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壶瓶山市集中心、渫水南岸、略显沧桑的清代晚期两层砖木结构的民间建筑,就是因生产“宜红茶”名扬海外的泰和合茶号,2011年被湖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泰和合茶号由被誉为晚清湖广第一茶商的卢次伦创建。他生于清咸丰八年(公元1858年),广东中山县人。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他到湘鄂两省交界的石门南北镇附近的九台山开采铜矿,后因发生产权纠纷而停产,一次偶然机会,他品尝到了当地的白毛尖,决定留在这里开办茶厂,还专门从安徽祁门聘请制茶师傅,将白茶改良为红茶,将红茶外销到英美及俄国,赚取外汇振兴民族经济。
茶号于清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春建成。据台湾吴恭亮所著《卢次伦传》记载:卢次伦将厂址选在此,是因这里紧临渫水,便于停船装运。他还专门从安徽祁门请来建筑设计人员,花费几千两银子,不到半年时间就建成了,并取名“泰和合”,寓意天地交泰,中和万物,六合同春。原茶号占地约六千平方米,四正八横,大小房间有二百以上,大多为木结构房间,各楼、房之间有甬道和过楼相连,且建筑的四周有一丈多高的围墙。各建筑与四周景物之间布局合理,院内假山怪石、花坛盆景,点缀其间,亭台楼阁紧凑有序,厂房、别墅、宿舍、骡马房、赶楼,甚至福利社、赈济处、更夫房、传达室等建筑四通八达,功能齐备,不仅建筑水平高超,而且装饰工艺精湛,是清代民居建筑与生产作坊相结合的上乘之作。整个建筑群纯朴自然、简洁明朗,尽显徽派风格与地方民俗特色,当时在湘鄂两省的边界地区堪称罕见,集中体现了晚清时期当地的建筑科学水平。虽然茶号后来屡遭战火损毁和文革破坏,仅剩主楼以及东侧的茶叶房和骡马房一部分,面积只剩830多平方米,但是,管中窥豹,可见一斑,便知当时的茶号规模宏大、纵横交错和壮丽雄伟。
主楼为茶号的中心建筑,其建筑特点是青石台基、青砖砌墙、麻石门窗、木楼雕梁、青瓦屋面,封火山墙,墀头泥塑。主楼台基呈方形,面阔三间,前后两进,面积约484米。墙脚、阶檐以及一层中轴线上的明间全部以长条形青石铺垫,两侧厢房为三合土地面。双开实木漆红大门,青石门框,阴刻镌花,门额下方刻八卦图案,左右分别饰以宝书宝剑纹,宝书上阴刻楷书“墨兰香草”四字,左右门颊以条形交错的几何图案和缠枝卷草纹为主纹,底部饰瑞兽纹,线条流畅,栩栩如生。门额上方原有“泰和合红茶号”的金字招牌,现已不存,挂匾处在文革时被人抹上了石灰,并写上了“为人民服务”几字大字。入大门第一进为门厅,我们当地叫“拜堂”,即等待主人接见的地方。门厅两侧设有耳房,是曾经人事,经济两个管事办公的地方。左侧为青石圆形门框,用材讲究,做工精致,右侧圆形门框被毁,已改为木质门。门厅上方的木板顶上有两根方形楼枕浮雕暗八仙图案,以描金突显。由左侧的木楼梯可上二楼,全木结构,现存十六间小楼阁,有廊道环绕相通。过门厅经三扇并列的石拱门后,可以看到全青石铺设的天井。天井是古代建筑中很常见的形式,有聚财的寓意,而且天井还有采光、通风及调节温度的作用,冬暖夏凉,因此,现在仍有很多居民经常来这里休憩娱乐。站在天井旁可以看到楼上楼下的花格护栏和雕花门窗,可惜护栏板雕刻图案在文革时被人为凿去,但从镂空雕刻的麒麟祥云纹窗饰,可见茶号的木雕工艺十分精美。过天井到第二进为正厅,曾是主人接待官府官员、客商的地方,正厅左右设有厢房,曾是主人办公和门下食客的住房。据记载,正厅上方曾有一块“海国流芳”的匾额,黑底堆金,字体苍劲雄浑,有颜鲁公之神韵,而且正厅原有一座雕龙凤八仙图案的紫檀神龛和名为“三泰楼”的望楼,八方三层,雕梁画栋,蔚为壮观,但后来被土匪破坏,实在可惜!第三进为卢次伦起居寓所,已损毁不存。
卢次伦取名“宜红”,意含之一是壶瓶山镇历史上又称宜沙或泥沙,简称宜市或泥市,取名“宜红”用以标明具体产地,即“宜市的红茶”。另外一个用意,石门是宜昌茶区的重要产茶区,但制作红茶规模较大的主要是石门的宜市和五峰的渔洋关两处,以大产区而命名其茶,取名“宜红”,是统一两湖茶区的红茶商标,当然也有“宜乎其红也”的意味。
主楼的东侧是制作、储放茶叶的库房和骡马房的部分建筑,茶叶房面积约200平方米,骡马房面积约158平方米。现存茶叶房和骡马房均为上下两层,青砖墙体,封火垛子,青瓦屋面。茶叶房平面呈“一”字布局,一层六间,二层为木楼房。为满足生产的需要,茶叶房檐口高达6.8米。骡马房平面呈方形,为满足功能的需要,一层没有隔断,仅四根方形砖柱落地,空间开阔。据记载,原茶叶房外,隔着一条石板街,分别毗邻建有医务室、食堂、裱糊铺、百货行等,骡马房常年养有上百匹骡马,以便茶叶旱运。主楼西侧建也有大片房屋,是专事分拣茶叶的地方,称为“赶楼”,每到春季制茶繁忙的季节,来自四面八方的“赶茶”男女,多达千众,“赶茶”时山歌不断,热闹非凡。
当时,泰和合茶号创制的“宜红茶”,产量和品质仅次于安徽祁门生产的红茶,名列中国红茶第二,素有“北祁红南宜红”的美称。相传,国外特别是英国的皇亲贵族,当时都以能品尝到中国的宜红茶示为高贵身份的象征。鼎盛时期,茶号分别在湖北五峰、鹤峰、长阳、宜都、松滋、湖南石门等产茶区设有茶庄数十家,还在津市、汉口设立了津庄和汉庄,拥有制茶员工六千多人,茶农一万多人,船只一百多艘,骡马千余匹。为方便茶叶的运输和销售,从1894年起,茶号开始捐资整修水陆交通。据记载,茶号捐资将宜市到湖北鹤峰县城、五峰渔洋关等地的羊肠小道全部改铺为宽四尺的青石板路,修复了约五百里的通往各茶区和邻县之间的若干条山路,还联合其他商号改修了宜市至县城再到津市四百多里的青石路面,这些被誉为骡马古道或茶马古道的“岩板路”,曾惠及湘鄂赣三省边民。另外,茶号还捐修了多座桥梁和驿站。水路方面,他捐资炸通了渫水多处险滩危石,疏通了近二百里的渫水河道,使舟行上下无阻。这样,泰和合的宜红茶,陆路可从五峰县通往武汉的汉口,水路可从渫水顺流汇入澧水至洞庭湖,再取长江航道直达汉口。每年印有“宜红”商标的红茶,一批批从宜市运往汉口,再由汉口运往海外,英国人和俄国人,以及后来的美国人等,都对宜红茶产生了极为浓厚的兴趣,纷纷增加订货。因此,产量从1892年的五万斤,逐年上升,到1899年产量突破三十万斤。
交通的便利,带来了商业的兴旺。茶号经常贷款给农民从事桐油、漆树、杉木及马铃薯等种植,还贷款给矿商开发当地的硫磺矿和慈利石门交界的雄磺矿。同时大力发展盐布业和煤油业,当时湖北的五峰、鹤峰、长阳数县的居民,都要到宜市买盐布和煤油。商业的繁荣,使宜市的人口增至五万以上,有了“小津市”之称。因此,宜市的居民,不管是外地经商的,还是当地的土著,没有一个不是吃“红”饭,沾“红”光的,难怪老一辈的人,至今还怀念不已!茶号还以雄厚的财力,开办了各种公益、慈善和文化事业,无不体现泰和合主人的为人处世之道。
泰和合茶号在建成后的九年内共发生过三次火灾,损失惨重,但是,让其受到灭顶之灾的还是民国初期土匪的抢烧和豪绅的侵蚀,这使茶号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内部环境,加上印度、锡兰(斯里兰卡)、日本等地的红茶崛起,使泰和合茶号也逐渐失去了红茶外销的外部环境,内外环境的每况愈下,使红茶产量锐减,茶号开始走向衰落,制茶中心也北移至湖北的鹤峰、五峰等。泰和合茶号的兴衰正是中国红茶外销兴衰的缩影,也是晚清到民国初期中国社会动荡不安、国力衰败的真实写照。
泰和合茶号曾红极一时,但是,时间的久远,茶号的繁华不在,只有这栋建筑似乎诉说着茶号昔日的辉煌。不过,大革命时期,贺龙领导的红军经常在此活动,茶号还曾作为红二、六方面军的指挥部驻地,贺龙、贺锦斋等革命先辈都在此居住过,曾一度掀起石门人民革命斗争的高潮,石门县农民协会也在茶号成立,现在是一处革命纪念胜地,如今已成为人们到壶瓶山旅游的目的地之一。
为保护文物古建筑,当地政府正准备按文物“修旧如旧”的原则对茶号进行全面整修,以此筹建“中国红茶博物馆”,让历史文物更好的得到充分利用。同时,县政府还计划申请将泰和合茶号纳入国家“万里茶道”申遗项目,联合湖北的五峰、鹤峰等县,继续调查保护与茶号有关的历史遗迹,以及石门境内留存的大量茶马古道,让泰和合茶号的历史文化、人文关怀以及茶号所创造的宜红时代继续让后人铭记!让石门茶叶产业继续呈现泰和合茶号开创的“海国流芬”景象!
作者:谭柯亮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