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家世居苏州,由于家境贫寒,一直租房居住,而且经常被迫搬迁。1927年,郭绍虞在燕京大学任教授后,生活较为安定,也略有积蓄,遂在苏州购下大新桥巷一处建于晚清的普通民居,以奉养父母安度晚年,并请当时在家乡任教的兄长郭际唐一家陪伴父母同住,自己则常在假期回苏州看望双亲。
该处故居即今大新桥巷13号。据郭绍虞子女回忆:大门外沿河曾有一高大照墙,两旁是下到河埠的石阶。穿过门房,经由弹石铺就的天井通往轿厅,天井两旁砌有白色矮墙。轿厅后的天井也是弹石铺砌,西侧靠墙有一花坛,种有蔷薇、栀子等花木,也有些太湖石。东侧是走廊,廊的外侧有矮墙。
过天井是花厅,厅后有一拱门,上有郭鲁卿手书篆体“大富贵亦寿考”六个大字。进入拱门,右侧为方厅,厅内方砖铺地,房顶很高,夏季极阴凉。墙的上部有气窗,窗上镶有各种颜色的花玻璃,需用绳索拉动开闭。方厅外室有口水井,夏口可作冷藏用。室内周边有靠背椅和茶几,中间有张长桌,侧面两张沙发是仅有的西式家具。郭绍虞常在方厅内会见文化教育界的友人。方厅内室与外室之间有木雕长窗隔断,内室为书房,抗日战争期间郭绍虞由北平带回的几十箱书都曾放任此处。
位于方厅西北的大厅是主要的会客场所。厅内正面长方条桌后墙上,挂有似是神仙的人物画。画两旁墙上和后庭柱上都挂有对联,其中一副系王同愈所书。厅内一色红木家具,太师椅背上镶嵌有大理石。厅南面向天井的是一排落地长窗。天井以石板铺地,放着几口大缸,有的用以接盛天落水;还有两口是郭鲁卿老人种荷花用的,夏日花开,红白二色与绿叶相映。天井南面墙上有绿色琉璃瓦当花墙洞。天井西侧是郭绍虞母亲早晚念佛的佛堂。大厅背后两间住房通向小天井,也是落地长窗。小天井内有一口井,是日常饮用的。后面灶间天井内还有一口和隔壁安节局共用的水井,供日常洗濯用。
大厅西侧是女厅,油漆暗紫红色。沿天井也是落地长窗,厅内也有字画对联。天井内也有水井。女厅楼上是郭际唐一家居住。由女厅再往西,是郭绍虞父母(父郭鲁卿1937年抗战逃难时在苏州乡下东山去世,母朱漱芳1947年于故居去世)和自己一家居住。父母在楼下,自己在楼上。面向天井也是落地长窗,天井内有一小花坛。位于两北角的后门,经一小园与斛子弄相通,园内有一株枣树和一些花草。
郭绍虞(1893-1984),原名希汾,字绍虞,江苏省苏州市人。中国语言学家、文学家、文学批评史家。郭绍虞主要致力于中国古典文学、中国文学批评史、中国语言学、音韵学、训诂学、书法理论等方面的研究。著有《中国文学批评史》、《沧浪诗话校释》、《宋诗话考》、《宋诗话辑佚》。郭绍虞先生以照隅室作为斋名。晚年印有《照隅室古典文学论集》、《照隅室语言文字论集》、《照隅室…… 郭绍虞详细信息++