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碑寺造像碑,位于河南省登封市东南20公里刘碑村,北齐天保八年(557年)豫州剌史刘碑等人刻立。后人因碑兴建佛寺,因名“刘碑寺”,又为保护此碑建碑楼,俗称“碑楼寺”。《金石萃编》云:“碑楼寺在县东四十里石淙东源上,内有豫州刘剌史碑,北齐天保八年丁丑立。刻划佛像,文列上方,字殊鄙劣。剌史名碑,无佛处镌诸人姓名,俱刘氏名。文纪刘碑为首造碑文缘起也,村落沿其名曰刘碑”。
原建碑楼和寺院早已损坏,面貌全非,寺内建筑多系清末重修。民国年间,寺院保存尚为完整,寺院面积1千多平方米,前有山门,左为客堂、关帝庙,右为客堂、六祖殿,后面正中为佛祖殿,左为火神庙,右为老君殿,建筑皆为三间。从建筑布局看,除佛祖殿、六祖殿为佛教建筑外,其它关帝庙、火神殿、老君殿全日道教庙房,不难看出,这里在清末民初时已成为佛道杂居,寺、庙合一的场所。
造像碑就立于佛祖殿内,碑由石灰岩雕造,通高398厘米,是河南现存造像碑中体量最高大的一通螭首扁体造像碑。由碑首、碑身、碑座三部分组成,碑首、碑身连为一体,用整块石材雕成。碑首高115厘米,宽158厘米,厚45厘米;碑身高203厘米,宽144厘米,厚45厘米;座高80厘米,宽198厘米,厚126厘米。由于碑体高大,顶着屋顶,不便观赏,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重修时将屋顶起架增高,并建楼梯可达二层棚顶观赏。二十世纪下半叶,当地政府将这里改建为刘碑寺小学,佛祖殿也被当作了教师宿舍,长年受煤烟薰蚀,碑身表面已变得漆黑,加之人为的破坏,造像多有损毁。
1963年6月,刘碑寺造像碑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当地政府将学校迁出,文物部门对佛祖殿进行了加固维修,使其得到了妥善保护。2006年5月,该碑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