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00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淳朴民风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3名状元、56名进士、125名举人、235名文化名人(其中:100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有历史记载的名人639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历史遗迹和典故传说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芙蓉镇”。2005年9月入选第二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单。
进入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沿着包围老镇区的市河和分叉小河,穿进“东栅”石坊,走过一条又一条的青砖石板的沿河老街,跨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一片又一片的古建筑群顺长达五里的河街铺展开来。每天清晨,河边桥堍的茶馆就茶香飘溢,四乡的渔船穿过夹河的临水楼台、石河埠,集中到长长的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河面上水波荡漾,正如民谣说唱的“一月螺蛳二月蚬,桃花三月甲鱼肥......”
过石牌楼进入生产街,沿河一长排逶迤绵延的黑色廊棚,黑色小瓦盖顶,黑色小砖铺地,一盏盏大红的灯笼在廊檐下高高悬挂着,正所谓古巷通幽。明清时这条街上米行一家挨一家,那时家家门前建有风雨廊棚,到近代多已凋败,现在地廊棚是重建的;平时年轻人都去上班,老阿婆们就在廊下以河岸做台,宰鱼淘米、洗菜浣衣;街上的老房子虽然门面不大,但小弄狭长,可见庭院深深;枫泾的河街都是一边人家枕河,一边人家面河;河对面是和平街枕河老屋,东头一座飞梁画栋、中国的戏剧始具雏形,到宋、金两代正式形成戏剧这石基翘角的古戏台,戏台是古代专供演出的一种室外舞台。唐朝中期,种文艺形式。当时,戏剧演出场所统称戏场,唐诗中又有“乐棚”、“歌台”、“舞台”、“露台”等名称的记载;宋代演变为勾阑、邀棚,勾阑的台已经有固定的顶了。元代,中国戏曲达到鼎盛,“戏台”一名也正式出现。枫泾古戏台建在城隍庙广场上,一面临街,一面临河,每逢演戏,从水路乘船而来的人坐在船上就可看戏。清朝,南北城隍庙开始有庙会。《续修枫泾小志》载:“至期士女倾室往观,百里内闻风而来者,舟楫云集,河塞不通。”可见其盛况。届时,商贩、京剧班、马戏团等云集枫泾,古戏台台上台下十分热闹。现在的古戏台是重建的,重建后的古戏台面宽64米,进深44米,舞台面积28平方米,歇山式顶,飞檐翘角,古意盎然。戏台对面,一排临河的老房子,是晨社茶馆,游人可挑临窗座位坐下休息,一面品茶,一面听戏,还可临窗观景,悠哉游哉,不亦乐乎!相传廊棚的美人靠岸隔河就能观看演出呢。
踏过生肖石,在长廊东首城隍庙桥堍,有一道显眼的西洋式红色门面,这是东区火政会旧址,上海地区仅存的较完整的近代消防机构,门前河中停靠着一艘红色的救火船,是上海最后一条水上救火船。和平街上原房管所大院正在重建“三百园”,石砌院门,三进大院,是三个收藏展出百样民俗用品的收藏馆的合称,现已建成布置正式开放的百篮馆,百篮馆设在中间一排楼房,前有庭院,一只巨大的古代元宝蓝仿制品,摆放在庭院一侧中央,成为百篮馆的标志。馆中收藏了江南水乡农家的各种提篮,有一百件各种用途、形制不一的篮子实物,全面反映了篮子与历代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情况:有出生时睡得摇篮,读书时提的书篮、摆在家里的礼篮以及日常用的饭篮、菜篮,上坟祭祖用的香篮,做寿用的寿篮、女工用的针线篮以及蒸东西的烘篮、烟篮等等琳琅满目。“晓日提竹篮,家童-蔬。”白居易的诗句生动传神的描写了篮子已经融入了江南人家的生活中的情景。从反映枫泾风貌的民谣“河多桥多弄堂多,唔呶喔哩蓝头多”中就可以看出篮子在江南民生中所占的地位。和平街上还有一处保留了十九世纪后半叶历史陈迹的所在,值得一览。
地址: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亭枫公路8588弄28号
类型:古镇古村
等级:AAAA
游玩时间:建议0.5-1天
电话:021-57355555
官方网站:http://www.shfj.cn/html/
开放时间:
8:00-17:00(5月至9月),8:00-16:30(10月至次年4月)。
交通
1、集散中心万体馆、虹口足球场每天有班车直达景区;
2、地铁1号线锦江乐园站下,到西南汽车站乘枫梅线(票价12元,耗时50分钟左右)、金枫线、朱枫线、青枫线、松新枫线、松枫专线、莘枫专线、枫戚专线、石枫专线、嘉善-枫泾专线、枫泾1路、枫泾2路、枫泾3路、枫泾6路到枫泾牌楼站下沿枫丽路北行可达;
3、地铁1号线莲花路站附近有莲枫线,车牌上面全程一共6站,实际坐下来很绕圈子,而且中途会停很多车牌上没有的站,票价10元,耗时1个半小时左右
4、公交车:到枫泾牌楼,坐“枫泾一路”或“枫泾—新浜”车(票价2元)在中洪村路口下。
5、自驾:沪杭高速走A8段,枫泾出口收费站下来沿指示牌开2分钟即可到达,车停至古镇入口处的停车场
门票
联票50元(含10个景点门票),70岁以上老人、离休干部、现役军人免票,1.2米以下儿童票价对折。枫泾寻画80元,中国农民画村30元
枫泾镇:上海市金山区枫泾镇是国际大都市——上海的西南门户,地处沪浙五区(县)十镇(乡)交界,是中国南方各省市进入上海的第一站。全镇户籍人口6.3万,外来人口近4万,镇区人口3万,镇域总面积91.66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7.31平方公里。辖有23个行政村、6个居民区。 枫泾历史悠久。2000年前,这里已有百姓生息;1500多年前就已形成集市。元朝至元十二年…… 枫泾镇详细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