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陕西省 > 渭南市 > 大荔旅游
大荔景点介绍
福佑古寨景区
福佑古寨居黄河西岸,宛如一颗璀璨的绿宝石镶嵌在朝坂塬头。登台放眼,远眺中条山烟云缭绕,俯观渔湖镜天,十万亩水面波光粼粼,“百福图”大地景观尽收眼底;望大西高铁黄河大桥宛如一道镶着银边的虹,堪与东岸鹳雀楼相媲美;移转目光,便可见博大浩瀚的母亲河黄河。置身其境心旷神怡,好一派黄河高原上的江南水乡!
八鱼石墓博物馆
大荔县八鱼石墓博物馆依石墓群原址而建,紧靠原址北边,坐北朝南,新建成的石墓博物馆大气恢弘,四面高墙筑垒,更显神秘。大荔八鱼李氏家族石墓群,共发现大型石墓22座,清理发掘11座,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结构、规模及出土实物,对研究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官僚制度,乃至当时社会葬俗文化,特别是其书法绘画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石墓群位于黄河流域华山脚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边缘中段,距大荔县城仅12公里,这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地下物藏丰富。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皇家放马养鹿之地,史称沙苑。明清两代,同州辖治,商贸繁荣,文化生活灿烂多姿,据出土墓志记载,此清代
陕西省(大荔)现代农业园区
位于大荔县冯村镇和埝桥镇的陕西省(大荔)现代农业园区,是省政府确定的全省首批现代农业园区。园区规划占地面积5万亩,计划投资2.01亿元,用三年时间建成核心区和辐射区。核心区占地1000亩,包括工厂化育苗区,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区,标准化生产区,物流中心区,检测培训区,休闲观光农业区六大功能区;辐射区包括温室蔬菜、温室时令水果、大棚瓜菜等三个板块。目前,核心区已投资2100万元,建成了5760平方米智能温室,4224平方米展示大棚,50座高标准示范温室,完成了工厂化育苗区及新品种、新技术示范两个功能区建设,年生产优质种苗1500万株,推广了菜、畜、沼一体
同州湖风景区
大荔县同州湖风景区位于陕西渭南大荔城区段,占地面积4平方公里,国家AAAA级旅游景点,已累计投资3亿元,完成6.3公里两岸堤防、1.75公里中隔段、360亩生态景观工程、1000亩湖面蓄水工程、5公里环湖自行车绿道、100辆自行车站点、1000部生态停车场等配套工程及音乐喷泉、福寿桥、康宁桥等20多处景点建设,可容纳5-10万人游乐观赏,将于六月全面向社会开放,填补了大荔县历史上无公园的空白,成为集文化、民俗、休闲、体验、旅游为一体的新景区。湖为核心,建设南至官池镇驻地、北至冯翊路、西至商贸大道的同州湖4A级景区,促进产城、景城融合发展。4月10日,同州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
龙首渠引洛古灌区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史载汉武帝时修筑,因在隧洞施工中首创“井渠法”,被誉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地下渠,其后引洛灌溉代有传承,民国时期在龙首渠基础上修建洛惠渠,发展至今,灌溉农田74.3万亩。龙首渠是陕西省洛惠渠的前身,修筑于汉武帝元狩年间(前122~前117),因穿渠得龙骨,故名龙首渠。文物保护的范围,仅指隧洞工程而言,也就是现在的“五号隧洞”部分。距本县县城西北13.5公里,地里坐标为东经109°53'、北纬34°54'。西汉龙首渠“作之十余载,渠颇通,犹未得其饶。”南北朝和唐代均有重开龙首渠的记载,北周武帝时来巡视,保定二年(562)“同州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荔县般若寺和金塔寺遗址
般若寺和金塔寺遗址,寺位于县城北门偏东,即现在的城关中学和城关粮站内。创建时间不详,西魏文帝大统七年(541)夏,隋文帝杨坚出生于般若寺内。据此,其创建时间应在南北朝时期。隋开皇四年(584),隋文帝下令对般若寺大加修葺,遂改名大兴国寺。其修葺规模,据法琳《辨正论》卷三《十代奉佛篇》载:七重周垣,百拱相持,龛室高竦,栏宇连袤。金盘捧云表之露,宝铎摇天上之风。大兴国寺在金塔寺右,唐改龙兴寺,尉迟恭建砖塔。宋开宝时(968~976)重修。后寺废塔存,与金塔寺合为一寺。明嘉靖乙卯地震,两塔俱圮。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重修县城时,北城墙在寺中穿过。《大荔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盐池洼
盐池洼位于大荔县城关镇、朝邑镇、安仁镇辖区之间,东西约二十余里,南北三至五里的,据当地人介绍和史料记载,这里古称通灵陂,形状如微弯的断牛角,尖头向西,角根在北。东、南两岸壁立,西、北倾斜而下,一眼望不到边得盐碱地,不宜耕作。七八十年代,在国家的扶持下,修建了盐池排水工程,当地农民在这里进行开发建鱼塘养鱼,为盐碱滩找到出路。如今,这里芦苇荡漾、天水一色,但见那远处黑压压大片的野鸭自由自在、一不小心就碰见脚底的野鸡哗哗乱飞。白鹭飞禽空中翱翔处处可见,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也得益于当地群众生态保护意识大大增强,自觉的担负起保护野生动物的责任,让这里逐渐
大荔沙苑
夏日里,美丽的沙苑呈现出“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迷人景象。再过五年,这里将变成国家5A级沙漠生态休闲度假旅游景区,目前,大荔县已按照五年规划在紧锣密鼓地实施。沙苑地处渭洛河夹槽地带,东西八十里,南北三十里。西周秦汉时期灌草植被丰富,动物种类繁多,为历朝的牧马场所。面积400多平方公里,自古以来林湖相依、草木茂盛、人文荟萃、神秘神奇,是唐文化的重要承载地,是我国内陆平原最大的沙漠沙丘地带。据《同州府志》里说:“沙苑在县南洛渭之间,亦名沙海,沙泽其中盆起者曰沙阜。东跨朝邑,西至渭南,南连华州。广八十里,其沙随风流徙,不可耕植。”凡提及大荔县时,都知道沙苑,它包括
大荔黄河滩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
大荔县黄河滩区位于大荔县城以东约二十五公里的赵渡乡赵渡村,位于黄河、洛河、渭河交汇之处,东依黄河与山西省相望,南临渭河与潼关县毗邻,西靠洛河与韦林镇相接。大荔县黄河滩区属于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总面积达63624公顷,天水一色、风光秀丽尽现湖光之美,每到节假日和周末,有来自省城西安、渭南和周围的游客,到这里欣赏黄河风光、品尝黄河大鲤鱼。
朝邑县城遗址
朝邑县城先在原上,后移原下。明景泰二年(1451)知县申闰创建城垣,成化三年(1467)、十七年(1481),嘉靖二十年(1541),时圮时葺。清康熙十九年(1680)重修,三十七年(1698),坡水大发,东、南、北三面冲崩几尽,四十六年(1707)重建:“城周四里,城墙高一丈五尺,池深广各一丈,城门五:东一曰临河,西二曰镇羌、曰金汤,南一曰望岳,北一曰迎恩。”1959年,三门峡库区移民后,原城全部拆除,现在的朝邑农场场部就建在遗址的西半部。距今县城正东17公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明民俗博物馆
大荔县城关镇南七村农民雷金明,从1995年到现在他就一直从事古董收藏这一行当,从古钱币到各种石刻,无所不收,收藏秦汉以来的民俗文物9600余件。其中石雕3600件,文革文物3000余件,瓷器、银器、玉器、民俗画1000余件,木器家具、生活用品2500余件,古钱币、陶器2000余枚(件)。金明民俗博物馆位于大荔县城西3公里处,108国道旁,占地30余亩。馆内存各种拴马桩830根。其中人头、猴头、人骑兽、猴奇兽210根,狮子头590根,其他30根,精品500余根;中堂狮子、土地庙用狮、拴娃狮450个,狮子从唐代到近代个各时期皆有;历代门墩343付。其中狮子门
大荔县永丰粮仓遗址
公元589年,南北朝对峙结束,隋统一全国,在沙苑建立了永丰粮仓。《续朝邑县志》载:“唐高祖自河东引兵而西济河至朝邑,舍于长-,休甲养士,仍资永丰仓为用,后尝命太宗镇此。”《大荔县志》载:“唐玄宗开元十二年(724),诏永丰仓出十五万石米付同州,减时价十千粜于百姓。”据地名资料考察,原朝邑县的仓西村,就是因为在永丰仓之西而得名;仓头村,也就是因为在永丰仓之前(头)而得名。两村虽已搬迁,参阅本书之朝邑县地理图,仍可知其遗址的大概方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荔文殊新塔
大荔文殊新塔位于大荔县城北大街北端与环城北路相交之十字路口,属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文殊新塔,原名文殊塔,又因文殊阁而得名。文殊阁为同州长兴万寿禅院的主体建筑。北宋淳化五年(公元994年)别驾杨公所建,高三层,高百余尺,因塑文殊菩萨像得名。文殊阁因年久,早已倒塌。清道光二十年(公元1840年)在阁基建塔立碑,故命名文殊塔。塔共4层,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冬,拆上层又续增3层。民国战乱,摧毁塔顶及塔身半壁。民国廿五年(1936年)驻军冯钦哉倡议,在长兴万寿禅院故址,兴建方山公园,又在文殊塔基础上重建文殊新塔。该塔系砖质0式空心塔,六角七层,从第二层起,每层
八鱼清代李氏家族石墓群
陕西省考古队在大荔县成功地发掘了八鱼李氏家族墓群。大荔八鱼李氏家族石墓群,大型石墓22座,清理发掘11座,从已发掘的情况来看,墓葬结构、规模及出土实物,对研究清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官僚制度,乃至当时社会葬俗文化,特别是其书法绘画和石雕石刻等都具有重要价值。石墓群位于黄河流域华山脚下的渭洛河附近的沙苑边缘中段,距大荔县城仅12公里,这里一马平川,土地肥沃,地下物藏丰富。早在秦汉时期,这里就是皇家放马养鹿之地;史称沙苑。明清两代,同州辖治,商贸繁荣,文化-灿烂多姿,据出土墓志记载,此清代李氏望族墓地群,最早可上朔到乾隆时期,最晚延续到民国末年,延续300余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朝邑文庙遗址
文庙与原朝邑县政府一路之隔,在其南。距现在的朝邑农场场部东偏南0.3公里,距今县城东16.5公里。文庙始于西汉,历代先后增葺。彼时的建筑有:大殿五间,东西庑各十三间,戟门三间,灵星门三间,泮池,德配天地坊,道贯古今坊列东西衢,启圣祠三间在大殿东北,尊经阁在东西通衢,砌有砖洞,以便行人。上筑一阁和博文、约礼二斋,在明伦堂左右,又有敬一亭三间,在启圣祠前,射圃、观德亭在戟门东。大殿是此组古建群的主体建筑,建在1.2米高的砖砌台阶上。歇山顶,琉璃瓦、脊,鸱吻为龙,正脊中间有迦楼罗。面宽五间,进深四间,九架梁,前后双步梁,明间三攒出斜拱,次间、稍间均两攒,后檐分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长春宫遗址
长-遗址位于朝邑镇北寨子村,距县城东16.2公里。北周武帝保定五年(565)宇文护筑,初名晋城。建德二年(573),因晋城三面悬崖,东临黄河,面对古蒲津关,登高可以远望太华、中条二山,俯视黄、洛、渭三河,花木茂盛,四时如春,遂改名长-。隋文帝开皇十三年(593)增建殿宇,宫址占地扩至三百余亩。大业十三年(617),李渊父子,从太原起兵,西入关中,渡黄河后,先驻于此,再取长安。唐武德二年(619),在此置陕东道大行台。李世民为秦王时,镇守于此,河东军队,尽归指挥。山东平定,方移行台于洛阳。以后凡在同州为官的,多兼任长-使。隋文帝、唐太宗、唐玄宗和后周明帝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九龙庙(池)遗址
九龙庙(池)遗址在石槽乡九龙村东北紧邻,距县城东南4公里。因有九穴同流,故名九龙泉,又名九龙池,也叫鹅鸭池。《大荔旧志稿》称:“县城南八里,沙苑九穴同流,同州所由得名也。”即指此池此泉。唐懿宗咸通中(860~874)太守王龟建南溪亭,昭宗时(889~904)创建大王庙,乾宁中(894~898)节度使李瑭重修并建九龙庙,梁贞明三年(917),节度使程全晖扩建,庙址有池,池广5顷,有三池、八亭、桥梁林圃,胜绝一时。宋、元、明、清各代均有增修。民国即废。清康熙五年(1666),赵三骐所撰《卜葬亚媛墓记》碑,仍在县文管会保存。摘记:金和暄题《九龙八景》龙泉溥润年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赵家遗址
赵家遗址在伯士乡赵家村西,与村一路之隔,距县城东南8.2公里,面积4800平方米。遗址的大部分1975年划作新庄基,为新居覆压。1982年8月,西博和县馆对该遗址试掘面积50平方米。文化层呈灰褐色,最大厚度为240厘米。主要遗物陶器有罐、盆、瓮、缸、甑、大口尊、鬲、陶纺轮、陶刮器。石工具有斧、刀、铲。骨器有锥、簪、镞、匕和卜骨。另有铜镞等,大部分残损。陶质以泥质灰陶和夹砂灰陶为主,器物以模制和轮制为主。纹饰有绳纹、阴纹、按纹、附加堆纹。文化内涵与本县白村和郑州二里岗相似,为商代早期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荔白村遗址
白村在羌白镇北偏东,遗址在白村的东北角与村紧邻,距县城西南9公里。1983年5月,西博与县馆在该遗址试掘48平方米,发现椭圆形袋状窖穴2个,小沟1条。遗物中陶器有罐、盆、瓮、缸、簋、鬲、大口尊、瓶和纺轮(均残);石工具有斧、锛、镰、铲、磨石和砺石;骨器有锥、簪、镞、匕、管和牙铲以及蚌饰铜镞等。纹饰有绳纹、阴纹、按纹、附加堆纹。以泥质灰陶、夹砂灰陶为主。其文化面貌与赵家遗物类似,和郑州二里岗文化相近,时代为商代早期。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同堤和埝头遗址
同堤遗址在埝桥乡同堤村南,距县城西78公里。面积1.5万平方米。埝头遗址在婆合乡埝头村之西,与村紧邻,距县城东南4.3公里。面积2万平方米。上述两处遗址均在洛河二级台地上,都没有进行过试掘,根据暴露出的器物特征,经与陕西省考古所研究,认为均与梁家坡遗址上层器物相同,都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