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云南省旅游
云南省景点介绍
周保中故居
周保中故居位于大理市湾桥镇上湾桥村,其建筑座北向南,正房三开间,夯土墙茅草覆面,南面两间低矮草房为厨房和厩房。院心种植有桃树、木瓜树等,建筑简朴,门前有小溪流淌,环境幽静宜人。周保中的童年就在这里度过。原故居于1951年被焚毁无存,现在周保中故居所在的湾桥村东重建一座纪念馆。1987年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周保中纪念馆已在他的家乡——大理市湾桥乡湾桥村落成,馆前还建造了他高大挺拔的塑像,成为向后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基地。前往瞻仰参观的中外游客和青少年学生纷至沓来,他们对周保中这位抗日民族英雄无不由衷赞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杜文秀墓
杜文秀墓位于大理市七里桥乡下兑村。创建时间:建于1917年纪念价值:为杜文秀女婿张志勋所建。1856年,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推动下,滇西爆发了回、汉、白、彝各族人民的反清大起义,回族杜文秀被推选为“总统兵马大元帅”。起义军攻下了滇西、滇南的53座城池,所到之处,“杀官安民”,军纪严明,大展生产,减轻税赋,重视民族团结,深受群众的拥护。但在太平天国失败后,清廷集中兵力进攻,大理政权日见危急。杜文秀为了力挽狂澜,亲率10万大军东征昆明。由于指挥不当,围城一年多还未攻下,清军援兵渐至,只好退守大理。1872年11月26日,杜文秀在重兵围城之下,为救城中数万百姓免遭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牟定文庙
牟定文庙位于云南省牟定县城茅阳中学校园内,始建于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文庙系宫廷式斗拱建筑,是牟定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唯一一座明代建筑。历史上经过四次修缮,形成了大成殿、祭祀台、东西庑、大成门、棂星门、泮池及池桥等组成的三进四合院落。总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94.6平方米的建筑群。是研究明代建筑艺术不可多得的实物史料。牟定文庙于1993年11月17日被公布为云南省第四批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6月,分别被中共云南省委党史研究室、楚雄州委党史研究室、牟定县委党史研究室认定为中共牟定地下党活动地旧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建水天缘桥
建水城东十里外的天缘桥,横跨于沪江河上,为三孔百拱桥,始建于清雍正六年(1728年),嘉庆三年(1798年)重修,为三孔石桥,跨河43米,正中建有二屋重檐亭阁一座,覆以八角赞尖顶。底层为桥面通道,南北引桥为石板铺砌的高坡,各向东西方向屈曲,形成一个横写的“S”型,犹如游龙一般,即将弹身飞腾。正桥加引桥全长121米,两旁镶有一米多高的块石栏杆、石雕狮、象各一对雄踞桥头,“每当天空雨雾,状若长虹之下饮,而首尾之蜿蜒,则础牙鳞集,雁齿横施,矮如游龙,其形势之奇特,又为临郡增一大观。”桥南端有一石室碑亭,长6米,宽2米,以高2.74米的三棵石柱支撑,桥亭内有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佑德酒作坊
“天佑德”青稞酒作为青海互助青稞酒股份有限公司最有传承性的高端产品,有着数百年的历史。“天佑德”始于明末清时期互助县有名的八大酿酒作坊之一的“天佑德”酒作坊。明清时期,互助民间有青稞为原料土法酿酒的历史,随着社会的发展,酿酒工艺进一步完善,在威远镇逐步形成实力雄厚、闻名遐迩的“天佑德”、“义永合”、“世义德”、等八大酿酒作坊。因酿造出了清香甘美、醇厚爽口的青稞酒而驰名中外。2013年5月,天佑德酒作坊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冲故居
张冲将军故居,又称崇山别墅,位于盐厂东南1公里的小庙山上,建于1943年,由正房、厨房、佣人房、营房、厕所等5幢房屋组成。故居以1幢主体二层建筑为主,为欧式建筑,前半部分呈弧形,屋顶为混泥土浇筑平顶,后半部分为传统的砖木建筑;房前及两侧有近400平方米混泥土夯筑的停车场;房后紧邻1幢一层三间砖瓦平房,此房有门与前建筑相通;主体房内有主卧室、书房、保卫室、会客厅、会议厅、卫生间、地下室、暖厨等设施。整个建筑群周围古树参天,俯瞰整个一平浪盐矿厂区、街区景象尽收眼底。历经风雨的洗礼,故居土黄色的墙皮已经出现脱落,窗棂的漆也渐渐褪色,推门进去,从一楼到二楼,除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昆明熊庆来李广田故居
熊庆来故居座落于云南大学校本部会泽院和至公堂东侧,“考棚”前的一座二层楼房,故居占地面积308平方米,现由云南大学文物管理办公室管理。此故居始建于1937年,座北朝南,一楼为熊庆来先生的接待室,二楼为卧室或办公室。主体建筑为土木结构二层楼房。熊庆来故居是1937年建盖的,1957年至1968年,这里还居住过一位名人,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诗人、文学家,原云南大学校长李广田。李广田与原党委书记高治国密切合作,使六十年代的云南大学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也就是说,这里是云南大学历史上两个辉煌时期的两位校长的住所。1968年以后此楼一直作为办公室(原马列部办公楼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髯翁墓
孙髯翁墓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县城西大街。墓圆形石砌,径6米,碑镌“古滇名士孙髯翁先生之墓”。孙髯,字髯翁,号颐庵,昆明人。自幼聪颖,才气超群,自号“万树梅花一布衣”。在文禁森严的雍乾之际,把感慨融铸于一百八十字大观楼长联中,一时轰动诗坛,是我国楹联文库中的一颗明珠。1983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民国三年甲寅岁(1914),爱国志士杨杰任弥勒县长,又为髯翁修墓,立碑为志。民国二十六年丁丑岁(1937),杜希贤任弥勒县长,重修孙髯翁墓,并撰《辑刊凭吊孙髯翁先生墓诗碑序》,勒石于墓左,其文有“相传先生晚年,伤伯道无儿,幸中郎有女,远适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侬氏土司衙署
侬氏土司衙署位于云南广南县县城北街一小校园内。建于元初,曾设有大小衙门,占地面积11000m2。自元朝至民国的近七百年间,土司制度世袭27代,掌管广南政治、军事、民刑、钱粮等大权。广南土司府是中国壮族土司中建筑规模最大、权力较为集中、管辖范围最宽、世袭时间最长的土司府。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历史沿革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广南是壮族杂居和聚居的壮乡。有关广南土司的历史,《壮乡广南》一书中介绍:土司是元明清封建王朝在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的统治当地人民的机构,世袭继承。云南通志土司考述,“滇之土官,肇于元而盛于明,清代固之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广南都天阁
都天阁——位于广南县人民医院内,因阁内原供奉有“都天太子”坐像而得名。始建于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阁高9m,占地面积60m2。共有内、外柱24棵,内柱6棵通顶。台基为条石砌筑,呈等边三角形,台阶上雕刻有“云龙水纹”图案,桅枋上雕刻有琴、棋、书、画等图案。结构精巧,造型古朴典雅。2003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山大兴寺
酸枣岭村原有古寺两座,东为大兴寺,西为吉祥寺。大兴寺为民间传下的一座古寺,存有的石碑可做参考。据碑文记载大兴寺建于明末清初年间,重修于光绪七年,碑文的背面清晰记录了当时重修大兴寺捐款、捐物人员的名字达100人。大兴寺的始建距现在已有350年的历史,曾是皇家去往承德的必经之路。大兴寺坐落于我村村东,2004年修复前仅存有大雄宝殿、东西配殿地基及韦驮殿。韦驮殿的东侧有一棵老槐树,这棵槐树树干直径约1.5米左右,须3人才能将树干围住,老槐树经过几百年的风霜磨练再加多年无人养护,树干的中心已经空了。一个人站在里面感受不到丝毫的委屈。它虽是经多年风雨洗礼、泪迹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文山州第一个党支部革命旧址---洒戛竜支部
1927年,中共广东区委先后派出在那里和周恩来一起任教官的王德三及其部分学员返回云南。王德三的学员杜涛回蒙自组建蒙自支部,并介绍在洒戛竜小学任教的李国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云南不久的王德三便以组织的名义将向镇弼和严英俊派到文山工作。1927年10月,王德三又将在宜良工作的杨立人和颜亨璧介绍到文山。12月初,王德三亲自到文山召开会议,全面传达“八七”会议精神,精心研究文山工作。12月底,党组织又派严英武和一个姓周的同志到文山洒戛竜配合筹建文山洒戛竜支部。严英武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支部成员有:李国栋,杨立人,颜亨璧和姓周的同志。洒戛竜支部,是中国共产党在文山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楚图南故居
楚图南故居位于文山县开化镇上条街27号至29号,属云南省政府公布的第五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为云南省现存近代名人故居之一。故居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两进式四合院,建筑格式为硬山顶、土木穿斗式建筑,具有典型的清代民居建筑风格,总占地面积为480.32平方米。为保护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2005年6月,文山县投资180万元全面展开修缮工作。故居现收藏楚图南生前部分遗物,包括图书50余册、衣物13件及信函、照片、文化用品、生活用具40余件。并于2006年4月11日正式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民族团结誓词碑
民族团结誓词碑位于云南省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县城西北侧的普洱民族团结园内,碑长142厘米,宽65厘米,厚12厘米,是用白色石灰石雕刻而成。民族团结誓词碑保护范围占地面积443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983平方米,绿化面积1890平方米。民族团结园内有碑亭、浮雕、陈列馆、牌坊式古典大门。民族团结誓词碑是在毛泽东、邓小平等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亲切关怀下诞生的。新中国成立初期,普洱地区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社会形态差异极大,发展不平衡,民族关系十分复杂和特殊。1950年,当地34名民族头人及其代表到北京首都参加了国庆周年观礼,受到了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定正续寺
武定正续寺正续禅寺位于云南武定县西南狮子山。创建于元至大四年(公元1311年),明清时代曾多次重建、扩建,规模宏大,气势雄伟,有大雄宝殿、观音殿、藏经楼等大小宫殿楼阁百余间。相传明永乐元年,惠帝朱允炆避难入滇,在此为僧。藏经楼下有惠帝塑像,身披袈裟,双手合十,左右各有一太监和老臣之塑像,题有对联:“僧为帝,帝亦为僧,数十载衣钵相传,正觉依然皇觉旧;叔负侄,侄不负叔,八千里芒鞋徒步,狮山更比燕山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它克崖画
它克崖画1985年发现的它克崖画经专家考证,成画年代为距今三千年前后原始社会晚期,画面描绘了古代人类的图腾崇拜以及生产、生活情景,是少见的艺术珍品和研究古代人类社会的宝贵资料。崖画位于青龙厂镇它克村东北的扎营峰南麓。崖画长19.5米,高3米,绘各种图象92个,画用赭红色画成。崖画之上200米,有一个水平溶洞,当地人称“阴宾洞”。洞内高大宽敞,幽深,洞口向阳,避风,干燥,适宜穴居,推断为崖画人居住过。崖画画面反映的是人类对太阳、星星、天体、自然的崇拜和对人类始祖——母亲的崇拜和性崇拜。崖画中蜥蜴是中国人的祖先——“三皇五帝”之一的重要图腾,它体现了原始宗教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塘子沟遗址
塘子沟遗址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蒲缥镇塘子沟村村旁台地,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面积约1000平方米,文化层厚20-90厘米。1987年进行试掘,出土大量打制石器、骨器和动物骨骸,并发现柱洞、居住面等建筑遗存,经碳14年代测定,距今约8000年左右。该址为研究云南省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1987年公布为云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保山光尊寺
地点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板桥镇世科村后山梁建设时间唐天宝二年(743年)特点儒教、佛教、道教三教合一的庙宇简介该寺坐东向西,依山建成七进五院,共有建筑物23幢,占地9000平方米。建筑物样式分为三类,其中由西至东分别为山门、过厅(附厢房)、文昌宫(北附翠微楼)、大宝殿(附厢房)、观音殿、斗老阁、瑶池楼、戏楼为抬梁架重檐歇山顶殿宇,其余建筑物均为穿斗架硬山顶平房。这些建筑物多数用材粗大,且不事雕琢粉饰,既给人以高大雄奇的印象,又处处显示出粗犷古朴的韵味,是保山现存规模最大的儒、佛、道三教合一的古建筑群。集中了保山乃至整个滇西汉族地区自元、明以来,保山儒教、佛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文光墓
位于县城东3公里董库村卧牛岗上。墓建于1923年,1984年重修。张文光(公元1881-1913),字绍山,腾冲人,青少年时代目睹清政府政治腐败并受孙中山革命思想影响,遂许身革命。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加入同盟会,并与刘辅国在腾创立“自治团体会”,准备推翻清政府的滇西起义。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八月十九日,武昌新军起义。张文光于同年九月初六晚(公元1911年10月27日)领导发动了腾越起义。次日建立了云南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制的革命政权—滇西军都督府,张文光被推举为都督。随即进行东征,控制滇西大部分地区。民国元年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成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坝南诏城址
贞元十年(公元794年)南诏与唐王关系亲密友好,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实施对双方的经济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唐西川节度使牛从在其《报坦绰书》一文中说:“我大唐德宗悯其倾诚向化,率属来王,遂总诸蛮,令归君长,乃名诏国,永顺唐仪,赐孔子之诗书,颁周公之礼乐,数年之后,霭有化风,变腥膳蛮貊之邦为馨香礼乐之域”。唐王的目的,就是要以中原的文化思想来改变南诏文化。以至唐王朝大力资助南诏青年到中原学习,直接免费向南诏子弟传授中原文化。继而使南诏子弟“习书算,就业辄去,复以他继,如此垂五十年,不绝其来,则其学于蜀者不啻千百”。(参见牛从《责南蛮书》)。在贞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