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广东省 > 阳江市 > 阳春市旅游
阳春市景点介绍
河背范氏宗祠
河背范氏宗祠位于阳江市阳春市三甲镇庞洞村,年代为清。2019年4月19日,河背范氏宗祠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鸡笼顶大草原
鸡笼顶位于广东省阳春市双滘镇七星村,风光非常独特,山顶的高山草甸颇有呼伦贝尔大草原的味道,令人心旷神怡。鸡笼顶是阳春市名山之一,是广东珠江支流南江(罗定江)的发源地。鸡笼顶位于阳春市三甲镇,为阳春、信宜二市界山,主峰海拔1280.5米。此山是没有开发。山上峰峦叠嶂,山脉纵横,山石耸立,绿色葱葱。鸡笼顶的风光很独特,灌木林与草地泾渭分明,山脊全部长着厚厚硬实实的一层草皮,最高的草不超过20公分。而山坳全部长着苍翠的灌木林。这里数量繁多的动植物种类、高浓度的负离子、充裕的水资源都十分适合“森林浴”。
造罗寨蓝氏宗祠
蓝氏宗祠位于阳春市三甲镇大垌村造罗寨自然村一口水塘边,座西南朝东北,背面和远处都是层层叠叠的山峦。据《蓝氏族谱》记载,蓝氏宗祠建于乾隆十年,即公元1745年,至今已有268年历史。蓝氏宗祠是典型的岭南建筑,属砖木结构,占地面积1812平方米,其中宗祠建筑面积590.8平方米,宗祠共有三座九间,最外面的叫前座,往里走依次是中座、上座,且各座之间还有天井,祠内光线充足,空气流通。1999年9月,蓝氏宗祠被列为阳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轮水谢氏宗祠
轮水村,属于广东阳春市岗美镇管辖;其古民居由当地谢氏祖先建于明清年间,不但以其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引起当地文物部门的关注,更因谢氏家族数百年来殷殷重教之举而名声在外。由于历代重教,这条古村落在当地一直被称为“秀才村”。据相关史料及《谢氏族谱》记载,谢氏宗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十四年(1587年),原为一座三进五开间加四廊悬山顶式古建筑,建筑总面积1100平方米,于光绪二年(1877年)重修,缩小前一进。现为一座二进五开间加两廊悬山顶式古建筑,建筑面积达七百平方米。走进谢氏宗祠,各式浮雕精工夺目,花鸟虫鱼、历史人物、山水画像,无不栩栩如生,源自明清的岭南建筑风格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崧台李公祠
崧台李公祠位于阳江市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李惟扬众儿孙建造,现为阳春市重点保护文物单位。1991年阳春县下拨资金重修了瓦面和地面。三间两进两回廊一围堂,围堂两侧设拱门,内外装饰水彩壁画、浮雕木刻。正屋长24.5米,宽14.5米,围堂长19米、宽14.5米,合630平方米(含围堂)。遗失的文物:康熙51年颁发及第牌匾、神龛、将军头盔、防火水枪、马刀、铁弓箭、铜钟、将军战袍、铁靴、皇帝御赐锦袍、李惟扬夫人和十四个儿子画像、练武十八般兵器。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擎柱李公祠
擎柱李公祠位于阳江市阳春市岗美镇隆岗村——武榜眼李惟扬建造。1999年,隆岗村自筹资金9万重修瓦面和地面。三间三进四廊一围堂构成,围堂右侧建一黉门,黉门雕檐斗壁、浮雕灰塑,雄伟壮严,外横额:“敦伦”,内横额“纬武”,对门内横额“-”,外横额“饬纪”。正屋内设两座大屏风,后堂为全村祖先之神位。正屋长42米、宽14.5米,围堂长14.5米、宽14.5米,合820平方米(含围堂)。遗失文物:康熙51年颁发榜眼牌匾、两个进士牌、四个举人牌、神龛、麒麟望月浮雕。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隆岗古村
阳春市岗美隆岗村是我清朝武榜眼李惟扬的故乡,座落阳春市南面,位于岗美圩镇南面2公里,北距阳春市区16公里,东距云阳高速出入口2公里处。建村历史可追朔到三百六十年前,李氏高祖李会熙(李惟扬祖父),入选贡生,置广西博白知县。当年,广西战火不断,屡遭兵患。民交不上赋税,会熙不忍民困,权将自己在广西置下的全部家业变卖,代县民交纳赋税,但仍远远未够所欠赋税。遂送家人回原籍广东开平县,自己则弃官流寓阳春。初到阳春会熙结交县官、商旅、博学舌耕,深得岗美双楼村黎佰万赏识,授聘私教。数年后,会熙之子成玉寻父到岗美,父子会合,共同岗美创业。黎佰万诚心讨好会熙父子,又送“濑尿
仙家垌水库
仙家垌水库——一个远离人间的瑶池。仙家垌原来的名字叫阉堂地,是尼姑的静地,几间古老的庵房,也不知何年何月建的,直到筑水库时才被水淹没了。就在尼姑们孤幽地过着日子时,有一天清早,突然霞光满天,几位仙女从天而降,飘到垌下的福禄河游水。游完,又饮酒唱歌跳舞,然后升天去了,留下三只大酒杯。酒杯现在仍存,叫三杯酒。自从仙女出现以后,阉堂地就改叫仙家垌了。还有叫千家垌改名仙家垌的故事。说原来垌里住着上千人家,与世隔绝。为了逃避官府逼税,头人欺骗官人说垌里没有什么人,只不过几间破庙,人叫仙家垌,结果骗过了官府,仙家垌就叫开了。
罗银寨摩崖石刻
罗银寨摩崖石刻位于阳春市河塱镇罗银寨石山崖西侧。题为《留石亭记》。面向西,高1.4米、宽1.3米。直书楷体,阴刻12行,满行23字,共计258字,每字0.07米见方。石刻四边阴刻云雷弦纹和直线通边,通边宽0.05米。石刻记载着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总督、巡抚、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左佥都御史陶谐,总兵官征蛮将军咸宁侯仇銮莅镇两广,镇压阳春西山少数民族的时间、路线和人数等。民国《阳春县志·艺文》辑录了石刻全文。
那乌石桥
那乌石桥位于阳春市春湾镇那乌村。坐落于那乌河上。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由监生莫振东、高明法、梁泽魁等人倡建,为三孔石拱桥。全长43.8米、宽4米、高6.9米,3拱4墩,拱跨10.7米、墩直宽4.2米、横宽9.2米,由大理石砌成。历时100多年,现仍保存完好。1984年阳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氏家塾
刘氏家塾,坐落在广东粤西阳春市三甲镇,始祖念三郎【巨汉公之三子】从闽入粤于阳春开居,系开七公派下广传公的宗裔,属十二房巨汉公的支脉世系。该宗祠始建于公元1689年至1693年历经五年竣工。位于阳春市三甲镇中心小学内。建于清康熙年间,清光绪九年(1883年)改为刘氏义学,光绪三十四年改为刘氏学堂。1983年改为三甲中心小学。学堂占地面积6354平方米,建筑面积1826.6平方米。包括讲堂、教务处、礼堂、会客室、师生宿舍等建筑。自民国15年(1926年)以后,增设了图书馆、仪器室等。学堂悬山顶,脊、梁、檐、屏等精雕细刻人物花卉,壁画彩绘栩栩如生。现学堂建筑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阳春崆洞岩禅寺
阳春崆洞岩禅寺位于阳春市城西4公里处的崆洞岩洞口。始建于明万历五年(1577年)。原正门向西,建有玉皇、文昌、观音、韦驮等阁。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阳春县知县姜山重修禅寺,改正门向东,增建山门、禅房、厢房、金刚塔、三宝殿等建筑。后多经修建,古貌犹存。禅寺内建筑分置在岩洞的三层洞府内。进入山门为第一洞府,包括厢房、金刚塔、大雄宝殿;拾级而上是观音阁、韦驮阁、六祖阁等,为第二洞府;玉皇宝殿、文昌阁建于最高祠府。当代添建的望月亭耸立在西门的最高点。大雄宝殿,又名三宝殿,砖木结构,单开间,面阔6米、进深5.4米,抬梁式屋架,由4条六棱花岗岩石柱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浦江世泽牌坊
浦江世泽牌坊位于中山市中山港区濠头村。建于明崇祯九年(1636年),清雍正八年(1730年)重修。牌坊为四柱三间三楼,以花岗石雕凿构筑。楼为歇山顶,三楼顶用石雕斗栱承托,高约9米,柱下镶抱鼓石。坊额正面阴刻“浦江世泽”,背面阴刻“昭世褒崇”,现保存完好。
古铜陵牌坊
古铜陵牌坊位于阳春市石望镇交简铜陵垌口。梁镇南建。明嘉靖六年(1527年),梁镇南随两广总督王守仁征广西大藤峡瑶族,因功官至虎贲将军,恐古铜陵县城遗址泯灭,故建牌坊以作史证。古铜陵县,《唐书·地理志》记载,汉为临先县南境,南朝宋武帝时(420年)立龙潭县,隋改为铜陵县。宋熙宁六年(1073年)并铜陵县入阳春县。牌坊坐西向东,除拱门为大理石叠砌外,其余用灰沙夯土筑成。通高4.3米、宽6.9米、厚0.85米,门高2.8米、宽1.65米,横额正中阴刻行楷书“古铜陵”三字。1992年重修。现保存较完好。1984年阳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缸瓮涌陶窑
缸瓮涌陶窑位于阳春市岗美镇新埠村缸瓮涌的及杯岗、瓦窑岭一带。年代为宋代。分布面积5000平方米。1983年试掘。堆积层厚0.5米~1米,含大量陶片、窑具等遗物。陶窑均为龙窑。残存10座,坐北朝南,窑壁用砖砌筑。出土陶器有壶、执壶、罐、盘、网坠、罈等,还有建筑构件龙首、龙吻、筒瓦等。烧制火候较高,胎质坚硬,部分器物施黑釉或酱黄釉。
白石岩遗址
白石岩遗址位于阳春市合水镇白寨村白石岩山脚下,包括屋背、后龙公、土主公三处地点。考古年代为新石器时代至周代。1978年发现,1979年作试掘。屋背遗存文化层厚1.6米,出土陶器以夹砂陶为多,器类有釜、罐、豆,纹饰有粗、细绳纹、曲折纹,共存一些动物牙齿、骨骼,种属有牛、鹿、猪以及犀。石器有双肩锛、单肩锛、玦等。该地点附近还采集到打制石器和穿孔器,推测年代在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后龙公与土主公遗存文化层厚0.8米,出土陶器以泥质陶为主,有圜底釜、圈足盘、凹底折肩罐、器座、纺轮等,纹饰有绳纹、曲折纹、叶脉纹、篮纹、双线方格纹、圆圈纹、方格凸点纹、云雷纹等。石器有铲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古旧塘遗址
古旧塘遗址位于阳春市春湾镇古旧塘村南蛇湖山。年代为西汉。1988年发现。堆积主要在山顶及南坡。经试掘,出土大量绳纹板瓦、筒瓦,还有饰四叶纹的铺地砖。陶器有瓮、罐、钵等,纹饰主要是方格戳印纹。铁器有锄。该遗址可能是南越国时期的“白鹿台”行宫所在地,也可能与汉置临允县治有关。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达摩祖师像摩崖岩画
阳春市春湾镇通真岩发现摩崖岩画一幅,经考证是中国禅宗初祖达摩祖师像。此画描绘达摩“只履西归”的故事。达摩祖师悠然坐于途中石上小憩,回眸东顾,人物与石壁背景融为一体。画像具现梵相,状若罗汉,额头高广,双目炯然,大耳环,身披僧服。锡杖倚肩,锡杖上端长长的飘带系着的一只鞋,禅意盎然。只履刻意细描,头部及衣着淡彩。线条简括飘逸,气势非凡。画像下端于光绪年间被凿去一块,纵35厘米,横95厘米。通真岩洞口位于一座石灰岩的半山上,坐北朝南,上下有两个洞口,洞内可容百人。两个洞口之间是一块横数米、高数丈的岩壁,画像位于岩壁中线。向下1米处,横着一个宽可容行人的石级,是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崆峒岩摩崖石刻
明—民国阳春崆峒岩摩崖石刻位于阳春市城西崆峒岩洞内。原有石刻近百题,因年久风化剥落和人为的损害,现保存较完好的44题。从明代至民国时期,其中摩崖石刻37题,碑刻7通。阳春崆峒岩,又名“第四崆峒山”,因“黄帝问道于崆峒”而得名。它与河南汝州,陕西临洮、岭东定安的崆峒诸山并列。洞内石钟乳奇特,岩洞宽广,历代文人骚客纷踏而至,宋代著名理学家周敦颐亲临探胜。崆峒岩摩崖石刻,分布于各景点,有题字、题句、题诗、题铭,内容有描情写景、状物记人,字体有篆、隶、楷、行、草等。最早的是“崆峒岩”三字及其联语:“洞开重门虚旷中,景物千端呈本色;丹成一点隐冥处,变态万种透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通真岩摩崖石刻
北宋—民国阳春通真岩摩崖石刻位于阳春市春湾镇东南面的通真岩内。通真岩是由于宋真宗赐名“通真岩”而得名。原名铜石岩。岩内隋大业年间(605-618年)建有“德慧寺”,铜石禅林曾享誉全国。通真岩摩崖石刻琳琅满目,原有石刻因受破坏,现保留宋至民国时期石刻仅20题。其中宋代4题,明代5题,清代6题,民国2题,无年代3题。石刻字体隶、楷、行、草均有。宋真宗赐名“通真岩”三字,镶嵌在寺门,为三通大理石所刻,每块一大字,字径0.35米。相传唐景龙年间(707-710年),广西贵县刘三姐到此定居传歌,后得道升仙。宋真宗皇帝闻知甚悦,将宋太宗御书藏于洞中,并赐名“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