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称龙神祠,因龙神尊号西门大夫,也称西门大夫祠。位于昌乐城南10公里的方山西麓山腰间,是县内唯一保存较完好的古刹,在昌乐历史上称为一邑之胜。建筑分东西两院,西院为庙宇,东院为住持、僧众寓所,共占地约1000平方米。山门西南,门外辟有百余平方米平坦场地,尚存16块碑碣,记录着历次重修方山庙的史实和有关史料。山门内,右侧是东院,里有过厅,其两侧各筑一出厦、黑色小瓦覆顶的耳房。西院正中扁方形石池,深可六七尺,冬夏不溢不竭,当年“内畜金鱼,池畔古槐绕藤,绿竹夹道,满院紫薇、黄杨罗列左右。”石池中间有一南北向石拱桥,两侧镶有雕石栏杆,南北向石铺甬道通向北首大殿。殿共3间,高8米,阔9.6米,深7.2米,五檩、双扉、两牖,飞檐斗拱、黑瓦覆顶,形制恢宏壮观。殿内巨大木雕镀金龙神象,正襟危坐,其左右曾供泥塑神象21尊,姿态各异,栩栩如生。龙神台下有古洞,据载其深莫测。至今整座庙宇仍掩映在数百株古柏、古槐、古黄杨之中。方山庙始建年代失考。据元大德十一年(1307年)碑刻《重修方山龙神祠碑记》,此庙于1299年(元大德三年)由边下裴氏叔侄重修,距今已历691年。此后多次重修,有文字记载的7次。昌乐解放后,人民政府曾两度拨款修缮。方山庙占地面积小,各部建筑布局合理,精巧典雅,加之优美的自然景观,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前来览胜观赏。逢农历六月二十七日为方山庙会,沿袭至今,客商云集,热闹非凡。“文革”中,方山庙遭到严重破坏,匾额及部分碑碣被砸毁,泥塑神像群荡然无存,飞檐斗拱被锯掉,粉碎--集团后,县人民政府作出决定,予以妥善保护。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