昌都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昌都地区昌都镇,海拔3271米。1437年由宗喀巴弟子麦喜绕桑布创建,是西藏东部地区最大的格鲁派寺院,自清康熙帝始,强巴林寺-受历代皇帝册封,逐步形成昌都地区最高的政教合一统治机构,在康区拥有130个分寺。1909年,清川镇边务大臣赵尔丰入藏“改土归流”,强巴林寺被毁。“文革”中被再次破坏,1981年开始维修,现由杜康、色钦杜康、色廓隆、增康、印经院、八大扎仓、三大康村、塔群、辨经场等部分组成,其中杜康、色钦杜康、色廓隆基本呈一字形排列,门向正南。寺院早期建筑以措钦大殿、10个扎仓和5个喇让等组成,基本系木石、土木结构的藏式密梁平顶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扎西乌洞穴岩画
岩画是指在岩穴、石崖壁面及独立岩石上的彩画、线刻、浮雕等的总称。一般采用金属及其它工具凿刻或箱石等矿物颜料描绘而成,并多表现动物、人物、狩猪等场面。扎西乌洞穴岩画位于那曲地区当雄县纳木湖东岸。岩画分布在扎西岛东岛的百个天然岩洞及4处崖壁上。大多数的岩画采用红色颜料绘制,少数则使用黑色的颜料。其内容有牦牛、鹿、马、羊、人、树、鸟。太阳、塔等10余种,表现题材为放牧、狩猎、骑射。舞蹈、征战等。作画方法分全体徐缓和粗线勾勒两种。扎西岛洞穴岩画的年代初步认定为史前时期到吐蕃时期之间绘制。它不但填补了西藏古代洞穴绘画的空白,并丰富了我国古代岩画艺术的形式和内容。为
然乌溶洞
然乌溶洞位于八宿县然乌镇境内,离八宿县城85从公里,国道318线从溶洞蜿蜒而过,交通十分便利。然乌溶洞分为上洞和下洞两部分,在318线离然乌镇约5公里的地方,经过一座独木桥,顺山间行5分钟左右,可看到一个直径约5米的天然洞口,这便是然乌溶洞的下洞洞口,里有吉真向巴佛像一尊,高约7米。经过当地群八幸勤劳作,溶洞洞。己被修整成一简易寺庙,诺大的洞口现已成为寺庙的大殿,据在此修行的高僧讲此吉真向巴佛像在这洞中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了。经佛像右下方的一个小门才真正进入溶洞。初进洞日空间尚宽地,地下堆满了刻着六字真言的牛头骨和“茶茶”(一种泥制小佛像)。再往里行空间
帕拉曲登塔
帕拉晶塔位于比如县良曲乡怒江北岸的山坡上,距县城20公里,属于贡萨寺附属建筑物,该塔于公元1611年由僧人让朵、夏加仁青倡导修建,属葛举教派,主塔高约30公尺,周围有150多个小塔环绕主塔而建,塔群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帕拉金塔建筑宏伟,历史悠久,塔内文物丰富,其中有一尊水晶塔堪称奇世珍宝。据史载,宝塔是由噶当派格西乃乌索于公元1071年建立,当时三十三天界降下了碎白晶,自然形成了一座白晶宝塔,就是这座被视为镇寺之宝的水晶塔。帕拉晶塔因此而得名,但外部的其它塔是由觉袄杰所建,后来他的弟子们建立了十三座宝塔,也就是藏区著名的十三大宝塔。据传宝塔有着很强的福
尼木草原
尼木草原位于西藏自治区尼木县境内,318国道进入尼木县沿途可见。草原上有成群的马牛,琼姆岗雪山是尼木河的发源地,正是这条河流孕育了水草丰茂的尼木草原,给一路单调的土地和无垠的荒漠增添了一道艳丽的色彩。绿金秋的草原色彩是斑斓的,一直延伸到大山脚下,那些黑色的牦牛和白色的牧马夹杂在草原里,就像一幅扎染的图画。走在牧草上,如同行走在厚厚的地毯上。感觉有一股清新的气息向你袭来,这是凉爽的秋气和牧草的混合味道,让人神清气爽。一条清澈的小河穿过草原,河不宽,河水静静地流淌,这是丰润尼木草原的源泉。河边的牧草尤其肥美。藏民们每天清晨骑着白马,把牛群赶进草原,任马牛自由
药王山
药王山。藏名“夹波日”,意为“山角之山”,在布达拉宫右侧,海拔3725米。与布达拉宫咫尺相对,是拍摄布达拉宫最好的角度所在地,尤其是半山腰。清晨的药王山,经常可见些许摄影爱好者汇集与此等待第一缕光线照亮布达拉宫的瞬间。药王山后面有拉萨十分著名的万佛墙,附近有很多刻玛尼石的人家。从西藏旅游局东面的一条小路一直往南走就可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