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辽宁省旅游
辽宁省景点介绍
萧军墓
萧军墓位于辽宁省凌海市凌河公园东北角。萧军于1907年7月3日出生在辽宁省义县沈家台镇下碾盘沟村。由于家境贫困他只上过小学。1925年他开始军旅生涯,担任过见习官、军事及武术助教等职务。他的写作生涯是在军队中开始的。1932年,萧军在哈尔滨化名三郎正式开始文学创作,并和中共地下党员、进步青年一起共同开展文学艺术活动。经过将近一年的努力,萧军创作完成了表现东北人民革命军抗日斗争的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保护范围:以东经121°21′526″,北纬41°10′318″处为基点,东、西各84米,南、北各106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3米以内为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黑山天主教堂
黑山天主教堂,位于黑山县城北高坡之上,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钟楼、圣堂等古典法式建筑组成,有北方小巴黎圣母院之称,曾为黑山阻击战战时指挥所,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新立屯关帝庙
新立屯关帝庙始建于清乾隆年间,原名武圣祠,道光二十一年扩建。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改建成现在规模的关帝庙,取又一名“善德寺”。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八年历史。善德寺源起与老爷殿两个对联有关:一副:兄玄德弟翼德斩庞德放孟德德布四海;生蒲州长潞州战徐州威震九州。此联绘制在老爷殿两侧山墙前面。另一对联: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友子龙龙师龙友。横批:义气千秋。关帝庙南北60米,宽15米,占地900平方米。前山门兼出巡殿,马童殿。左右有侧门,沙门内有钟鼓楼(05年复建),沿青石砖甬路到达前卷棚后燕尾的正殿。正殿为一座歇山式四阿山式建筑,飞檐斗拱,奇兽罗列,砖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蛇盘山多宝塔及摩崖造像
蛇盘山多宝塔,位于辽宁省锦州市黑山县芳山镇蛇盘山双泉寺后。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1821—1850)。据说是开山和尚横玺长老建筑的。塔系花岗岩建造,覆钵式喇嘛塔,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为须弥座式,六角形,每边长1.86米,高2米。座上用四条石逐渐收拢,砌出四层,其上砌高佛,早年被盗,龛上漾刻“多宝塔”三字,塔上为十三层相轮逐收砌至塔顶。顶上安装铁质塔刹;塔中层南面有拱形龛门,龛内原有铜铸菩萨一尊,跌座于莲台,双手合十,神态安逸自然。惜铜像已被盗走。塔于近年得到修缮。多宝塔矗立在蛇盘山中部阳坡之上,下有双泉寺,东有摩崖石刻,为蛇盘山的主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蛇山子汉墓群
蛇山子汉代遗址位于辽宁省黑山县段家乡蛇山子村,包括生活遗址和墓葬遗址,生活遗址在蛇山子村北侧,墓葬遗址在村西北半里处。生活遗址地势为一高台,南北长200米,东西宽约150米。地下有大量布纹瓦片,可证明为汉代遗存。墓葬均在地下,过去耕作时,曾出土墓和瓮棺。1958年,进行农田基本建设时,曾挖出一具石馆,内葬酋长,并有随葬品,被市博物馆运走。被列为辽宁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保护范围:以标志碑为基点,东、西各250米,南、北各500米以内。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外60米以内为Ⅰ类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吴台遗址
大吴台遗址位于辽宁黑山县大兴乡大吴台村,是1981年锦州市统一进行文物普查时发现的。当时采集到的实物标本有“之”字陶片,陶纺轮、夫砂红陶、灰陶、鱼骨陶以及大道沟纹陶残片。鉴定为新石器时期遗址。该遗址南北长约500米,东西宽约200米,为细沙土形成的高低不等的一片沙丘。在沙丘上,因风吹雨淋,地表面暴露出很多零散遗物、标本。其中以砂红陶、素石磨光的各种器物的残片颇多,纹饰较复杂。还有大绳纹、抹沟纹、回纹、交织纹。器形有三足器的残足、豆柄、器耳、器底、口沿。从遗留陶质器型分析,初步认定为商周、春秋时代的遗物,但未见石器、骨器。此遗址规模不小,遗留的残存器物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小阁石刻
小阁石刻,位于北镇市河洼村北一座孤山上。据考证为辽代石刻。石刻在小阁庙宇遗址后的一座山峰崖壁之上。山峰顶部有一人工砌筑的平台,平台南北长7.5米,东西宽4.5米。平台东侧有24级台阶可通其上。台面表面暴露有砖瓦等建筑饰件,也发现有开凿的圆形柱础坑。在平台北部自然凸起的崖壁上,面南开凿一长方形佛龛,龛内浮雕有石佛像三尊。头螺髻,面目圆润而慈祥,耳宽大而垂肩,身披袈裟而袒胸,盘脚坐在石座之上。中间一佛两侧各雕一立胁侍,作阿难像。石刻造像粗扩而简练,从其造型和排列形式考查,当为辽代石刻。在该石刻北50米处的凸起崖壁上,另凿有两个佛龛,其内浮雕有观音站像。在观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医巫闾山——双峰山风景区
双峰山风景区位于闾山中南麓,在闾山风景区中以其特有的建筑风格和文化风格而独树一帜。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浓郁的宗教民俗风貌。具有广阔的旅游开发前景,更有发展绿色食品养生保健的自然条件。历史悠久。双峰山风景区据史料可考可追溯到唐、明代,寺院距今560年历史,由于历史原因留下大量古文化建筑遗址。宗教文化浓厚。双峰寺为省批佛教活动场所,此地历来是佛、道庙观聚距之地,种种遗址点缀其间,给秀丽山川带来无穷的神秘色彩。寺中“三圣堂”采用佛、道、儒三教圣主供奉一堂的供奉形式在国内是仅有的,同时总体建筑采用天圆地方的正方形设计独具特色。将传统文化和宗教文化相结合,怡人心
医巫闾山——大朝阳国家森林公园
医巫闾山——大朝阳国家森林公园信息来源:北镇市旅发委作者:龙波发布日期:2018-12-27浏览次数:1775闾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朝阳景区建成于1993年,位于闾山东侧中部,北镇市西郊,景区面积479公顷。森林覆盖率90%,公园内有成片的天然油松林近300多公顷,观赏树木200余种,终年葱翠,四季锦绣。大朝阳景区自然景观奇特优美,可谓林密、树多、山峻、峰奇、石怪、峡幽、水秀、泉清,春夏秋冬景色各异。东亚地区特有的天然油松林在全国首屈一指,号称“闾山林海”,古树名木众多,主要有龙爪松、姊妹松、可怜松等。该景区最著名的山石奇观有:林海风帆、白象观海、双线天、月
国家级森林公园
二道沟辽代重点遗迹区
二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位于北镇市富屯乡当地人称二道沟的沟谷及医巫闾山绝顶的西山之上。是为辽代乾陵范围内的主要墓葬及建筑遗迹遗物分布区域,是北镇境内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之一。二道沟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东西长10公里,南北宽3公里,分布面积30平方公里。自1956年以来,经考古调查,在其范围内先后发现有龙岗子墓群、孙屯墓群、琉璃寺庙址、琉璃寺西山遗址、望海堂遗址、石桥子遗址、龙岗子东坡遗址、龙岗子南山遗址、龙岗子西坡遗址、龙岗子西南山遗址、慈圣寺庙址等达11处,其中发现辽代墓葬10处,建筑址9处,疑似墓葬3处。特别是在琉璃寺庙址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城墙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田园子石刻
田园子辽代石刻位于北镇市观音阁街道办事处田园子村南石佛寺庙址西部崖壁之上,为辽代早期石刻。石刻,位于石佛寺庙址西部的崖壁之上。石壁南北长8米,高2.4米,其上有人工开凿的佛龛。龛南北长5.2米,高1.8米,深0.2米,龛内浮雕有五尊佛像,其中三尊坐佛、二尊立胁侍,南部一佛高1.8米,宽1.15米。中间一佛高1.95米,宽1.1米,两侧各雕一立胁侍,高1.8米,宽0.56米,作阿难像。北部一佛高1.85米,宽0.85米。三尊坐佛头部作螺状鬓,身着袈衣,盘腿坐在莲花座上。所有佛像线条流畅,面目清晰,雕刻古朴而粗犷,各佛造型及排列形式与辽代砖雕相似,故考为辽代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乾州城址
乾州城址位于北镇市广宁城西南的北镇庙前200米处。始建于辽圣宗乾亨四年(982年)十一月,是为奉侍辽景宗皇帝耶律贤之乾陵而建。1983年经北镇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乾州城平面呈长方形,全部用夯土板筑,南北长1100米,东西宽625米,周长3450米。现城墙虽颓坍,但仍清晰可见隆起的土楞。城东北部仍保留有一段东西长60米,存高1.5米的墙基址。经勘查,该墙底宽3.5米,夯层厚11厘米,夯筑坚实。城内地势平坦,表面散布有大量的沟纹砖、琉璃瓦和陶瓷片等。尤以南半部最为丰富。文化层厚约1.5米,在城东北部200米处发现有窑址两座。窑址附近堆积有大量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清真寺
北镇清真寺位于北镇市广宁镇城东南部,东、南、西三面为居民住宅,北距国道102线80米,寺后为居民街道。清真寺座西朝东,南北38米,东西37米,占地面积1,406平方米。建有山门、卷棚、正殿、望月楼、阿訇室、沐浴室等建筑十三间。卷棚面阔三间,进深一间,为大木架结构。正殿面阔三间,进深三间,为卷棚式建筑。望月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呈方形,通高19米。分上、下二层,为重檐盔顶阁楼式建筑。其它建筑为后期重建,保存较好。该寺对研究和考证北宁伊斯兰教的历史及古代建筑艺术具有重要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清真寺始建于明嘉靖四年(1525年)。清嘉庆三年(1798年),以乡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
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北镇市沟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东为中学校园,南为沟帮子铁路机务段所在地,西、北为居民住宅,地处人口密集的生活区。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位于沟帮子经济开发区铁路中学(前扶轮小学)院内,是四栋二十八间的硬山式建筑,中共沟帮子铁路党支部活动旧址座北朝南,南北长32米,东西宽40米,占地面积1280平方米。为四合院式建筑,有前室、正房、东西厢房等建筑二十八间,均为英式瓦房建筑。正房为7间,进深为6米。正房两侧各建有二间耳房。前室为7间,进深为6米,中间开一门,两侧原作为教室。东西厢房各为7间,24米,进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市镇边堡城址
大市镇边堡城址,位于北镇市大市乡大一村,是阜新、义县、北镇三地的交界处,南距广宁城25公里,这里四面环山,为兵家必争之地。镇边堡城坐北朝南,为长方形石砌城墙,南北长312米,东西宽215米,周长1054米,面积6.7万平方米。城墙残高3.8米,底部宽3.3米,顶部残宽2.7米。墙基内外包砌一层石头,中间夯土。城墙四角各设有方形角楼一个,南面墙中部辟城门,宽5米。门额上刻有“镇边堡”三个字,城门已毁。明代在北镇地区设置广宁卫,使广宁成为了辽西乃至东北的统治中心,正统七年(1442年),由辽指挥佥事毕恭主持修建镇边堡,该城堡位于辽西长城沿线镇夷堡和镇静堡之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门山古村落
天门山古村落隶属于北镇市大市镇,地处北镇市北部,医巫闾山北脉,与义县相邻,距离北镇市区30公里。全村共有6个自然屯,分别为:华山、龙湾、老窝沟、四垄地、平房、柳条沟,全村共199户577人,幅员面积为21.5平方公里。天门山古村落的村庄道路已达到100%硬化,道路两旁绿化环境良好,有一定旅游开发的基础。村庄房屋建筑质量较好,有成规模的辽西传统建筑群,并成功获得“中国传统村落”称号,具有重要的开发价值,未来应进行保护性开发。天门山古村落的自然资源以山、林、水为主,村屯主要街路已全部实现硬化,无线网络、广播电视及农用三相电供应遍布村屯所有住宅区。村内共有林地
双龙寺风景区
双龙寺风景区位于北镇广宁乡西南,医巫闾山中部支脉旗架山由鹅头峰至望城岗一段中,与医巫闾山大观音阁、玉泉寺、大朝阳等风景区相邻。四面环山,地势险要,风景秀丽,是大型佛教活动场所之一。据历代碑文记载,双龙寺的观音洞寺庙始建于唐初,兴于武后年间。又据史料记载,辽初,辽太子东丹王耶律倍隐居望海堂后,曾于观音洞中藏兵,以防其弟太宗耶律德光加害,所以辽代始称双龙寺的观音洞为藏军洞。辽景宗乾亨四年(公元982年)11月在双龙寺附近建乾州城,遗址至今可寻。双龙寺的观音洞寺庙自唐初建立,经过辽、元、明、清及民国几代修建,至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双龙寺景区因上院两处天然
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
三道沟辽代重要遗迹区,位于北镇市富屯街道办事处当地人称三道沟的山谷及骆驼山及铧子山之上。是为辽代显陵范围内的主要墓葬区及建筑遗址,遗物分布区域,为北镇境内的重点文物保护区域之一。三道沟为西北向东南走向,东西长6公里,南北宽3公里,分布面积18平方公里。自1980年以来,经考古调查,在其范围内先后发现有新立辽代建筑遗址、骆驼山遗址、偏坡寺遗址、新立石刻、偏脸地遗址、滴水寺遗址、刘家园子遗址、小石棚遗址、樱桃沟东坡遗址、洪家墓等墓葬遗址10余处,其中发现辽墓2处,建筑址及石刻9处。特别是偏坡寺遗址发现有大型建筑基址群和用石砌筑的城墙达750米,经专家考证为辽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天主教堂
北镇天主教堂位于辽宁省北镇市北镇街道成忠诚花园小区院内。始建于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由法国传教士亿若翰修建,2014年被辽宁省政府确定为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教堂坐北朝南,为砖石结构法式建筑,最前为5层钟楼。整体呈长方形,其中南北长24米,东西宽9.4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镇基督教堂
北镇基督教堂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由英国牧师亨维里主持修建。最初建于广宁城内什字街,称福音堂,但后来被义和团烧毁。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亨维里在城东门里购置土地,重建基督教堂及附属建筑。中华人民共和中成立后,在基督教堂原址上建北镇高中。1967年以后,教堂基址被原六十四部队野战医院占用,而后教堂交由历任部队占用至今。教堂南北长28米,东西宽36米,占地面积1008平方米,为砖石结构的英式建筑。面阔28米,进深16米,底部用三层条石做基。上层用青砖砌筑,为圆形窗,人字梁。上覆灰瓦。正面东侧建有钟楼一座,楼下置一门,面阔6米,进深5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