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 > 无锡市 > 宜兴市旅游
宜兴市景点介绍
黄龙山东坡窑址
黄龙山东坡窑址,位于丁蜀镇潘南社区(原台西村)。东临七十年代发掘的宋代紫砂窑址——羊角山遗址。西靠黄龙山紫砂泥料矿。南面过羊角山山峰为原明代紫砂泥料矿,即现在的大水潭。北面为台西村。2009年5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黄龙山东坡窑址中可辨别的窑址有3座,创烧年代不详,窑址堆积面积约为3400平方米。东北面靠村庄的堆积破坏严重,建有民宅十余间。按窑址分布,自南向北分别定名为1号窑、2号窑、3号窑。1号窑:方位东西向(北偏西20°),尾朝东面。位于GPS中心点南60米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化城寺
化城寺,在宜兴市和桥镇东横街东端,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明隆庆年间,暹罗国(今泰国)王子金地藏渡海择地九华山,曾在此结一茅草房留宿,故又称“茅庵”。清乾隆末年,觉明和尚募资建藏经楼,广增寮舍,改名为化城寺。咸丰十年(1860)遭兵焚,同治十三年(1874)复建大殿及东西配殿,光绪二年(1876)重建山门。化城寺现存建筑共三进,占地4000多平方米,第一进为天王殿,硬山顶,面阔五间19.30米,进深八架11.20米。殿内正面塑弥勒像,背面塑韦驮菩萨,两侧为四大金刚,均系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重塑。第二进地藏殿,硬山顶,面阔五间1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坡海棠
东坡海棠,在宜兴市闸口镇永定村东端。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北宋熙宁、元丰年间,苏东坡应宜兴单锡、蒋之奇等同科进士的邀请,多次来宜兴游历,并将甥女嫁于单锡。闸口天远堂主人邵民瞻仰慕苏东坡的才学,随东坡游学,并为东坡在氵鬲湖边淹头村(今南新塘头村)购买田宅。元丰六年(1083)二月,邵民瞻新宅落成,东坡应邀前往祝贺,并书写“天远堂”匾相赠。元丰七年(1084)年,东坡再次来闸口天远堂,将蜀中携来的一株“西府海棠”亲手植于邵氏庭院。南宋初年,金兵南侵,邵氏故居被焚,“天远堂”匾亦遭损。南宋孝宗淳熙三年(1177),邵民瞻外甥鲁钊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孙氏节孝坊
孙氏节孝坊,在宜兴市周铁镇夏泽村。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孙氏节孝坊建于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为四柱三间五楼结构,花岗石、青石混砌。通高约6.60米,宽5.60米。坊上端横额上刻“节孝坊”三字。两侧竖柱上刻“代夫君而供职节孝兼优,教犹子以承家慈严并用。”其下方横枋上正背均刻“旌表故儒士尹东郊妻孙氏之坊”等文字。次间横坊上正面刻“清节流芳,松筠媲翠”,背面刻“社欧遗范,慈周众嗣”等文字。坊上还装饰有双狮绣球、双龙戏珠、武士、凤、鹤、牛、马、莲花、方胜等浮雕图案。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补庐
补庐,在宜兴市宜城街道光荣西路。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补庐建于民国初年,原为宜兴县中共早期领导人史曜宾的私宅,后成为中共宜兴早期党组织的成立地和秋收暴-动-的指挥所。建筑面北座南,二层楼,硬山顶,面阔五间17.50米,进深六架5.10米。大门上方砖雕门额,阳刻“补庐”两字。1927年春,北伐军进驻宜兴,播下了革命的火种。不久,国民党发动反革命政变,反动派忙于镇压工人运动,无暇顾及农村,中共江苏省委遂于1927年4月派党员潘梓年、李旸谷等自上海回到宜兴。4月20日,他们与原在宜兴的史曜宾、安乃康、吴日信、汪明苏、汪子柔等7人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恩荣坊
恩荣坊,位于宜兴市西渚镇牌楼村东端,为清乾隆皇帝特恩谕史贻直而建。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史贻直(1682-1763),字敬弦,号铁崖,溧阳市溧城镇夏庄村人。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授检讨,主考云南,督学广东,雍正元年(1723)升内阁大学士,历任吏部右侍郎、左都御史、户部尚书等职,乾隆元年(1736)任湖广总督,后历任户、工、刑、吏、礼五部尚书,乾隆九年(1794)任直隶总督,授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隆十一(1746)年加太子太保,卒赠太保,谥文靖。恩荣坊正面朝南,背村面河,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为三间四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李复墓
李复墓,在宜兴市新建镇臧林村西河头桥自然村。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李复(1906—1940)宜兴新建臧林村人。1933年毕业于苏州美术专科学校。1934年在常州从事教育工作,曾创办尚美女子美术学校。1937年在宜兴首举抗日义旗。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太滆工委委员、太湖行动委员会财政科长、新四军独立二团副团长等职。1940年11月10日在武进吊桥与日军激战中牺牲。李复墓地略呈方形,南北长26米,东西宽23.50米。在墓地北侧筑圆形土墩,墓背植柏树数株。墓前立花岗石墓碑,正中阳文魏体楷书:民族英雄李复之墓。上款:中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谢桥
谢桥,在宜兴市宜城镇谢桥村。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相传西晋时阳羡恶少周处弃恶从善,入南山杀虎凯旋,百姓在此桥迎候,感谢其为民除害,因名此桥为“谢桥”。现存石桥系1921年重建。谢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侧有石阶15级,北侧为13级,青石与花岗石混砌。桥长15.15米,中宽3.50米,南堍宽4.50米,北堍宽4.40米。桥孔净跨4.50米,矢高2.25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福田桥
福田桥,又称“东荡大桥”,在宜兴市徐舍镇芳庄村东端,跨东庵河。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福田桥建于明代,清康熙辛已年(1701)重建。桥下拱券内有桥铭一块。福田桥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侧有石阶32级,西侧为34级。青石叠砌,桥面石级为青石和花岗石混砌。桥长34.6米,中宽3.95米,东堍宽4.55米,西堍宽4.30米。桥孔净跨7.60米,矢高4.90米。由于河面较宽,桥东西两堍均建有青石引桥,其中东引桥长6.95米,西引桥长8.5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鲸塘桥
鲸塘桥,在宜兴市徐舍镇鲸塘村,横跨钟(溪)张(渚)运河之上。1983年6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鲸塘桥,为三孔石拱桥。明嘉靖三十年(1551)由钱鏊捐资首倡与李金募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由钱鏊玄孙钱之遴捐资重修。青石和花岗石混筑。桥全长52米,中孔矢高5.4米,跨度9.8米,两孔矢高3.8米,跨度7米。鲸塘桥梁结构严密,造型美观,气势宏伟,是宜兴现存最大的石拱桥。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溪桥
阳溪桥,在宜兴市杨巷镇河西街。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阳溪桥建于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为单孔石梁桥,东西向(南偏东30°),桥主体为青石,桥面为花岗石砌筑,荷花纹栏柱,东侧有石阶12级,西侧为15级。桥长18.20米,中宽2.70米,堍宽4米。坡度19°。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扶风桥
扶风桥,在宜兴市芳桥镇扶风老街。1985年1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扶风桥原是一座简易石桥,宋代由河南扶风人窦氏发起修建,故名,明代天启六年(1626)由状元周延儒出资重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偏南13°),桥主体用青石,桥栏用花岗石砌筑,桥长19.05米,中宽3.55米,堍宽4.30米。桥孔净跨5.50米,矢高3.40米。坡度16°。扶风桥结构完整,造型优美,桥两边老街依然保存着明清时期建筑风貌,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小镇特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永安桥
永安桥,位于宜兴市高塍镇塍西村亳村北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永安桥建于明嘉靖十八年(1539),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青石、花岗石混砌,其中桥主体为青石,踏步为花岗石砌筑。桥长11.50米,顶宽2.90米,堍宽3.40米。桥孔净跨4.60米,矢高3.10米。坡度12°,东西各有石阶10级。桥上有青石栏杆,荷花纹望柱。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茭渎桥
茭渎桥,在宜兴市新庄街道茭渎村。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茭渎桥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1487),1917年重修。桥下拱券内有明成化、嘉靖桥铬銘各一块。茭渎桥为单孔石拱桥,由青石、阳山石、花岗石混砌,南北走向(南偏西35°),南北各有石阶14级。桥全长14.70米,中宽2.40米,堍宽3.10米,坡度12°。桥孔净跨5.25米,矢高2.85米,南北两端老街长约百米,依旧保持着明清建筑风格,与茭渎桥融为一体,环境古朴协调。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浦桥
大浦桥,位于宜兴市丁蜀镇大浦老街北端,跨大浦港(又称楼渎港)。2003年3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大浦桥建于明成化四年(1468),清康熙四年(1665)重修,光绪年间再修,桥拱内有明成化、清康熙修桥碑铭各一块。大浦桥为单孔石拱桥,桥长27.2米,中宽2.7米,堍宽3.1米。南北向,南坡有石阶28级,北坡为33级。青石、花岗石、阳山石混砌。青石望柱,柱头上端刻莲瓣纹,花岗石长条形护栏。桥两侧长系石头上刻浮雕莲花纹,刻工十分精美。桥孔净跨8米,矢高3.8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仓桥
东仓桥,位于宜城街道东风巷(旧称“东域里”),横跨于旧城河上,1985年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东仓桥始建于南宋宝庆年间(1225—1227),由县尉赵汝迈发起兴建。明代重建,清咸丰年间重修,抗日战争期间又遭日寇破坏,抗战胜利后才修复。1997年宜兴市人民政府又对桥面、护拦等进行了整修。东仓桥系单孔石拱桥,主体建筑仍为明代风格,由花岗石、青石混合构筑,桥长30米,顶宽3.60米,堍宽4.70米,桥栏高0.75米。东西向(南偏西28°)。净跨8.30米,矢高5.50米。南坡台阶28级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宜兴新桥
新桥,在宜兴市新街镇东约1公里,宁杭高速公路东侧。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新桥建于明代,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东偏南17°),两侧各有石阶30级。青石质,券石及桥面车道为花岗石质,桥两侧长系石两端雕刻龙首。桥长31.30米,中宽3.95米,东堍宽5.20米,西堍宽5.55米。桥孔净跨8米,矢高4.30米。坡度14°。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步龙桥
步龙桥,在宜兴市西渚镇元上巷里村。建于明万历元年(1573),相传有真龙天子从桥上经过,故名。1996年11月,宜兴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步龙桥为单孔石拱桥,南北向(南偏西33°),青石砌筑,栏杆为4柱5节,柱顶刻莲花纹。桥长19米,中宽3.30米,堍宽3.70米,坡度14°。桥孔净跨4.60米,矢高3.55米。桥下券石内嵌修桥碑銘,阴刻“步龙桥”三字,铭文为:步龙桥,为首、任玉圭、任玉瑜、任宙风、任从三。万历元年孟春吉旦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公洞石刻
张公洞石刻,位于宜兴市湖氵父镇盂峰山中,为宜兴主要旅游景点之一。2006年6月,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入口处碑亭内碑,宽1.06米,高2.70米,厚0.25米,青石质地。正反两面都有字,正面落款为:天启甲子秋。反面碑名为:朝阳道院开山碑记。洞口入口处有碑2块,高、宽0.64米,款:民国二十一年。洞口墙上有碑高0.65米。离后洞不远有“洞天福地”碑,唐青城山人杜光(款)。宽0.78米,长3.20米。后洞出口有“云梯”,0.30×0.40米(字的大小)。“一洞天”0.36×0.74米。“沙颜楷”0.6×0.6米。“海内奇观”,宽0.73米×3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泽桥
张泽桥,在宜兴市大浦镇张泽老街,1983年6月宜兴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1年12月19日,江苏省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入第六批宜兴古桥梁)。据《宜兴县志》记载,春秋时,范蠡凿蠡河,在此建木桥。现存石桥为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重建,民国23年(1934)重修,近年又多次对拱券进行修缮。张泽桥为三孔石拱桥,东西向,两侧各有石阶37级。桥面石阶、券石等为花岗石质,其余用青石叠砌。南北桥栏各为13根荷花望柱和12块条形栏板组成。桥长45.95米,中宽4.70米,堍宽5.68米。桥中孔净跨9.55米,矢高5.10米。次孔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