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浙江省 > 温州市 > 苍南县旅游
苍南县景点介绍
挑矾古道
挑矾古道位于苍南县,年代为明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挑矾古道主要起点福德湾,人文遗迹众多。福德湾位于半山腰,是当年开采明矾工人生产、生活的聚居地。依山而建的民居,形成一条小街,民居砖石结构,典型的旧式矿区建筑。附近尚有旧式煅烧炉,旧采矿区等遗迹。福德湾山脚为矾山老街,旧称“内街”。以亭子脚为中心,曾店铺众多,过客匆匆。如今民国建筑依然完整。南宋、埔坪,地方上均信奉马仙娘娘,埔坪柯岭脚下,就有一座始建于明代的马仙宫,内尚保存一康熙年间勒禁碑,门前参天大樟树,紧挨大道,成为挑矾客的重要憩息地。溪光村历史悠久,清代南宋垟机智人物李士林旧宅即在此,李士林倡导修建吾南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八郎桥
八郎桥位于苍南县灵溪镇鱼塘口村,始建于南宋。南北走向,长18.80米,宽1.15米,高约4米。五孔梁式石桥,每孔上端并铺三条石板构成桥面,构筑略显拱形。桥柱均用规则条石呈梯形垒砌,上置长、短二条石横梁。南北两端桥码头用块石呈方形砌筑。中孔桥沿外侧有“淳熙丁未(1187)林七郎三官人造”楷书阴刻。
大魁桥
大魁桥位于苍南县钱库镇中心河道上,建于清代。为五孔梁式石桥,东西走向,全长22.3米,宽4.5米。桥墩各由五根方形石柱上横帽梁石构成。桥两侧设置石栏板,每侧栏柱24根,柱头雕饰坐狮,栏板雕饰历史人物故事、花卉、鸟兽等图案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蔚文桥
蔚文桥位于苍南县莒溪镇西厅村。东西向跨架,为石拱廊桥。桥拱呈半圆形纵联券,用不规整石块叠砌。桥长14.50米,高5.10米,拱阔4.05米,桥板边沿刻有“大清乾隆己酉年(1789)孟秋月建”。桥面上盖木构廊屋五间,桥中间为通道,两边置靠槛,悬山顶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险口洞桥
洞桥位于苍南县藻溪镇险口村。长10米,阔3.40米,高约30米,石砌半圆形拱券,发券用纵联砌置法,跨架两山深涧之上。桥旁有道光廿五年(1845)立的“奉宪示禁”碑,据碑文载,此处为浙闽驿道上一处险口,前廪生周促礼、庠生李燧、欧阳京等捐募建桥,乾隆五十六年(1791)建成。该桥险峻壮观,民间传为仙人所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界牌浙闽界碑
界牌浙闽界碑位于苍南县沿浦镇,年代为明。明代浙闽界碑位于苍南县界牌村、界牌山上,距今已有5D0年历史,保存完好。界碑花岩石质地,碑高125厘米,宽37厘米,厚11厘米。碑文两面楷书阴刻。西面朝向我县,袅刻两行13字:“平阳县界/正德四年十二月吉旦”。东面朝向福建省福鼎市,竖刻三行18字正德四年十二月吉旦”。:“建宁道立/福宁州界碑/止借四牛卞二月吉旦”。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矴步头谢氏民居
矴步头谢氏民居位于桥墩镇矴步头村,俗称广昌内,建于清代,依山临溪,坐西朝东,由台门、前屋、厢房、正屋组成三进合院式木构建筑,占地面积约5000多平方米。前台门屋面为悬山顶,面阔16.20米,进深6.0米,两侧置楼房,明间为通道。前屋面阔七开间,悬山顶,通面阔41.9米,通进深8.3米,堂上悬“椿萱长春”行书大匾,两侧有“鹤畀频添七旬清健,鹿车共挽百岁长生”的楹联。左右厢房面阔五开间,二层悬山顶。正屋面阔七开间,二层悬山顶,为抬梁穿斗混合式木构建筑。二楼前廊置美人靠,通面阔41.90米,通进深9.0米,正堂悬挂清同治五年(1866)“英杰联芳”楷书大匾。谢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藻溪杨府宫
藻溪杨府宫位于苍南县藻溪镇,年代为清。杨府宫建于清乾隆三年(1664),后于咸丰二年重修。杨府宫的正殿选材考究,做工精细,梁枋、雀替等木构雕刻花卉鸟兽等图案,圆柱石做,柱上楷书阴刻楹联,保存如昔,神龛、山墙内壁、天花盖板等汇有戏曲图案,但整座建筑的精华却在戏台,戏台的梁、枋、柱、椽、挂落、花板、垂柱、斜撑均有雕刻,或花卉、或鸟兽、或文字、或戏曲故事,栩栩如生,富丽堂皇,却不繁杂,十分有序,木构所到之处,均施朱底,再于底上漆金绘图画,最精妙的是柱下四额枋内外侧绘有全套封神演义故事,至今仍清晰可辨,表现了清代高超的装饰艺术、戏曲文化,但也揉合使用了西洋引入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碗窑村乡土建筑
碗窑村乡土建筑位于苍南县桥墩镇,年代为清。碗窑古村落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桥墩镇,距苍南县城约20千米。明万历三年(1575年),福建汀州府连城县巫人(传称黑人老)开始在此建窑制瓷,至清中后期鼎盛时,有龙窑18条、作坊数百间,人口上万人。1958年因为建造水库,大部分村民移民桥墩。2010年位于保护区范围内的有40户、76人。碗窑古村落依山傍水,融明清民居、古庙、古戏台于一体,并保存有较完整的古陶瓷生产线,是“明清时期手工业制瓷的活博物馆”。碗窑古村落地处玉苍山脉南麓雷石湖山和车水贡山之间,村落坐北朝南,前临碧水盈盈的桥墩水库—玉龙湖,山光水色,景色迷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古井
金山古井位于苍南县马站镇金山村,为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村民集资建造,距今已有700多年历史。井口平面为圆形,环以弧形花岗岩井圈。东北侧开口,以方便居民取水,北向井圈外壁有铭文,刻建造年代,但风化严重,字迹较模糊。井内壁为不规则块石垒砌,井深约3米,底部呈平底状,井圈开口处略高于水面,横铺花岗岩石板,作为取水平台。沿取水平台向外,挖有直线形沟渠,通往蒲门河。沟渠宽1.2米,深1.5米,现存长度为8.3米,渠壁由花岗岩条石垒砌,每隔约1.5米渠上横铺一条石,用于渠两侧人员来往,沟渠从上游到下游,分别隔断为饮用区、洗米洗菜区、洗衣区、洗工具区等区域,构思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山飞亭
金山飞亭位于苍南县马站镇金山村东南侧山坡上,平面呈方形,高3.55米,宽2.75米,进深2.26米,是一座典型的仿木构石亭,四角柱用花岗岩做成瓜棱柱,柱子下端连柱础,四周压阶沿石,柱上部用两道额枋联系,柱头坐方斗,上为十字科承方形檐枋、檐檩。侧面用一朵平身科,正背面各用两朵平身科。平身科均做成一斗三升。檐檩上铺七条花岗岩条石,上为屋面,从现状看原先为歇山顶。民间相传,该亭为宋代武僧的练功亭,轻功可飞身上亭,故俗称“飞亭”,建于北宋年间,石亭下方原有座寺庙。后来寺庙被夷为平地,现今石亭下方仍有一块平地,虽然寺庙因何被废,至今仍是个谜,但对于研究古代浙东南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凤阳窑址
凤阳窑址群位于苍南县凤阳乡鹤峰村,窑址群始造于宋代,窑址内器物主要有碗、盘、壶、罐、盏、高足杯等瓷器,并有四处窑床和一处作坊遗址。2011年1月7日,被公布为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家堡双牌坊
张家堡双牌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张家堡双牌坊位于浙江苍南县平等乡张家堡村,与古石桥,榕树相依,构成了一处内涵独特的人文景观。双牌坊,石质结构,北为节孝坊,南为孝女坊,相距20米,呈“一”字型面东而立。形制尺寸和雕刻纹饰基本相同。四柱三间,面阔7.1米,通高5.3米,每柱侧脚置抱鼓前后合抱,四柱头置蹲狮。坊明间顶梁面额镂雕双龙纹,正中均嵌有题刻“钦旌”两字御碑,中梁上侧额板正中阴刻“节孝”或“孝女”坊名,两旁额板浮雕人物故事画,中梁下侧额板阴刻楷体横书,其节孝坊题有“为故监生杨植存妻章氏立”十一字,孝女坊题有“为故贡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琴墓
张琴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年代:清公布时间:1997年8月29日张琴墓,位于苍南县马站镇山边村积谷岭旁。墓建于清道光十九年(1839),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墓前辟有墓道,立有牌坊。其石翁仲、石马、石羊、石狮等保存完整。石坊额枋间书“皇清诰授武显将军张琴墓道”。墓外埕为平台,以青砖铺地,设石栏,石栏板上浮雕狮兽、花卉、卷云纹等,具有较高艺术价值。内埕前为拜台,中为祭台,皆以石板墁地,后为封冢,用条砖封顶。张琴(1786—1835),字奏南,号韵斋,招顺乡南坪(今霞关镇南坪)人。历任左营马粮、大荆营千总、四川越嶲营参将。清道光十年(1830)特授云南临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矾山矾矿遗址
苍南县矾山,因矾得名,已探明的明矾储量约2.4亿吨,约占全国的80%、世界的60%,素有“世界矾都”之称。矾山的采炼明矾开创于宋末元初,至今已有640余年历史,目前,矾山仍保留着明矾始祖宫、登山石步道、古矾窑、矿工石头屋、矿主老宅院、工人大礼堂、苏式办公楼等一大批人文历史景观,经初步勘察共有5大类、100多处矿业遗址。矾矿至今仍保留沿用了半机械、半体力的采炼技术,其炼矾遗址是浙江省“文保”单位中唯一仍在生产的工业“活遗址”。明矾主矿山——鸡笼山有10个采空中段、内有天井、斜井、盲斜井等一系列设施,构成完整的生产、运输和安全系统,采空区面积达353万立方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温州燕窠硐玉虚观
燕窠硐玉虚观位于浙江省温州市苍南望里镇境内的大晰山(古称荪湖山)上素以雄峰、幽洞、奇石、秀水、古刹引人入胜。荪湖山腰,岩壁三米多高处,有六七孔洞,口大如碗,深可尺许,这就是著名的燕窠硐了。相传荪湖山原为海中岛屿,有五只玉燕从东海飞来在此筑窠栖息,故得名。岩壁靠左有一石门,进石门有山洞,中有石阶可供登攀。洞极曲折、奇特,洞中有洞,有玉匮、石梁窟、连环径、洞中天、合堂洞、清风门、九石室等名目。石室,狭仅容身。洞中天为悬崖中的一个洞口,洞口外四处崖壁围成一个天坑,四周古藤缠绕,时有蜂蝶等小昆虫嬉戏其间。阳光从崖顶部透进来,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真有洞中天地之感。燕
云岩乡革命老根据地纪念亭
云岩乡是革命老区。1928年3月,中共浙江省委派林平海、王屏周到温州,发动和领导农民武装-。6月19日,林平海在平阳鲸头山(今属苍南)庵基堂(又称龙隐寺)主持召开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党的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王屏周、林去病、雷高升、游侠、林珍以及当地部分农协骨干共50多人。会议决定永嘉、瑞安、平阳三县定期联合大-,攻打县域,夺取政权;铲除-污吏、土豪劣绅,并没收其财产;发动雇农,组织农民协会,建立苏维埃政权。这次-虽然由于种种原因失败,但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政治影响。此后,参加-的农民散回农村,以不同的方式,继续同国民党反动派和地主阶级作斗争,不少仁人志士
霞峰宫革命纪念室
1927年3月,中共温州独立支部成员、平阳县农民协会会长张培农回家乡,组织蒲门各地农民协会,在马站霞峰宫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联合成立“平阳县第四区农民协会”,公推施树敢为会长,从而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农民运动。“四•一二”-政变后,张培农等以霞峰为基地,组织了农民武装——赤卫队。1928年秋,张培农、王国桢指挥赤卫队,夜袭蒲门警察分所——蒲城可爱楼,缴获一批武器和弹药。1930年5月,赤卫队部分队员配合红十三军攻打平阳城。抗日战争爆发后,在中共蒲门区委领导下,该地进步知识青年施立培、林裕芝、叶玉钗先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团结一批热血青年,参加“青年抗日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林辉山纪念亭
林辉山(1906—1980),苍南县赤溪镇圆潭村人。1934年4月参加革命,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平阳中心区委书记、泰顺县委组织部长等;抗战时期,先后任鼎平县委、福鼎县委书记、浙南特委组织部长,1939年还被选为党的“七大”代表,去延安参加“七大”,并在中央党校学习;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工作,曾任辽南地委组织部长、辽南省五地委组织部长;新中国建立后,担任过温州地委副书记、上海市静安区委书记、上海市新城区委-、上海市委农工部长兼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林辉山是浙南地下党早期的老同志,年轻时,他就反抗地主的压迫与剥削
林夫纪念馆
林夫(1911—1942),原名林裕,字宽如,苍南县人。他擅长绘画、篆刻,尤精于木刻,是20世纪30年代中期我国木刻运动先驱者之一。1930年,他入读温州瓯海中学(今温州四中),1935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同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雕刻马克思像,被国民党政府逮捕关押。1936年10月,其作品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上展出,得到鲁迅的赞赏并座谈合影。“八一三”上海抗战爆发后,他返回平阳,参加山门学校抗日救亡工作;1938年,任新四军流动宣传队领导人,活动于浙南,并为温州中共组织的文艺刊物及《暴风雨诗刊》提供木刻稿;同年5月,在中共平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