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年),广西麻城人李天保、蒙能率广西横岭和蒙固的峒苗义军进攻绥宁县城失败后,李天保于天顺四年(1460年)托名唐太宗后裔,再次入绥宁苗峒组织万余人起义,称王封将,年号武烈,以黄桑坪乡上堡村为“首都”,建立中央、省、府、州、县政权。明总兵李震率军镇压,义军数千人壮烈牲于上堡、赤板一带,李天保被俘遇难。上堡村仍保留有金銮殿遗址,一首反映起义的民谣:“界溪省,巴流府,雪林州,赤板县,上堡有个金銮殿”,至今仍在湘、桂、黔三省交界区广泛流传。另外,黄桑乡政府所在地仍保留有清雍正六年(1728年)设的绥宁营(亦称黄桑营)遗址。
[旗杆石遗址]立于城门口的旗杆石遗址,是当年武烈皇帝成立王朝时,插威猛的龙虎大旗的地方。旗杆石分左右两尊,左边插龙旗,右边插虎旗,公然向朝廷挑战。
[聚宝盆]古国牌楼的楼门上 书写着“上堡古国”四个大字,牌楼的左侧有一株苍老的大树,它的名字叫“摇钱树”,学名青钱柳,因其结出的果实象古代的铜钱,一串串地挂在树梢,深秋季节果实变得金黄,在秋风中翩翩起舞,煞是美丽飘逸,它是李天保称王时种下的,牌楼前左右各一株,寓意招财进宝,因而此处又叫“聚宝盆”,大家可以来敬敬神树,祈求财源广进,金银满钵。现在已将青钱柳开发成了保健茶叶,为人民大会堂特贡茶叶,具有降血脂、减肥之功效。
[古国名称]现在大家进入古国了,古国当年的建筑因朝廷镇压苗民时,一把大火全烧毁了,现在的建筑是李天保的后人逐步修建的,虽然建筑的规模与气魄远不如昔日的古国辉煌,但古国建筑的格局保存较完好,整个古国坐南朝北,依山傍水而居,一条溪水从院落中央直奔而出,在大桥下拐90℃的直角流向东方。古国的布局为棋盘式格局,仿照北方都城的选址和建筑风格,纵横交错,对仗工套,每条巷道互相联通,据说,下雨天穿布鞋去串门都不会湿鞋。古国的地名也极像北方的地名,不像南方地名多数以“湾”、“寨”、“口”、“溪”取名,而是以“堡”和“屯”取地名,可见李天保的用意是“司马昭之心,路之皆知”啊!
[忠勇祠]进门楼向左侧巷道走,是座风雨桥,过了风雨桥看到一座祠堂,那是忠勇祠遗址,是武烈王为纪念揭竿起义阵亡的英烈们而修建的,每年正月初四举行祭祀活动告慰亡灵,此习俗一直保存至今。
进门楼直走,是属于古国的第三条纵向街道,旁边是清澈的溪水从山里潺潺流下,绕村庄转九十度的大弯,直奔界溪省,我们将沿着这条纵道往上行,寻找金鸾殿的遗址。
[拴马树]前面有株大树,大家可以清晰地看见,这株树的中间有一圈明显凹进去的痕迹,象是被什么东西勒住了,这是当年武烈皇帝用来拴马的树,叫“拴马树”,虽然它已成长为苍老的大树,但那道痕印永远见证了那段悲壮的历史。
[青石巷]我们所走过的巷道,有着当年铺的青石板和石墙,青石板上刻着道道斜纹,是古人用来防滑的,即美观又实用,有的青石板上刻了棋盘,想必是当年古国的小孩玩游戏用的,每座院落的前面都砌了一堵墙,墙不高,约有半个人的身高,墙体用石块垒成,很工整,历经500年的风雨,屹然守卫家园,闻丝不动,与覆盖在身上的青苔藓、爬山虎相依相伴。
[金鸾殿遗址]有一块很大的地基,与其它的建筑明显不同,地基高出地面约30公分,且周边用石块砌好夯实地基,地基呈长方形,约500平方米,这就是金鸾殿遗址,地上的附着物已不复存在,但地面平整光滑的青石板保存完好,仿佛向人们描述了一幅武烈王朝君臣议事的场面……当年金鸾殿的地理位置属古国的中心,在古国居住的居民达3万余人,周围山上屯了许多士兵,日夜守护着他们的政治、文化中心,现在后山上还保存着战壕和李天保操练兵马的大校场。
在上堡古国,人们至今仍然以苗歌的形式传诵祖先的英勇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