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灵台又称巴灵寨,位于四川省巴中市平昌县灵山镇,处三巴(巴东、巴西、巴中)腹地,主峰海拔760余米,台上东西长约300米,南北最宽处约25米,最窄处仅3米,面积约6000平方米,四面峻峭,由巨石垒成,山顶突起如台,远观形如天马,素有“铁打巴灵寨”之称。清时修起一座石拱桥,连通两座石山合为灵台。置身高高耸立的灵台之上,仿若位于天地中心,与天神距离最近,正如古诗所云:“峥嵘峭壁接青天,乘兴登灵意豁然”。正如古诗所云:“峥嵘峭壁接青天,乘兴登灵意豁然”。巴灵台集儒教、道教、佛教于一山,系米仓古道的重要节点、古巴国祭天遗址。
巴灵台现有七座殿宇:玄祖殿、药王殿、二郎神君殿、大雄宝殿、弥勒佛殿、斗战胜佛殿、观音殿。现有佛像:观音像、玄祖像、药王菩萨像、鲁班像、土地神像、二郎神君像、佛祖像、财神像、玉帝像、王母像、地藏王菩萨像、齐天大圣像等。景区内花房子、家昌墓、吴家大院等5处文物古迹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丘普墓、冯家坝佛塔、桃石坎摩崖造像等11处文物古迹被列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巴灵台因清朝乾隆庚辰恩科举人、房山县令吴道凝撰写的《巴灵台赋》闻名遐迩。
主要景点:
一、比丘墓
它是民间较为少见的单体墓葬。因墓葬外有一个大的牌坊,当地百姓称这里为“牌坊梁”。古墓始建于明朝,清乾隆年间几经修缮,文革中虽遭破坏,但时至今日,保存还算完好。墓内安葬着明朝洪范高僧普文大师,古墓内中间的是“舍利塔”。古墓牌坊古朴、高大,牌坊的顶部已被破坏,下方的石狮虽然被砸坏,缺失了双腿支撑,但整座石狮还是屹立不倒,足见古人工艺精湛、智慧过人。
二、长宁寨、关楼
整个长宁寨呈长蛇状屹立在灵山镇民意村后山。寨上既有5道保存完好的古寨门,又有红军时期留下的战壕工事,更有“陈珊堵西河”的传奇故事发生在此处。长宁寨的5道古寨门究竟建修于哪个朝代,起什么作用,还未来得及考证。
据说“陈珊堵西河”是一出历史剧。明朝初年,在长宁寨建立了五座石寨门,防止“朱贼子”来犯。武状元陈珊为了抵御敌方的进攻,在一次狙击“朱贼子”的战斗中,站在长宁寨尾寨门上,手端800斤铜炮,炮打金崖寨,威震敌胆。在民间广为传颂。
陈珊是巴灵台下陈家坝人,武举出身,力大无穷。一炮击中对面金鸭寨下碾盘上的石碾和木桩,来犯之敌吓得魂飞魄散,掉头逃离,再也不敢冒然侵犯。从此以后,“陈珊堵西河”的故事千古传扬,当地村民筹资修建关楼以示纪念。
三、石三丫
山有多高,水就有多高。来到灵台下,必经石三丫,丫口有一土地庙,对面就是石三泉。此水甘醇可口,冬暖夏凉。千百年来滋润着山下的乡民和山上的僧众。相传山上的主持为了保护这股山泉,派了石三和尚专悟此水。石三和尚忠于职守,驻守此地与土地菩萨相伴30余年,早点灯,晚烧香。他的虔诚感动了上苍,山泉越来越大,水质越来越好,千百年来经久不衰。人们为了纪念他,将此地取名石三丫,此水取名石三泉,对面山梁取名端公梁。如今时常有人在此挂红打火炮以示纪念,尤其神奇的是在缺医少药的文革年代。盛传药王显灵,山上百草都是药,石三泉水可治病,方圆百里的人们成群结队上山提神水、采百草,以求身体康健。
四、巴灵大院
巴灵大院,古称李家大院。背依长宁寨,与巴灵台相连,整个院落古朴自然,历史文化厚重。相传,李氏蜀王始祖李音是唐太宗李世民第6子。高祖最初因遭嫉妒被免去王位,贬徙巴州为民,隐居巴州北门二里。传承至22世李应隆,为避明初兵乱,逃隐到巴灵台民意二教寺白士坪落业定居,五房熬祖后裔居住在草坝场李家大院,是文武世家,有明朝甲国学士李祉,诰淑德堪钦;大清光绪皇清例授李怀莲为将士佐郎;李亚西原于重庆海军军官大学毕业后,进入黄埔军校深造,1978年任台湾警备司令,1982年任台湾海军司令,不少历史名人汇聚此地,有李涛墓联赞“长宁耸萃钟仁杰,刺溪荣洄兆地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