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江门市 > 恩平市旅游
恩平市景点介绍
缉熙堂祠堂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四巷与五巷之间缉熙堂乃清朝嘉庆年间梁君杖的十一个儿子为他所建的祖祠。嘉庆四年(1799)动工,次年竣工。该祠堂布局为三进两天井,青砖结构,杉瓦盖顶,宽10.45米,进深26.8米,占地面积280平方米。巨木为柱,抬梁坚固,构件雕刻精美,彩绘壁画清晰,原汁原味,充分体现出清代中期岭南建筑的艺术特点。建此祠堂时,因梁君杖健在,按俗礼讳死,故不称祠堂,为弘扬祖德,发扬家族“忠信仁义,尊师重道”等优良传统,故起名缉熙堂。缉熙堂建成后,成为梁君杖家族议事,喜庆的活动场所,并以超前的意识,物尽其用,利用它开辟成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振韬祖祠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11巷与12巷之间振韬公生于清朝初期,当时恩平社会动荡不安,贼寇四起,乡民离乡别井,大批农田荒废,粮食紧缺。官府在各村设立粮长,变本加厉地征收沉重的粮税,强令征粮。振韬公的兄长振谋公轮当粮长时,身患哮喘顽疾,无力胜任。危难时刻显真情,振韬公情同一体,义挚同气,不顾性命,毅然代兄征粮,因无法完成任务,被囚押死牢。后在除夕之夜,乘狱卒饮醉之际,越出牢狱,死里逃生。他的义行对后代影响极深,以致家族几代人相亲相爱,和睦相持,家道昌盛,功名辈出。为纪念祖父懿行,教育后人立品为人,乾隆五十四(1789)年,振韬公的十三个孙梁君树、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明照故居
文物建设年代: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文物所处位置:恩平市圣堂镇塘龙村委会塘龙村唐明照(1910-1998年)故居兴建于中华民国七年(1918年),由唐明照父亲唐亦朴当年在美国谋生时出资兴建。唐明照是中国首任联合国副秘书长。该故居是唐明照出生和童年成长的地方。唐明照故居坐西北向东南,砖木结构,中西合璧建筑风格,总长9.91米,总宽13.24米,占地总面积131.21平方米,高15米,共5层。第5层四个角有燕子窝,设有-眼。室内为单间布局,木楼面、楼梯。主楼后面有附楼作厨房之用。2007年1月被恩平市人民政府核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牛皮塘农会旧址
时代:1926年地址:恩平市东成镇回龙里村牛皮塘农会,1926年7月间成立,会址设在原五区均和乡(今东成镇)牛皮塘村的迥龙里“灯寮”。旧址建于民国六年(1917),青砖灰沙杉木结构。厅宽4.2米,右耳室宽3.6米,进深8.4米,占地面积65.52平方米。正门门额上写有“迥龙里”三个仿宋大字,字体端正工整,笔锋刚劲雄浑。八十年代将旧址拆毁重建。牛皮塘农会,是继恩平第一个农会——长安农会成立以后而成立的第二批农会之一。当时农会负责人是郑贵彩、郑超凡。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仲一墓
时代:宋代地址:恩平市君堂镇潢步头村委会龟山唐仲一是恩平唐姓的始祖,官职是文林郎(品级是从九品上),约于七百多年前,从南雄经新会暂居,后迁至恩平,至今已繁衍到三十一世代。唐仲一墓葬于恩平市君堂镇潢步头管区龟山,此墓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曾在道光十四年重修,其墓坐东向西,四周用沙灰砌成,墓拜堂宽5.3米、长3.8米,墓穴宽3米、长3米,后壁墓高1米,山手最高处0.8米、山手最低处0.3米,墓碑文用花岗岩石从左至右竖刻“道光十四年岁次午季冬吉旦重修、三大房祀(三)长(二)房(新会白石)住居塘龙(琅□)、皇宋始祖翁例赠文林郎仲一唐公坟墓、本山坐庚向申兼申寅喝作灵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禤荣故居
时代:1935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水塘村委会下隔巷村禤荣(1894—1986年),又名禤全光,恩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农民自卫军团团长、恩平旅港回乡服务团长,上海福民交通站交通站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华南区海员工会副主席兼组织部长等职。坐南向北。砖木结构,总长12.18米,总宽9.22米,占地总面积112.3平方米。硬山顶,天井左右有0-。室内两廊一厅布局。对研究恩平革命史有参考价值。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云亭书室
时代:清咸丰元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区村村委会西头村云亭书室始建于清咸丰元年(1851年),由何姓先辈勤佐、勤杰兄弟在国外谋生发迹后,为勉励子孙勤奋读书,出资兴建,民国十八年(1929)重修,1987年再度重修。曾作乡政府办公室,信用社,民兵营,文化室,现为西头村文化娱乐场所。坐北向南,砖木结构。总宽26.46米,总长16.27米,占地总面积430.5平方米。云亭阁以中厅为中轴线,中厅为枱梁式与穿斗式梁架混合结构,檐廊外置有一半月形金鱼池,左右两侧均开巷道。中厅前为院子,院子前东角一通道达院门。在巷道东边又是一小院子,小院子东侧是云亭书室,现已经改为砖混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平塘村三驳桥
时代:中华民国地址:恩平市恩城街道办事处平塘村委会平塘村。平塘村三驳桥兴建于中华民国时期,东北至西南走向,桥全长12.79米,每驳长4.26米,桥面宽1.1米,高3米,共三驳,三驳桥跨越阳桥水,由花岗岩组成,每驳有三条花岗岩并排构成,石板长4.26米,宽0.35米,厚0.32米。桥架共4个,基本呈等距离分布,中间两个,两端各一个。桥架以两根石柱略呈八字形支撑上部石横梁承托桥面石条。石柱与石横梁之间以榫卯结构套合。三驳桥是平塘村和平三村的连接之地,方便了村民彼此间的往来。此桥是恩平目前保存尚好,为数极少的石桥之一。对研究恩平石桥建造艺术有一定参考价值。20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仕安岑公纪念堂
时代: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地址:恩平市君堂镇江洲圩居委会江洲中学内。仕安岑公纪念堂于中华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建,纪念堂曾为县华侨中学校舍,后为县师范学校校舍,现为江洲中学保管学生自行车库之用。坐北向南,砖木结构,中西合壁建筑风格。总宽14.29米,总长24.65米,占地总面积352.25平方米,高14米,共3层。正面两侧建筑物向外凸出,中间向内凹入,竖四条水泥圆柱。第1层平面分5卡,头卡分正座,及东西厢房,厅中竖6条方柱承托,厢房侧面设水泥楼梯登上2楼;第2层对竖8条方柱,头卡有东西厢房,中间设有阳台;第3层的南面东西两端建有六角攒尖顶的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和平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
时代:1965年地址:恩平市沙湖镇和平村委会恩沙公路和平路段旁边。和平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于1965年由和平村委会集资兴建,纪念一九四九年在解放蕉园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坐西向东,长1.81米,总宽1.81米,占地面积3.28平方米。纪念碑由碑身、碑座、碑台组成。碑台略呈正方形,四周有围栏,混凝土结构,外批荡石米,有瓷片装饰。碑身中间竖刻“解放战争革命烈士纪念碑,字;碑座正面刻着“一九四九年在解放蕉园战争中光荣牺牲的革命烈士名单:张锡广、张进华、张荀明、梁介兴、梁维雄、祝清胡”。对研究恩平革命史有参考价值。2012年1月恩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朱人凤古墓
时代:元代地址:恩平市良西镇龙山村委会(又名“烛山”)恩平朱姓的始祖朱人凤原是福建同安县人氏,是元朝顺帝进士,官授大学士,资政大夫,工部侍郎,在大都元首府(今北京)朝庭任职。御职后,隐居羊城侍家里,在羊城侍家里病故,其墓始葬于广州西效后于明嘉靖年间迁葬于恩平市良西镇龙山村委会土名“烛山”。墓坐东向西,深圆形,整体用沙灰砌成,墓地面积103.5平方米,墓总长度11.5米,宽9米,后壁最高处为2.7米,前壁内墓手最低处0.65米,外墓手最低处0.36米,墓前拜坛分四级,第一级长9米,宽5.2米;第二级长7.7米,宽0.85米;第三级长5.8米,宽0.60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光集墓
时代:宋代地址:恩平市良西北部二十四行的龙潭九凸恩平吴姓(渤海郡)的始祖吴光集,原籍福建莆田县人氏,是宋朝进士,南宋乾道元年(1165)被委派到恩平,任南恩州知军州事(辖今恩平、阳江市)。随着历史发展,吴氏开枝散叶,繁衍壮大,成为恩平最大姓之一,吴光集因此成为恩平地区吴姓(渤海郡)居民的始祖。吴光集去世后,其墓始葬于牛江镇的云岫山,后迁葬于良西北部二十四行的龙潭九凸。墓坐西向东,深圆形,墓手左右两边前伸相环拥抱,整体用石块、石灰、泥沙砌成鱼鳞状,墓地面积14.16平方米,后壁最高处为2.1米,前壁为0.36米,墓前拜坛长4.75米,宽3.1米,封土堆也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秋官第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七巷1号“秋官第”是清朝道光年间(1826)梁日蔼所建,次年竣工。是梁日蔼在此接待达官贵人,读书潜修,切磋学问的寓所。因梁日蔼的三个儿子梁世煦、梁世柱、梁世液(梁元桂)及两个孙梁缵韩、梁缵富曾在刑部四川司和贵州司担任要职,回乡后均在此相议国家大事,故冠以“秋官第”一名。建成后至民国时期,它一直是梁日蔼家族探讨育人大计,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场所,解放后被充公,成为当时供销社供应点。后落实政策,归还梁世煦的后人,现由梁立培代管。秋官第是歇马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份,厅内曾挂有清朝道光年间榜眼何英冠的草书条幅及广州知府陈望曾等名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梁元桂故居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歇马村六巷1号此故居是同治年间台湾知府、二品官员梁元桂未入仕前及辞官后的居所,为其父梁日蔼所建,1840年破土动工,1842年竣工,历时两年,为砖木结构四合院建筑,墨绿色琉璃剪迈,是当时歇马村为数不多的石脚墙屋之一。梁元桂,字世液,号馨士,圣堂镇歇马村人。自小聪颖好学,县试冠军。道光(1846)丙午科顺天举人,咸丰(1852)恩科进士(又称“进士第”),钦派陵差二次,任福建延平府、福宁府、邵武府、台湾府知府,福建台(湾)彭(湖)兵备道兼提督学政、副钦差大臣,按察使司衙加一级,光绪元年(1875)任福建监试等职。解放后没收地主官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冯燊故居
时代:1988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天村我国出生的工人运动先驱冯燊出生和成长的地方。冯燊(1898——1970)早年投身广东工人运动,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中共广东-委员会航务处党代表及特派主任,恩平县工委书记,粤中区委特委特派员,上海海员全国总工会执行局社会救济部副部长,1929年出席在苏联莫斯科召开的第五届工人代表会议。1934年长征期间任红一方面军兴国师组织科长。抗日战争时期先后任中共恩平县工委书记、西南特委副书记、西江特委书记。解放战争时期历任广南分委书记、粤中临时区党委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政委。建国后任广东省委委员、省交通厅厅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天村党支部旧址
时代:1928年地址:恩平市圣堂镇水塘天村东闸(0-)天村党支部,始建于1928年1月间,重建于1938年11月间。支部是革命前辈冯燊同志亲自建立的我县第一个党基层组织。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积极领导天村地区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旧址位于圣堂镇水塘天村东闸(0-),该楼建于清末,青砖结构,杉瓦盖顶,闸楼门额的石匾刻着“天村里”三个大字,楼高8.5米,共三层,宽4.3米,进深5.2米,占地面积22.36平方。建国后的1958年拆掉一部份,1981年再次重建。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官路桥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圣堂镇三山村委会此桥坐落在恩平县通往肇庆府的要道上,故称官路桥。根据《恩平县志》记载,官路桥原名广济桥,清嘉庆十六年(1811)建,光绪三十二年(1906)重修后被洪水冲塌,其后修复无记。该桥为单拱石筑平桥,桥长24米,面宽2.8米,高9.8米。水面至桥底为7.8米。桥栏跨度12米,整座桥由180多块打制精致的巨型花岗岩石块砌迭而成。两边桥头分别砌三级台阶,桥面设石砌栏板望柱。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恩平学宫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第一中学内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知县陈圣煜认为学宫原址“卑狭”,难出人才,故拟迁徙。并接纳诸生梁之峰、郑孟闻等倡议,迁学宫于现址(今恩平一中内)。它为纪念春秋时代儒家创始人,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而建。是座红墙绿瓦,单檐昌歇山顶,抬梁与穿梁混合结构的园林古建,蔚为壮观。恩平学宫规模之庞大,在当时的建筑群中屈指可数。占地面积近千平方米。建筑以大成殿和崇圣殿为主体,殿前为月台,左右为两庑,两庑左右为竖碑厅各一间,中间供奉孔子圣象。月台南侧是戟门,门左为名宦祠,祠左为文宦厅;门右为乡贤祠,祠右为武官厅;外为泮池、架以石拱桥;池前为文明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恩平革命烈士纪念碑
时代:1985年地址:恩平市恩城镇鳌峰山为纪念在1927年恩平农民起义、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牺牲的革命先烈而建。碑于1957年始建于恩城中山公园,有古大存题字。1980年迁建于恩城体育场南侧,1984年再迁今址。此碑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由碑坛、碑座、碑阳三部份组成。通高约15米,碑坛四周有栏杆,碑阳略呈梯形,有刘田夫题写“恩平革命烈土纪念碑”九个隶书大字。整座建筑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庄严肃穆,雄伟壮观。1984年7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水口桥
时代:清代地址:恩平市沙湖镇水口村水口桥是建于清代后期的一座石板六驳平桥。桥面宽为0.9米,以花岗岩石两块对拍而成。桥全长共25.8米,每驳4.3米,单抬梁桥架,石托板1.4米,厚0.2米,宽0.48米,四方顶柱高4米,每方0.25米。是目前保存尚好但为数极少的古桥。此桥的建成,沟通了沙湖与水口之间的联系,为当时人们的互相往来带来了方便。1983年6月恩平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