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江苏省旅游
江苏省名人故居景点介绍
王柏龄故居
王柏龄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淮海路44号。原国民党执行委员王柏龄所建,占地面积2340平方米,为中西合壁的花园洋房。大门偏东南向(从院西开侧门进出),门廊有木雕。楼在院中,坐北朝南,为二层钢筋混凝土砖木混合结构,坡屋顶。一、二层中间均为宽敞的客厅,下层南面有廊,二层厅外为大阳台,上下两侧均为房间,厅后有走道;北面有楼梯和配套房。楼前为花园,西贴壁构假山和水池,西南角筑有半亭,院偏东有小青瓦屋面长廊,自大门连接楼屋。院中有草坪和古黄杨、广玉兰等花木。现用作安全局招待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文淇、刘师培故居
刘文淇、刘师培故居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市区东圈门14号。刘文淇(1789-1854),仪征人,字孟瞻,清代训诂学家。故居名“青溪旧屋”,亦称“刘氏书屋”,系清代民居,坐北朝南,前后三进,小青瓦平房。刘氏世代居此。入门为一院落。第一进厅房面阔三间,西南有小轩,原额为“兰榭”,为刘文淇之曾孙刘师培少时读书处;第二进三间两厢一套间,1945年改建过;第三进三间两厢。西部原有花园,筑有方亭书屋,1950年倒塌。故居大部为刘氏后裔居住。1992年10月,前进厅房和山轩毁于火,已按原格局重建为平房。为东圈门片历史文化街区内重要的名人故居。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蒋纬国寓所
南京蒋纬国寓所占地714.4平方米,建有砖木混凝土结构的花园式二层楼房5间,汽车房l间、厨房2间、厕所3间,合计22间,房屋面积566.7平方米。蒋纬国寓所位于普陀路15号。蒋纬国(1916一1979年),浙江奉化人,为蒋介石次子。曾任战车第一团团长等职。普陀路15号是1937年前的建筑,系郭少兰出资为蒋纬国购买的。蒋纬国的另一寓所在永庆巷13一l号,是在其1948年任战车团团长时购l15l平方米,以其妻郭启澄之名兴建的花园式洋房。该寓所亦是砖木混凝土结构的一栋二层西式楼房10间,西式平房一进2间,合计12间,房屋面积为221.3平方米。现为江苏省有关单
卞宝第故居
卞宝第故居位于广陵路219号,清湖广、闽浙总督卞宝第宅第。卞宝第,字颂臣,号娱园,仪征籍,世居扬州,清咸丰辛亥(1851)兵兴,曾先后任刑部主事,郎中、御史、府尹、直至闽、浙巡远、湖广、闽浙总督等职。住宅原范围,北面抵广陵路,南面通过丁家湾86号。现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000余平方米。现存二层楼房三进,面阔五间,楼与楼之间旁置厢楼互连相串。第三进楼房上世纪90年代,遭火烧残。另有半亭一座,水井一口。现存建筑平面布局,前后三进楼宅呈“日”字型格局。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叶天士故居
阊门外渡僧桥北,有一条沿上塘河由东向西的小巷,名叫渡僧桥下塘,清代名医叶天士的故居眉寿堂便坐落在这里。历经300多年风风雨雨,昔年三路七进的深宅大院现存三路五进,虽然整体格局仍在,但已分割成多个不连通的人家,仅有中路第三进高大精致的砖雕门楼和漆面剥落的楠木大柱,无声地向人们“讲述”着这里曾经的辉煌。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高二适故居
高二适故居位于秦淮区六合里3号,时代为民国。高二适故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吴梅故居
吴梅故居,是我国戏曲理论家和教育家,诗词曲作家吴梅老先生(1884—1939)的故居。是一栋典型的苏州民居,墙门间北面是一个天井,天井北的二层小楼东屋就是著名的奢摩他室———吴梅藏书楼。墙门间西面也是一个天井,落地长窗后是大厅,厅上有楼,楼又分东西两厢。大厅北是中宅门,其上砖刻“乐居安天”四字系吴梅手书。蒲林巷35—1号,一座典型的苏州民居。红漆斑驳的木门边,“吴梅故居”标志牌赫然入目。吴梅(1884—1939)这个名字,是和昆曲紧紧相连的。二十世纪初,作为百戏之祖的昆曲已处于风雨飘摇之际。从十几岁起就开始收藏戏曲典籍的吴梅为拯救振兴昆曲所作的努力堪称他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静毅故居
曾静毅故居位于秦淮区荷花塘12号,时代为清。曾静毅故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舒适旧居
舒适童年成长的地方,舒适旧居被市政府列为第六批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具体位置在盛家浜5号。古井1口、砖雕门楼1座。民国年间,归时任江苏财政厅厅长的舒适之父所有,舒适童年在此居住;苏州名律师、吴县律师公会会长吴曾善亦居于此。宅南向临庙堂巷,北临盛家浜,现存门屋、轿厅、大厅、楼房四进。前三进均为普通梁架,大厅前有混水砖门楼一座,字额已毁。第四进为二层民国建筑,芝麻白外墙,面阔三间,底层缩进为廊,廊内铺设了进口地砖,虽然历经近百年的时光,这些地砖的色彩与光彩依然保存完好,令人赞赏。楼的前、后均有庭院,特别是北侧庭院,有湖石假山数峰,还有绿琉璃瓦角亭,以及一些枇杷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邓子恢旧居
邓子恢旧居位于六合区竹镇居委会后街119-1号,时代为民国。邓子恢旧居为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顾儆基故居
顾儆基故居位于崇川区环城东路153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建设控制地带:西、南侧均至现状围墙,东侧至花圃,北侧至校园现状道路。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盛宣怀故居
盛宣怀故居位于天库前,2004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盛宣怀小妾住所,前为电报局旧址,清光绪间盛宣怀开办苏州电报局最早设干此。盛宣怀,洋务派运动人物,创设轮船招商局、华盛纺织总厂、中国通商银行,一度为苏州留园主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东台黄逸峰故居
国家AA级旅游景区,位于东台市明清街8号,始建于清末民初,由黄逸峰父亲黄仰塘所建。故居坐北朝南,原有48间,现存两进10间,砖木结构。整个院落结构紧凑,用料考究,朴实无华而又古色古香。1999年,东台市旧城改造三期工程期间,东台市人民政府修葺了“黄逸峰故居”,并在故居周边近170平方米的空地上,兴建了具有江南园林风格的“逸峰园”,园前建有“将军门”,黄逸峰将军的青铜像安放在流芳亭中供人瞻仰,内有《文武将军黄逸峰生平业绩展》详细介绍黄逸峰革命的一生。2003年12月,黄逸峰故居正式对外开放。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刘钦差故居
刘钦差故居刘钦差是指清代大臣刘瑞芬,他的故居在殷高巷14号。刘钦差故居,传说原为明代开国功臣胡大海府宅,清光绪年间为刘瑞芬购得,现为他的重孙刘怀居住。故居原有房屋九十九间半,回廊曲折,错落有致,稚子人内,如进迷宫。现存六个院落,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390平方米,其中两个院落保存尚好。大门原样无损,门槛高几盈尺,两扇大门高大厚实。轿厅宽敞,改为国营粮站售粮油处,堆有设备和粮油,不见局促。14号之一,原为花厅,现为民居。14号之二,为五开间跑马楼,结构完整。14号之三、之四,为三开间楼房,成色已旧。:14号之五,已改建为新房。这里已列为南京市文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许幸之故居
许幸之故居位于板井巷38号、40号,为当代油画家、美术理论家、文学家许幸之故宅。许幸之(1904--1991)扬州人,曾任上海中华艺大西洋科主任,副教授,参加过左翼文化运动,被推选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后赴苏北解放区,参与筹建“鲁艺”华中分院并在该院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职苏州市文联主席,上海科教中影制片厂副厂长等职。先后创作《巨手》、《失业者》、《工人之家》、《无高不可攀》、《海港之最》等多幅优秀作品,创作了《伟人在沉思中》,为国务院办公室征集、永久陈列。出版了《永生永世之歌》及散文集《归来》。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导演了《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程先甲故居
程先甲故居程先甲故居坐落于中华门西大百花巷11号,该故居房屋纵深七进,其中轴线与街巷呈垂直状,一眼望去,展现出一道古朴雅致的晚清民居建筑的风景线。此屋原系光绪年间一个名门黄姓大宅。宣统年间,由程先甲购置为私人邸宅。当年第一进为门厅,两侧为大轿停放和轿夫休息处。第二进为大厅,窗格下镌以“二十四孝图”,至今仍能依稀可辨。西侧置有一小书房兼作会客之用。第三进为程先甲居住的正房。现为其幼子程德谟老夫妇及其后裔居住。第四进是藏书楼,即他生平所酷爱的书斋——“千一斋”。蕴涵“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之意。第五进也是楼屋,为程氏家人住房。第六进为厨房,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陈六舟故居
陈六舟故居陈六舟故居共两处,一在糙米巷6号、8号、10号,一在东关街羊巷23号。陈六舟官至安徽巡抚。糙米巷,旧时称曹李巷。此宅历史上全部属陈仲云家族的产业,陈氏先后四代为扬州很有影响的官宦世家、书香门第。从道光壬午(1822)至光绪癸未(1883),陈家先后出了三位进士,父子二人赐传胪,其后两人为举人、秀才。陈氏家族从陈仲云在道光壬午(1822),其子陈六舟在同治壬戌(1862),侄陈咸庆在光绪癸未(1883)先后参与殿试会考时,三人都赐进士。而陈仲云、陈六舟父子二人先后在殿试会考时又获得二甲第一名,赐称传胪。历史上扬州人称陈家为“一门三进土,父子二传胪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苏州李根源故居
李根源故居位于葑门内十全街,1982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李根源(1879-1965),字印泉,又字养谿、雪生,云南腾冲人。早年留学日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时曾参与发动云南重九起义,后又参加二次革命和-运动。一度出任北洋政府农商总长、代总理等职。早年担任云南讲武堂监督和总办时,与朱德同志有师生之谊,1920年奉母移家苏州,卜宅葑门十全街。1923年脱离军政界,1925年起定居苏州。寓苏期间,收集乡邦文献、金石碑文,从事文物古迹的考察和保护,并参与修纂《吴县志》,担任吴中保墓会会长,对苏州地方文化事业及文物保护工作贡献良多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金沧江故居
金沧江故居位于崇川区西南营29号,为南通市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体建筑及庭院。建设控制地带:位于西南营历史文化街区范围内,不划定建设控制地带。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袁学澜故居
“双塔影园”位于苏城官太尉桥的西堍,是清代著名诗人袁学澜的故居。该园宅占地四亩余,是一处具有三百年历史的苏州传统园林古宅。站在官太尉桥上向袁学澜故居院内张望,只见一片粉墙黛瓦、飞瓴翘角、树木掩映、重重院落。袁公又名景澜,字文绮,号春巢,嘉庆至光绪年间人(1803—1894年)。世居苏城东南尹山乡袁村,家素封,饶有田宅。年少苦学,补诸生,乡试却屡不第,居家着书课子,暇或朋友觞咏。咸丰二年(1852年)袁公购吴门官太尉桥冷香溪畔卢氏旧宅,奉母迁居城中。因园宅西南毗邻双塔,名以“双塔影园”,并撰“双塔影园记”序其始末。袁公诗文,脍炙人口,着声吴下。所著《吴郡岁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