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福建省旅游
福建省景点介绍
曾坊革命烈士墓
革命烈士墓位于清流县林畲乡曾坊村龙背山南麓。该墓始建于1965年9月,是为纪念该乡曾富良、曾其应、谢玉姬一家三位革命烈士而建的衣冠冢。曾富良、曾其应、谢玉姬三位烈士均为林畲乡曾坊村人,其中曾富良与曾其应是父子,曾其应与谢玉姬为夫妻关系。曾其应于1931年6月参加林畲地方赤卫队,次年10月加入红34师,1934年11月在江西瑞金与敌作战时牺牲;其父曾富良、妻谢玉姬均于1933年3月加入林畲地方赤卫队,并在1934年9月先后牺牲。革命烈士墓于2009年12月重修,高3.5米,墓上端中心处是两束麦穗围绕着五角红星造型,墓的左右各有一柱,柱的顶端举着万年火炬,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毛泽东旧居诒燕第
毛泽东旧居诒燕第位于清流县林畲乡林畲村塘堀自然村,距林畲学校100米处。1930年1月,古田会议胜利召开之后不久,为打破国民党军对闽西苏区的第二次“三省会剿”阴谋,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4军从闽西古田出发,分路回师赣南,转战江西。其中毛泽东率红2纵队于1月14日从连城菇田进入清流,15日经沙芜、蛟坑、余朋、芹溪、雾露坑、桐坑、小池、温家山等地进抵林畲,夜宿于此。在此次的行军路上,毛泽东写下光辉诗篇——《如梦令·元旦》:“宁化、清流、归化,路隘林深苔滑。今日向何方?直指武夷山下。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之后,1931年6月中下旬红4军第11师曾士峨、罗瑞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防教育基地
舒曹红军桥
红军桥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背芜自然村与子竹坪自然村交界处。1931年冬,在林畲驻防的红军独立第7师1团1部在完成任务从归化方向返回驻地途经该桥时,不料遭遇-民团伏击。由于事发突然,激战中,10余名红军指战员血染石桥,英勇牺牲。为了缅怀烈士英灵,当地村民就将此桥命名为红军桥,以志纪念。红军桥是一座始建于明末清初的单孔石拱桥,红军桥长15米,面宽4米,桥面距水面高约3.4米。解放以前,这里是清流至归化(今明溪县)、三元方向的必经之路,前方不足1公里的豁口处就是镇守四县的交通枢纽──五通凹,有官道可分别通往清流林畲、永安安砂、归化城关、盖洋和宁化泉上五个方向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舒曹红军井
红军井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社公塘自然村。1930年1月14日,当毛泽东率领红4军第2纵队第一次来到林畲时,这口涌流了近千年清澈甘泉的古井竟然汨汨地冒出了鲜艳的红水,且前后持续了整整7日方退。消息传开,山村一片沸腾,十里八乡的百姓们摩肩接踵、纷至沓来、顶礼膜拜,都惊异于这口古井与红军的特殊缘份,红军井因此得名。红军井是一口圆形石砌古井,井宽直径约1.5米,深不足2米。不知确切建造年代。据当地群众称,自从这里有村庄起,就有这口古井。现在,这口井仍保存完好。红军井于2009年11月被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红军临时战地医院旧址
红军临时战地医院旧址位于清流县林畲乡舒曹村石寨下自然村仁寿峰山脚下。1933年7月至8月间,彭德怀、滕代远率红军东方军首次入闽作战,转战于宁化、清流、连城、归化、将乐一线。此时正值盛夏酷暑,山村痢疾横行,红军中染病人员颇多,加上战事频繁,伤员骤增,红军后方医院又远在宁化西南20余里的茶湖岗,运送困难,因此许多伤病员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部队减员严重。为了更好地及时救治伤病人员,尽量减少不必要的人员损失,保存有生力量,红军东方军指挥机关便利用石寨下特殊的地理条件,设置了临时战地医院,为及时抢救红军中伤病人员的生命,保存红军战斗力并进而达成战略目的发挥了重要作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清流革命烈士陵园
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清流县龙津镇凤翔山(西山)公园南侧,县民政大楼后山。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清流是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革命斗争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据不完全统计,在整个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斗争中,全县共有27000多人参加了革命斗争,有6000多优秀儿女参加红军,在斗争中共有4000多人牺牲或失踪,但在册烈士仅有200多名,其他的绝大多数都成了无名英雄。清流人民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为了缅怀英烈,继承革命传统,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清流县人民政府于1951年修建烈士陵园,初始建筑仅有纪念碑和光荣亭,1971年3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十人读书会”活动旧址
“十人读书会”活动旧址位于清流县城关东门外约200米的笔山脚下,省道204线旁的唐代寺庙金莲寺内。1949年3月,清流籍中-员王振邦等人受中共地下组织派遣,从福州秘密潜返清流开展地下工作。4月,他利用同学、同乡、同宗等各种关系,串联了陈建辉、邹圣基、陈建邦、曾家驹、张玉堂、王传三、罗槐高、曾承勋、邓福照等十余名进步青年在金莲寺召开秘密会议,商议成立中共地下-组织“十人读书会”,以“共同读书,追求进步,联络青年,组织游击,促进清流早日解放”为宗旨,深入城乡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租、抗捐、抗兵三抗斗争,并以读书会会员为核心,壮大党的组织和发展党领导下的地下武装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碧溪乡农会旧址
碧溪乡农会旧址圆应庵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村头。1934年1月,彭德怀、滕代远、杨尚昆等率领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3军团司令部设在沙县富口荷山,并在富口、盖竹、山肴、碧溪、渔溪、长溪、砂蕉一带活动,红军工作队帮助梅列区碧溪乡建立农会,发动群众帮助红军筹款、筹粮,采摘大量草药救治红军伤员,为红军解放沙县作出了贡献。碧溪乡农会旧址原为碧溪村圆应庵。建于清末,坐西朝东,属依山而建的围笼式建筑,占地面积为420平方米。庵内由主堂屋、天井、戏台组成。平面呈正方形,正面有一大门和两个小门,通面阔18米,通进深20米。庵前有一古官道过地美通往明溪苏区。
红7军团19师团部旧址
红7军团19师团部旧址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砂蕉村布头土堡一民房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从明溪进军解放沙县期间,红军工作队到砂蕉村做宣传,筹粮筹款,驻扎于此。1934年5月,为粉碎国民党军第五次“围剿”,红7军团在闽西北苏区开展运动战,伺机消灭敌人,以支持配合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红7军团19师57团由明溪过紫云村至砂蕉村,驻扎在砂蕉村。红7军团19师57团设置于布头土堡一民房内,团长王蕴瑞等在此居住和指挥战斗。红57团驻扎砂蕉村期间,在砂蕉和列西、城关、白沙、翁墩一带发动群众,筹集了大量战斗物资,为红军强渡沙溪河,消灭敌80师两个营打下基础。红7军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路
红军路位于梅列区陈大镇碧溪村北面。1933年冬,为支援红军攻打沙县,马凤城组织砂蕉、碧溪支部积极配合红军工作团秘密发动党员、群众收集草药,经过此路送往荷山村,以支持红军攻打沙县。红3军团攻下沙县后,碧溪乡农民纷纷响应党组织和农会的号召,有20多名农民群众沿此路到沙县帮助红军搬运战利品。此后,碧溪乡党组织和农会活动也更加活跃起来,组织群众起来参加革命斗争。在第五次反“围剿”期间的1934年5月,中央苏区北线战局十分危急,地域日益缩小。国民党军东路第4纵队,构筑起连城至宁化的--线,向苏区步步进逼。为适应反“围剿”战争的需要,红7军团19师在师长周建屏带领下
洋溪乡农会旧址
洋溪乡农会旧址位于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老街洋溪福音堂内。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攻打沙县期间,红军东方军一部向沙县南面进击,拓展红色区域到洋溪乡,驻扎在上街村民房内。红军向群众宣讲革命道理;在洋溪乡多处民房白墙和黑砖墙上留下多条标语,大力发动群众;帮助建立了洋溪农会,主席邓日福;洋溪乡农会成立后,在红军的帮助下,带领群众打击了洋溪一带的土豪地主,筹集了粮款,并发动群众采集草药运送到沙县前线,支援红军东方军解放沙县。红军攻下沙县后,组织群众到沙县挑运战利品。洋溪乡农会还在洋溪乡开展了扩红活动,动员青年人踊跃参加红军,为红军队伍输送了有生力量。但随着第五次反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军井
红军井位于梅列区洋溪镇上街村凯头。1934年1月,红军东方军在攻打沙县期间,红军东方军一部向沙县南面进击。当时红军东方军一部就驻扎在上街村民房内。在紧张的战事中,红军战士不但秋毫无犯,而且还帮助村民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村民担水、砍柴。他们与村民共用一口水井,为解决饮水问题,红军扩建该水井。为纪念这段令人难忘的历史,铭记军民鱼水情,村民们将这口水井命名为红军井。红军井建于明末清初,井口为圆形,直径1.38米,井底直径约为2.5米,属上小下大结构,井深8米,受益人口1000多人。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
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纪念碑位于梅列区洋溪镇洋溪中学内。1939至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福建省立福州初级中学从福州内迁,在洋溪设立校区。这期间,全省约有1000名学生先后考入这所学校,来到这里就读。因战时经费支出不足,一切因陋就简。学校借用民房作宿舍、教室,用竹蔑糊泥作墙,以树皮代瓦,校舍四面通风,无法避风雨。宿舍全是统铺,上下两层,用竹片编作竹床,一个房间住几十个人。尤其日军侵占福州期间,经济来源断绝,每日只能供糙米六小两,以两餐稀粥解饥。在此困境中,有十几位学生病逝,但全体师生仍刻苦求学。当年的洋溪乡亲对福建省立福州初中办学也给予了极大的支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
红19师强渡沙溪河战斗遗址位于梅列区列西街道列西村的梅列门右侧。1934年5月27日,红7军团19师在师长周建屏、政委吕振球指挥下,参加建宁保卫战,建宁失守后,5月25日,红19师从建宁的石山经塔下山、黄舟堡转战宁化、归化(明溪),奔袭百余里,到达梅列区城列西(今市区)。此时,国民党军南有陈明仁80师驻莘口的239旅,北有驻沙县境内的238旅一部,有受到南北夹击之虞。为了跳出这一困境,返回中央苏区主战场,红19师需强渡沙溪河。当时,沙溪河对岸列东一带已有国民党军80师两个营和-民团把守。红19师和当地支部广泛发展群众,筹集40多条船,兵分列西、翁墩、白沙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三元支部旧址
中共三元支部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下洋原皮革厂后山飞凤殿。1947年2月,原南平剑津中学学生、中-员黄维泉,奉城工部所辖的延(南平)古(古田)瓯(建瓯)中心县委副书记李继藩之命回三元开展革命活动。他在取得了国民党三元县政府会计一职后,以此为掩护,先后在三民镇(今城关)、莘口等地建立了4个地下联络站。同年7月后,黄维泉先后发展薛忠春、严炳康、林家钊、张是良入党。其间,延古瓯中心县委副书记李继藩被捕遇害。黄维泉在失去上级组织联系的情况下,于同年10月在三民镇飞凤殿成立了中共三元支部,有党员4人。1948年8月后,党支部隶属于南沙三特支委。中共三元支部旧址飞凤殿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中共归化县东南(区委)办事处暨岩前乡苏维埃政府(支部)旧址
中共归化县东南(区委)办事处暨岩前乡苏维埃政府(支部)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岩前村郎官第。1931年11月,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结束后,在汀州召开闽西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指出今后的工作任务是巩固和恢复各级工农民主政府,积极开展闽西北地区的革命斗争。闽西党组织和苏维埃政府从老红色区域抽调一批有斗争经验的干部、积极分子到清流、归化(现明溪)工作,加快了三元所在明溪区域红色政权的发展,县东南区委等城市党的组织建立起来,东南区委辖坪埠、溪口、岩前等乡党支部。岩前乡党支部书记邓朝正。同时,成立岩前乡苏维埃政府,主席邓朝正,副主席是王清贵,文书吕张狗,秘书
红7军团军团部旧址
红7军团军团部旧址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中路陈家大院旁民房内。1934年4月,红7军团留在闽西北苏区牵制敌军,支援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在经历了明溪铜铁岭战斗后,由明溪南下经三元岩前、忠山过贡川,并以忠山、贡川等为后方基地,攻打永安县城。在此期间,红7军团军团部一度设在忠山村中路陈家大院旁民房,军团长寻淮洲、参谋长粟裕等红7军团领导人在此居住、办公、指挥战斗和开展苏维埃政权建设。忠山村建立了农会和赤卫队,组织群众为红军攻占永安城做好支前工作和战斗胜利后挑运物资,同时实行分田分地。至今民房大门左右墙上留下“欢迎当大刀会的工农回家来耕田!”和“不当刀团匪
红军东方军19师师部旧址
红军东方军19师师部旧址陈家厝位于三元区岩前镇吉口村36号。1933年8月,红军东方军挥师向东,解放沙县和将乐,其一部红19师驻扎在吉口村时,红19师师部设在陈家厝。师长周建屏等19师领导人在此居住和办公。红19师在当地做宣传、打土豪、筹粮筹款,指导岩前、吉口一带苏维埃政权的建设,使岩前一带的苏维埃政权又一次得到恢复、巩固和发展。红军东方军19师师部旧址陈家厝,建于清代。该建筑面阔8米,进深15米,建筑面积近200多平方米,由前坪、檐廊、前厅、厢房组成。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红4军13师工作团旧址
红4军13师工作团旧址永安堂位于三元区岩前镇白叶坑村。1931年6至7月,根据毛泽东在建宁发出的三封指示信的精神,红4军以归化为工作区,在闽西北广泛进行分兵、筹粮筹款和建立政权活动,红4军13师进入明溪西南的白叶坑、胡坊、岩前等地开展抗租抗0-斗争。7月初,红13师工作团100多人,进驻白叶坑永安堂,在此发动白叶坑乡群众,开展筹集粮款、军事斗争和苏维埃政权建设。红4军13师工作团旧址永安堂坐东朝西,由前大坪、前廊、正堂几部分组成。面阔3间,进深4间,石基,砖铺地面,占地面积4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300余平方米,为悬山顶木石结构。
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忠山乡农会旧址
忠山乡农会旧址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岩前镇忠山村西南部的先贤祠。1934年4月,红7军团在经历了明溪铜铁岭战斗后,南下经三元岩前、忠山过贡川,并以忠山、贡川等为后方基地,攻打永安县城。在此期间,红7军团留下一个连队,驻在忠山村。这支红军小分队担任向东警卫的任务,并在忠山村做宣传、打土豪,很快把觉悟了的群众发动起来,组建了党支部、农会和苏维埃政府,党支部书记邓天赐,主席邓天赐,副主席杨平志,秘书兼文书余次铰。党支部、农会和苏维埃政府组织起来后,多次在先贤祠内开会,在前大坪召开群众大会、发放打土豪的粮食和猪肉给群众,动员青年参加红军,组建忠山赤卫队,开展分田地运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色旅游经典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