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荥阳城在郑州西北27公里处,最早建于战国时期。城垣略呈长方形,大部尚存。自古荥镇西北隅南伸至纪公庙村以东,临索须河折向东至古城村又北折百米左右。北城墙东到钓鱼台村拐向南与古城村城墙相接。东墙已被济水泛滥冲没,仅存东北、东南两个拐角。故城南北长约2000米,东西宽约1500米,周长约7000余米。残存城墙最高处20米,上宽10米,基宽30米。城墙系版筑而成,层次分明,夯窝清晰。西城墙有3处缺口,当为城门遗迹。
春秋时,晋楚称霸中原,曾鏖战于此;战国时,秦拔荥阳置三川郡,为郡治并设敖仓于邙山;秦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吴广曾奉命监攻荥阳;楚汉之争,双方曾屡据荥阳,刘邦取敖仓之粟扼项羽于荥阳东,终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北魏太和年间移荥阳治所于索城。历史上,这里为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荥阳在西汉时降为县,属河南郡,东汉时属河南尹,三国、魏、晋属荥阳郡,北魏初属荥阳郡,后汉属东恒农郡,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城废。郦道元著《水经注》时称之为“荥阳故城”。解放后,曾多次在这里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
荥阳,因位于荥泽西岸荥水之阳而得名。东有鸿沟通淮泗,北依邙山临黄河,南面遥望京索,西过虎牢关接洛阳,地势险要,为南北之绾毂、东西之孔道。
根据调查,城内东北为粮仓,东部高地为官署,南部为居民区。同时在故城内发现了古代房基、夯土台、水管道等城市建筑设施;城外发现了汉代冶铁作坊;还出土有金、铜货币、铜器、铁器、陶器等。
1963年6月20日,由原河南省人民委员会公布为河南省文物保护单位。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