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氏牌坊又称袁氏牌坊,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邑绅彭之冕为纪念父亲彭明俊及母亲袁氏而建。牌坊高约5米、宽约4米,整体保存完好。牌坊有三门、四柱,为麻石仿木结构,歇山顶,龙状鸱尾檐角飞翘。四柱为正方形,边长0.36米,柱下座兽为8个仰面小狮,坊上缕饰狮子滚绣球、二龙戏珠、麒麟和人物等浮雕,形象生动活泼,线条流畅富于变化,雕刻细腻。
中门正面阴刻楷书“奉直大夫彭明俊暨宜人袁氏之坊”。匾额书“圣旨”,右门刻“敦伦”,左门刻“乐毅”。下刻坊主家世、官衔等。背面刻“恩荣”二字,下刻建坊题记和行述,字迹均清晰完整。牌坊上石兽缺失的不多。最喜欢那向上趴着的狮子,感觉就像一只抬起前腿依偎在你腿上撒娇的小狗一样,很可爱。牌坊后面是“彭氏宗祠”,今已大部拆除不存,仅遗留部分墙面。牌坊2011年晋升省九。
牌坊背面,左右分刻坊主家世铭文,竖排,六字一行,其中有句云:“述义渌桥石塔”。无疑是赞建坊者捐建渌江桥、江东书院及“院前石塔”的善举。正中“圣旨”之下,则载刻建坊题记,其中说:“三男之冕,字世才,辛已叨生,六尺长髯,取用县丞,纪录两次……”柘塘坪《彭氏族谱》记载,彭明俊生三子,之冕排行第三,生于康熙四十年(1701),正是辛已年。则到此建坊之年,彭之冕已是62岁,父母都已亡故。彭明俊故于清乾隆九年(1744),年76岁;妻袁氏则故于乾隆十三年(1748),年81岁。比丈夫晚四年,正是彭之冕的壮年时期(44—48岁)。彭明俊貤封“修职郎,晋赠奉直大夫”,袁氏貤封“孺人,晋赠宜人”。都是以“貤封”而“晋赠”,即父母因儿子功业获得荣誉,称“貤封”或“貤赠”,与牌坊上封衔一致。所以铭文又有句云:“坪立双亲石坊”、“皇恩旌表灵应……”因彭之冕一生热心公益善举,功德巍巍,为一县人所传颂敬仰,加上又生得一部好长胡,乡人都昵称其为“彭三胡子”或“彭髯”。清《嘉庆县志》曾为他立传,也说他是:“髯长六尺,豪爽不可一世。”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