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三清乡钟子山及凤凰山相交的山麓台地,白庙山横亘寺前,有小溪绕寺由东北流至西南。
为四合院式寺庙建筑,由山门、耳房、配殿、庭院及正殿组成。山门阔5.6米,左右次间5.1米,侧间2.8米,通面阔达21.4米,进深6.8米。山门后为庭院,左右配殿阔5.4米,进深4.2米,正殿为五开间,通阔21.4米,进深10.6米,总建筑面积达549.36平方米。
山门为抬梁房架,左右耳房及配殿为穿逗房建。正殿为八架椽屋前后乳栿搭牵用四柱对四椽栿的五铺作计心造斗拱房建,斗拱布局为柱头铺作四朵,补间铺作五朵。房盖所有脊饰均于“文革”中破坏。正殿原有匾额一通,采用突凹不平的立竖条纹制成,制作奇巧,正面看为“-寺”三字,左侧看则变为“蓬莱天”,右侧看又成“破迷亭”。此匾亦为“史无前例”中的愚昧至极的个别人授意“-”砸毁。
建造年代不见于志载,仅山门梁上题有“大清康熙六十岁在辛丑仲春,康熙辛丑为1721年,据今已近三百年之久,正殿无题记,但从梁架及整体结构相比,应早于山门。在寺前积存的瓦砾中发现有琉璃甬瓦残片,正殿次间亦无转角斗拱铺作,其阑额及普柏枋均有锯断痕迹,据此,早在清康熙年前即应有寺。
现在还是三清乡-寺小学的校园,保护情况不容乐观。
保护范围:占地范围向东北、西南外延10米,向东南、西北外延20米。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